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枫香叶分离物(枫香叶依次经乙醇提取、乙酸乙酯萃取、大孔树脂层析、50%乙醇洗脱后所得产物)为实验材料,分别研究其还原力及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O2-·、·OH的清除能力和对枇杷的贮藏保鲜效果。用10、30、50 mg/100 mL的枫香叶分离物溶液对枇杷果实进行浸泡处理,6 ℃贮藏,每5 d测定一次枇杷果实的腐烂指数、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相对电导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木质素含量等果实的品质和生理指标。结果表明:枫香叶分离物具有较高的还原力和DPPH自由基、O2-·、·OH清除率;且枫香叶分离物处理可以有效控制枇杷果实腐烂指数、硬度、细胞膜渗透性及PAL活性和POD活性的升高,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和木质素的积累,对于长期贮藏的枇杷果实具有较好的保鲜作用,其中以10 mg/100 mL枫香叶分离物的实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尚艳双  刘亚敏  刘玉民  李力 《食品科学》2015,36(14):212-217
为追踪枫香叶正丁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其对果品的采后贮藏保鲜效果,以枫香叶正丁醇提取物(枫香叶依次经醇提、正丁醇萃取、大孔树脂层析、50%乙醇溶液洗脱后所得产物)为材料,分别研究其对1,1-二苯基-2-苦基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 - ·)的体外清除能力和还原力;并用不同质量浓度(10、30、50 mg/100 mL)的枫香叶正丁醇提取物对金橘果实进行浸泡处理,室温(14~16 ℃)贮藏,每3 d测定金橘果实的质量损失率、腐烂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solids,TSS)含量、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TA)含量、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VC含量等果实的品质和生理指标。结果表明,枫香叶正丁醇提取物的体外清除DPPH自由基、·OH、O2-·能力和还原力较强;可以减少金橘果实腐烂、质量损失和MDA含量,减缓果实硬度下降和TSS、TA、VC含量的降低,增强SOD的活性,在金橘果实的贮藏应用上有较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NO处理对采后莲雾果实絮状绵软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维亚  吴光斌  陈发河 《食品科学》2016,37(18):208-215
探明NO处理对采后莲雾果实成熟衰老过程中絮状绵软进程的影响。以台湾‘黑珍珠’莲雾果实为材料,用不同用量(5、10、20 μL/L)外源NO熏蒸处理莲雾果实,以0 μL/L NO熏蒸处理作对照,研究其对采后莲雾果实生理及品质、细胞壁代谢及木质素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用量外源NO熏蒸处理能够显著抑制莲雾果实贮藏过程中絮状绵软指数及质量损失率的上升,保持果实硬度,延缓果实纤维素含量的下降,10 μL/L NO显著降低了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酯酶(PME)、β-半乳糖苷酶(β-Gal)活性。同时,不同用量外源NO熏蒸处理能够延缓果实木质素含量的上升,10 μL/L NO显著降低了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L)活性。相关性分析表明,絮状绵软指数与质量损失率、果肉硬度、纤维素含量和木质素含量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且与原果胶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可溶性果胶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NO处理能够抑制细胞壁类物质降解酶活性,延缓采后莲雾果实絮状绵软进程,延长果实贮藏期,其中以10 μL/L NO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以不同浓度(50、150、250 mL/L)竹醋液(bamboo pyroligneous acid,BPA)和蒸馏水(对照)处理健康、机械造伤及接种指状青霉的砂糖橘,测定常温(25±1)℃贮藏过程中果实腐烂率、果实侵染率、病斑指数、果皮总类黄酮、总酚含量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PAL)、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等指标评价贮藏效果。结果显示,50、150 mL/L BPA处理能降低常温贮藏期间果实腐烂率(36 d时处理组比对照组低15%),提高果皮总类黄酮含量、PAL和POD活性(贮藏0~20 d),此外还降低了机械伤果实腐烂率。250 mL/L BPA处理能减缓指状青霉接种后砂糖橘的腐烂和病斑扩展,显著提高果皮总酚、总类黄酮含量和PAL活性(P<0.05)。综上,150 mL/L BPA可显著提高砂糖橘的常温贮藏性(P<0.05),而250 mL/L BPA抑制指状青霉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9):234-240
