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综述了2-取代-4(3H)-喹唑啉酮类化合物几种主要的合成方法,主要介绍了包括以2-氨基苯甲酸、2-氨基苯甲酰胺、2-氨基苯甲腈、2-氨基苯甲酸酯等为原料的合成方法,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了简单的评述。  相似文献   

2.
以酒石酸为拆分剂,从外消旋2-氨基丁醇中拆分出(D)-2-氨基丁醇和(L)-2-氨基丁醇。考察了不同的溶剂对2-氨基丁醇拆分的影响,最终选取了正丁醇作为拆分溶剂。并对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溶剂体积对拆分的影响进行了考察。在最优条件下,D-2-氨基丁醇的总收率达到83.69%,旋光达到9.9°。  相似文献   

3.
以2,4-二氨基苯酚盐酸盐和对氨基苯甲酸为原料合成了5-氨基-2-(对氨基苯)苯并(噁)唑.反应过程中,首次加入SnCl2作为还原剂,抑止了2,4-二氨基苯酚盐酸盐的氧化,有效地提高了反应产率.同时研究了一种有效的提纯5-氨基-2-(对氨基苯)苯并(噁)唑的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操作过程简便,产率较高,产物可作为聚合反应的单体原料.  相似文献   

4.
为控制盐酸氨溴索质量,以外购的有关物质E(2-氨基-3,5-二溴苯甲醛)为起始原料,合成了4个有关物质:2-氨基-3,5-二溴苯甲醇(有关物质A)、反式-4-(6,8-二溴-1,4-二氢喹唑啉-3(2H)-基)环己醇(有关物质B)、反式-4-[[(E)-2-氨基-3,5-二溴苯亚甲基]氨基]环己醇(有关物质C)和顺式-4-[(2-氨基-3,5-二溴苯甲基)氨基]环己醇(有关物质D),通过~1HNMR、~(13)CNMR和MS对产物结构进行了确证,并优化了醛胺缩合和还原反应条件。合成的这4个有关物质可作为盐酸氨溴索质量控制的杂质对照品。  相似文献   

5.
以2-氨基-4-乙酰氨基苯甲醚与2-(2-氯乙氧基)乙醇为原料合成了未见报道的化合物2-N,N-双(2-羟基乙氧基乙基)氨基-4-乙酰氨基苯甲醚。考察了不同的反应条件,如缚酸剂种类和用量、投料比、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等因素对产品收率和纯度的影响。优化条件下,产物收率79.9%,纯度98.7%。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3-[[2-[(4-氰基苯胺基)甲基]-1-甲基-1H-苯并咪唑-5-羰基](吡啶-2-基)氨基]丙酸乙酯(1)为原料,与对甲苯磺酸成盐得到3-[2-[(4-脒基苯基)氨基]甲基]-1-甲基-1H-苯并咪唑-5-基]羰基](吡啶-2-基)氨基]丙酸乙酯对甲苯磺酸盐(2),然后化合物2与氯甲酸正己酯发生酰化反应得到达比加群酯,本文系统研究了以3-氨基-4-(甲基氨基)苯甲酸为原料,反应溶剂,反应温度等对中间体及终产物合成的影响。实验表明,以3-氨基-4-(甲基氨基)苯甲酸为原料,经过关环、缩合、成脒,再与氯甲酸正己酯反应,只需简单精制就可得到纯度较高的达比加群酯。  相似文献   

