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Bragg型声光双稳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及调制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一个Bragg衍射混合型声尤双稳系统的稳定性及调制效应。给出该系统的动力学方程,稳态方程及出现双稳态的参数范周。画出稳区与非稳区的边界。当输入光作简谐调制时,预言了稳区输出光的共振效应和共振峰的偏移,非稳区频率锁定现象,调制幅度增加导致的倍周期分岔及混沌效应。  相似文献   

2.
GaAs/GaAlAs光双稳激光器稳态及动态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GaAs/GaAlAs侧向增益波导限制双稳激光器的静态及动态实验结果,对L—1特性,通态模式竞争、延迟特性、张弛振荡、有脉动、混沌现象等进行了研究,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实验表明,对于双区共腔双稳激光器,由于腔内可饱和吸收体的存在,使得其稳态及动态特性比普通均匀注入激光器复杂,与之有关的物理研究尚待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内含热透镜平行凹谐振腔的性质在运动中的变化,以屈光度划分了稳区及非稳区,并根据稳区分布的对称性及稳腔的性质,分析了腔的损耗随泵浦功率的变化分析,进而对连续平行平凹腔的Nd:YAG激光器的输出功率特性作了详细分析,实验观测到了输出功率曲线的双峰结构,且测得的实验结果与我们的理论分析相一致。  相似文献   

4.
光学三稳系统及其涨落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福根  欧发 《激光杂志》1997,18(6):22-24
本文唯象地提出了三稳系统的模型,讨论了存在三稳的条件及系统的涨落现象。  相似文献   

5.
基于随机共振的不同非线性系统的微弱信号检测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随机共振基本原理出发,分析研究了随机共振应用于强噪声背景下的微弱信号检测问题。由于随机共振是非线性系统(单稳、双稳以及多维多稳系统)中的一种动力学现象,采用不同的非线性系统,因其非线性结构的不同,对微弱信号的检测性能也不同。文章采用Matlab中的Simulink工具进行仿真,比较分析了常用的一维双稳Langevin系统和二维双稳Duffing系统在不同信噪比条件下对微弱信号的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次在实验上对单纵模、多横模连续CO_2激光器由注入信号所引起的非稳性进行了研究。观察到了系统输出的频率漂移和混沌运转等现象,利用微分重建相空间图方法观察到了在光注入的条件下混沌态所对应的奇怪吸引子,并对由注入光引起的非稳性的物理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针对棱镜式激光陀螺稳频精度较低的现象,系统地研究了棱镜式激光陀螺稳频控制系统特性。理论分析了光强调谐曲线及稳频执行机构的特征,建立了棱镜式激光陀螺稳频控制系统数学模型。进一步分析了系统稳态性能及动态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系统在定温及慢变温作用下具有不同程度的稳态误差且调节时间过长,从而导致稳频精度下降。优化控制器参数使二阶系统具有最佳阻尼比及快速性,采用按温度补偿的前馈控制系统,实现了对温度所引起的稳频误差的全补偿,提高了系统的稳频精度。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稳频控制系统比原稳频控制系统的稳频精度提高一个数量级,陀螺精度提高30%以上。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次在实验上对单纵模,多横模连续CO2激光器由注入信号所引起的非稳性进行了研究。观察到了系统输出的频率漂移和混沌运转等现象,利用微分重建相空间图方法观察了到了在光注入的条件下混沌态所对应的奇怪吸引子,并对由注入光引起的非稳性的物理机制进讨论。  相似文献   

9.
CPM,Nd:YAG非稳腔激光器的参数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CPM,Nd:YAG非稳腔激光器采用抗共振环(ARR)结构与一般非稳腔相结合的特点,对使用的染料溶液最佳小信号透过率进行了分析,还对该腔型的稳定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及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0.
设备仪器的用途和整体性能:该仪器是集计算机、激光器、电路系统、光电转换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设备,除能完成“光学双稳”方面仪器名称为“低反射率F-P干涉仪及调制测量系统”(此仪器尚无生产厂家)外,还增设了相关的科学前沿热点课题:光学非稳、混沌振荡及动力学存储等前沿课题.它可以开设如下几个实验: 1、晶体电光调制. 2、用实验与理论拟合的方法测定系统的实验参数. 3、光学双稳、多稳,光开关和光强稳定特性. 4、光学非稳、混沌振荡及混沌控制. 5、光学动力学存储. 上述五个实验中前三个实验是基础实验,可作为本科…  相似文献   

