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线社交网络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网络,其节点度遵循幂率分布规律,但对于其结构演化模型方面的相关研究还不多。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研究在线社交网络内部结构特征,提出一种结合内增长、外增长及内部边更替的演化模型,借助平均场理论分析该模型的拓扑特性,实验和理论分析表明由该模型生成的网络,其度分布服从幂率分布,且通过调整参数,幂率指数在1~3,能较好地反映不同类型的真实在线社交网络的度分布特征,因此具有广泛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王振飞  张利莹  张行进  李伦 《计算机科学》2017,44(2):275-278, 289
随着在线社交网络的快速发展,提取信息传播特征和构建传播模型已成为研究热点。针对传统微博网络传播模型未考虑用户的不完整阅读、潜伏期和直接免疫等行为难以准确识别免疫节点的缺陷,通过分析用户的行为特征,提出增加传播的个体分类和完善传播途径的微博网络传播算法(MSILR)。该算法可以使用户根据微博信息的传播特性及时获得、传播和屏蔽信息,根据模型反映的社会关系和在线社会行为完善社交网络的功能。以新浪微博为例,分析微博网络的传播机理和网络参数对信息传播过程的影响,完善动力学演化方程组,刻画信息传播过程随时间的演化规律。在真实微博网络数据集上进行测试,并与传统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了MSILR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Facebook、Twitter、人人网和新浪微博等社交网站逐渐成为互联网上用户数量最多、最受欢迎的网站.近年来,国内外已有大量研究工作深入考察在线社会网络的拓扑结构和用户行为,这对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改进现有的网站系统和设计新的在线社会网络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从测量角度对在线社会网络的拓扑结构、用户行为和网络演化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常见的测量方法和典型的网络拓扑参数,着重介绍了用户行为特征、用户行为对网络拓扑的影响以及网络的演化.可以看出,随着研究的深入,在线社会网络的新特征逐渐被大家认识和理解,包括好友少的用户的交流范围集中在小部分好友,而好友多的用户联系的好友更均匀;用户之间的交互减小了在线社会网络的聚类系数,使网络结构更松散;边的生成受优先连接和临近偏倚的共同影响;小社团倾向于和大社团合并,大社团倾向于分裂为两个规模相当的小社团等.  相似文献   

4.
经典的消息传播模型没有充分考虑在线社交网络的复杂性以及网络节点间的拓扑结构差异。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一种基于PageRank的在线社交网络的消息传播模型P-SIR。该模型利用节点的PageRank值作为节点权威度并考虑在线社交网络传播机理,刻画不同类型节点随着时间变化的状态演化关系,反映消息传播过程受到网络拓扑结构和传播机理的影响。该模型还考虑在线社交网络中影响消息传播过程中的一些实际因素,动态指定节点的权威度以适应非均质网络,并考虑外部社会加强效应。采用3种不同类型的网络模拟消息传播过程,通过仿真实验验证P-SIR模型可以有效反映在线社交网络中的消息传播过程。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在线社会网络的拓扑结构、特征及演化规律的基础上,借鉴了前人网络模型的思想,提出了在线社会网络演化模型,引入动态的加权方式,提出了一种在线社会网络演化模型。理论分析和仿真表明:在线社会网络演化模型具有无标度和小世界特性,点权、边权、度分布呈现幂律特性,具有较多的簇系数、较小的路径长度且可调。这种无标度和小世界特性与现实中的在线社会网络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6.
李晓丽  许可  宋俊德 《软件》2012,(11):228-230
随着在线社交网络的广泛应用,多种多样的采样算法应用于在线社交网络结构和特性的建模和分析。本文首先对这些常用的在线社交网络采样算法做分类对比,然后对应用相对广泛的snow ball采样算法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对国内最早、应用最广泛的在线社交网络新浪微博的数据进行采样分析,研究新浪微博网络结构的特点,验证得出数据量不足会导致在线社交网络的网络半径和度分布产生较大偏差。  相似文献   

7.
周玉江  王娟 《计算机应用》2018,38(10):2971-2975
现有的社交网络增长演化模型的度相关性大多为负值。针对这种情况,以HK(Holme和Kim)模型为基础,考虑社交网络中度的正相关特性以及高聚类系数的特征,提出一种适用于构造社交网络的演化增长模型。首先,对现实中的社交网络拓扑结构进行分析,获取真实社交网络的一些重要拓扑参数;然后,通过引入改进的三角连接机制,对HK模型进行改进以实现网络的聚类系数和相关性均可调的目的,称其为聚类系数和度相关性均可调的HK扩展模型(HK-TDC&C),通过该模型可以构造各种拓扑结构的网络。最后,利用平均场理论对该模型的度分布进行分析,并采用Matlab进行数值仿真,计算网络的其他拓扑参数。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调节择优参数和连接概率,用HK-TDC&C构造的社交网络可以满足社交网络的基本特性:无标度特性、小世界特性、高聚类系数特性、度正相关特性,其拓扑结构更接近真实社交网络。  相似文献   

8.
微博是当前最流行的在线社交媒体之一,有效地检测出微博用户的社区结构,能够帮助人们理解微博社交网络的结构和用户的行为特征,从而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然而,现有社区检测算法大多只考虑社交网络节点之间的直接链接关系,忽略节点自身的内容特征。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增广网络的快速微博社区检测算法。该算法通过融合社交网络的链接信息以及用户在微博上所发布的博文内容信息构建增广网络,然后以模块度为目标函数快速挖掘增广网络中的主题社区。通过真实微博社交网络的实验表明,提出的算法能够高效地检测出社交网络的主题社区。
  相似文献   

