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所谓民间医药保健文化,是指植根于当地民间,由世代相传,约定俗成的一些医药保健理论和方法。在民间医药保健文化中,有很大部分的内容是关于食品和饮食的医疗保健作用的。中国关于医食同源的说法,构成了民间医药保健文化的重要特色,是研究和开发功能食品的一个重要宝库。珠江三角洲在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都有自己一定的特点。在民间医药保健文化方面,更是有自己独特的内容和风格。其中与医药保健有关的食品和饮食的内容,在全国可谓独树一帜。例如数百种民间烟熟的用于治疗和防病保健的青草与数十种通行的凉茶配方;形…  相似文献   

2.
油茶籽加工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作物,有广泛的利用价值。介绍油茶籽加工的研究进展,着重从油茶油提取工艺、茶油精炼和加工及油茶籽的综合利用研究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非溶剂系统中茶油酶促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油是中国的特有油脂资源,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类似于橄榄油。选用1,3专一性脂肪酶对茶油改性制类可可脂作了研究,初步探讨了在非溶剂系统中研究了影响茶油改性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以茶油为原料油进行酶促改性制类可可脂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注射用茶油精炼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根据注射用茶油的质量要求,提出了适合中小型油厂生产注射用茶油的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探讨了注射用茶油的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5.
核磁共振氢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快速检测掺假茶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婷  陈倩  闫小丽  朱梦婷  陈奕  谢明勇 《食品科学》2018,39(22):241-248
摘 要:以纯茶油和掺假茶油(掺入大豆油、玉米油)作为核磁共振氢谱检测对象,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处理核磁数据,建立一种能快速预测茶油掺假的方法。结果表明:纯茶油和掺假茶油在主成分分析得分图上有较好地区分,且掺假样品随掺假比例在图中呈规律性分布,但少部分低体积分数的掺假油与纯茶油重叠。而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法可以得到更好的分离效果,在该模型中,纯茶油的判别准确率为100%。进一步采用PLS可实现对茶油掺假水平的准确定量测定。该方法可简单、快速地用于茶油的掺假鉴别,在茶油品质控制及评价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硒对茶油中反式脂肪酸产生的影响。采用向茶油中加入不同量亚硒酸钠,改变加热温度和时间以影响反式脂肪酸的生成,用气相色谱监测茶油中反式油酸和反式亚油酸的含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加热条件下,随着茶油中硒含量的增加,反式油酸和反式亚油酸的含量逐步增加,反式脂肪酸含量达到30.27%。硒能促使反式脂肪酸的产生,不能向茶油中添加硒。  相似文献   

7.
以国内主要文献数据库检索得到的2 830篇茶油相关研究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计量学分析国内茶油研究状况。结果表明:茶油研究共涉及40个研究领域,但主要集中在林业、轻工业、化学工业和农业经济4个领域;茶油研究文献整体呈增长趋势,自2007年后进入快速增长期,所有文献作者共4 379位,第一作者2 023位,合著率达到61.55%,期刊文献作者与其著作文献数量之间符合洛特卡定律;涉及的40个茶油研究机构主要集中于我国南方,茶油文献数量排名前10的研究机构中湖南占3家;文献刊物分布符合布拉德福定律,可将《中国油脂》等26种期刊视为研究茶油的核心期刊;共有39类基金资助533篇茶油研究文献,基金文献率为18.83%。  相似文献   

8.
低温连续相变萃取茶油及其贮藏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低温连续相变工艺萃取茶油,茶油得率为25.19%,提取率为97.62%,萃取后茶粕的含油率仅为0.63%。当油茶籽水分含量控制在3.8%以下时,茶油得率可维持在25.5%以上。茶油贮藏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玻璃瓶贮藏、避光贮藏和冷藏(4℃)均可在不同程度上减缓贮藏期间茶油酸值和过氧化值的上升,延缓茶油酸败。其中,冷藏可明显降低茶油的酸败速度;而光照对茶油贮藏稳定性的影响较小,与避光贮藏相比无明显区别。另外,比较不同提取工艺的茶油的贮藏稳定性,发现压榨工艺的茶油酸败程度最为严重,而低温连续相变茶油品质维持的最好。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茶油贮藏品质,该文以过氧化值、酸价、TBA、K232、K270等为指标,研究了光照条件、包装容器材料对茶油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光照对茶油的品质有显著影响,避光条件下贮藏的茶油各项质量指标均优于自然光和日光灯下贮藏的茶油。避光条件下,PET、PP、玻璃3种容器材料盛装的茶油,以玻璃瓶其品质最好,贮藏75 d,其过氧化值、酸价、TBA、K232和K270分别为13.29 mmol/kg、0.62 mg/g、0.664 mg/kg、2.47和0.3,与初始值相比,增幅均小于其余2种容器材料。说明茶油适宜采用玻璃容器盛装,并在避光下贮藏。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茶油品质指标对贮藏稳定性的相对重要性,结果表明:K232、TBA、过氧化值影响较大,可以解释茶油贮藏过程中79.85%的品质变化。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在压榨风味茶油掺浸出茶油的定量预测问题,本文设计高/低两个掺伪梯度,基于挥发性成分,运用Python语言构建定量预测压榨风味(原香和浓香)茶油掺浸出茶油的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高掺伪梯度下压榨原/浓香茶油样本的定量鉴别PLSR模型的平均R2值均达到了0.998,平均RMSE值为1.127/1.166,大部分样本的相对误差集中在0~0.1之间;低掺伪梯度下压榨原/浓香茶油样本的定量鉴别PLSR模型的平均R2值达到了0.956/0.999,平均RMSE值为0.592/0.094,大部分样本的相对误差集中在0~0.15/0~0.02之间。本文所构建的PLSR模型定量鉴别压榨风味茶油掺浸出茶油的准确率较高,压榨浓香茶油掺浸出茶油的定量鉴别效果要好于压榨原香茶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