7.
(E)-2-甲氧基氨基-[(2-邻甲基苯氧基甲基)苯基]乙酸甲酯是甲氧基丙烯羧酸类内吸性抗生素杀菌剂,其具有广谱、高效、安全、持效期长、低毒等特点,市场前景广阔。文章分析了(E)-2-甲氧基氨基-[(2-邻甲基苯氧基甲基)苯基]乙酸甲酯的化学结构及特性,重点阐述了(E)-2-甲氧基氨基-[(2-邻甲基苯氧基甲基)苯基]乙酸甲酯的合成工艺,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姚其正  吕刚  顾华平  洪鸿 《化学世界》2002,43(4):193-196
以 Vilsmeier- Haack试剂作为脒基化试剂研究了用于嘧啶衍生物中氨基的保护反应 ,将 4-羟基 - 2 ,5 ,6-三氨基嘧啶 ( )置于 Vilsmeier- Haack试剂中 ,在较强烈的反应条件下 ,得到氨基被保护了的新化合物 4-氯 - 2 ,5 ,6-三 (二甲氨亚甲氨基 )嘧啶 ( )。化合物 经氨水处理后 ,保护基被部分地脱除 ,主要转变成 6-氨基 - 4-氯 - 2 ,5 -二 (二甲氨亚甲氨基 )嘧啶 ( ) ,研究中发现 在硅胶的作用下 ,在氯仿 /甲醇洗脱液中容易形成化合物 :6-氨基 - 4-氯 - 2 -二甲氨亚甲氨基 - 5 -甲酰氨基嘧啶。另外 ,还对这些新化合物的物理性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新刊导读     
医药、兽药5-烷基-2-氨基-1,3,4-噻二唑的合成及应用/乐长高等//化学世界.-2002,43(7).-366~368 用硫代氨基脲与甲酸、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异戊酸等在盐酸、磷酸、多聚磷酸、硫酸催化下,分别合成了2-氨基-1,3,4-噻二唑(a)、5-甲基-2-氨基-1,3,4-噻二唑(b)、5-乙基-2-氨基-1,3,4-噻二唑(c)、5-丙基-2-氨基-1,3,4-噻二唑(d)、5-异丙基-2-氨基-1,3,4-噻二唑(e)、5-异丁基-2-氨基-1,3,4-  相似文献   

10.
胡建立  孟祥尚  王波 《精细化工》2007,24(6):617-620
合成了两种磺酰替苯胺类染料中间体3′-甲基-4,4′-二氨基苯磺酰替苯胺(Ⅳ)和2′-甲氧基-4,5′-二氨基苯磺酰替苯胺(Ⅶ)。合成步骤如下:(1)邻甲苯胺、对甲氧基苯胺的氨基保护后,分别与氯磺酸反应得3-甲基-4-乙酰氨基苯磺酰氯(Ⅰ)和2-甲氧基-5-乙酰氨基苯磺酰氯(Ⅴ);(2)对氨基乙酰苯胺(Ⅱ)分别与Ⅰ、Ⅴ在w(CH3COOH)=5%的醋酸中反应,所得缩合物水解得产品Ⅳ、Ⅶ。产品经过IR1、HNMR1、3CNMR、MS表征确定了结构。胺化反应优化条件均为:n(Ⅰ或Ⅴ)∶n(Ⅱ)=1.1∶1,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2 h,产率分别为89.37%、87.68%。  相似文献   

11.
报道以水杨醛、1,2-二氯乙烷为原料,合成中间体2,2′-双(1,2-二氧代乙基)苯甲醛,然后中间体再与邻氨基对甲苯酚合成开链冠醚的双水杨基亚胺新型席夫碱,并探讨了合成中间体的最佳合成条件,在水杨醛与1,2-二氯乙烷物质的量之比为2.5∶1时、溶液的pH为8、反应温度为70~80°C、反应达13 h的产率达到48.0%;通常产物的合成pH值控制在8,物料比为1∶2.4,反应12 h,反应温度80°C,可以得到较高的产率78.5%。产物用元素分析、紫外光谐、红外光谱(KBr压片)、1H NMR和13C NMR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对甲苯磺酸纯度的方法。色谱柱为ODS柱,流动相为乙腈:水=1.5:1(体积比),流速为0.8 m 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进样溶液p H为7~8(用氨水中和)。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9 5,线性范围0.015~1.5 mg/m L。相对标准偏差为1.32%,最低检出限为0.01 mg/m L。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准确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污泥具有一定的热值和黏结性。以污泥与粉煤为原料,采用膨润土与硅酸钠为热固剂,有机硅与聚乙烯醇为防水剂,制备工艺性能优良的型煤。实验考察了污泥量、热固剂与防水剂的种类及添加比例。结果表明,型煤的灰分和挥发分随污泥量的增加而升高,发热量降低;热固剂与防水剂的添加使型煤的热压强度与防水性明显提高;各因素优化的工艺参数为污泥质量分数20%、膨润土热固剂质量分数6%、有机硅防水剂质量分数1.8%时,型煤抗压强度1.4MPa,热稳定性92%,发热量20.24kJ/g,浸水复干强度1.4MPa。测试值均符合山西省型煤地方标准DB14/133—2005{太原市锅炉用洁净型煤》的各项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以丁基橡胶(IIR)为原料,采用“溶解-乳化”法制备了稳定性较好的IIR胶乳,考察了乳化剂种类、乳化剂组成、pH值、油水质量比、浓缩工艺等对乳化效果和IIR胶乳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的IIR胶乳制备的乳化剂配方及制备工艺如下:乳化剂为油酸钾和Triton X-100,二者质量比为4/1;当体系pH值为10,油水质量比为4/5时,得到的IIR乳液稳定性最佳,胶乳产率最高;采用膏化工艺进行胶乳浓缩,以藻酸钠为膏化剂,占胶乳中橡胶质量分数为0.6%时浓缩效果最好;并采用离心分离工艺缩短浓缩时间,当转速为1 500 r/min,离心时间为20 min时,可获得总固物质量分数约为55%的IIR胶乳,胶乳产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5.
研究以明胶和阿拉伯胶为壁材,采用复凝聚法研究了光甘草定微胶囊的制备工艺,探讨了芯壁质量比、增溶剂使用量、乳液均质时间和搅拌速度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芯壁比为2∶1,增溶剂为0.5%,均质时间为10 min,搅拌速度为750 r/min。通过本工艺制备得到的光甘草定微胶囊包裹率可达40%,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3.91μm),将其喷雾干燥后得到光甘草定微胶囊粉末为淡黄色,无刺激气味,可溶于丙二醇等有机溶剂。包裹后的光甘草定微胶囊,减淡了原有的棕黑颜色和刺鼻气味,可很好地用作化妆品美白添加剂。  相似文献   

