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9 毫秒
1.
模具焊合区的表面上 ,存在着一定数量的显微孔洞、显微凹陷及裂纹等表面缺陷 ,大大增加了模具与铸件间的真实接触面积 ,焊合区的截面主要由焊合的铝合金、过渡层、氮化层及钢基体组成。对模具与铸件不同的焊合模式及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 ,将焊合分为物理化学焊合、机械焊合和混合焊合 ,并分析了压铸生产中焊合的形成及扩展过程  相似文献   

2.
贾均  祝汉良 《铸造》1999,(1):1-4
根据合成的能量条件,建立了焊合形成的能量判据,得出模具与铝铸件真实接触面积与表观接触面积的比值是影响焊合形成的关键因素。建立了模具与铝铸件真实接触面积与表观接触面积的比值与激活能、温度、压射压力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式,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压铸生产中各种因素对焊合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45钢瓷砖模具表面喷焊强化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瓷砖模具的耐磨性和节省原材料,试验研究了45钢表面喷焊覆层强化处理与Cr12MoV钢制模具的抗磨料磨损性能;测试了喷焊覆层与45钢基体的结合强度和焊层的显微组织结构及各组成相的显微硬度,为采用45钢表面喷焊覆层处理替代Cr12MoV模具钢制造瓷砖模具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季亚娟  李赞  陶军  金俊龙 《焊接》2021,(1):56-60,64
文中针飞机构件常用的TC4钛合金,分别研究了线切割表面、粗铣表面及磨制表面三种状态焊前试件状态对线性摩擦焊接头成形、显微组织、氧元素含量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状态试件接头成形良好。焊后的宏观组织均分为母材区、热力影响区、焊合区,其中热力影响区组织沿着受力方向被拉长并发生了初生α相溶解,焊合区发生了动态再结晶,晶粒内部为细小的片层组织。线切割及粗铣状态接头氧元素含量没有明显增加,与磨制状态接头相当。三种焊前状态接头的拉伸性能相当;Kt=1,R=0.06,550 MPa条件时三种接头的疲劳寿命相当。  相似文献   

5.
耗材摩擦焊敷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0钢耗材在45钢母材表面上进行耗材摩擦焊工艺试验,探讨了摩擦界面的摩擦行为,阐述了耗材金属过渡及焊敷层形成机理,分析了焊敷层的形貌和微观组织。研究表明,摩擦系统的热物理不对称性是耗材金属过渡的驱动力;耗材金属通过真实接触面向母材表面过渡,其行为遵循金属摩擦的焊合-剪切-犁削理论;焊敷层由细晶的显微组织构成。  相似文献   

6.
采用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显微硬度计等研究了cBN含量对Q235钢表面Ni60B+cBN/Ti等离子喷焊层显微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喷焊层可分为熔合区、中部枝晶区和上部含cBN颗粒区。喷焊层中部枝晶区的主要物相为(Ni,Fe)、FeNi_3、(Fe,C)及富铬碳化物,喷焊层上部含有cBN颗粒区的主要物相为(Ni,Fe)、FeNi_3、NiTi、cBN、Cr B、TiB_2、TiB和CrN。随着cBN含量的增加,喷焊层表面硬质颗粒相增多。喷焊层表面的显微硬度随cBN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但cBN含量过多会导致其连接性变差,喷焊层会出现气孔及cBN颗粒脱落现象,从而降低喷焊层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7.
采用等离子弧喷焊工艺方法,选用镍基合金粉末在玻璃模具型腔的关键部位进行了等离子弧喷焊工艺试验,对喷焊层金属的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测试了喷焊层的显微硬度.试验结果表明,喷焊层与基体为冶金结合,喷焊层呈枝状晶组织,硬度达到HV296.通过对玻璃模具型腔进行等离子弧喷焊镍基合金,玻璃模具的耐磨性、抗高温氧化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其使用寿命也得到延长.  相似文献   

8.
激光重熔表面热处理技术可提高零件表面获得高的硬度、耐磨性及耐蚀性等,在化工和核电等行业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国内对不锈钢堆焊层焊后表面热处理的研究较少.针对这一现状,对奥氏体不锈钢堆焊层表面进行激光重熔处理,观察其显微组织,并检测重熔表面显微硬度及耐腐蚀性.结果表明,激光重熔后表面显微组织呈细小的树枝-胞状晶奥氏体;激光重熔试样显微硬度大幅提高,较焊态试样提高87.6%;在9.8%的H2SO4溶液中,激光重熔表面处理后的堆焊层金属较易形成钝化膜,耐腐蚀性较好;10%草酸溶液电解试验中,焊态堆焊层金属晶间腐蚀敏感性较高,激光重熔区域为细小的奥氏体晶粒,不易形成连续的“贫铬区”,激光重熔堆焊层金属的晶间腐蚀敏感性较小.  相似文献   

9.
《电焊机》2016,(5)
激光重熔表面热处理技术可提高零件表面获得高的硬度、耐磨性及耐蚀性等,在化工和核电等行业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国内对不锈钢堆焊层焊后表面热处理的研究较少。针对这一现状,对奥氏体不锈钢堆焊层表面进行激光重熔处理,观察其显微组织,并检测重熔表面显微硬度及耐腐蚀性。结果表明,激光重熔后表面显微组织呈细小的树枝-胞状晶奥氏体;激光重熔试样显微硬度大幅提高,较焊态试样提高87.6%;在9.8%的H2SO4溶液中,激光重熔表面处理后的堆焊层金属较易形成钝化膜,耐腐蚀性较好;10%草酸溶液电解试验中,焊态堆焊层金属晶间腐蚀敏感性较高,激光重熔区域为细小的奥氏体晶粒,不易形成连续的"贫铬区",激光重熔堆焊层金属的晶间腐蚀敏感性较小。  相似文献   