为探究枫香叶次生代谢物对冬枣的采后贮藏效果,用不同质量浓度(10、30、50 mg/100m L)的枫香叶正丁醇分离物(枫香叶依次经醇提、正丁醇萃取、大孔树脂层析、体积分数50%乙醇洗脱后所得产物)对冬枣果实进行浸泡处理,低温贮藏(5~8℃)30 d,每5 d测定1次冬枣果实的转红指数、腐烂指数、质量损失率、VC(ascorbic acid)、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s,TSS)、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等品质或生理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处理组冬枣果实的贮藏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的枫香叶正丁醇分离物均可以抑制冬枣转红,减少冬枣果实腐烂率和质量损失,延缓果实TSS、Vc含量的降低,抑制相对电导率、MDA含量的上升,增强SOD的活性;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经不同质量浓度的枫香正丁醇分离物处理的果实能在18~20 d内保持较好的食用品质,且T 3(50 mg/100 m L)组综合效果优于T2与T1,能显著延长果实保鲜期10 d左右,与试验结果一致。说明用枫香叶正丁醇分离物处理能有效提高冬枣的贮藏品质、延长其货架期。  相似文献   

6.
NO处理对番木瓜采后贮藏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NO用量(0、10、40、60μL/L和100μL/L)处理对20℃贮藏的“穗优二号”番木瓜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量、成熟度、腐烂率、质量损失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TSS)以及维生素C(VC)等贮藏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60μL/L NO处理可明显抑制番木瓜的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减缓色泽的转变、硬度的下降和水分的散失;延缓可溶性固形物的增加和VC的降低。此外,在整个贮藏期间无腐烂,维持了较好的贮藏品质和一定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7.
丁香精油对樱桃番茄保鲜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丁香精油对樱桃番茄采后主要致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对其采后品质和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丁香精油可有效抑制根霉、灰霉的生长,并可诱导樱桃番茄防御性酶POD、PPO及CAT活性的升高;丁香精油处理可降低果实的腐烂指数,120μl/L丁香精油熏蒸对樱桃番茄的防腐保鲜效果最好,贮藏19d后腐烂指数比对照降低了70.6%;20℃下贮藏19d之后,丁香精油处理后樱桃番茄的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颜色及可滴定酸与对照组果实相比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不同浓度(0.25、0.50、0.75 mg/mL)的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leaves extracts,GBLE)与100 mg/mL阿拉伯胶(gum arabic,GA)复合配制保鲜液,通过测定贮藏期间草莓感官品质、失重率、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硬度、腐烂率以及丙二醛含量的变化,探究GA-GBLE复合涂膜对草莓果实的保鲜效果。研究表明:单一GA涂膜和GA-GBLE复合涂膜较CK组相比对草莓保鲜效果均有显著性差异,均能显著的延缓草莓果实的感官品质、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和硬度的下降,有效缓解失重率、腐烂率、丙二醛含量的上升。其中GA-GBLE复合涂膜液保鲜效果优于单一GA涂膜,且GA-0.50 mg/mL GBLE复合涂膜液保鲜效果最佳,可有效延缓草莓的贮藏期。因此,阿拉伯胶/银杏叶提取物复合涂膜作为保鲜剂,在果蔬贮藏保鲜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马尾松-虎耳草复合精油-β-环糊精包合物加载的保鲜纸和保鲜片两种精油装载形式研究其对阳光玫瑰葡萄在低温和常温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马尾松-虎耳草精油保鲜纸比保鲜片更有效维持了贮藏期内阳光玫瑰葡萄的品质,且精油保鲜纸处理结合低温贮藏效果最优。马尾松-虎耳草精油保鲜纸有效抑制阳光玫瑰葡萄失重率增加,低温贮藏5周后葡萄失重率为0.36%,显著低于对照组(0.81%,P<0.05),维持葡萄贮藏期间的色泽和硬度,减缓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酸度和还原糖含量的下降,低温贮藏5周后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酸度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1.65%和0.13%(P<0.05),有效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上升,并抑制果实中丙二醛含量的上升,低温贮藏5周后葡萄丙二醛含量为0.88 nmol/g,显著低于对照组(3.25 nmol/g,P<0.05)。综上所述,马尾松-虎耳草精油保鲜纸在常温和低温贮藏下均可起到维持阳光玫瑰葡萄贮藏期间品质的作用,且精油保鲜纸使用便利,具有产业化前景。  相似文献   

10.
