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江苏省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建设以绿色生态校园为理念,实现了绿色建筑全覆盖、中水回收利用全覆盖、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绿色校园文化建设推广等规划目标,为绿色校园建设的典范。以江苏省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绿色校园建设实践为例,从绿色校园规划、绿色校园技术实践和绿色建筑案例分析介绍了绿色校园建设的实践经验,为绿色校园的推广提供经验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2.
随着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以绿色校园为目标的校园建设成为建设发展的方向。论文以绿色校园的建设为目标,探讨了水资源利用生态规划的理念和原则,以及校园水资源的生态循环利用模式,重点对校园污水的再生利用、雨水的资源化利用及供水系统的节水措施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林燕  奚琰冰  黄骏 《建筑师》2023,(4):73-79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改革开放进程加速,大学校园规模迅速扩张,进入了校园建设高潮。但由于缺少整体性的长期规划与指导框架,校园建筑老化、空间结构不明显、功能不清晰等问题层出不穷。在节约资源、绿色更新的前提下,探索对既有大学校园整体发展与更新的体系与方法迫在眉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历史悠久,经历了学生人数增长、校园面积不足、交通局促等一系列校园发展常见问题,并通过制定动态更新的长期规划发展文件(LRDP)解决问题并指导校园发展,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本文通过分析伯克利分校历年LRDP文件,归纳其编制背景、过程、规划目标和指导原则,总结其规划内容和主要特点,包括校园发展预测、土地利用、资源保护、城校关系等,得出高校校园规划文件的编制框架和主要规划原则,以期对我国高校校园更新发展文件的动态制定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4.
2019年3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了《绿色校园评价标准》(GB/T 51356—2019),为中小学、职业学校及高校的绿色校园规划、建设、管理、环境、育人等方面提供了依据。该评价标准强调绿色校园总体规划的重要性,明确了校园内新建建筑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要求、老旧建筑的改造要求、校园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程度和投运年限,对规划文件、设计图样等设计文件提出了要求,为高校绿色建筑规划和设计提供了方向和原则。在高校建设项目管理中,应树立绿色理念、建设绿色校园,进一步研究如何在遵循绿色校园评价的要求下统筹开展绿色建筑设计,为绿色建筑的落地创造基础条件,推动校园可持续发展,实现绿色校园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5.
文章顺应新时代校园建设需要,系统阐述生态校园的基本内涵,同时提出生态校园规划的目标与要求,并以贵州省经济学校校园规划为例,对生态校园规划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6.
苏州大学坐落在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园林古城苏州,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江苏省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苏州大学新校区规划用地2880亩,校舍建筑面积100万m2,容纳学生2.5万人。新校区一期用地890亩,建筑面积46万m2,容纳学生七千人。根据学校要求,新校区弱电系统最终建设目标是把苏州大学新校区建设成为一个以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辅助教学、以现代化计算机校园为核心,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技术先进、扩展性强、能覆盖全校主要楼宇的校园网络。以信息化教育和管理为目标将苏州大学建设成为21世纪初高水平的智能化、数字化校园。新校…  相似文献   

7.
陈东红 《安徽建筑》2011,18(3):55-56,90
按建筑功能划分,校园可分为教学科研区、学生生活(公寓)和运动区、教工生活区、行政及后勤管理区(它分散于校园各处)、科技园区等5个区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决定着校园建筑规划,20世纪80年代的那种学校建筑以单元来规划建设的设计理念已不适应新的校园现状,合理规划建筑群进行综合智能化统筹管理,已成为当今教学区建设的首要决策原则。  相似文献   

8.
校园水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强 《山西建筑》2009,35(36):47-48
指出校园水系的建设应以满足功能、人水和谐为目标,综合规划、统一实施,结合我校新校区的工程实际,论述了校园水系的多样性功能、实施经过以及心得体会,以建设一个功能多元化的校园水系。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高校规模的迅猛扩张,各地掀起了大学新校区建设的高潮,水景观系统的规划与建设是绿色生态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华北理工大学新校区水系景观规划方案为例,从规划理念、目标原则、开发策略及方案利用等方面对低影响开发设计在新校区规划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期对当前高校建设中面临的绿色校园建设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指导。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3)
新时期,以"绿色后勤"建设成为各高等学校最重要的工作目标。高校后勤管理部门是绿色校园的运营者和建设者,具有实现教育功能、参与绿色科技和绿色校园建设的三重作用。为推进绿色后勤建设,就必须积极开展全面绿色教育,全面推进节能环保建设,着力于后勤管理服务、校园基础建设、校园绿化建设、校园环境管理四个绿色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关于我国大学校园规划当代转型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占鹏 《华中建筑》2006,24(8):77-80
我国的大学校园的规划与建设正处于转型期。校园规划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实现自身的转型,以适应当代校园建设的需求,一直是有关人士密切关注的课题。本文以我国当代校园规划所处的特定历史时期——“转型期”为背景,通过从校园规划设计的三个基本层面:校园空间(设计对象)、设计者(人)、设计信息中介(工具)为切入点,探讨了实现我国校园规划设计转型的途径与策略。  相似文献   

