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鞋类产品中富马酸二甲酯(DMF)的检测研究现状,包括现有标准、样品萃取方法和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法、薄层色谱法、分光光度法、毛细管色谱法和近红外光谱法等分析技术的原理、优点、弊端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近几年来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在分析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近红外光谱法、免疫分析方法。比较了各种方法的特点及应用情况,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酿造酱油与配制酱油鉴别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氯丙醇、铵盐、乙酰丙酸、氨基酸作为鉴别酿造酱油与配制酱油的指标,采用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顶空衍生化固相微萃取法等检测酸水解植物蛋白液(HVP)的氯丙醇,采用凯氏定氮法、近红外光谱法检测酱油中的铵盐与氨基酸,采用液相色谱-质谱法、气相色谱法等检测HVP中的乙酰丙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酱油中的氨基酸。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问题豆芽”事件屡屡发生,豆芽中药物残留检测有待加强。基于此,本文介绍了豆芽中药物残留的种类、作用及危害,综述了豆芽中药物残留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等方法的应用现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葡萄酒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良好的保健功效,近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葡萄栽培中滥用农药会使其残留在葡萄上并最终转移到葡萄酒中,长期饮用会损害人体健康。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葡萄酒的农药残留问题逐渐受到关注,因此建立适合葡萄酒中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对保障食品安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研究葡萄酒中农药残留分析的方法很多,其中以色谱技术为主。本文对近年来应用于检测葡萄酒中农药残留的色谱分析方法——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气/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的优点和限制因素进行了概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食物中维生素A、叶酸和维生素E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食物中 3种重要的维生素 :维生素A、叶酸和维生素E的常用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指出了不同分析方法的适用范围以及各自的优缺点。着重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此 3种维生素分析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势是高效液相色谱法 (包括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非水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 -质谱法、气相色谱 -质谱法和离子色谱-质谱法等方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杀虫剂虫酰肼的广泛使用,其残留问题也日益突出。农药虫酰肼的残留检测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液相色谱-质谱法等。在介绍各种检测方法的原理和操作过程的基础上,阐述了各种方法在水果、蔬菜、水稻等农作物中的应用,并对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有助于推动农药残留检测方法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氨基甲酸乙酯广泛存在于发酵食品中,属于"2A"级致癌物。欧盟等针对部分发酵食品中氨基甲酸乙酯的含量制定了其限量标准,而我国由于发酵食品种类众多,检测方法不统一等原因,还没有制定相关的标准。为推进氨基甲酸乙酯检测技术的进步,总结了氨基甲酸乙酯检测方法的最新进展,重点阐述了光谱法、薄层分析法、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二维或多维气相色谱联用稳定同位素标记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核磁共振检测法、酶测定法、电化学传感器法和免疫分析法等的特点及应用,希望促进我国发酵食品中氨基甲酸乙酯检测标准的制定,保障国民食品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双酚A的检测研究现状,这对今后制定检测纺织品中双酚A的检测标准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朱瑾娜  李方实 《食品科学》2009,30(11):276-279
三聚氰胺是一种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由于其较高的含氮量而被添加于食品和饲料中,对动物和人体造成了一定的危害。本文综述了近期的食品和饲料中三聚氰胺检测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和分析方法,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 质谱法、液相色谱- 质谱法和酶联免疫法等。  相似文献   

