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大型重载齿轮渗碳,渗层表面碳浓度及碳化物形态对齿轮质量的影响在不少文献中早有论述。碳化物的大小和形态对钢的抗疲劳性能有显著影响。 我厂生产的齿轮、齿轴多采用20CrMnTi钢渗碳淬火,要求热处理后碳化物级别为1~5级,渗层中过共析层 共析层的深度为渗层的70%。我们使用的是老式设备,没有碳势控制系统,渗碳温度采用920℃,渗剂为煤油,采用气体渗碳后重新加热淬火  相似文献   

2.
我们现在生产的某喷嘴用18Cr2Ni4WA钢制造,用常规渗碳炉滴注煤油渗碳,通常用观察火焰的高度和颜色来控制煤油滴量即碳浓度,经常发生零件表面碳浓度过高,在零件表面层产生网状碳化物,且该网状碳化物在除网过程中易发生表层脱碳,渗碳层向内扩散导致表层淬火硬度不足,或产  相似文献   

3.
针对17CrNiMo6深层渗碳工艺中存在的碳化物超标等问题进行研究,优化渗碳过程中强渗扩散工艺,采用合适的强渗时间与扩散时间之比,确定出17CrNiMo6材质产品深渗层(4.0 mm~6.0 mm)的强渗扩散工艺时间,对不同强扩比的试样进行了金相组织和表面硬度检测,使深渗层的碳含量从大到小平缓过渡,使渗碳淬火工件有足够的硬度、耐磨性及良好的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4.
《轴承》2015,(12)
对高温渗碳轴承钢G13Cr4Mo4Ni4V渗碳时粗大及网状碳化物的成因及控制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若渗碳时只形成粗大碳化物,可通过提高二次淬火温度或延长保温时间消除;若渗碳时形成网状碳化物,二次淬火时不能消除,必须在渗碳过程中进行扩散。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某渗碳钢制轴承套圈渗碳工艺的试验研究,达到足够的有效硬化层深度、表面碳含量且渗碳层组织中无粗大网状碳化物等要求,使轴承内、外套圈的工作表面具有高的硬度、耐磨性、高抗疲劳性,而心部具有高的强韧性等性能。  相似文献   

6.
工艺对20CrMnMo钢渗碳淬火畸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锻造比、预备热处理、渗碳温度、碳势、淬火温度及预热等工艺因素对20CrMnMo钢热处理畸变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备热处理、渗碳温度、碳势和淬火温度对畸变影响显著;锻造比及预热对畸变影响虽不显著,但在优化工艺中也起到良好的作用;针对20CrMnMo钢渗碳淬火的畸变特性,可通过优化的工艺参数较好地控制畸变,其最小畸变量为0.08 mm。  相似文献   

7.
《机械传动》2016,(11):83-85
研究了材质为20CrNiMo的汽车链滚子零件渗碳淬火+低温回火、渗碳淬火+中温回火和渗碳淬火+等温盐浴热处理后的组织和性能,确立了渗碳淬火+等温盐浴热处理为最佳热处理工艺。与常规淬火+低温回火相比,强度σ_b提高了15.2%,塑性提高60%,韧性提高80%,链条整链回转疲劳性能提高3.2倍以上。  相似文献   

8.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锻造比、预备热处理、渗碳温度、碳势、淬火温度及预热等工艺因素对20CrMnMo钢热处理畸变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备热处理、渗碳温度、碳势和淬火温度对畸变影响显著;锻造比及预热对畸变影响虽不显著,但在优化工艺中也起到良好的作用;针对20CrMnMo钢渗碳淬火的畸变特性,可通过优化的工艺参数较好地控制畸变,其最小畸变量为0.08 mm.  相似文献   

9.
渗碳热油淬火减少齿轮畸变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拖拉机传动齿轮大多数采用合金渗碳钢制造,经渗碳(或碳氮共渗)处理,要求有足够的心部淬透性和良好的渗层淬透性,齿轮渗碳淬火后畸变小,免去或减少磨削加工,降低车辆运行时的噪声和能源消耗。 对一种齿轮而言,在设计阶段就应充分估计到它在渗碳淬火中可能产生的畸变,零件的形状和断  相似文献   

