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热轧带钢自动厚度控制(AGC)的鲁棒控制问题.为了消除轧制过程中其它变量对厚度控制精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H∞/H2的多变量约束控制策略.首先,采用高阶未建模扰动对控制输入传函的H∞范数作为鲁棒性能指标,张力与活套等约束量对输出评价信号传函的H2范数作为LQG性能指标,建立了受约束的厚度控制模型.其次,设计了H∞/H2状态反馈鲁棒控制器,把受约束的AGC控制转化为系统在模型摄动与外界扰动下满足一定性能指标的鲁棒控制问题.最后,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H∞/H2控制器具有良好的鲁棒控制特性.  相似文献   

2.
张霖  姚有领 《自动化信息》2009,(10):55-56,50
该文介绍了一种冷轧薄板厚度自动测量仪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测厚仪的选型,论述了所开发的冷轧薄板厚度自动控制系统的结构。在此基础上,综合实际测得的厚度信号,采用自动控制方法,实现了反馈AGC、监控AGC、流量AGC等厚度自动控制(AGC)。通过对AGC系统的仿真,以检验该系统的可靠性和精度。同时,将所研发的系统应用于莱钢1500mm冷轧机薄板厚度自动控制中,其响应速度和厚度精度均达到国家标准,能满足生产需求,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基于递阶遗传算法的RBF神经元网络板形板厚综合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首先用递阶遗传算法(HGA)设计RBF神经网络,不仅可以同时确定网络参数(连接权、隐节点中心和宽度),而且解决了网络拓扑结构的优化训练问题,而后针对板带材轧制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过程,板形控制(AFC)和板厚控制(AGC)又是相互耦合的一个综合系统等特点,建立了基于过程最优的权值在线自学习算法的RBF神经元网络的板形板厚多变量综合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证明了此AFC-AGC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自适应跟随和抗扰性能,其控制效果优于传统的解耦PID控制。  相似文献   

4.
描述了在热连轧厚度控制系统中轧辊偏心干扰对于厚度精度混沌现象的存在和影响,基于混沌现象来研究探讨热连轧厚度控制系统(AGC)不规则运动,同时提出了抑制或控制混沌的方法,以提高产品精度,使用了描述函数法,相平面法对热连轧中混沌现象进行了分析,结合AGC原理图,混沌时域图,混沌相图,AGC在不同外扰时的控制效果仿真图,提出并验证了轧制过程中轧辊偏心干扰对于厚度精度具有混沌特性的新观点,为过程控制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5.
双机架可逆冷连轧机的计算机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北京科技大学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试验轧机-双机架可逆冷连轧机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的仪表配置、系统组成、厚度控制、顺序控制和板形控制进行了介绍和研究,着重对基础自动化控制系统配置和厚度控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控制系统中增加激光测速仪,采用流量AGC的控制方案,解决了传统AGC控制方案中存在的系统大滞后不易稳定的缺点和厚度计AGC控制方案中存在的测量精度太低的缺点。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热轧带钢自动厚度控制(AGC)鲁棒预测模型与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AGC动态鲁棒预测模型,并给出了对应的控制策略.首先通过弹跳方程,分析了传统AGC控制模型的局限,讨论了变刚度AGC与鲁棒控制的联系;其次,针对轧机机架间传递的扰动,在AGC的前馈部分,引入H∞滤波器,使得轧件在输送过程中传递的不确定性得到了有效的抑制.同时,利用预测控制(MPC)预测机理,对轧制力进行动态预测,使得轧制条件迅速优化;最后用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Smith预估器的反馈式AGC厚度控制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具有纯时间延迟特性的反馈式AGC(automatic gauge contro1)系统,利用Smith预估器对纯时间延迟具有补偿作用的原理,建立了模型参考白适应Smith预估器反馈式AGC控制系统模型,给出了控制系统结构.推导了自适应调节律和设计算法,结合预估器模型,计算得到轧件出口厚度偏差值的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模型参考自适应Smith预估器反馈式AGC系统对铝薄板带材轧制出口厚度偏差控制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解决了反馈式AGC厚度控制由于纯时间延迟特性对控制性能产生很大影响的问题,消除了出口厚度波动现象,响应速度加快,可以满足高精度铝薄板带材轧制生产的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今国际先进的AGC控制方法,深入地比较了日立公司和Siemens公司厚度控制策略的不同,从理论上分析了它们为提高厚度控制精度所采取的控制思想差异,特别是在秒流量AGC控制策略方面,充分体现两者对于改善厚度偏差手段的不同.最终通过轧机生产厚度控制结果实绩数据,阐述了控制策略的不同只是在现有硬件配置的基础上实现优化设计,最终提出相关冷连轧机高精度厚度控制方案,给采取何种厚度控制策略以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锅炉主控、汽机主控控制策略简单、磨热一次风门线性度差且故障多,不能满足菏泽电厂#3机组AGC运行要求。通过对其机组运行特点进行深入的研究,设计了一套关于双进双出钢球磨燃料量控制的新方案,提出了一套与AGC运行方式相适应的协调控制策略。实现了机组AGC的投入,提高了AGC的控制品质,并降低了一次风机电耗量。  相似文献   

10.
基于H∞/H2的多变量约束热轧带钢AGC鲁棒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热轧带钢自动厚度控制(AGC)的鲁棒控制问题.为了消除轧制过程中其它变量对厚度控制精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H∞/H2的多变量约束控制策略.首先,采用高阶未建模扰动对控制输入传函的H∞范数作为鲁棒性能指标,张力与活套等约束量对输出评价信号传函的H2范数作为LQG性能指标,建立了受约束的厚度控制模型.其次,设计了H∞/H2状态反馈鲁棒控制器,把受约束的AGC控制转化为系统在模型摄动与外界扰动下满足一定性能指标的鲁棒控制问题.最后,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H∞/H2控制器具有良好的鲁棒控制特性.  相似文献   

