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宋炜  王瑶 《甘蔗糖业》2005,(4):39-42
本文研究了在α-型谷氨酸转晶生产上处理末次味精母液的工艺,pH4,6、谷氨酸含量为45%的α-型谷氨酸晶体、末次味精母液与水的混和悬液升温至70℃,并恒温搅拌38min可完成α-型谷氨酸转晶过程,经过滤及60℃左右的水洗涤可得到洁白的β-型谷氨酸晶体,其一次转晶收率达到83%,转晶母液再经一系列处理进行循环回收,达到有效去除因发酵过程中添加糖蜜带来的色素和母液因温度升高增加的色素,提高结晶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L-亮氨酸脱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振 《中国酿造》2008,(2):40-42
采用活性炭对L-亮氨酸洗脱液的粗结晶溶液进行了脱色研究,考察了活性炭用量、pH值、脱色温度、料液浓度、脱色时间等工艺条件对脱色效果的影响,确立了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活性炭加入量2%,脱色温度60℃,发酵液pH值为4.5,脱色时间为20min。  相似文献   

3.
从等电母液中得到的结晶谷氨酸杂质含量高,转晶是提高谷氨酸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谷氨酸转晶工艺中引进微波技术,进行了α-谷氨酸溶液的微波低温转晶实验,结果表明:微波技术不会影响β-谷氨酸晶体的质量,并且可以促进α-谷氨酸向β-谷氨酸转型。  相似文献   

4.
文中重点研究了活性炭对谷氨酸在等电点转晶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供试的7种活性炭均能有效缩短转晶时间,以木制活性炭ZK-200型号最佳,在添加量为1.2%时,转晶时间从31 min缩短为19 min,转晶后谷氨酸的色价仅为0.003,透光率达83.9%,脱色率高达94.6%。进一步研究了代表性杂质丙氨酸在转晶过程中对β型晶核的成核速率及转晶时间的影响规律,阐明了添加活性炭加快转晶速率的机理。添加活性炭实现等电点原位转晶,不仅避免了Na+的引入,还有利于改善转晶后谷氨酸晶体质量。  相似文献   

5.
前文介绍了晶形和溶解度,介稳区的特性,理想间歇等电结晶操作过程以及起晶点的判断,本文继续分析晶种和的大小与加入量,加酸与降温速度的控制,温度或pH值回升的影响以及影响结晶母液中残 谷氨酸浓度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芝麻油脚中芝麻素的提取与纯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芝麻油脚为原料,用甲醇提取芝麻素,提取条件为:温度6 0℃、时间3h、料液比1∶2 5 ;提取率83 7% ,产品纯度6 7 5 %。采用乙醇对芝麻素粗品进行结晶纯化,结晶条件为∶料液比(g/mL) 1∶30、养晶温度2 5℃、养晶时间3h。经过4次结晶,最终产品纯度为91 2 %。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活性炭对经金属膜分离得到的L-缬氨酸(L-γa1)发酵液脱色效果的影响,并考察了脱色过程中主要影响因素。以活性炭用量、发酵液pH、脱色温度、脱色时间为考察因素,色素去除率和L-缬氨酸回收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脱色工艺进行优化,确立了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活性炭用量2%,脱色料液pH5.4,脱色温度50℃,脱色时间20min,料液浓度35g/L~60g/L。  相似文献   

8.
水溶性无花果多糖的微波提取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料液比、微波功率、pH值、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方法时无花果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通过SAS数学软件分析表明,各因子对浸提率影响的相对大小依次为:提取时间>提取功率>料液比(mL/g)>pH值;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结晶工艺的优化条件为:pH为8.2,时间20.1 min,微波功率556W,料液比为10.2:1(mL/g),且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在此范围内能够较准确的预测水溶性无花果多糖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9.
采用谷氨酸转晶工艺替代传统的结晶工艺可提高味精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谷氨酸转晶后结晶工艺,实现味精降耗增效、提高生产产能。  相似文献   

10.
电渗析法从谷氨酸发酵液中提取谷氨酸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利用电渗析法从谷氨酸发酵液中直接分离提取谷氨酸铵。通过模拟谷氨酸发酵液对提取工艺进行了单因素优化实验,获得了如电流密度、料液与浓缩液体积比、循环流量等优化操作条件。采用优化条件对真实谷氨酸发酵液进行电渗析分离提取谷氨酸铵,当料室pH4.7左右可观察到结晶现象。通过补加氨水调节料室pH,可明显改善电渗析的整体效果,其中浓室谷氨酸浓度达到120g/L,回收率为78.8%。  相似文献   