热处理对黄花梨冷藏品质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热处理对黄花梨冷藏品质及其氧化还原水平的作用,黄花梨果实采后先经40℃热空气处理12h,再在1℃贮藏120d,随后20℃存放7d,监测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生成速率、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活性氧清除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热处理可显著抑制果实可溶性蛋白分解,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降低O2-·生成速率和MDA含量,同时可以保持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延缓电导率上升。研究表明,贮前热空气处理(40℃,12h)可延缓黄花梨果实的衰老变质,其作用与较高的抗氧化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NO熏蒸处理对冷藏枇杷果实木质化劣变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美姿  吴光斌  陈发河 《食品科学》2014,35(16):232-237
为了探讨外源一氧化氮(NO)熏蒸处理对冷藏枇杷果实木质素代谢的影响,以‘解放钟’枇杷果实为试材,采用不同水平NO(0、5、15、25、35、45 μL/L)熏蒸处理,于5 ℃条件下贮藏,测定冷藏过程中枇杷果实的硬度、出汁率、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木质素含量及木质素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NO熏蒸处理可延缓可溶性总糖及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并抑制硬度的上升及出汁率的降低,较好地保持果实的商品品质。NO熏蒸处理显著抑制了苯丙氨酸解氨酶、肉桂醇脱氢酶活性的上升,延缓了可溶性总糖含量的降低,且抑制了木质素含量的上升,从而延缓了冷藏枇杷果实木质化劣变进程,以15 μL/L和25 μL/L NO处理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孙玉洁  金鹏  单体敏  许佳  郑永华 《食品科学》2014,35(14):210-215
以‘解放钟’枇杷果实为试材,研究甜菜碱处理对冷藏枇杷果实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
10 mmol/L甜菜碱处理能有效减轻枇杷果实果心褐变,抑制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的上升,保持较低水平的
O2-·和H2O2含量。此外,甜菜碱处理可提高枇杷果实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
性,抑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升高,保持果实内较高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甜菜碱处理可
维持枇杷果实活性氧代谢平衡,减少膜质过氧化与损伤,保护膜结构的完整,从而减轻冷藏过程中的冷害症状,
延长果实贮藏期。  相似文献   

13.
杨青珍  王锋 《食品科学》2016,37(14):264-269
研究不同质量浓度聚乙烯毗咯烷酮(polyvinyl pyrrolidone,PVP)对大久保桃果实品质和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的PVP处理可有效延缓果实软化和出汁率、还原糖含量的升高,保持较高的可滴定酸和VC含量,降低果实的褐变指数,其中3 mg/mL PVP处理的效果最好。PVP处理可减少桃果实冷藏期间丙二醛积累和细胞膜透性的增加,抑制过氧化物氧化酶、多酚氧化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这说明,PVP可减轻果实褐变,保持果实营养品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肉桂醛对番茄采后灰霉病的抑制作用及其对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娜娜  张辉  马丽  唐坚  乔勇进 《食品科学》2014,35(14):251-255
为研究肉桂醛对番茄采后灰霉病的抑制作用及其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在离体条件下分别研究肉桂醛对
灰葡萄孢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采用人工活体接种法研究肉桂醛对番茄果实灰霉病斑的控制作用,及
其对番茄自然发病果实的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肉桂醛对灰葡萄孢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较好的抑制作
用,对菌丝生长的EC50值为95.6 μg/mL,质量浓度为60 μg/mL时对孢子萌发抑制率为100%;活体条件下肉桂醛能够
有效地抑制番茄果实采后灰霉病病斑的扩展,以4 000 μg/mL效果最好,且在此质量浓度条件下,对于降低果实质
量损失率,维持番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VC含量均具有较好的效果。4 000 μg/mL肉桂醛处理能够有
效地控制番茄采后灰霉病的发生及延长其保鲜期。  相似文献   

15.
