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永锋钢铁公司烧结原料结构, 明确烧结目标, 进行烧结杯优化配矿实验, 以达到提高烧结矿成矿率、利用系数、成品矿品位、转鼓强度以及降低其返矿率的目的.实验运用扫描电镜观察成品矿形貌显微结构; 用成品烧结矿还原实验的检测数据, 探究优化配矿对成品烧结矿还原性能的影响; 并对比现场烧结配矿前、后的各项指标.实验结果表明:在现场烧结配矿条件下(在将巴混配比提高6 %, 燃料比降低至4 %, 烧结负压为11 kPa)通过优化配矿, 成品烧结矿转鼓强度可达到70.93 %, 成品率及利用系数分别为84.44 %、1.77 (t/m2h), 烧结矿品位为53.7 %, 还原度高达83.5 %, 可以保证高炉稳定生产.   相似文献   

2.
杨迪矿和巴西矿为国内钢铁企业大规模使用的进口矿种。为降低铁前生产成本,在烧结生产中提高廉价的杨迪矿配比已成为各大钢铁企业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某钢铁公司的原料条件,通过烧结杯试验系统研究杨迪矿替代巴西矿对混匀料性质和烧结过程产、质量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杨迪矿替代巴西矿后,烧结混合料的平均粒度减小、透气性指数略有降低,该矿替代巴西矿烧结的最佳配比为23.81%,所得烧结矿的成品率为72.03%,转鼓强度为67.07%,固体燃料消耗为69.56%;相较于基准配矿方案,转鼓强度和成品率分别提高3.31%和0.40%。烧结矿微观结构和物相分析显示:适当的杨迪矿替代比(≤23.81%)会改善黏结相侵入烧结矿孔隙中与铁矿颗粒的胶结状态,提高烧结矿强度;过高的替代比(>23.81%),会使得混合料中黏附粉的含量减少、料层温度降低,导致黏结相含量不足,烧结矿强度下降。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天津天钢联合特钢有限公司烧结厂、炼铁厂生产现状,烧结厂与炼铁厂产能存在不匹配,烧结矿产量缺口较大。本文从优化烧结配矿及熔剂结构、提高混合料温度、烧结机漏风治理、提高烧结料层厚度、稳定混合料水碳含量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通过开展工艺优化与技术创新,提高了烧结矿产量、改善了烧结矿质量,降低了固体燃料消耗,保障了高炉烧结矿的供应。  相似文献   

4.
提高料层厚度能够充分利用烧结料层的自动蓄热作用,从而降低烧结工序的固体燃料消耗,因此厚料层烧结一直是烧结生产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通过对烧结料层透气性进行理论分析,开展改善混匀料堆积效果、优化烧结布料时混合料粒度分布的横向偏析和纵向偏析等技术研究;同时通过优化操作参数、治理漏风和提高料温等措施,将首钢京唐公司550 m~2烧结机的料层厚度提高到910 mm以上。结果表明:烧结矿中铁酸钙质量分数提高了3.67%、返矿率降低了2.36%、固体燃料消耗降低了1.93 kg/t-s,达到改善烧结矿产、质量和节能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某炼铁厂开展烧结杯试验,研究不同燃料配加方式、不同燃料粒度组成情况下,烧结固体燃料消耗和烧结利用系数变化,成品矿质量及烧结矿还原度、低温还原粉化指数等冶金性能指标的影响,实现优化烧结生产配矿方案、提高烧结技术指标烧结矿冶金性能指标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在马钢一铁总厂原料条件下,进行了提铁降硅优化配矿实验室试验,当烧结矿w(SiO2)降低至4.50%时,进行了不同烧结料层、碱度及配煤比的实验室试验及冶金性能试验.实验结果表明:优化烧结原料结构可有效地克服低硅烧结矿强度差的缺点;提高烧结矿碱度是改善烧结矿强度最有效的措施;烧结料层提高,可弥补由于烧结矿w(SiO2)降低对强度产生的不利影响,且烧结固体燃耗降低;烧结配煤比提高在0.3%以下,有利于提高烧结矿强度和烧结利用系数.  相似文献   

