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面条纵横谈     
面条,是我国城乡最常见的传统面食,自古以来,它就以食之爽口、雅俗共赏的.特色而著称于世.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据史料载,我国面条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了.面条自东汉时起,先后冠名“煮饼、水浸饼(东汉),”“汤饼”(魏晋),“水引、馎饦”(南北朝)和“冷淘”(唐代)、“温淘”(明代)等,其中“冷淘”、“温淘”均为今日之过水面,“汤饼”则兼有今日的“热汤面”之意.这可以从晋朝人束晰的  相似文献   

2.
一、发展概况面条制作在我国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东汉的“煮饼”,魏晋的“汤饼”,南北朝的“水引、馎饦”,唐代的“冷淘”,均是面条的前身,但真正成其为条则起于唐,到宋元发展为带有地方风味的“素面”、“三鲜  相似文献   

3.
山西面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可考算起已有2000年的历史了,其面食品约有280种之多。以面条为例,东汉称之为"煮饼",魂晋则名为"汤饼",南北朝谓"水引",而唐朝叫"冷淘"……山西的面食种类有数十种  相似文献   

4.
山西面食,历史悠久,种类繁多,自东汉以来就有“煮饼”、“水溲饼”之说。到了明代中期成化、弘治年间,逐渐形成了接近现代的面食品种。当时进入帝都府第的贡品佳肴中就有山西的炸酱面、鸡丝面、蝴蝶面、萝卜面等,时称“都门佳品”。山西面食在中国饮食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素有“山西面食甲天下”之美称。山西人称面食为“面饭”,素以花样繁多、制作精细、味道可口、别具特色而驰誉中外。单从种类来讲不下几十种:有擀面、溜尖、拉面、拨面、刀削面、抿蛐、猫耳朵、油揪片、沾片子、圪托、转面……千姿百态的面食,加上各种调料的拌和,…  相似文献   

5.
范军 《上海调味品》2006,(10):32-32
特色菜介绍. 过油肉是山西著名传统菜肴,相传此菜最早出现于南北朝.原是平阳(临汾)一带官府中菜肴,后流传到民间,在明代传入北京。  相似文献   

6.
冷面小史     
谚云:“冬至饺子夏至面”,我国夏日食冷面之习,由来已久,究其“身世”,始于东汉末年,而在魏晋期间逐渐形成了民间食俗.在《魏氏春秋》上已有伏日食汤饼的记述,《荆楚岁时记》中也有六月伏日进汤饼的记载,何谓汤饼?即今日之面条.  相似文献   

7.
一、东台前汤面早在南北朝时期,我国就有了“■■”,即面食。经过历代厨师的不断改进,发展至今已有数以千计的品种,许多地方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四川的担担面,山西的刀削面,扬州的卤子面,兰州的拉面等等。下面介绍的则是盐城东台鱼场面。相传乾隆年间,一位御厨因用活鱼熬场,被人诬告为触犯皇规而逐出宫廷,后流落到东台,在一小面店谋生。由于他制作的面食美味无比,其中尤以鱼汤面最为突出,小店的生意日渐红火,鱼汤面也因此名声大噪。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东台鱼汤面”得到与会者一致好评,并获大奖。因鱼场面主料…  相似文献   

8.
春酒又称水醪,此酒以冬季酿造至春季成熟而故名。古书《齐民要术》等记载了许多有关春酒的酿造法,以东汉的“九酝春酒法”和南北朝北魏“秦州春酒法”生产工艺最早;春酒以唐、宋时代最盛。从古至今,以春命名的酒种无数,古今春酒为我国的酿酒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孙悟)  相似文献   

9.
龙晓敏 《新食品》2013,(19):167-167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晚唐诗人杜牧的千古绝唱使杏花村美酒名扬四海。早在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杏花村美酒作为宫廷御酒就受到北齐武帝的推崇而载入二十四史,杏花村也成为了我国生产清香型白酒最早、规模最大的基地之一。山西杏花酒业有限公司便座落于此。  相似文献   

10.
傅金泉 《酿酒科技》2005,(3):92-92,94
对中国白酒生产起源的“东汉说”提出了质疑。“东汉说”的论点来自于“西夏时的制酒图”,它将中国白酒生产起源从宋代“西夏说”(1032~1227年)提早到东汉(25~220年),笔者认为中国蒸馏制酒的最早时间应在南宋以后。(丹妮)  相似文献   

