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聚乳酸(PLA)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以及优良的力学性能.但因PLA脆性大、柔韧性差,必须通过增韧改性提高其加工和应用性能.从橡胶或弹性体增韧改性、聚酯增韧改性以及聚己内酯增韧改性等方面综述了 PLA增韧改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采用熔融共混法,用成核剂对聚乳酸(PLA)进行成核改性.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X射线衍射仪(XRD)、偏光显微镜(PLM)及力学性能和热变形温度(HDT)等测试,研究成核剂对PLA的结晶、力学和耐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PLA的结晶温度和结晶度提高,晶体尺寸减小,且PLA的晶型结构没有改变;改性PLA的拉伸强度、拉伸屈服强度和刚性降低,韧性有所提高;将注射成型的改性PLA样条进行退火处理后,耐热性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3.
PLA/starch复合材料作为生物高分子复合材料可生物降解,但其界面相容性差,影响机械性能.目前改善PLA/starch、PLA/TPS相容性有3种方法:1)增塑剂改性;2)交联剂改性;3)接枝共聚物改性.综述了PLA/starch改善界面相容性的研究进展,并阐述了PLA/starch前景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聚乳酸(PLA)材料的耐热改性方法,包括共混改性、立构改性、无机填充改性。介绍了PLA的透明耐热改性方法,包括链结构改性、与透明高耐热聚合物共混改性、外力场作用下制备透明耐热PLA,在保证透明性的前提下有效提升了PLA材料的耐热性能。重点介绍了生物降解透明耐热PLA的制备方法,如结晶动力学调控、与可降解材料共混改性,并对透明耐热PLA的研究和发展方向作出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5.
对近年来国内外聚乳酸(PLA)改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PLA的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进行总结。PLA的主要改性方式分为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物理改性的主要方法为熔融共混改性,其改性方式包含:粉体颗粒改性、弹性胶体改性、植物纤维改性和聚酯改性。化学改性的主要方法为聚合改性,其改性方式包含:共聚改性、扩链改性和接枝交联改性。对PLA未来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的改性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为降低聚乳酸(PLA)的成本、改善其亲水性、提高其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以及利用PLA改性其他高分子,可使用基体扩链、表面改性、接枝、增塑、共混、复合等技术对PLA类生物降解材料进行改性。乳酸直接共聚合改性、合成PLA类材料以及从廉价天然资源出发追求PLA改性的工业化是未来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聚乳酸(PLA)改性研究近年来取得的主要成果,内容涉及PLA改性方法以及PLA改性常用改性剂和相容剂等,并对PLA改性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增塑剂对聚乳酸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熔融共混法,以丙三醇、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ATBC)以及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作为增塑剂,对聚乳酸(PLA)进行增塑改性,讨论了不同的增塑剂及含量对改性PLA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增塑剂均能提高PLA的韧性,其中利用ATBC增塑改性时效果最好,且当其含量为15~20 份时,改性PLA的力学性能较佳;随着ATBC的含量增加,PLA的熔体流动性进一步增强,熔点(Tm)、玻璃化转变温度(Tg)以及结晶温度均有所下降,PLA的结晶能力增强,维卡热变形温度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改性PLA的吸水率有所降低,降解率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聚乳酸(PLA)的基本性质、合成方法及应用范围。综述了国内外PLA的改性研究及目前有关PLA性能改进的方法。概括了PLA在合成及改性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展望了PLA的发展前景:不断改进、简化和缩短PLA的合成工艺;用新材料、新方法对PLA进行改性,开发出新用途、高性能的PLA材料是PLA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增塑剂对聚乳酸/热塑性淀粉共混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柠檬酸三丁酯(TBC)、聚乙二醇(PEG)增塑聚乳酸(PLA)/热塑性淀粉(TPS)共混体系,调节PLA的流变性能,改善PLA与TPS相容性、熔融共混特性和共混物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TBC的改性效果比PEG更佳;TBC能增加TPS分散均匀性,相分散尺寸明显变小;TBC改性PLA/TPS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明显提高.吸水率较小.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聚乳酸(PLA)的性能特点。从共混改性、填料填充改性、纳米复合改性、纤维增强改性等方面综述了PLA改性研究进展。通过改性,可改善PLA的结晶性、热稳定性、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冲击性等性能。并对PLA的发展方向提出展望,指出随着复合改性技术的发展,PLA将会在医学材料、包装材料、建筑材料、生活用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了聚乳酸(PLA)增塑改性的增塑机理,综述了近年来PLA增塑及增韧改性研究现状及进展,主要包括聚乙二醇、柠檬酸酯、植物油增塑改性PLA及柔性可降解树脂、弹性体、无机刚性粒子、植物纤维、淀粉等韧性材料共混增韧改性PLA,得出了PLA在增塑及增韧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添加增塑剂改性或与柔性可降解树脂共混难以保证力...  相似文献   

13.