7.
重钢针对烧结配矿料种无主骨架、配矿结构不合理、矿石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开展烧结经济配矿,采取明确烧结目标配矿方案、以性价比为标准采购矿石、坚持采购低Al2O3矿石原则、优化烧结工艺等多项措施,提高了混匀料品位,提高了烧结矿质量;混匀料TFe由57.57%提高至60.56%,烧结矿转鼓强度由75.77%提高到76.54%;保证了高炉生产稳定顺行。  相似文献   

8.
利用X射线衍射及烧结杯试验分别对褐铁矿的矿物组成和烧结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褐铁矿同化温度低、液相流动性好,其配比从30%逐步增加到70%后,垂直烧结速度和成品率下降,固体燃料消耗上升,但烧结矿的强度指标仍然保持在较好水平。在生产实践中,通过配矿结构优化、改变烧结生产工艺条件和技术参数等措施,褐铁矿配比成功配加到60%,赤铁矿等配比大幅度下降,烧结矿质量稳定性良好,达到了优化结构、降低配矿成本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烧结混合料中燃料粒度组成及配加量对烧结矿冶金性能及烧结生产技术经济指标具有重要影响。通过烧结杯实验研究了燃料粒度组成对烧结过程料层温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燃料中1 mm粒级占比由40%降低到20%后,烧结料层的升温速率加快,降温速率减缓,有利于烧结过程液相的充分发展与冷凝固结过程烧结矿热应力的降低,并降低了烧结矿中FeO质量分数;减小燃料中1 mm粒级占比,能够提高燃料燃烧热的利用率,使燃烧带变宽,改善烧结指标,提高烧结矿质量;适当提高3~5 mm粒级占比可提高烧结矿转鼓强度,但会造成返矿率上升、固体燃料消耗增加等不利影响;最适宜烧结使用的燃料粒级为1~3 mm。  相似文献   

10.
郭考 《河北冶金》2020,(6):43-46
针对河钢宣钢外粉配比升高后,烧结负压大幅下降、烧结矿强度和粒级等质量指标出现下滑的问题,通过实施800 mm厚料层生产、降低入烧混合料水分、优化入烧燃料粒度、提高点火负压等工艺参数控制,以及优化烧结矿FeO和MgO含量、改进布料方式、控制返矿质量,烧结工艺过程稳定、可控;烧结矿转鼓强度指标维持在78. 5%左右,烧结矿粒径提高到平均20. 5 mm;还原性指标提高至80. 3%,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优化措施实施后,烧结矿质量及性能可较好地满足高炉的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1.
在马钢一铁总厂原料条件下,进行了提铁降硅优化配矿试验室试验,当烧结矿SiO2降低至4.50%时,进行了不同烧结料层、碱度及配煤比的试验室试验及冶金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优化烧结原料结构可有效降低低硅烧结矿强度差的缺点;提高烧结矿碱度是改善烧结矿强度的最为有效的措施;烧结料层提高,可弥补由于烧结矿SiO2降低对强度产生的影响,且烧结固体燃耗降低;适当提高烧结配煤比,有利于提高烧结矿强度和烧结利用系数。  相似文献   

12.
2013年初青钢高炉槽下烧结返矿率达210 kg/t,铁水成本明显增加。为此,青钢炼铁公司从配矿结构、烧结矿碱度及熔剂质量、料层厚度、点火温度、烧结工艺、筛分系统等方面进行改进,采取优化配矿结构、适当提高烧结矿碱度和稳定熔剂质量、提高点火温度、改进烧结生产工艺、加强高炉槽下筛分管理等措施,使烧结矿强度提高了5%,烧结返矿率下降了17%,年降低费用1 179.36万元。  相似文献   

13.
宁波钢铁有限公司目前年产铁水400万t,由1台烧结机对应2座高炉生产,烧结矿入炉配比只能满足62%,铁烧产能不匹配。通过采取合理配矿,稳定配矿结构;加强生石灰入仓、燃料、块矿筛下粉粒度管理;加强烧结过程控制,稳定混合料水分,稳定布料等以减少生产波动;增加烧结料层厚度,提高烧结成品率,降低固体燃料消耗及推行自主管理活动;同时加大员工培训力度,提高操作水平等措施,稳步提升烧结产能。  相似文献   