16.
卢咏琰  刘海岛  尹秋响 《化工学报》2006,57(9):2233-2236
引言 不同晶型的有机物会有物理和化学性质差异,因此晶型的控制成为有机产品质量好坏的重要影响因素,近年来,有机物多晶型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1-3].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生物发光快速微生物检测法应用于疫苗中间品无菌试验的可行性。方法测定各种培养基与疫苗培养上清液(不含细胞碎片)的本底值,并确定阳性限值;确定测试仪的检测限及线性范围;考察非细菌来源的ATP对测定值的影响;筛选适宜培养基;比较ATP生物发光法与无菌试验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除199培养基外,其他培养基的RLU本底值均低于205,阳性限值为500;测试仪的最低检测限为10-15mol/L,在10-15~10-6mol/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采用增菌法进行试验,可不考虑非细菌来源的ATP的影响;筛选出的适宜培养基为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不含琼脂);ATP生物发光法和无菌试验检测结果的阳性符合率为80%,2种方法各有1个样品另一种方法未检出。结论 ATP生物发光法操作简便,应用范围广泛,可应用于疫苗中间品的无菌试验。  相似文献   

18.
以纳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natto)为出发菌,研究了其液体发酵产生纳豆激酶(Nattokinase,NK)的培养基组成(碳源、氮源、碳氮比和金属离子组成)和培养条件(温度、初始pH值、发酵时间、接种量和装液量)对产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碳源为麦芽糖,浓度为1.0%;最...  相似文献   

19.
程德红 《化工学报》2011,62(Z2):169-172
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Cl作为辅助试剂用于桑蚕丝的脱胶及染色过程,考察BmimCl离子液体对蚕丝脱胶率、白度及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下离子液体能显著提高桑蚕丝的白度,有效去除成品桑蚕丝肤色。当离子液体体积含量为5%,在pH值为2,浴比为1∶50,脱胶温度为98℃时脱胶1 h,桑蚕丝的脱胶率约为21%,白度达到80以上。以上述脱胶后的桑蚕丝进行染色,结果表明以离子液体作为辅助试剂脱胶得到的桑蚕丝的色深值达到20,同时其他染色系能也达到常规染色要求。  相似文献   

20.
2-环己氧基乙酸烯丙酯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摩尔比为1∶1.15的环己醇钠和氯乙酸钠为原料,在135~145℃下反应合成了环己氧基乙酸钠,反应时间为2.5h,收率约为81%,再将环己氧基乙酸钠用盐酸酸化制得中间体环己氧基乙酸。后者在对甲苯磺酸催化下与烯丙醇经酯化反应制得标题化合物,收率为87.1%。最佳工艺条件是:环己氧基乙酸∶烯丙醇=1∶5.5(摩尔比),催化剂加入量为0.18mol/mol酸,反应温度为115~120℃,反应时间为6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