11.
L-苯丙氨酸脱色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活性炭对以酶法生产并通过模拟移动床分离得到的L-苯丙氨酸(L-phe)洗脱液的粗结晶溶液进行了脱色研究。考察了pH、脱色温度、活性炭用量、料液浓度、脱色时间等工艺条件对脱色效果的影响,确立了最佳的工艺条件,并成功应用于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2.
以芝麻油脚为原料,用甲醇提取芝麻素,提取条件为:温度60℃、时间3h、料液比1:2.5;提取率83.7%,产品纯度67.5%。采用乙醇对芝麻素粗品进行结晶纯化,结晶条件为:料液比(g/mL)1:30、养晶温度25℃、养晶时间3h。经过4次结晶,最终产品纯度为91.2%。  相似文献   

13.
《发酵科技通讯》2007,36(2):11-11
目前生产上所应用的连续等点结晶,是指在大量谷氨酸晶种存在的条件下,一边连续等当量添加发酵液与盐酸(或硫酸),使溶液pH始终处在结晶点pH3.0,一边连续从底部打出谷氨酸结晶液,送入育晶罐(池)继续育晶。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对味精精制生产中的未次母液如何回用进行了研究,设置了两种不同的实验方案,通过实验证明母液回用直接溶解谷氨酸在生产上是可行的。从质量方面考虑,直接转晶方案优于加酸后调节pH值的转晶方案。  相似文献   

15.
田童童  张建 《中国酿造》2015,34(2):96-99
运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野西瓜种子蛋白质的最佳工艺条件,以蛋白质提取率作为响应值,对温度、pH值、提取时间和液料比进行中心组合设计。试验得出的二次模型的相关系数R2 = 96.7%。蛋白质的提取率主要受溶液的pH和液料比的影响。经过响应面分析得出野西瓜种子中蛋白质提取最佳条件为液料比23∶1(mL:g),提取时间50 min,pH值8.40和温度45 ℃,该条件下经模型预测得到的蛋白质提取率为17.63%,实际实验值为(17.19±0.09)%。  相似文献   

16.
用冷冻浓缩工艺对谷氨酸发酵液进行浓缩实验,准确分析温度、pH值、结晶时间、搅拌操作等因素对冰结晶浓缩分离效果的影响,由此确定最适合于谷氨酸的冷冻浓缩等电点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结晶法分离纯化大豆甾醇中β-谷甾醇和豆甾醇单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β-谷甾醇和豆甾醇在环己酮中的溶解度,利用β-谷甾醇和豆甾醇在环己酮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差异,分别用重结晶法提纯β-谷甾醇和豆甾醇,并对豆甾醇的结晶条件(料液比、结晶温度和养晶时间)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经过4次结晶操作,β-谷甾醇的纯度可达到90%;豆甾醇结晶过程中采用料液比(混合植物甾醇与环己酮的比,g/mL)为1:3.3、结晶温度25℃、养晶5 h的条件下,经5次结晶豆甾醇的纯度达到96%.  相似文献   

18.
三效蒸发器在谷氨酸二次母液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氨酸二次母液物料比较特殊,在浓缩过程中设备操作也不同于一般蒸发器的操作,开始进料要小,蒸发器升温要快,否则容易产生料沫、压料甚至跑料,这种物料在生产过程中随着浓度的增高,温度的降低,易凝固结晶,严重时还会堵塞管道,出料浓度一般不易超过30%,因此要求蒸发器的结构形式比较特殊,就谷氨酸二次母液的浓缩过程、操作、设备设计等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磷酸活化脱墨渣制备中孔活性炭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废纸脱墨渣(污泥)为原料,通过磷酸活化法制备中孔活性炭,以碘吸附值和亚甲基蓝吸附值为考察指标,研究了活化时间、活化温度、浸渍比及磷酸浓度等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得到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活化时间90 min,活化温度450℃,浸渍比1∶3.5,磷酸浓度70%。此条件下脱墨渣活性炭得率为54.57%,得到的脱墨渣活性炭碘吸附值为421.98 mg/g,亚甲基蓝吸附值为10.97 mL/g,比表面积、总孔容和中孔率分别达715.576 m~2/g、0.353 mL/g和97.45%。磷酸活化法制备的脱墨渣活性炭比表面积较大,中孔发达。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表征表明,脱墨渣活性炭表面含有大量羟基等多种官能团;脱墨渣活性炭的晶化程度较大,微晶不规则,孔隙结构稳固。以脱墨渣为原料采用磷酸活化技术可成功制备出中孔活性炭。  相似文献   

20.
利用米糠内源性蛋白酶和谷氨酸脱羧酶制备γ-氨基丁酸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利用米糠内源性蛋白酶和谷氨酸脱羧酶富集γ-氨基丁酸(GABA)的工艺,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最佳富集工艺条件是:温度44℃,料液比18∶,pH值5.2,时间6 h,反应中的限制性酶并非谷氨酸脱羧酶(GAD),而是米糠内源性蛋白酶。GA-BA的得率提高到242 mg/100 g米糠,经胶体磨作用,GABA的含量可达321 mg/100 g米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