14.
摸索高烧损铁料(低磷矿)的适宜配矿比和工艺参数对烧结性能的影响。通过降低混合料水分及调整适宜料层高度的优化试验,进一步提高了烧结矿强度,使其由66.27%提高到69.10%。经生产应用,烧结矿强度、利用系数及成品率都有不同的提高,槽下返回率与烧结用矿成本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5.
微细精矿粉烧结具有使烧结料层透气性恶化、氧化性气氛差、烧结返矿率高、产量和质量指标变差、燃料消耗增加等问题。为了使微细精矿粉烧结的烧结矿产量和质量指标得到提升,满足超大型高炉的生产需要,进行了外配熔剂、燃料以强化烧结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获得了生石灰、石灰石与焦粉外配的适宜比例,并对外配石灰石适宜粒度进行了选择优化,同时进行工业性生产试验,与实验室结果相近。优化的原料配比使烧结矿整体指标得到了改善,固体燃料消耗降低,有助于烧结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16.
1.小球烧结矿的性能宣钢为解决全精粉烧结生产燃耗高、产量低的难题,开发了小球烧结工艺,实验室试验结果表明,生产小球烧结矿与生产普通炼结矿相比,烧结生产率提高17%~22%,固体燃耗降低16%~38.6%,FeO降低2%~4%。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烧结料面喷吹蒸汽成为烧结生产广泛应用的1项新技术。向烧结料面喷吹高温蒸汽的空气加湿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垂直烧结速度,改善烧结生产,提高烧结矿产量和质量。某公司全红土镍矿烧结生产中应用了该技术,结果表明:每吨烧结矿喷吹约0.013 t蒸汽后,烧结矿成品率提高2.5%,转鼓指数提高2.23%,固体燃料消耗降低4.91 kg/t,烧结烟气NO_x质量浓度降低34.98 mg/Nm~3,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提高烧结矿品位不但可以降低高炉渣量和高炉燃料比,同时可促进高炉的稳定顺行,是高炉精料方针的关键之一。在坚持铁矿粉烧结性能互补配矿的前提下,在分析烧结矿化学成分对烧结矿产质量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各元素适宜的控制范围;通过优化烧结矿化学成分,降低烧结矿中SiO_2、MgO、Al_2O_3含量,控制合适碱度,同时配合适宜的工艺参数和操作制度,烧结矿品位稳定保持在58.00%以上,最高月份达到58.60%。烧结、高炉生产实践表明:提高烧结矿品位后,烧结矿主要质量指标(强度、成品率、粒度等)得到改善;烧结矿品位提高0.58%~0.71%,高炉入炉品位提高0.37%~0.45%,渣比降低10.54~10.67 kg/t,燃料比降低1.73~5.29 kg/t,能很好满足高炉冶炼要求,促进了高炉炉况稳定和生产顺畅。  相似文献   

19.
本文总结了在攀钢烧结机上配加矿化剂的生产情况,分析了配加矿化剂对强化钒钛矿烧结的效果。实践表明:配加0.04%的矿化剂后,其在烧结过程中的催化、矿化作用增加钒钛烧结液相量,改善钒钛烧结矿矿相结构,烧结矿转鼓强度提高了1.61个百分点,低温粉化率降低4.99个百分点,达到提高钒钛烧结矿强度、降低粉化率、降低能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铁合金》2019,(6)
为了提高烧结矿产质量,降低烧结消耗和缓解环保压力,某公司在烧结生产中应用喷吹高温蒸汽的空气加湿技术,向烧结料面喷吹高温蒸汽,可以有效改善烧结料层燃烧速率及烧结过程。生产实践表明:烧结矿成品率提高2%,转鼓指数提高1.39%~2.19%,燃耗降低4.58~5.05 kg/t,烧结烟气NO_x含量降低17.73~47.98 mg/Nm~3,取得了提高烧结矿产质量、降低成本及污染物排放的良好效果,满足了高炉冶炼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