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7 毫秒
1.
以简单但具有代表性的配对寄存器为例,分析了编译器中间表示设计中使用配对信息所需包含的要点。结合编译器中数据流分析,指令调度和寄存器分配的需求,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基于链表结构的中间表示及构造算法。所提出的表示方法同时考虑到编译器的可移植性,以便于在不同编译器中实现。  相似文献   

2.
使用ItaniumCompiler7.0编译器对现有分组密码算法的C语言实现进行编译得到汇编代码,在对这些汇编代码进行分析时可以发现编译器并没有充分利用Itanium处理器提供的资源。针对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了在Itanium处理器上有效实现常用密码算法的方法,主要是利用Itanium处理器指令集中提供的SIMD指令提高处理的并行性,并探讨了Itanium处理器SIMD指令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3.
范晖  夏清国 《计算机科学》2007,34(3):262-263
本文介绍了一种应用程序中业务逻辑的实现方案。该方案使用脚本语言来定义业务逻辑,由业务逻辑编译器来生成代码,从而提高业务开发的效率和扩展性。业务逻辑编译器由业务解释模块和业务执行模块组成。该方案已在电信领域投入使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将Java程序静态编译成可执行程序是使用Java虚拟机动态编译/解释执行Java程序的另一种运行Java程序的方式。针对Java异常机制的特点和静态编译的需求,在介绍Java异常处理逻辑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在静态编译器中实现Java异常机制的算法,结合Open64开源编译器,给出该算法的具体步骤以及实现方式,以SPECjvm98为测试集,验证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编译器后端移植是目前嵌入式系统研究的重要领域,如何快速实现编译器后端移植仍然是嵌入式系统研究的热点。采用新的编译器架构LLVM,移植NiosⅡ处理器来分析LLVM快速后端移植架构。使用LLVM后端移植架构的TableGen描述NiosⅡ体系结构例如指令、寄存器等,使用完备LLVM C++函数库实现复杂或特殊的操作。TableGen与C++函数库互相配合,最终实现LLVM架构对NiosⅡ后端的支持。实验结果表明与GCC编译器后端移植方法相比,基于LLVM架构的编译器后端移植方法的工作量减少了64.2%~83.9%,大大节省后端移植时间。  相似文献   

6.
Altera公司为NiosII系统开发人员提供新的NiosII C语言至硬件加速(C2H)编译器效能工具,该工具能够有效的提高嵌入式软件的性能。由于越来越多的嵌入式设计使用了FPGA,因此,NiosII C2H编译器的目的是帮助嵌入式系统开发人员提高效率,实现成功的设计。作为NiosII C2H编译器的一部分,Ahera还允许第三方工具供应商使用其系统级基本结构,包括QuartusII SOPC Builder工具,以促进多种电子系统级(ESL)设计工具的开发。  相似文献   

7.
专用处理器,如DSP等,因主要支持特定应用,其指令集往往只支持有限的数据类型。在采用高级语言为其编程时,若采用了处理器不支持的奇异数据类型,编译器必须在保持语义的前提下将其转化为处理器支持的一段指令。该文提出了一种在VLIW DSP编译器中实现对奇异数据类型的处理的方法,包括对含有奇异数据类型的中间代码的注释、调度依赖关系的计算、寄存器分配的改进。该类方法对编译器的改动相对较小,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编译器后端是针对特定目标机器的编译器实现,不同的指令集体系结构需要实现不同的编译器后端。面向飞腾处理器中向量处理单元(FT-VPU)的体系结构和指令集,基于GCC编译器实现了编译器后端,使GCC能够正确编译面向FT-VPU的SIMD指令的内嵌函数。从四路双精度SIMD指令的机器描述出发,总结了在GCC后端所做的实现工作。其对基于GCC编译器实现面向特定目标机器的编译器后端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详细论述了VC++编译器中C++异常处理机制实现的关键技术,如静态异常表、异常处理链表、异常处理器算法.  相似文献   

10.
耿言  陈英  史晋 《计算机仿真》2003,20(10):139-142
该文涉及的C编译器仿真自动测试的主要思想是在自动生成c编译器测试用例的设计中引入随机的思想和算法。一方面,用“任何测试点都可能测到”的思想代替“每个测试点都必须测到”的思想,从而在测试用例的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时,在满足应用的条件下实现对编译器产品的正确性评估;另一方面,完全排除了人为因素对测试的影响。其另一关键思想是引入一个实践证明的成熟编译器作为参考编译器,让被测编译器和参考编译器在同样环境下运行同一组测试用例。然后对比运行结果,如有不同,即证明被测编译器有错误,这种模式,有效排除了预先给定运行结果的测试模式中人为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多维查询语言DM_MDX编译器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M_MDX是DM_OLAP服务器中所使用的多维查询语言。该文介绍了DM_MDX编译器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案。它能有效解决在关系型查询处理引擎中编译DM_MDX语句的问题,给出了编译处理过程中语法树、转换中间格式和查询树的数据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转换算法。  相似文献   