11.
面食,作为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中传统的餐饮品种,以形式多样和雅俗共赏而著称于世。在中国烹饪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就是在世界餐饮文化史上也绽放出灿烂的光辉;既是我国北方地区人民的主要餐饮品种,也是以食米为主的南方地区人民日不可缺的小吃、点心。素有“面食王国”美誉的山西,其省城太原,则聚集了山西面食文化的精髓,形成了弘扬山西面食文化的平台,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全面弘扬山西的面食文化,这对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12.
南北朝时著名道家、医药学家陶隐居曾写过这样一首歌;“何必餐霞服大药,妄意延年等龟鹤。但于饮食嗜欲中,去其甚者将安乐”.这里的“餐霞”、“服大药”,是当时追求长生不老常用的两种方法。陶隐居这首歌劝告世人;何必去追求什么长生不老药,莫想靠那些东西延年益寿,  相似文献   

13.
山西是面食之乡,不仅历史悠久做面食的原料多,做法也是各不相同;红面、莜面、豆面、白面,荞面;剔的,拉的,削的、搓的、切的、煮的、炒的、蒸的……“世界面食看中国,中国面食看山西”果不其然。  相似文献   

14.
我的家乡在陇东的庆阳,那里不但羊多,而且还盛产荞麦。当地老百姓就用这两样东西创造出一款很有特色的地方风味──羊肉床子面。床子面也叫“面”,广泛流行于西北地区,特别是在西北的农村。庆阳的床子面大概起源于山西,据老辈人讲,明朝移民时,祖先把床子面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带到了庆阳。床子面虽然在西北各地都有,但庆阳的床子面经过多年的发展,更是技高一筹,独具特色。羊肉床子面的制法是这样的:用养麦面掺少量面粉,加碱水(或养麦秆友滤成的水)和好后,盖上湿布略物,然后将面放八架在锅上的庄子(也称压床)里。床子一般是…  相似文献   

15.
张明生 《烹调知识》2004,(11):27-28
一民以食为天,作为面食的故乡———山西,很久以来在全国乃至世界倍受赞誉,有句话说的好,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从有史料记载的东汉算起,经过1 000余年的发展,山西面食在制作上逐渐形成了擀、揪、切、压、拨、煮、蒸、炒、炸等多种方法。山西面食素有“一面百样吃”之誉,做法、吃法多样是任何一个地方都无法比拟的,普通的面团在山西人手中可以做出拉面、削面、刀拨面、转面、漏面、猫耳朵、剔尖、流尖、擦蝌蚪、抿曲、揪片、搓鱼等近百种花样,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声誉传遍海内外。在2004年山西太原举办的第二届国际面食节上,参会…  相似文献   

16.
向宁  王琦 《新食品》2007,(34):76-78
“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崛起于阡陌之中。”这个在记者心中无数次错乱浮动的复杂影像,不是古战场的大将军,而是一个在山西酒商中独显沉默的主角胡宝团。斯人少有露面,似独善其身,然兼济天下,致力于汾酒集团的百家老根酒的全国攻略;他面若冰霜,而内心热情似火,疾病的困苦、命运的樊篱,最终被他大男人的“倔”所温情融化……  相似文献   

17.
“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山西不愧为面食之乡”,日本明星株式会社社长卜厚晶元先生在考察完山西面食后给了这样的评价。的确,山西面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可考算起至少也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地处黄河流域的山西,盛产麦面,杂粮丰富,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给养麦、莜麦、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河间市地处广阔的华北平原中部,是一座距今有2700多年历史的古城,以地处九河(徒骇河、太史河、马颊河、覆釜河、胡苏河、简河、絷河、钩盘河、鬲津河)之间而得名。战国时期属赵国,西汉置河间国,东汉时或称国,或称郡,由魏晋隋唐至宋元,或置瀛州,或置路、府,都是北方重镇。明代以后,为通往南方各地的“御路”,相传道路的宽度为“十八弓”,成为南北通衢大路,  相似文献   

19.
聂世平 《美食》2004,(5):20-20
说到面条,人们自然会想到兰州拉面,山西刀削面等等。其实,扬州历史上也有一个大有名气的面食,那就是人称“淮扬第一面”的“鱼肠面”,无论是营养成分,还是保健功效,鱼肠面的价值都不是如今的市井面条所能够相提并论的。  相似文献   

20.
东汉末年,人们的观念开始转变,后世所珍视的“人的自觉”的社会思潮正是这一时期社会环境的真实反映,对于服饰的关注在这时大大地增加。魏晋时代开始将人的内在与外在统一起来进行审美,这种思想上的转变自然地,并潜移默化地在服装中体现,让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政治对服装的敏感作用,服装必须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文化氛围相契合,这在今天的潮流指向中也有明显和真实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