12.
探析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校园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金洋 《南方建筑》2005,(6):27-31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座落在珠海市唐家湾风景秀丽的凤凰岭和青龙山之间,学校占地5000余亩,东有翠湖国际高尔夫球场,西有百年会同古村落,三面环绕的山群成为珠海分校主要的背景屏障,校园从东南而至西北长约数百米的轴线景观,依山就势,山水交融,文化公园和体育公园依据自然山形开挖成一盆地,长百余米不等。贯通校园东西的斜向绿带和中心绿岛,怡人的自然景观、天然的地形地貌,创建绿色生态校园的“山谷大学”在珠海分校的校园规划中孕育而生。本文从珠海分校校园规划的设计目标、校园规划设计与建设的原则,校园规划的设计思想、校园总体建筑风格、校园规划的设计理念探析珠海分校校园规划设计与建设。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科教兴国”基本国策的确立极大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逐步由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 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至 21 世纪初,我国高等院校规模迅速扩张,为了适应新时期社会的需求,科学地调整好校园建 设的模式,学者们深入开展了校园规划的研究与设计实践,使得这一时期的校园规划特征明显。从我国教育变革的背 景出发,通过对相关文献及大学校园建设项目的整理和分析,总结出这一时期高校的建设主要通过就地挖潜、就地扩建、 异地新建和建设大学城等方式来解决“用地矛盾”,该时期高校校园的规划设计策略主要有:注重功能布局的多元性、 自然文化的独特性、交往空间的层次性、交通流线的周密性、校园结构的开放性、建设发展的弹性和尊重自然的生态性。 接着,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指出国家政治政策的变革和社会科技经济的进步为高校建设进一步发展带来最直接推动力, 并影响了高等教育的理念和模式。校园规划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也为了满足全新教育理念的需求得以进步与发展,并受 到相关学科所带来的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刘亦师 《建筑创作》2020,(1):150-165
以国立清华大学时期,即1928年8月-1937年7月和1946年10月-1948年底这两段时间内的清华校园建设为研究对象,缕述重要的建设及其影响,着重论述罗家伦和梅贻琦两位校长的治校方针和建设成果,并分析清华学术发展与校园建设间的密切关联。罗家伦时代主要的建设成就有两条:"四大建筑"的兴建及制定了1930年新规划,梅贻琦则以既有规划为基础,修订了之前"三年建筑计划",尤其注重新兴工程学科的发展,并兴修相应馆舍与相适应。同时,对教职工住宅的兴建也特加关注,最终推动了清华学术的空前发展。在这一时期的校园建设中,由罗发其端,而梅总其成,奠定了清华的校园格局。1946年复校后则仅新建胜因院住宅,但因兴办农学院使校址扩大到颐和园以东。系统清理此一段校园建设历史,补充了清华校史研究中的若干不足,也能更深刻理解清华校园建设与学术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王正泓  王彪 《山西建筑》2011,37(34):247-248
从校园规划设计的重要性入手,总结了校园整体规划应坚持的原则,分别阐述了校园规划设计管理工作的特点、准备.工作及设计招评标工作,并对施工过程中的规划设计管理工作进行了分析,为顺利开展高校基本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高校新建校区基建管理探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孟德增 《山西建筑》2009,35(10):208-209
根据新校区建设的实践,分析并提出了对管理制度、管理人员要求、严格工作程序、规划设计施工并重四个方面进行全面建设,是实现高校新区建设目标管理的有效途径,以期提高高校基建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改革是政府管治经济发展方式的改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详细规划的目标从“落实项目”转化为“吸引投资”,规划逻辑从“项目——用地”转化为“土地——投资”;1980年代的经济开放和规划改革将详细规划分化为以“建设项目”为核心内容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和以“建设用地”为核心内容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详细规划的分裂标志着政府的角色从发展主体分化为发展与管制的双重职能,控制性详细规划成为城市发展的管治工具,治理的模式从部门建设协调扩展到兼顾社会公平的法制化管理,管制对象和管理工具的转变促进了政府部门关系的重构。  相似文献   

18.
孙鹏 《山西建筑》2013,(35):33-34
以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校园建筑的建造与规划两方面进行分析,对校园食堂设计进行了全面叙述,在满足人们追求的灵活和可变性,以及个性化选择方面,对未来校园发展的方向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9.
结合我校现有的校园规划和多年校园基本建设实践,探讨在新时期校园规划建设过程中,应从传统的仅对建筑美学、空间结构和色彩搭配等方面的追求,逐步转向对绿色、生态、人文和环保的综合求索,使绿色建筑成为自然生态循环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进而达到建筑和环境的自然和谐与有机统一。从绿色生态的角度,综合分析、探讨、展望校园规划建设科学、合理及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