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设计安装了一套新型高效废水处理(SBR)流程自动控制系统,试运转测定表明,其控制精确、操作灵活、显示直观、工作稳定、有效解决了SBR工艺人工操作繁锁、易出差错、运行时间超长、人工操作困难的问题,为SBR技术应用于高得率浆废水处理工程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SBR法废水生化处理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简单介绍SBR法废水生化处理的作用机理,工艺方法和SBR法的主体一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过程以及SBR系统的运行管理等方面,认为SBR法是高效,低耗的废水处理技术,适合于我国中,小水量的工业企业的废水处理。  相似文献   

3.
碱减量废水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印染厂排放的碱减量废水,CODcr和碱含量很高,利用工业废酸、废铁屑和电石渣,研究了印染碱减量废水处理新工艺,对酸析PH点,铁炭反应时间、生物膜法SBR和活性污泥SBR处理效果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酸析点PH3-4时,CODcr去除率大于72%;铁碳反应时间20-30min,COD去除率大于62%,生物膜法SBR工艺的处理效果比活性污泥法SBR工艺好。  相似文献   

4.
技术市场     
·技术市场·ASBR工艺污水处理技术项目简介本工艺为生物化学工艺,适用于各种有机性废水处理。原废水先经酸化预处理,再入SBR生化反应池处理,即可达标排放或回用。排泥周期大于150天。原水COD1000~2000mg/l,处理水COD小于或等于100m...  相似文献   

5.
张益民  周建昂 《山西化工》2000,20(4):14-15,36
煤气厂发生炉煤气洗涤水循环使用,每天外排约240t,废水污染物多、含量高。采用最新的SBR新工艺活性污泥生物法后,废水处理实现达标排放与回用。  相似文献   

6.
张乔 《轮胎工业》1997,17(11):643-646
列述了我国到本世纪末SBR的生产能力,产量和消耗量,以及SBR在轮胎中的消耗量。分析了轮胎胶料配方对SBR市场及应用的影响以及SBR和BR在轮胎中的消耗比例和SBR的发展方向。最后对SBR在轮胎工业中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稀土BR/SBR共混胶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4种共混比的LnBR/SBR共混生胶、混炼胶及硫化胶的性能,并与NiBR/SBR共混胶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共混生胶的ML均低于LnBR及SBR;当LnBR/SBR共混混炼胶的ML、剪切应力、出口膨胀及硫化速度均低于NiBR/SBR共混胶,挤出物外观优于后者;共混硫化胶的拉伸强度、热空气老化、拉伸疲劳、湿滑、耐磨等性能均明显优于后者,生热和透气率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8.
SBR1706的性能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填充19份芳烃油的污染性充油丁苯橡胶SBR1706的研究表明,SBR1706的相对分子质量介子SBR1500和SBR1712之间,通用性强,既具有SBR1500的优良物性,又具有SBR1712的加工性能,可广泛用于轮胎帘布胶和中小型胎胎面胶。  相似文献   

9.
锡偶联SSBR流变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丁二烯,苯乙烯为单体,改性萘锂为引发剂,SnCl4为偶联剂,采用负离子聚合,制备了锡偶联型溶聚丁苯橡胶(SSBR)。结果表明,随偶联度和结合苯乙烯含量增加,SSBR的流动性变化,偶联度对SSBR混炼胶流动性的影响明显低于生胶,其值以2.0为宜,与乳聚丁苯橡胶(ESBR)相比,SSBR具有流动性好,挤出膨胀比小,挤出物外观优异等特点,但SSBR对温度的敏感性较强,生胶的辊筒加工性略逊于ESBR。  相似文献   

10.
SBR工艺处理造纸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文介绍了SBR造纸废水处理工艺研究。考察了SBR工艺的COD处理效果,以及pH值,曝气时间,冲击负荷等对COD去除率的影响。运行结果表明,pH为6.0-8.0,进水COD为1000-1500mg/L ,COD的去除率达到82.5%。  相似文献   

11.
轮胎的性能要求与合成橡胶的发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简介轮胎技术的发展趋势,指出高性能轮胎的性能要求,必须开发新的轮胎橡胶,从橡胶结构与性能关系,评述轮胎今后向用新开发的SSBR,SIBR,Nd-BR,乙烯基BR(MVBR,HVBR),3,4-IR,SBIIR,SBBIIR,BrXP50,EMDX90-10,XBIIR等各种弹性体材料方向发展,并提出了我国加大力度,加快合成橡胶工业的建设步代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溶聚丁苯橡胶在载重轮胎胎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溶聚丁苯橡胶(SSBR)与乳聚丁苯橡胶(ESBR)和BR在载重轮胎胎面中的应用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SSBR在耐磨性、耐老化性和抗裂口性等实际使用性能方面优于ESBR和BR。  相似文献   

