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周文  李晶  王亮亮  李积回 《材料与冶金学报》2011,10(Z1):100-102,105
研究了刀剪材料9Cr14Mo电渣锭尾夹杂物类型、尺寸及含量.结果表明:电渣前及电渣后锭尾的夹杂物主要是含钛的复合夹杂物,电渣后锭尾有内生夹杂物的形成,导致复合夹杂物中Si、Mn、Cr含量升高,电渣后锭尾夹杂物含量升高,且夹杂物尺寸变大.电渣前钢中夹杂物含量为0.633 mg/kg,电渣后锭尾夹杂物含量为4.38 mg/kg.显微夹杂物的数量,电渣前为11.82个/mm2,电渣后锭尾为15.08个/mm2;提出了控制电渣后锭尾夹杂物含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刀剪材料9Cr14Mo电渣锭尾夹杂物类型、尺寸及含量.结果表明:电渣前及电渣后锭尾的夹杂物主要是含钛的复合夹杂物,电渣后锭尾有内生夹杂物的形成,导致复合夹杂物中Si、Mn、Cr含量升高,电渣后锭尾夹杂物含量升高,且夹杂物尺寸变大.电渣前钢中夹杂物含量为0.633 mg/kg,电渣后锭尾夹杂物含量为4.38 mg/...  相似文献   

3.
EAF+VOD-ESR-825 mm轧机流程试制12%Cr型叶片钢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长城特钢采用 30 t EAF +VOD ESR(2~3 t锭 ) 825mm轧机试生产了 1Cr12Mo ,2Cr12NiMo1W1V等12%Cr型叶片用钢。结果表明 ,当 1Cr12Mo钢成分为 (%) :C 0.13~0.15 ,Cr 11.70~11.90 ,Ni 0.46~0.55 ,Mo 0.34~0.47,以及2Cr12NiMo1W1V钢成分为 (%) :C 0.22~0.25 ,Cr 11.30~11.68,Ni 0.67~0.95 ,Mo 0.96~0.99,W 0.96~0.98,V 0.22~0.25时 ,钢中的δ 铁素体含量δF <5 % ,满足标准要求。电极母材精炼时 ,用Ca-Si,Si-Al-Ba终脱氧有利于在电渣过程去除钢中夹杂物  相似文献   