10.
采用Ag_(70)-Cu_(28)-Ti_2活性焊料在真空条件下对AlN陶瓷和Mo-Ni-Cu合金进行活性封焊.分析焊区的显微组织形态、相组成,测定焊区力学性能和气密性.结果表明:在焊料层与合金的界面处Cu的含量相对较高,而在AlN陶瓷与焊料层的界面处形成了厚度为1~2 μm的富Ti层;经XRD分析发现,AlN陶瓷与焊料层的界面上有TiN存在,表明在AlN陶瓷与焊料层的界面处形成了化学键合.焊接后试样的气密性达到1.0×10~(-11) Pa·m~3/s,抗弯强度σ_b=78.55 MPa,剪切强度σ_τ=189.58 MPa.  相似文献   

11.
硅对压铸模与铝合金相互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压铸模与铝合金的相互作用 ,探讨Si对压铸模与铝铸件焊合倾向性的影响 ,进行了热浸铝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模具钢在纯铝熔体中热浸时 ,主要形成Fe2 Al5相层和针片状的FeAl3 相 ,Fe2 Al5相是反应扩散的主导相。模具钢在A3 80合金中热浸时 ,主要形成FeSiAl3 和Fe2 Al5两种相层。由于Si降低了Al在FeSiAl3 相层中的活度 ,减少了从铝熔体向Fe2 Al5相供应的铝原子数 ,从而抑制了Fe2 Al5相的快速生长。因而 ,Si减弱了铝合金熔体与模具钢间的相互作用 ,从而降低压铸合金的焊合倾向性。热浸温度降低 ,Si对Fe2 Al5相层生长的抑制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2.
硅对压铸模与铝合金相互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了研究压铸模与铝合金的相互作用,探讨Si对压铸模与铝铸件焊合倾向性的影响,进行了热浸铝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模具钢在纯铝熔体中热浸时,主要形成Fe2Al5相层和针片状的FeAl3相,Fe2Al5相是反应扩散的主导相。模具钢在A380合金中热浸时,主要形成FeSiAl3和Fe2Al5两种相层。由于Si降低了Al在FeSiAl3相层中的活度,减少了从铝熔体向Fe2Al5相供应的铝原子数,从而抑制了Fe2Al5相的快速生长。因而,Si减弱了铝合金熔体与模具钢间的相互作用,从而降低压铸合金的焊合倾向性。热浸温度降低,Si对Fe2Al5相层生长的抑制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3.
模具表面的良好喷涂质量是保证压铸正常生产,提高铸件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为解决模具局部部位喷涂不良的问题,开发了模具内喷涂技术。其原理是在模具内设置一喷涂管,预先混合好的脱模剂通过该管喷涂到模具的指定部位。生产结果表明,模具内喷涂技术可对模具任意部位实现定时定点喷涂,大大降低了铸件烧伤、拉裂等缺陷发生的几率,废品率可降至0.9%以下,同时也保证了模具连续生产的稳定性和压铸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箱体零件由锌合金改铝合金的优点,论述了模具的工作过程和设计要点。该模具采用了侧面滑块抽芯机构,侧面成型和底面分型,提高了压铸件的合格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由于散热器叶片薄,叶片之间的间距小,环形的凹槽较深,用压铸工艺生产散热器,压铸模动模型芯若采用整体结构难以加工制造。压铸模的动模型芯采用镶块组合结构,不仅解决了型腔制造困难,而且改善了模具的填充、排气性能,使铸件组织致密,满足了散热器铸件对气密性的要求。在分析散热器压铸工艺性的基础上,论述了模具的设计要点,通过主胀型力和锁模力的计算,选择了压铸机,给出了工艺参数和实用的模具结构,进而论述了模具的工作原理和压铸工艺。  相似文献   

16.
中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压铸行业的发展。作者列举了有关压铸行业的厂点、压铸设备以及压铸件产量等方面的基本数据 ;分析了压铸市场的发展趋势 ;阐述了压铸行业的发展对策。认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特别是汽车工业十五年发展规划 ,将推动中国压铸行业进入一个高速度发展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机油滤清器支架压铸件的工艺性,介绍了该模具的结构设计、分型面选择、动定模设计和推出机构设计等。为了制造和使用方便,对模具的动定模结构进行了倒置设计,即包紧力大的、形状较复杂的型芯部分设计成定模,而成型外表面的型腔部分设计成动模,还专门设计了3个工艺挂台,并在侧抽芯上设置了推出机构,从而减小了模具体积,降低了模具制造成本。  相似文献   

18.
汽车结构件具有很高的力学性能要求和本体品质要求,采用压铸工艺生产难度大。针对汽车结构件特点和多年经验,开发了汽车结构件压铸工艺。该工艺主要涉及压铸机、压铸模具、合金材料、合金液处理、真空应用、工艺优化等因素。生产实践证明,正确处置上述工艺因素,完全可以在通用压铸机上生产出合格的结构件。  相似文献   

19.
中国压铸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中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压铸行业的发展。作者列举了有关压铸行业的厂点、压铸设备以及压铸件产量等方面的基本数据;分析了压铸市场的发展趋势;阐述了压铸行业的发展对策。认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特别是汽车工业十五年发展规划,将推动中国压铸行业进入一个高速度发展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