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海上风电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着风电技术的快速发展,海上风电已成为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关注点。从海上风电的发展历程、现状、远景、基础结构及风电机组的吊装方面,叙述了目前海上风电的吊装方式、近海风电场址选择时需考虑的一些因素及海上测风设备的选用等问题,还介绍了国外主要国家的海上风电发展规划,可为我国海上风电场的发展和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海上风电是目前和未来几十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然而,与陆上相比,海上风电面临全寿命周期度电成本偏高、大规模并网冲击大等挑战。数字化、智能化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为此,该文围绕海上风电场智能运行控制维护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包括海上风电功率预测技术、海上风电运行控制技术、海上风电设备维护管理技术、海上风电与海域综合利用。首先,针对海上天气环境、资源特性、地理位置、设备运行等因素,分析了海上风电与陆上的差异,据此归纳了上述技术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及可能的解决方案,并对这些技术的研究现状及成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最后,指出海上风电场智能运行控制维护关键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面,为海上风电降本增效和大规模安全经济并网提供支撑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本刊讯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认为,由于新发明使海上风电开发成本降低,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在未来十五年内可增长650%(从1300万千瓦增至1亿千瓦)。该机构指出,更大的风机叶片和更复杂的浮式平台使海上风电场的建设向远海处延伸。事实证明,远海地区风力更大且发电量更高。基于此,IRENA预  相似文献   

4.
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海上风电建设会议上介绍说,国家大力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2008年新增风电装机400多万千瓦,到2008年底,全国风电装机已超过1000万千瓦。中国风电装机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五。  相似文献   

5.
数字     
正33%本刊讯欧洲可再生能源研究机构KICInno Energy和技术顾问BVGAssociates日前联合发布报告称,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预计到2030年,欧洲海上风电平均成本将下降33%。未来几年,超过50种技术的创新,包括软硬件的优化以及程序的创新等将进一步帮助海上风电产业降低平均开发成本。无论从前期投资还是产品本身的  相似文献   

6.
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的若干问题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琦  许移庆 《上海电力》2007,20(2):144-148
国外的近海风电场建设已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我国的海上风电场建设也已启动。介绍了国内外海上风电发展的概况,对海上风电技术和海上风电场投资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我国发展海上风电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以及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陆上和近海风电资源紧缺,海上风电场选址从近海走向深远海,规模已达吉瓦级,海上风电机组也向10 MW级以上发展.针对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首先阐述了国内外海上风电机组容量、类型及变流器等关键技术的发展现状.其次,对大容量三相和多相化海上风电机组及其遇到的问题和关键技术进行分析,给出了未来多相化海上风电机组的拓扑结构设计和控制策略优化方法.最后,对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快速发展,海上风力发电已成为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关注焦点。从海上风力发电的发展历程、现状、技术体系以及中国发展风力发电的优势和面临的困难等方面,阐述了目前中国开发海上风力发电的技术可行性,为未来中国大型海上风电场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变压器》2009,46(6)
国京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15日透露,到2008年底,全国风电装机已超过10000MW。张国宝在海上风电建设会议上介绍说,国家大力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我国风电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其中,2008年新增风电装机4000多MW,我国风电装机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五。目前,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5000MW建设方案已经确定,正在按计划积极有序推进。在内蒙古、河北、吉林、江苏等地已规划了多个百万千瓦以上的大型风电基地。到2020年,将在多个地区建成千万千瓦级的风电基地。  相似文献   