4.
叶片钢1Cr12Ni2Mo2VN电极坯母材(/%:0.10C,0.24Si,0.81Mn,0.013P,0.002S,11.75Cr,2.63Ni,1.70Mo,0.32V,0.033N)的生产流程为30 t EAF-VOD-LF-2.67 t铸锭-退火-Φ250 mm锻坯。通过将ANF-6二元渣改成高纯度、低杂质NEUD06预熔四元渣,平均熔速由5.27 kg/min降低至3.5~4.0 kg/min等工艺措施,成功地生产出Φ430mm叶片钢1Cr12Ni2Mo2VN电渣锭(/%:0.10~0.12C,0.75~0.86Mn,0.21~0.24Si,0.011~0.014P,0.0001S,11.76~11.82Cr,2.54~2.61Ni,1.63~1.71Mo,0.31~0.32V,0.039N)。检验结果表明,电渣锭的组织为马氏体+0.5%~1.5% δ-铁素体,非金属夹杂物总和为1.5~2.0级,[O]15×10-6~17×10-6,[H]1.24×10-6~1.47×10-6,保证了电渣钢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罗乙娲  郭汉杰  孙晓林 《钢铁》2017,52(7):68-75
 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光学显微镜和透射式电子显微镜观察以及相关热力学计算,对比研究了M42高速钢电渣锭及锻后退火两种状态所析出碳化物的类型、尺寸、分布及析出条件。得出M42高速钢电渣锭中的碳化物主要为Mo2C亚稳态碳化物和少量Cr7C3碳化物,Mo2C碳化物尺寸较大,主要呈层片状、纤维状和棒状沿晶界析出。锻造退火后的M42高速钢中碳化物类型主要为Cr7C3,VC和Fe2Mo4C,平均尺寸小于10 μm且分布均匀,形态以方形、不规则球形和小颗粒为主。M42高速钢电渣锭中的Mo2C在锻造过程中可以分解为Fe2Mo4C和VC。根据冶金热力学计算得出,Mo2C和VC在固液两相区析出,析出温度分别为1 229 和1 222 ℃;Cr7C3在固相中析出,析出温度为842 ℃。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1Cr12Ni3Mo2VN汽轮机末级动叶片用钢的研制,考察了化学成分、轧制加热温度对δ-铁素体的影响,制定了合理的生产低氧、低硫、低夹杂钢的电渣冶炼脱氧制度,介绍了该钢的最新热处理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7.
《特殊钢》2017,(6)
采用70CaF_2-30Al_2O_3渣系对Cr13Mn4Mo钢进行电渣重熔试验。利用SEM/EDS、氧氮分析仪和碳硫分析仪分析和检测了Ф55mm电极及Ф120mm(36 kg)电渣锭中全氧含量、硫含量及夹杂物的数量、尺寸和形貌,钢中MnS夹杂的析出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电渣重熔后钢中全氧含量由0.0121%降低至0.0044%,硫含量由0.010%降低至0.002%,和电极相比,电渣锭中夹杂物数密度由855个/mm~2降低至257个/mm~2,钢中夹杂物的尺寸明显减小,为1μm左右Al_2O_3夹杂,以及以Al_2O_3为核心,外层附着MnS的复合夹杂。热力学计算表明,在实验条件下没有单个的MnS生成,这与SEM/EDS分析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8.
为达到高铁齿轮钢高洁净度,尤其是单颗粒D类球状夹杂物尺寸≤10μm的目标,开发了电渣工艺生产高铁齿轮用钢18CrNiMo7-6(/%:0.15~0.21C,≤0.40Si,0.50~0.90Mn,1.50~1.80Cr,1.40~1.70Ni,0.25~0.35Mo,≤0.010P,≤0.010S),Ф250 mm钢坯生产工艺流程:EBT电弧炉-LF-VD-模铸5.6 t电极坯-电渣重熔-锻造-退火-检验。采用5.6 t电渣锭,渣系为CaF2∶Al2O3∶CaO∶MgO=65∶20∶10∶5,冶炼过程中熔化率控制在500~550 kg/h,渣量为180~200 kg,采用新渣系后生产高铁齿轮钢的洁净度为[O]≤15×10-6,[H]≤1.0×10-6,P≤0.008%,S≤0.005%,A、B、C、D、DS类非金属夹杂物级别≤1.0级,单颗粒D类球状夹杂物尺寸≤10μm,淬透性、力学性能等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9.
《特殊钢》2017,(1)
34CrNiMo6钢(/%:0.30~0.38C,0.50~0.80Mn,≤0.40Si,0.015~0.035S,≤0.035P,1.30~1.70Ni,1.30~1.70Cr,0.15~0.30Mo)的冶金流程为30 t EAF-LF-VD-浇铸Φ470 mm电极-3.6 t ESR锭(Φ610 mm)-锻成Φ280 mm棒材。在分析冶炼过程中影响钢中B类夹杂物级别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将电极氧含量从20×10~(-6)降至11×10~(-6)、同时电极S含量由0.035%提高到0.045%,进而减少重熔过程FeS等附加剂的添加量,将萤石-Al_2O_3-SiO_2-MgO重熔渣系中萤石由45%提高到60%及SiO_2由15%降低到5%等措施,生产钢材的B类夹杂物级别由原先的2.5级降至≤1.5级,并且钢中硫分布均匀适中,保证了电渣钢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电渣重熔对32Mn-7Cr-1Mo-0.3N奥氏体钢低温冲击韧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渣重熔32Mn7Cr1Mo0 .3N 奥氏体钢,在77 K 下的Cv= 132 J,显著高于重熔前的性能,重熔钢夹杂物数量减少且分布均匀,此时的断口为准解理特征。  相似文献   

11.
试验9Cr18Mo轴承钢(/%:0.98C,0.21Si,0.32Mn,0.005P,<0.001S,16.95Cr,0.51Mo)经500 kg真空感应炉(VIM)-电渣重熔(ESR)-真空自耗重熔(VAR)三联工艺冶炼,锻造开坯并轧成Φ30 mm棒材。试验和分析了9Cr18Mo钢中的气体、有害元素的含量和非金属夹杂物。结果表明,三联工艺是提高轴承钢洁净度的有效方法,试验9Cr18Mo钢中氧含量0.0008%,氮含量0.0038%,硫含量<0.001%,通过控制原材料的Ti和五害元素含量,成品材中Ti<0.002%,Sn,As和Sb分别<0.002%,Pb和Bi分别<0.000 1%;三联工艺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数量少,90%以上的夹杂物尺寸小于3μm,达到了很高的洁净度水平。  相似文献   

12.
8Cr13MoV钢电渣重熔过程中夹杂物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电渣过程在不同电流强度和冷却强度条件下,刀剪用8Cr13MoV马氏体不锈钢中夹杂物的行为和组织变化。研究表明,经过电渣重熔,8Cr13MoV钢中的主要夹杂物是以MnS、TiN、Al2O3以及以Al2O3为核心,(V,Ti)N为外围的复合夹杂物;电渣过程电流强度和冷却强度的变化对夹杂物类型没有影响;随电渣重熔电流强度增加,电渣锭中夹杂物的个数比和面积比减小,夹杂物粒径分布中较小尺寸的夹杂物数量增加;随电渣重熔冷却强度增加,夹杂物个数比基本不变,面积比减小,夹杂物粒径分布中较小尺寸的夹杂物数量增加,夹杂物得到细化。  相似文献   