13.
首先,我们通过比较SBR炭黑和SBR白炭黑硫化胶的各种物理性能,研究了SBR炭黑硫化胶的滚动阻力[tgδ(50℃,15Hz)]和耐湿滑性[tgδ(0℃,15Hz)]的实验室指标是否也适用于SBR白炭黑硫化胶。SBR白炭黑硫化胶的移动因子(logaT)、tgδ值(0℃,15Hz)以及摩擦系数μ值对温度的依赖关系几乎与SBR炭黑硫化胶的相同。因此,我们决定将这些指标用作SBR白炭黑硫化胶性能实验室试验的量度。接着,我们研究了SBR的微观结构及其改性方法对SBR白炭黑硫化胶的这些指标和蓝朋(Lambourn)磨耗性能的影响。苯乙烯含量及玻璃化温度(Tg)对tgδ(50℃,15Hz)和蓝朋磨耗性能有影响。分批聚合溶液丁苯橡胶(S-SBR)的tgδ(50℃,15Hz)比乳液丁苯橡胶(E-SBR)和连续聚合S-SBR低。Tg对0℃,15Hz时的tgδ具有显著影响。在SBR白炭黑硫化胶中未观察到改性方法对物理性能的影响。这是SBR白炭黑硫化胶和SBR炭黑硫化胶的主要差别。通过S(动态应变振幅),G′(动态贮存模量)和tgδ(150℃)可以解释SBR白炭黑硫化胶的滚动阻力为何较低。  相似文献   

14.
范汝良  翁玉凤 《橡胶工业》1993,40(11):680-685
讨论了炭黑变量对充油顺丁橡胶(BR9075)/丁苯橡交(SBR1502)和顺丁橡胶(BR9000)/充油丁苯橡胶(SBR1712)两种共混胶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BF9075/SBR1712共混胶物理性能和Brabender挤出性能的影响,认为该共混体系的理想共混比为BR9075/SBR1712=40/60,中超耐磨炭黑最佳用量为75份。  相似文献   

15.
首次进行的千吨级工业生产溶液丁苯橡胶(SSBR)投料成功,其产品性能和微观结构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Solprene1204的水平。试生产表明,共聚合的配方和工艺条件成熟,工艺操作稳定,采用顺丁橡胶凝聚后处理工艺及设备,可以满足SSBR的汽提、干燥的要求。生产过程的三废可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6.
庞风 《甘肃化工》1996,(1):27-32
本文通过对国产工业标准参比炭黑2号(SRB2号)随机抽样的12个标样进行了用下苯橡胶BR-1500时的均匀性试验,结果表明,其均匀性良好,另外,其用于丁苯橡胶SBR-1500和顺丁橡胶BR-9000的物性与实测的国产SRB1号和国外ASTM2RB6号对比,再同时结合各自的化学指标分析,最后指出了SRB2号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有关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SR供需不平衡随着我国石化工业的迅速发展,SR的生产有较快发展,产品质量也不断提高。目前,国内SR生产企业有10余家,生产的品种有:SBR,BR,CR,NBR和SBS热塑性弹性体。EPR和IIR目前国内还没有形成生产规模;IR等国内尚属空白,要依...  相似文献   

18.
反式-1,4-聚异戊二烯硫化胶及其共混硫化胶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9,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反式-1,4-聚异戊二烯(TPI)硫化胶及其与BR,SBR,NR共混硫化胶的性能。结果表明,通过控制硫黄用量即交联密度,可使TPI硫化胶具有优异的力学和动态力学性能;TPI与BR,SBR,NR共混,工艺性能良好,当TPI/BR,TPI/SBR和TPI/NR共混比小于50/50时,共混硫化胶的力学和动态力学性能优于BR,SBR和NR硫化胶,特别是拉伸疲劳寿命大大延长,这正是高性能轮胎所需要的  相似文献   

19.
溶聚丁苯橡胶的技术进展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基于改善一般SSBR的滚动性和抗湿滑性,通过高分子设计,改性等手段,开发了一批新型SSBR品种,包括低滚刀阻力型,全于候型,锡偶关型,氨在二苯甲酮改性型,异氰酸酯改性型和乙烯基型等SSBR。  相似文献   

20.
陈桂英 《轮胎工业》1997,17(6):339-343
研究了用全SR制做7.50-16(人)拖拉机轮胎胎面。结果表明,胎面胶胶料生胶采用SBR1500/SBR1712(60/40)或SBR1500/BR/SBR1712(50/30/20)并用体系均可;炭黑选用炭黑N339最好;软化剂选用芳烃油,用量宜较高;增粘剂选用RX-80树脂。全SR胎面硫化胶的强撕性能、耐磨性能较好,成品轮胎性能符合国家标准,实际里程试验的花纹磨耗量低于现在生产轮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