10.
海上风电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近几年受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重视.由于发展海上风电,不占用陆上土地,而且海上风能资源丰富,适宜干大规模开发,因而海上风电已成为未来风电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1.
海上风电因其风速高、风力稳定、对环境影响小、发电量大等特点成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重心。因海上传输线路产生容性无功,风电场容易面临高电压穿越问题。梳理了当前国内外海上风电机组高电压穿越的发展历程,并以当前主流机型双馈风机系统为研究对象,从风机控制器控制策略、电压源换流器控制策略、增加补偿装置以及增加组合保护电路方面,对目前文献进行了分类和总结。通过对现有高电压穿越方法的综述,指出了大规模海上风电场高电压穿越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直流输电技术在海上风电场并网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姚伟  程时杰  文劲宇 《中国电力》2007,40(10):70-74
海上风电场具有风速高、风力稳定、各种干扰少及发电量大等特点,风电场由陆地向海上延伸,是未来风电发展的大趋势。根据海上风力发电的特点,介绍和分析海上风电场采用交流输电技术、基于相控换流器(PCC)的传统高压直流(HVDC)输电技术和基于电压源换流器(VSC)的轻型HVDC输电技术的3种并网方式,说明采用后面2种HVDC并网方式的特点和应用场合,并指出HVDC应用于海上风电场并网需要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综述国外大型风电机组发展规模与设备制造技术现状,阐述国内风电产业特点与技术现状,分析风轮叶片与传动机构设计等几个关键技术问题,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开展风电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风电的大规模发展使越来越多的永磁直驱风电机组接入电网,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其中风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LVRT)问题是风电并网安全性方面的首要问题。文中首先基于传统风电场和其他新能源发电场LVRT策略的研究成果,结合永磁直驱风电机组特点,综述较为主流的适用于永磁直驱风电场的LVRT技术手段,为永磁直驱机型为主的风电场提供相应策略。然后,分析各个方法的应用场景与工作机理,比较不同方法的优势与不足,并针对不同方法的应用前景提出相应建议。最后,总结未来LVRT技术的发展方向,并指出当前风电场大规模并网仍需解决的经济技术难题,为进一步提升大规模风电安全消纳水平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5.
赵晓丽  王顺昊 《中国电力》2014,47(8):154-160
环境的恶化迫使政策制定者们寻求可再生能源发电替代传统能源发电的新途径,但是高额的发电成本限制了可再生能源发电行业的发展。在考虑CO2减排效益的情况下,利用2012年中国部分火力发电厂和风力发电场发电情况的有关数据,基于全生命周期法和年限平均法计算了火力发电和风力发电的综合成本。计算结果表明,在考虑CO2减排效益的情况下,2012年风力发电的综合成本只比火力发电的综合成本高出0.027元/(kW·h)。当风力发电年度利用小时数达到并维持在2 200 h及以上时,风力发电的综合成本将低于火力发电的综合成本。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发展,风电等新能源需要逐步与火电等其他传统电源进行竞争,同时风电等新能源出力的不确定性也增加了其在市场上博弈的复杂性。文中针对现货市场中风电场采用电量投标模式下的利益博弈问题,考虑风电出力的不确定性及预测误差,基于日前、日内2级现货市场出清模型,推导了风电场在不同投标组合情形下市场博弈均衡点的解析式,并采用实际风电出力及预测数据进行了仿真验证。对市场均衡下的风电投标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风电场电量投标模式下,风电场的博弈策略与风电出力预测值及预测误差有关,风电场可通过提高预测精度降低其投标收益风险;同时,此投标模式下风电场的投标策略出现了日前电量持留,加剧了风电场的投机行为,增加了市场运行风险。  相似文献   

17.
海上风电场电气系统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上风电发展呈现风电场容量扩大、离岸距离增加、并网要求标准化的特点,这为海上风电场电气系统设计带来重大挑战。大规模海上风电场电气系统与传统电厂相比,具有鲜明的要求与特点。在阐述了现有几种海上风电场电气系统接线方案的基础上,对目前海上电气设备的技术特点与成本状态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并就目前海上风电场电气系统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提高风电预测精度是减少弃风、降低新能源消纳成本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从机制设计入手,提高电网消纳新能源能力,降低全社会消纳新能源成本,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设计一种激励风电场提升功率预测精度、进而促进新能源消纳的机制,提出了支撑该机制运行的相应模型与方法。采用区间数方法精细量化为消纳新能源而增加的系统运行成本,并设计其在各风电场之间公平、非线性化分摊的机制。该机制满足激励相容原理,能够促使风电场提高日前上报预测出力精度,优化运行管理。基于IEEE 30节点系统的计算验证了该机制与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含风电场的电源规划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风电作为目前可以商业化发展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对落实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和调整电力结构有重要作用.风电与常规电源相比具有随机性、间歇性、能量密度低、可控性弱等特点.文中分析了风电接入对电力系统的影响,以及给电源规划带来的挑战;总结了国内外在含有风电场的电源规划及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由于氢能具有单位质量热值高、用途广泛和可再生等优点,越来越多科研工作者对氢能产生了兴趣。文章对目前主流制氢路线做了对比,发现电解水制氢与风电耦合具有很大的优势。分析孤网、并网和非并网三种运行模式下的技术可行性。结论表明“孤网运行:风力发电+电解水制氢设备+储能设施”的耦合模式最具有发展潜力,为将来开展大规模风电耦合制氢提供可选的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