11.
桑森 《自动化应用》2014,(5):12-14,28
针对莱钢集团4300mm宽厚板生产过程中自动厚度控制模型(AGC)在厚度控制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2.
杨双庆  侯艳飞 《软件》2011,32(9):22-25
热连轧生产过程是一个典型的复杂工业生产过程,具有很强的非线性、内外部随机扰动、结构和参数的不确定性和时变性。由于精确的数学模型难以建立,使得传统的控制策略不能满足目前小批量、多品种情况下带钢的宽度精度。为此,本文提出了热轧带钢宽度的专家模糊控制,首先提出了专家控制规则,然后建立模糊控制器来控制规则中参数,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为复杂工业过程的控制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大系统包含原理的框架下,提出了一种新的重叠结构分解补偿阵的选择方法,并分析了不同补偿阵对互联系统控制性能的影响。新方法根据补偿阵的选择条件,将补偿阵应满足的基本约束转化为对补偿阵中矩阵子块的约束,然后按照控制要求利用遗传算法对补偿阵进行优化。将该补偿阵选择方法应用于两区域重叠互联电力系统的自动发电控制(AGC)中,仿真结果表明,在设计时采用该方法选择的补偿阵使系统的分散AGC较传统选择方法具有更好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4.
张晓东  邢素红 《控制工程》2015,22(1):176-179
热连轧液压厚度控制系统是由多机架协调工作完成的,针对液压厚度控制系统的大时滞特性,结构不确定性以及外部扰动等扰动的影响,提出液压厚度控制系统的数据驱动预测控制策略。采用串级控制方式,将监控AGC系统测得的实际厚度和压力AGC系统利用弹跳方程计算得到的厚度数据反馈给控制系统,利用子空间辨识方法,直接设计数据驱动预测控制器,增强抗干扰能力,提高控制精度。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提高控制精度,具有较好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5.
冷连轧模糊反馈AGC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焱  孙一康 《控制工程》2002,9(5):42-44
设计了一种模糊控制器,该控制器结构简单,参数调整方便,快捷,将其与PI调节器结合组成智能型复合控制器,并成功应用于冷轧带钢的厚度自动控制(AGC)系统中,仿真实验表明,该控制器的控制性能远优于常规的PID控制器,为冷轧带钢厚度精度的提高提供了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针对张家港1450五机架冷连轧AGC(自动厚度控制)系统,构建了基于ProfibusDP总线的过程控制级(一级)计算机和现场ET200等智能化设备之间的监控网络,满足了一级计算机和基础自动化系统问数据通信的快速性要求,为五机架冷连轧AGC系统的实现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利用基于TCP/IP的工业以太网,保证了过程优化级(二级)计算机向一级计算机下送轧制规程,及在Wincc组态的人机界面上显示现场采集的实际数据和控制状态.该网络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张家港1450五机架冷连轧机AGC系统,实践证明该系统运行正常、可靠.  相似文献   

17.
闫士杰  于革 《控制工程》2006,13(5):502-505
微型燃机的启动,是靠一定容量的电池进行供电,所以微型燃机应以最快的速度启动完毕。这就要求其电力变换系统必须充分提高直流母线电压的利用率。为了满足上述要求,在空间电压矢量脉宽调制(SVPWM)线性调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过调制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将整个控制区域按照调制系数的大小分成三种工作模式,线性调制模式、过调制模式Ⅰ和过调制模式Ⅱ。实验结果表明,SVPWM过调制控制策略的直流侧电压利用率比常规SVPWM提高了10%,系统的加速时间缩短了25%。  相似文献   

18.
西马克公司的TCS基础自动化控制系统是一套独立、精确的产品尺寸控制系统。本文主要介绍了莱钢大H型钢轧机工艺参数和轧机检测仪表、过程计算机系统和网络通信系统、TCS系统的分类,说明了轧机基础自动化系统的液压位置自动控制(HAPC)和轧制力自动控制(AFC)原理,阐述了辊缝自动控制原理最后介绍了厚度自动控制(AGC)的控制方式、投入条件、TCS系统的运行情况以及自投入以来所产生的效益。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网络通信量的迅猛增长使得主干网日益拥塞;新业务的涌现对网络提出更高的服务质量要求,为了满足这些需求,主干网路由器就必须采取一定的策略来避免和控制网络拥塞,从而保证网络畅通并提供一定的服务质量(如端到端延时等),这些策略就是通常所说的拥塞避免/控制策略,本文分析了三种拥塞控制机制的优缺点,以及路由器中常用的4种拥塞控制的策略,重点介绍了在实际中运用最广泛的拥塞控制策略-RED(随机早期检测)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20.
关系数据库在专家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传统的专家系统中,对推理机工作过程的控制是程序实现的。本文介绍了一个用数据库技术引导推理过程的专家系统-精神分裂症诊断专家系统(ESSD)的推理控制策略。在这个专家系统中,作者将有关推理过程的控制信息用关系数据库技术进行存储和管理,达到了将控制策略数据化的目的。将数据库技术引入到专家系统的推进控制机制中可以使控制策略比较容易调整,且而可以大大压缩程序篇幅,显著提高系统运行效率,为专家系统的结构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