13.
摘要:为有效控制30Cr1Mo1V汽轮机转子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和有害杂质元素含量,利用热力学软件FactSage 8.1,计算了1873K下CaO-SiO2-Al2O3-5%MgO系精炼渣与30Cr1Mo1V钢液平衡时的等[O]线、等[S]线,以获得最优精炼渣成分范围。研究了不同精炼渣对钢中氧、硫含量,夹杂物特性的影响,继而揭示了钢中典型MgO·Al2O3夹杂物的热力学形成机制以及夹杂物与精炼渣之间的成分关系,并构建了“钢 渣”界面MgO·Al2O3夹杂物运动模型。实验和模型结果表明,优化渣系50.4%CaO-40-3%Al2O3-4.3%SiO2-5%MgO对钢液脱氧、脱硫和非金属夹杂物控制的效果明显,模型预测结果与夹杂物去除率对应关系良好。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00Cr22Ni5Mo3N大管坯的试制工艺,特别是对我厂不锈钢2t电极重熔650锭的工艺进行了探索,着重讨论了化学成分对该钢锻造塑性的影响,总结出了最佳的Ni、Cr、N控制范围、电渣重熔和锻造工艺。  相似文献   

15.
在钢中添加Cr,Ni,Mo等进行微合金化,应用电渣重熔技术等特殊冶炼方式,完善A1045B钢的锻造及调质工艺,使整体热处理后的锻件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钢材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外矿山回转轴承要求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6.
冷作模具钢Cr12Mo1V1钢材的研制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作贤  龚超 《特钢技术》2005,10(1):38-44
在国内首次采用“以轧代锻”工艺,就获得成功并开发出Cr12Mo1V1模具扁钢(最宽达600mm),并就试制过程中采取“控制化学成分、降低浇注温度、选择合理的锭型、延长钢锭均热时间,以及冶炼时在钢中加入稀土舍金”的几种措施,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与探讨。研究结果表明,Cr12Mo1V1钢试制工艺可行,碳化物分布均匀、性能优异,气体含量低、金相组织纯洁度甚佳。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添加Cu元素和热轧工艺,制备了含有0.2%(质量分数)Cu元素的两组不同含C量的Cr9Mo1钢。利用拉伸试验机、光学显微镜(OM)及盐雾试验箱等,对比研究了添加Cu元素前后,Cr9Mo1钢力学性能、组织形貌及耐盐雾腐蚀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Cu元素均可显著提高Cr9Mo1钢的耐腐蚀性,但对力学性能及组织形貌无显著影响。低C钢组添加Cu元素后耐腐蚀性显著提高,强度和延伸率仅略有提高;高C钢组添加Cu元素后耐腐蚀性显著提高,强度略有提高,延伸率有所降低。热轧后的低C钢组的基体组织为混晶铁素体,高C钢组的基体为马氏体组织和少量δ铁素体。C含量的多少主要影响钢的力学性能,对耐腐蚀性的影响无显著差异。相较于含C量低的Cr9Mo1钢,含C量高的Cr9Mo1钢强度较高、塑性较差,但耐腐蚀性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8.
梁佰战  郑力宁  肖波 《特殊钢》2019,40(2):28-30
淮钢采用90 t顶底复吹转炉-LF-RH-200 mm×200 mm连铸-连轧工艺流程试生产了2炉Φ60 mm链轨节用钢15B36Cr(/%:0.30~0.37C、0.15~0.30Si、1.20~1.50Mn、≤0.040P、≤0.0505、0.20~0.40Cr、≤0.25Ni、≤0.35Cu、≤0.06Mo、0.0005~0. 0030B)。通过加严影响淬透性化学成分,控制出钢碳≥0.08%,转炉有效挡渣和下渣检测系统控制下渣,LF炉铝粒和电石渣面脱氧,RH最低真空度处理20~30 min,结晶器电磁搅拌、末端电磁搅拌和连铸低过热度保护浇铸等工艺措施,15B36Cr钢的化学成分稳定控制在内控范围内,除了B粗以外,其他类型非金属夹杂物级别全部控制在1.0以内,淬透性控制在较窄的范围内,试制钢种关键技术指标达到客户和预期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电渣熔铸ZG06Cr13Ni4Mo后的凝固组织及不同位置的二次枝晶间距,以及电渣熔铸前后不同位置夹杂物的数量、尺寸、形貌、成分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电渣熔铸低碳马氏体不锈钢的组织致密均匀,无疏松、气孔等低倍缺陷.电渣熔铸低碳马氏体不锈钢的二次枝晶间距最大值为44.98μm,最小值为31.13μm,明显小于电极中的二次枝晶间距.电渣熔铸过程有利于减小二次枝晶间距,提高组织致密性与均匀性.电渣熔铸锭中夹杂物在面积百分比、最大当量直径和平均直径上均明显小于电极中的夹杂物,电渣熔铸去除夹杂物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X10CrNiMoV12-2-2钢(%:0.08~0.13C、11.4~12.5Cr、2.2~2.8Ni、1.6~1.8Mo、0.25~0.40V、0.020~0.040N)经20 t EAF-AOD-LF冶炼后铸成Φ490 mm电极,电渣重熔成Φ600 mm钢锭,锻造成Φ180~240mm棒材。检验结果表明,钢中有害元素Sb为0.002%,As 0.010%,Sn 0.010%,其夹杂物级别、晶粒度、力学性能、FATT(脆性转变温度)、晶间断裂百分比、δ-自由铁素体含量均达到技术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