舒静  陈季旺  周琦  陈悦  庞彦卿  宋光森 《食品科学》2014,35(10):284-289
采用壳聚糖-乳清分离蛋白复合膜(chitosan-whey protein isolate composite film,CWF)涂膜1、2、3 次及去离子水、乙酸处理鲜切雷竹笋,于4 ℃冷藏15 d,以贮藏过程雷竹笋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活力、丙二醛(MDA)、多酚、木质素含量、菌落总数等为指标,研究CWF对鲜切雷竹笋木质化和品质劣变以及涂膜次数对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乙酸对鲜切雷竹笋的木质化和微生物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影响不显著;CWF涂膜可以显著降低鲜切雷竹笋表面的微生物数量,抑制PAL和POD活力,降低木质素、MDA含量,延长鲜切雷竹笋的货架期。随着CWF涂膜次数的增加,保鲜效果更好,考虑到生产成本选择涂膜2 次。  相似文献   

16.
王亮  赵迎丽  冯志宏  王春生 《食品科学》2014,35(22):325-329
选用2 种不同薄膜包装及其结合乙烯吸收剂的处理方法,对“敞口”山楂果实进行低温贮藏实验,测定不同处理包装内乙烯含量的变化以及山楂果实生理和品质的相关指标,并测定了山楂果肉褐变相关的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和酚类物质含量。结果表明:在(0±0.5)℃条件下,山楂果实表现出跃变型果实特征,30 μm厚聚氯乙烯薄膜包装有利于保持山楂果肉硬度,减缓了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TA)和VC含量的下降,但加速了贮藏后期丙二醛(malondiadehyde,MDA)含量上升和果肉褐变;15 μm厚高渗出CO2保鲜袋对山楂果实果肉硬度、TA和VC含量变化影响不明显,但抑制贮藏后期果实的乙烯释放和MDA含量上升,降低了果实褐变率;乙烯吸收剂的使用有利于包装内乙烯含量的降低,有效减缓了果肉硬度、果实中TA和VC含量的下降,减缓了MDA含量的上升,维持了山楂果实较低而平稳的生理代谢水平,较好地抑制了PPO活性和酚类物质含量的波动,明显降低果实褐变程度,显著提高了山楂果实的贮藏品质。综合分析,15 μm高渗出CO2保鲜袋结合乙烯吸收剂的处理对山楂果实低温((0±0.5)℃)贮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以‘白砂’枇杷果实为实验材料,以清水处理为对照,研究了纳米涂膜保鲜剂(nanoemulsion coating,NC)-1处理、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处理、NC-1+1-MCP处理对枇杷在低温(4 ℃)贮藏30 d过程中品质和生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NC-1+1-MCP处理对枇杷的贮藏品质保持效果最佳,除VC含量外,贮藏结束时,该组果实硬度、腐烂率、质量损失率都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且NC-1+1-MCP处理更显著抑制了枇杷在贮藏过程中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力,从而抑制了木质素的积累;同时抑制了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力,从而延缓了果实的褐变衰老。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单一的NC-1或1-MCP处理,NC-1+1-MCP处理对枇杷保鲜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李磊  陈发河  吴光斌 《食品科学》2010,31(16):286-290
以福建莆田市“解放钟”枇杷为材料,采后50℃热处理30min 后分为冷库(2~5℃)和室温(18~25℃)两种贮藏条件进行贮藏。在贮藏期通过对枇杷果实的木质素含量、硬度、多酚氧化酶(PPO)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肉桂醇脱氢酶(CA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的分析,研究贮前热处理对冷藏枇杷果实木质化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2~5℃)条件下贮藏,枇杷果实硬度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都有明显升高,且两者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914。贮前热处理能够延缓冷藏枇杷果实木质素含量及硬度的上升,降低PPO、PAL、CAD、POD 的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