11.
基于视觉特性和复杂度加权处理的图像增强新算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经典直方图统计中的统计数据与信息量非相关问题,将局部复杂度加权处理应用到直方图构造中,在进行灰度级像素统计时,通过压缩平滑区的灰度级比重,解决统计数据信息量不一致问题,使得算法具有鲁棒性强,且对平滑区噪声抑制明显等优点。同时,为了优化配置主导灰度级动态范围,结合视觉系统感知特点,采用视觉分辨能力参数最佳视觉分辨偏差(0ND)约束主导灰度级动态范围的方法,使得图像不仅获得了满意的视觉效果,同时有效地克服了振铃现象和噪声过增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针对随机共振(SR)以高斯噪声为研究背景的局限性,为了分析非高斯噪声对级联随机共振的影响且验证在双模非高斯噪声中级联随机共振的降噪及波形整形特性的可靠性,提出了级联双稳随机共振系统在双模非高斯情况下的微弱信号检测方法。输入信号在进行信号检测过程中,首先把概率密度函数作为随机共振现象的衡量指标,然后当系统处于最佳随机共振状态时,分析了非高斯参数、相关时间及噪声强度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仿真证实,与一级SR相比,二级SR的噪声强度和相关时间的可用范围随着非高斯参数的减少不仅会得到增大,而且滤波特性、信号检测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TEA CO2激光器作为推进系统的理想新能源之一,在提高单脉冲能量的同时,为了保证远距离传输效率,必须对其光束质量提出适当要求。通过漫反射法及分光束法精确测量了1Hz下TEA CO2激光器在平-凹型稳定腔和改进的带有涡流管冷却系统的同轴非稳腔的光束发散角,在得到稳腔β=12.53的情况下,采用改进后的同轴非稳腔,β=3.28,且单脉冲能量损失很少。这一结果对继续研制激光推进系统中大体积高能TEA CO2激光器是很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4.
针对全反射棱镜式激光陀螺在跳模前后性能下降的现象,系统地研究了全反射棱镜式激光陀螺稳频特性。在对小抖动调制下光强调谐特性和稳频伺服部件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全反射棱镜式激光陀螺稳频系统数学模型。给出了稳频精度与加热器电压和环境温升的一般关系及最佳跳模门限的理论计算公式。分析结果表明,环境温升速率的增大和加热器电压的降低会导致稳频性能下降,最佳跳模门限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全温范围内固定跳模门限会导致跳模后稳频性能衰减。采用变增益Ⅱ型系统稳频与最佳跳模门限设置,可以有效消除在跳模前后陀螺性能下降的现象,陀螺精度相应提高了40%以上。此分析结果为提高全反射棱镜式激光陀螺的性能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充分利用高功率横流CO2激光器工作物质反转介质以及提高激光光束质量,采用外光桥、内光腔形式一级振荡,两级放大的非稳腔的光腔结构,提出一种多折非虚共焦非稳激光谐振腔.采用外光桥内光腔结构,安装调试方便,能满足激光器稳定运行的要求.多折非稳激光谐振腔结构可充分利用辉光放电区及其下游介质增益,获得足够大的高质量的激光功率输出.用有限元的方法,对该类型的激光谐振腔的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多折非稳腔输出激光远场能量分布与多模激光能量分布相似,但非稳腔输出激光远场相位分布不存在180°跳变,因而具有很好的聚焦性能.  相似文献   

16.
从Gibbs混合光学双稳系统的耦合方程出发,利用线性稳定性分析的方法,确定了系统稳态与非稳态的运转区域。并数值分析了系统在非稳态区域的动力学行为,即系统失稳后的演化模式。结果表明,当延迟时间取不同数值时,非稳态区域的状态可以是稳定、周期振荡和混沌。  相似文献   

17.
孙年春  邓崇俊 《激光技术》1992,16(5):298-301
本文以非稳腔的放大率为特征量,讨论了非稳腔的热稳问题,求出了非稳腔热稳条件的解析解。  相似文献   

18.
高功率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谐振腔的进展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吕百达  林菊平 《激光技术》1997,21(6):360-364
对近年来用于高功率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的新型光腔,如棒成象非稳腔,近共心非稳腔,折迭腔以及SBS相位共轭MOPA系统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对实现高功率输出和高光束质量的相关技术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改变VO_2薄膜光学性能的低注量电子辐照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勇  林理彬  邹萍  何捷  卢铁城 《中国激光》2001,28(10):941-944
利用能量为 0 8MeV ,注量为 10 12 /cm2 的低注量电子束辐照VO2 薄膜 ,发现低注量电子辐照显著提高VO2 光学性能的温度响应速度 ,并引起薄膜相变过程中的热滞回线宽度变窄 ,但没有对相变温度点造成明显影响 ;通过对比辐照前后样品 370~ 90 0nm的吸收和透射性能 ,表明辐照后吸光度下降、透射率增加 ,在相变过程中四方相附近出现透射、吸收特性的非稳变化现象 ;利用X射线衍射 (XRD)及拉曼光谱对辐照前后样品进行分析 ,显示低注量电子辐照引起薄膜结构的变化 ,并且引起拉曼振动峰位的改变  相似文献   

20.
非稳腔-稳腔混合腔失调特性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稳腔-稳腔混合腔的失调特性得到了理论上的研究.当调节混合腔的输出耦合镜几何参数改变时,通过Fox-Li数值迭代法计算其基横模的损耗来研究腔的失调特性.发现混合腔在稳腔方向上不易失调;混合腔的不稳定主要来自于非稳腔方向,且主要来自于输出耦合镜在非稳腔平面内的转动,或者垂直于光轴的平移;偏轴非稳腔要比对称非稳腔稳定.利用混合腔中非稳腔方向易失调的特性,可以设计调Q方案.在正支共焦偏轴非稳腔-稳腔混合腔中应用声光调制器在非稳腔平面内实现声光调Q的可行性,得到了理论的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