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传统本科建筑学专业建筑师业务实践教学注重实践能力培养,而轻视创新创业、人际交往和管理等综合能力培养。基于该现状,以湖北工业大学为例,从当下建筑学学生能力与行业需求脱节、培养方式和职业规划多元化需求不匹配等问题出发,提出了双创型工作室建筑实践教育模式。该模式以专业实践教育为核心,以创新创业教育、理论教育和综合能力培养为模块,以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为保障,以培养“专业实践型+”多元化建筑人才为目标,以期推动高校建筑学科实践培养体系改革,提升建筑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2.
章探讨了高校建筑学教师在信息社会中应培养的信息技术能力、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学习、教学观念和方法,研究了为适应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信息化趋势建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建筑学专业培养模式现状分析出发,提出民办高校建筑学工程实践教育体系转型策略,确定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必要性及具体做法,从全方位角度提升民办高校学生的创新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建筑学是一门综合性与实践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培养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代建筑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广东省相关高校实践能力培养方案各有侧重,宏观上课时学分分配、课程类别占比差异不大,微观上着力培养专业实践能力的设计课与技术课双轨并行实施教学。研究认为,应搭建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纵横交错的课程组织方式,提高实践能力培养保障条件,加快建筑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步伐。  相似文献   

5.
李莺 《安徽建筑》2012,19(5):57-58
文章指出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筑学专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行"的能力即实践能力薄弱的现状,提出建筑学专业大学生"知"、"行"相结合,特别是增强"行"的培养的意义,并阐述了建筑构造教育模式的改革探讨。  相似文献   

6.
建筑学专业教育的突出特征是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性思维。作者通过研究与实践在建筑学专业原有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将课内外、校内外实习环节和实践活动进行体系化整合,探索出一套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可操作性的"内外结合、层次递进,学研结合、师生互动"的"创新+实践"教育体系,并形成建筑学专业五年连贯的"创新+实践"教学主线。  相似文献   

7.
陈爱春  张萍 《四川建筑》2014,(4):102-103
建筑学专科起点本科教育的教学中,突出专业性质,注重建筑设计能力的培养,避免与专科阶段的重复和脱节。根据建筑学专业的发展及专升本生源的知识和技能水平的现状,逐步修订并完善建筑学专升本课程体系结构,并在教学实践中继续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8.
刘长春  徐星 《建筑》2021,(21):78-80
建筑学专硕已经逐步成为建筑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主要方式,与学术型研究生相比,其更注重实践与应用能力的培养.建筑学专硕的师资应具有"双师型"特征,其培养模式多元,设立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是产教融合的建筑学专硕培养模式之一.苏州柯利达装饰研究生工作站通过多种途径,对进站研究生进行一体化设计、BIM应用、装配式建筑、装配化装修等专业知识与能力教育,并通过安排研究生参与竞赛、公益项目等,多渠道进行德育教育,达到了较好的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9.
刘长春  徐星 《建筑》2021,(21):78-80
建筑学专硕已经逐步成为建筑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主要方式,与学术型研究生相比,其更注重实践与应用能力的培养.建筑学专硕的师资应具有"双师型"特征,其培养模式多元,设立企业研究生工作站是产教融合的建筑学专硕培养模式之一.苏州柯利达装饰研究生工作站通过多种途径,对进站研究生进行一体化设计、BIM应用、装配式建筑、装配化装修等专业知识与能力教育,并通过安排研究生参与竞赛、公益项目等,多渠道进行德育教育,达到了较好的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建筑业不断的发展,我国对建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也促使了建筑学教育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独立学院在建筑学教育上还存在师资不足、设施条件不全、地域限制、设计实践不够等问题。通过研究和践行建筑学“工作室制度”模式,发展独立学院特色建筑学教育,提高建筑学学生实践动手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11.
高职教育以高等技能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应针对岗位能力培养进行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文章介绍了上海济光学院建筑设计专业建筑设计原理(一)课程,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与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探讨了高职建筑设计专业设计类课程特色建设的途径,提出高职教育应针对岗位能力培养进行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12.
文章回顾风景园林学科专业的发展历史,概述同济大学风景园林学科的发展历程。从学科60年持续发展的历史、三位一体的学科理念、引领创新的专业教育、前沿性的研究与实践、培养学科专业优秀人才五个方面进行概述总结。阐明同济风景园林学科在国内学科发展、专业教育、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新工科的时代背景,通过全过程的感悟与训践教育理念构建具有地方高校特色与时代特点的建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着眼于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探索地方高校建筑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与总体改革方案,构建以设计与动手能力为导向的协同育人培养体系与课程体系,结合地方高校现状实现面向地方经济建设的复合应用型建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4.
借助信息素养创新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技能和创新意识,从而实现大学生专业知识和信息能力同步提升的目的。在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嵌入信息素养创新实践教学活动,对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目标等进行深入探讨。实践表明,信息素养创新实践教学活动在提高大学生专业知识和信息能力的同时,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精神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章瑾  余亮 《中外建筑》2014,(6):85-86
结合独立学院建筑学的自身特点,以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特别是卓越工程师为目标,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建筑学专业不断改革传统教学体系,在建立“强化基础、拓宽口径、拓展实践的建筑特色教学实践体系”中进行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尝试走出一条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学科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重原理,轻设计”“重课堂,轻实习”“重本专业,轻相关、相邻专业”“重理性培养,轻人文教育”等问题,通过与研究型、管理型人才培养的比较分析,从工程技术人员职业能力的角度出发,构建基于P—KTS—D模型的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既适应行业环境又具有突出职业能力的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创新训练计划在应用型建筑学专业中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金陵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依托实践教学体系,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同时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土木工程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武汉大学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实行文工交叉,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实行主辅修、双学位、国际化办学,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文章提出了涵盖"知识结构、实践技能、能力结构、综合素质"4维度28要素的"土木工程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构建了以"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大学生全程职业规划教育体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为主体,以"校企协同创新实践平台"为依托的培养体系,建立了健全的培养体系运行机制。经过八年的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培养的学生知识面宽,综合素质好,创新与实践能力强,就业质量高。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的建筑学专业教育存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协同发展理念下各地区建筑教育的共同进步是提升全国建筑教育水平的关键。以60年来安徽省高校建筑学专业的发展为研究对象,结合安徽省人才培养的需求与专业发展的不足,提出"协同发展"的地方建筑学专业教育理念,总结近年来安徽建筑教育协同发展的改革和实践,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展望,以期对欠发达地区建筑学专业教育的发展给予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