以可降解亲水剂HL560和聚己内酯(PCL)对聚乳酸(PLA)进行改性处理,研究了添加HL560前后PLA性能的变化情况,以及在HL560作用下PCL含量的变化对改性材料力学性能、加工性能、热行为、亲水性和降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15%PCL和5%HL560的改性材料弯曲弹性模量比纯PLA提高46.1%,...  相似文献   

14.
采用在双螺杆中熔融共混,以不同相对分子质量聚乙二醇(PEG)作为增塑剂,对聚乳酸(PLA)进行增塑改性,并把改性后的PLA进行熔融纺丝。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熔体流动速率仪(MFR)、单纤维电子强力仪(EYST)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改性PLA纤维进行表征。讨论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PEG对PLA纤维性能的影响,发现随着PEG含量的增加,改性PLA的流动性增加。当PEG质量分数≤8%时,随着PEG含量的增加,改性PLA纤维强度增加,断裂伸长率增加,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熔点(Tm)下降。PLA与PEG组分间表现出较好的相容性。PEG200改性的PLA纤维综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对聚乳酸(PLA)的基本性质和合成方法,以及PLA改性常用的化学改性、物理改性和复合改性方法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聚乳酸(PLA)发泡材料在包装领域、汽车领域和生物医疗领域的多种应用现状,概括了釜压发泡法、连续挤出发泡法、注塑发泡法以及其他发泡成型法制备PLA发泡材料的成型机理及泡孔结构特点,重点介绍了分子链结构改性、共混改性和微米/纳米级填充改性等较为有效的PLA改性方法,以及各种改性方法所制备的PLA发泡材料的泡孔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7.
用于3D打印的改性聚乳酸丝材的制备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乳酸(PLA)为基材,Joncryl ADR 4370S为扩链剂,采用熔融共混工艺制备了改性PLA,并通过熔融挤出制得用于3D打印的PLA丝材。研究了ADR扩链剂对PLA热性能、熔体强度、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DR扩链剂提高了PLA的耐热性和熔体强度;相比纯PLA,改性PLA的力学性能有所提高,当ADR用量为0.4%时,改性PLA的力学性能最佳。采用熔融沉积成型桌面3D打印机测试了PLA丝材的打印效果,结果表明,ADR用量为0.4%时,改性PLA丝材的综合打印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8.
生物降解塑料聚乳酸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叙述了聚乳酸(PLA)的基本特性,介绍了PLA在包装行业、纺织行业、医药卫生行业等应用领域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PLA的共混改性、复合改性、添加增容剂改性等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简述了静电纺丝法、纺粘法和熔喷法等聚乳酸(PLA)非织造材料制备工艺,重点介绍和分析了成纤改性、成网改性和后整理等PLA非织造材料亲水改性方法,阐述了PLA非织造材料在医疗卫生领域的用途,包括药物缓释、伤口敷料和口罩制造等;最后,对PLA非织造材料亲水改性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以KH570为改性剂对哈密长石进行湿法表面改性。以改性长石作为填料,通过溶液法制备了PLA/改性长石复合材料,对其性能及微观结构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界面接触角测试表明,经改性后界面接触角明显增大,表面有机憎水,具有亲油性,与FT-IR分析结果相吻合;力学性能测试表明,5%改性长石的加入有助于改善PLA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TGA分析表明PLA/改性长石复合材料的热分解温度比PLA基体提高了4.47℃,表明其热稳定性得以提高;DSC分析表明,改性长石可以消除PLA复合材料的冷结晶,有助于提高PLA复合材料的结晶度,与XRD分析相吻合。测试结果表明,改性长石在PLA基质中起到了异相成核的作用,促进了PLA基质的结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