12.
《软件世界》2007,(24):55-55
Eclipse 3.2相比3.1具有3万多处改进,Eclipse的编译器使用JDT,与Javac完美兼容。在3.2版本中,Eclipse编译器将支持J2Se 6.0的特性和StackMapTable属性。Eclipse编译器提供独立于Eclipse的版本,大小为1MB,Apache tomcat采用的就是Eclipse的编译器。  相似文献   

13.
魏兰  李文锋 《计算机工程》2007,33(13):104-106
采用面向对象技术设计可视化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系统,通过对复杂的可视化图片语法进行分析,将各语法现象以语法单元类的形式进行抽象分类,提出了编译器-编译器的设计策略,给出了从可视化图片设计语言到伪指令代码的解决方法。主要研究在面向对象的编辑环境中如何实现满足硬件设备控制器的稳定、高效的编译系统。通过将可视化程序语言分析器(VPLPG)和小型的类C编译(LCC)器配合使用最终实现可视化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系统。  相似文献   

14.
C语言优化编译器是借助于微机上的Intel80386C语言编译器为研制平台,采用交叉编译的方法设计实现的,它是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个从底层开发实现的巨型机C语言编译器。本文首先给出了YH-2C语言优化编译器的设计原理,然后详细介绍了其主要系统组成和技术特点,最后指出了我们以后进一步要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GCC后端中四路双精度短向量寄存器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设计和实现一个新的产品化的编译器通常需要几年时间。基于已有的编译器进行修改和扩展,是研发面向新体系结构的编译器的主要途径。GNU编译器集合(GCC)支持多种高级语言和多种目标处理器平台、文档及源代码开放等。基于GCC的Sparc后端,实现了支持四路双精度SIMD指令的四路双精度短向量寄存器的描述。在此过程中,定义了新的目标机,扩充了一类向量模式,定义了一类新的寄存器约束,实现了四路双精度寄存器的描述,定义了四路双精度SIMD指令的机器描述。对于面向此类SIMD指令的内嵌函数,GCC编译器能够正确使用该类向量寄存器来生成对应的SIMD指令。  相似文献   

16.
SIMD(Single-Instruction-Multiple-Data)体系结构在现代处理器体系结构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多种国产高性能通用处理器也大都实现了SIMD结构。SIMD体系结构提供了短向量数据并行处理能力,编译器自动向量化是应用程序获得性能提升的主要手段之一。使用成熟的支持SIMD的商用处理器平台评估典型编译器自动向量化的效果,对于处理器体系结构的设计以及编译器的分析和设计非常有益。采用SPECCPU2006和SPECOMPM2001基准测试程序,评估了典型编译器(包括Intel编译器、PGI编译器和GCC编译器)的自动向量化的效果。并且以产品级的开源编译器GCC为目标,用手工编写的程序片段(主要是多种类型的循环结构)评估了当前GCC编译器自动向量化的效果,并深入分析了GCC编译器中现有的自动向量化的能力和局限。此项工作为进一步研发高效的编译器自动向量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面向对象技术的发展,对象持久化变得非常重要。为此,OMG定义了持久状态服务。在持久状态服务中,PSDL编译器是提供给用户的重要开发工具。本文将对持久状态服务进行基本的介绍,并提出PSDL编译器的一个设计与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18.
覃安  符红光 《计算机工程》2006,32(16):83-85,9
计算机代数系统(Computer Algebra System,CAS)是集大整数运算和符号运算于一体的计算平台,这方面的代表软件有Maple和Mathematica。然而,在计算机代数系统的设计中,编译器的设计与实现始终是一个关键和难点。GiNaC是Linux平台上开放源码的符号计算包,该文以它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型CAS编译器的设计方法,并在Linux平台上实现。新的CAS编译器兼容Maple编程语言, 对比测试结果显示它的效率并不逊色于Maple。  相似文献   

19.
StarBus中接口定义语言编译器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阐述接口定义语言(IDL)编译器在CORBA开发模型中的地位和作用开始,提出了IDL编译器的设计框架,将其分为编译器前端(CFE)和后端(BE)。然后详细说明了IDL编译器用到的接口的数据结构,并介绍了CFE和BE的实现过程。在介绍BE的实现时,着重说明了它用到的Narrowing机制,最后,说明了IDL编译器(到C++Mapping)的使用环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在C语言编译器产生的汇编代码中增加"软中断"指令和模拟设置断点,回避了Windows调试API函数的局限,实现了图像处理软件中编译器的跟踪调试功能.通过追踪编译器生成的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内存分配表,实现了断点追踪过程中的数据实时查询功能;通过查找特定的函数头标志,实现了call stack功能.本文所述软件模拟实现了常用编译器调试功能中的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