9.
以社交网络中备受关注的通话社交网络为研究对象,对其社团结构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综合评判分析通话社交网络权重的方法,并改进CNM算法进行社团划分.初步演示了通话社交网络的演化规律,为深入研究通话社交网络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社交网络的节点之间存在着多种关系,这些关系共同决定了网络中节点的社团结构划分。为了准确地发现多关系社交网络中的社团结构,通过研究信息在多子网复合复杂网络模型上的传播过程,提出了一种多关系网络中的社团结构发现算法。该算法基于多子网复合复杂网络模型建立的多关系社交网络,利用信息在多关系社交网络中的传播过程,将网络中的节点转化成能够被聚类算法处理的向量形式,进而采用聚类算法完成多关系社交网络中的社团结构划分。该算法综合考虑了网络中多种关系的相互作用以及异质节点间的相互影响,得到的传播信息量矩阵表示了各节点在整个网络中的影响力,并将影响力相似的节点划分到同一个社团结构中。实验结果显示,与传统社团结构发现算法相比,该算法不仅在准确度上有所提高,还能将异质节点划分到一个社团中,可以根据用户不同需求挖掘出多关系社交网络中的隐藏信息。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微博为主的社交媒体平台上网络谣言逐渐泛滥,研究微博谣言的自动检测对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现今主流的基于深度学习的谣言检测方法普遍存在没有充分考虑微博文本语义信息的问题,同时,过分依赖传播信息的谣言检测方法使得检测时间滞后,不能满足谣言检测的现实需求。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融合用户历史交互信息的微博谣言检测模型,不使用待检测微博的传播信息,构建并训练AbaNet(ALBERT-BiGRU-Attention)深度学习网络模型,充分考虑待检测微博和用户历史传播信息文本的文本特征和语义信息进行谣言检测。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模型具有准确率高、稳定性强的特点,并且能够在获得较高检测精度的情况下大大缩短谣言检测的时间。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的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模型极少将用户属性和信息特征这两个因素纳入到信息传播模型研究中的不足,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自身属性的信息传播模型。首先该文抽取用户影响力、用户态度、用户年龄、信息能量、信息价值等特征并构建交互规则;其次,根据这些特征建立信息传播的数学模型,模拟社交网络舆情演化过程;最后,为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开展了与真实事件的实证分析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仿真结构与真实数据的相似度大于0.97,因而该模型符合社交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的特性,能够较为准确地描述社交网络中的舆情传播过程。  相似文献   

13.
在线社交网络中的意见领袖通常是指在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中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个体。针对当前意见领袖挖掘方法中只考虑社交网络的拓扑结构和节点的个体属性,缺乏信息传播中交互特征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扩展独立级联模型,并融入网络结构特征、个体属性和行为特征的意见领袖挖掘模型(extended independent cascade, EIC)。该模型以个体属性、个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交互行为建立加权的传播网络,利用改进的CELF(cost effective lazy forward)算法,挖掘网络中影响力较大的个体。通过实验验证,在意见领袖的扩展核心率指标上,该算法优于拓扑结构类算法,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同时并未降低意见领袖的传播范围。  相似文献   

14.
社交媒体是当下非常热门的一种互联网应用。在发生公共事件时,许多当事人雇佣公关公司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虚假信息来影响舆情。这部分为公关公司所服务的社交媒体账号称为水军。水军在当下的中国社交媒体中有泛滥的趋势。基于水军的群体行为分析社交媒体中的水军集团。定义了情感社会网络和情感社会网络中的团的概念;设计了一个分析框架,包括提出了情感社会网络中发现社区,以及从社区中发现对立的派别(称为团)的算法。从微博的评论数据构建情感社会网络,并发现情感社会网络中的团,可以识别水军,而且可以考察社交媒体中的水军集团的特性。采用人工标注的数据集进行了实验。  相似文献   

15.
针对在线社会网络的特性和现有社区发现算法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语义网技术的在线社会网络社区发现算法ISLPA(Improved Semantic Label Propagation Algorithm),即一种适用于大规模在线社会网络的社区发现和标识算法。ISLPA算法对语义标签算法SemTagP进行改进,在社区划分过程中将在线社会网络视为有向加权图,通过语义网和社会化标签技术,充分结合在线社会网络丰富的语义信息和网络拓扑特征进行社区划分。ISLPA算法不需要预先设定社区数量和大小,就能实现社区发现,并能根据标签自动识别划分的社区。算法接近线性时间复杂度,具有较高的效率。通过实验表明,ISLPA算法能有效划分和标识真实在线社会网络。  相似文献   

16.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in the community. A variety of possibl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in Sina Weibo have been discussed. By analyzing the process of the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in the community of Sina Weibo, we found the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of Weibo community and the dynamic model are very similar. With the aid of data intensive computing theory, the various features have been mined and modeled. The dynamic model is improved and redefined to characterize the community. Then the SEINR model is proposed. The basic reproductive number, the existence of equilibrium point and the stability of the network are analyzed and proved in detail. By comparing with real data in Weibo community, we show that the SEINR model accurately reflects the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community. Furthermore, we investigate the SEINR model in detail to show the influences of different parameters on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by simulations.  相似文献   

17.
现有在线内容流行度预测方法忽略对传播级联演化过程中的结构和时序特征的捕获.针对此问题,文中提出基于图注意力时空神经网络的在线内容流行度预测模型.利用图注意力机制学习在线内容的级联结构表示,利用时序卷积网络捕获传播级联的时序特征,通过全卷积层映射在线内容的流行度.在新浪微博和美国物理学会引文两个不同场景的数据集上的实验表明,文中方法的流行度预测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