11.
三聚氰胺是一种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三聚氰胺分子中含氮量达66.7%,一些不法企业将其添加到牛奶、乳制品中,造成粗蛋白质虚高的假相,不仅对乳制品、养殖业等产业产生不利影响,对人类健康也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对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的研究,在食品安全检测方面早已成为了社会的热点。本文着重论述了近年来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气相色谱-质谱法、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电化学分析方法、红外光谱法和荧光光度法等。随着仪器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开发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方便携带、准确快速、灵敏高效的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的检测技术,是今后三聚氰胺技术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出口的天然肠衣多次被曝出兽药残留超标的安全问题,甚至被欧盟进行通报,因此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天然肠衣基质复杂,目前国内外针对天然肠衣的兽药残留检测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总结了国内天然肠衣中兽药残留检测相关技术的应用情况,介绍了气相色谱-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酶联免疫反应方法的研究应用进展,并展望天然肠衣中药物残留检测技术发展前景,为检测天然肠衣中兽药残留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塑化剂是一种内分泌干扰物,目前食品中的塑化剂污染日益突出,严重威胁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本文对近年来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phthalic acid esters,PAEs)的检测技术进行了总结分析,对常用的大型仪器检测法如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质谱法、气质联用法等和新兴的快速检测法如免疫法、荧光法、电化学检测法、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等做了详细地对比与分析,列举了其各自的优缺点以及在实际样品检测中的应用,为食品中PAEs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研究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4.
黄酒品质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年来黄酒品质、酒龄和产地鉴别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以及近红外光谱技术、色谱技术/质谱(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电子感官(电子鼻和电子舌)等现代分析技术进行概述,并对评价检测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15.
脂肪酸是食品质量控制中的重要指标,快速对其测定对于食品品质鉴定具有重要意义。分析脂肪酸的传统方法如色谱法及色谱质谱联用法的定量准确性较高,但前处理繁琐、费时,消耗大量有机试剂且对样品具有破坏性。近年来,我国对食品安全极为重视,高通量、无损、快速的检测方法在食品检测领域快速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总结综述。快检法如近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及拉曼光谱与化学计量学、高光谱成像结合被广泛用于脂肪酸快速定量检测及可视化研究。直接质谱分析技术由于具有几乎无需样品前处理的特点,检测脂肪酸时在灵敏度、选择性、高通量及分析速率等方面具备很大优势。该研究介绍了脂肪酸的传统检测方法,并着重综述了光谱分析和直接质谱分析技术在食品脂肪酸检测中的应用进展,进而为食品安全检测、真伪鉴别等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大蒜中有效成分主要为大蒜素和蒜氨酸,最为常用的检测方法为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连用法,另外还有一些技术如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和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等作为辅助手段,使大蒜中有效成分的检测方法更为完善。  相似文献   

17.
食用植物油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中毒事件和进出口贸易中农药残留超标事件时有发生,已成为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农药残留检测技术也在迅速发展。文章综述了现阶段对植物油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主要从前处理和检测方法 2方面进行分析,根据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方法的不同,分别介绍了各类前处理方法如液液萃取法(liquid-liquid extraction,LLE)、固相萃取法(solid phase extraction,SPE)、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法(matrix solid phase dispersion,MSPD)、分散固相萃取(disperse solid phase extraction,d SPE)法、凝胶渗透色谱法(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等方法的原理和过程,以及各类检测方法如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液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等的特点和应用范围。文章总结各类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了食用植物油中农药残留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议题。准确、深入、高效的食品安全分析检测技术是防控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及处理相关贸易纠纷、立法追责的基础和保障。色谱质谱技术作为高效的分离和检测手段是目前食品安全分析领域最重要、最主流的技术手段。近年来,色谱质谱领域的新发展也推动了食品安全分析检测向更快速,更有效,更可靠,更安全的目标迈进,本综述就其中最重要并有望代表未来食品安全分析发展趋势的色谱质谱技术做了总结和点评。如用于食品样品预处理的固相微萃取技术;气相色谱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中的快速气相色谱方法及其与质谱联用方法,二维气相色谱方法及其与质谱联用方法;液相色谱及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中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及其与质谱联用方法,毛细管液相色谱和纳流液相色谱及其与质谱联用方法,超临界色谱及其与质谱联用方法,二维液相色谱及其与质谱联用方法;质谱分析技术中的超高分辨率质谱方法,常压敞开式离子源质谱技术等。  相似文献   

19.
食品组学是近年来新兴的利用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等系统生物学的分析思路和方法研究食品科学的一类技术,被广泛用于食品营养、食品安全及食品溯源等研究中。色谱与质谱的联用将色谱对复杂生物体系的高分离能力与质谱的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高选择性等优点相结合,具有分析速度快、定性定量结果准确、样品用量少等特点,是目前食品组学研究中一种强有力的检测技术。本文综述了基于色谱-质谱联用的食品组学技术的分析流程及该技术在食品营养品质、食品加工及贮藏、食品溯源及真伪鉴别、食品中农药残留、食品过敏原五个方面的应用,并提出了该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展望,旨在为食品科学与质量安全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