10.
BH快速催渗剂在轴承零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BH快速催渗剂的催渗原理。以G20CrNiMo钢制轴承为例,将原有工艺与应用BH催渗剂的工艺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BH快速催渗剂使渗碳速度快、吸收能力强,不易产生粗大碳化物、网状碳化物及炭黑,并能在较低温度开始渗碳。  相似文献   

11.
正凸轮表面要求耐磨,对凸轮轴本身则要求有足够的韧性和刚度,在工作中要求变形最小。本试验选择渗碳钢,渗碳件的表面碳含量(质量分数)可在0.6%~1.1%间变化,一般认为渗碳层中有适量的碳化物存在才能有高的耐磨性。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对于一般低合金渗碳钢,表面碳含量为0.8%~1.0%时可获得最佳性能。因此,本试验采用的是16MnCr5渗碳钢,经渗碳淬火后能达到高的耐磨性。  相似文献   

12.
进行渗碳的零件,通常采用wc=0.1%~0.25%的低碳钢。渗碳深度一般为0.5~2mm(根据零件的性能要求而确定),渗碳层的wc以0.9%~1.1%为佳。零件渗碳后淬火,由于表面层含碳量高,其表面层能获得比内部大的马氏体膨胀量,使表面受压应力,从而防止了淬火裂纹的发生。但是当渗碳过度时反而容易引起淬火开裂,这是因为渗碳过度,渗碳层就会成为硬而脆的碳化物层,容易产生淬火裂纹。  相似文献   

13.
正在传统热处理的油淬和水淬都无法满足使用要求时,借助于SYSWELD大型分析软件,建立反映热处理过程中各种现象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影响的数学模型,并进行数值法求解;与物理试验比较,得出了控制渗碳淬火工艺参数。1.齿轮轴性能要求齿轮轴(见图1)材料为17CrNiMo6,齿轮模数为  相似文献   

14.
正接近方形薄板的热处理变形及校直问题一直是此类渗碳工件的生产难点,我公司产品中一批渗碳淬火垫板,加工工序为:下料→锻造→正、回火→粗磨→渗碳、淬火→精磨,渗碳后淬火工艺为830mm×2h,油淬,180℃低温回火。在以前的渗碳淬火过程中,我们应用传统的淬火方法,为了防止其因装炉不当所带来的变形,用吊具垂直悬挂,但淬  相似文献   

15.
利用铬是碳化物形成元素且与α-Fe无限互溶的条件,在廉价低碳钢或中碳钢表面进行等离子渗铬,形成表面高铬合金层,当表面含铬量达到40%以上并在一定范围内渗层成分呈平缓的梯度分布时,再进行等离子渗碳,形成高铬高碳合金层。合金层中的含铬碳化物在固体状态下形成,属于二次碳化物。由于渗碳温度低,合金层的含铬量高,所形成的铬碳化物弥散、细小、均匀,当表面含碳量达2.8%以上时没有共晶莱氏体碳化物组织,表面高铬高碳合金层经淬火及回火处理后表面硬度达到HV1800。磨损试验表明,与淬火GCr15材料相比其耐磨性能提高8倍以上。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3种齿轮钢20CrNi2Mo、17CrNiMo6、20CrMnMo进行渗碳及热处理,研究了不同渗碳时间后3种钢的表面碳含量及热处理前后的渗层硬度和组织。结果表明:3种钢的合金系数从高到低依次为20CrMnMo钢、17CrNiMo6钢、20CrNi2Mo钢,合金系数越大,相同渗碳条件下表面碳含量越高;高温回火前3种渗碳层的表面硬度均在45HRC以上,回火后均有所降低;高温回火前渗碳层的组织为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等非平衡态混合组织。  相似文献   

17.
滴注式可控气氛多用炉生产线是用于渗碳及碳氮共渗的自动生产线。我厂主要用于齿轮渗碳,采用煤油、甲醇作为渗碳介质,通过红外仪测定炉内的CO_2、CO含量来确定碳势值,整个工艺过程均由计算机自动控制。 我们采用设备制造厂为该生产线提供的渗碳工艺进行渗碳,其工艺如图1所示。发现渗碳过程中炉内常有大量碳黑生成,甚至产生碳势失控现象,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8.
对正火态20CrNi2Mo轴承钢分别进行渗碳油淬+回火、二次渗碳油淬+回火、渗碳气淬+渗碳油淬+回火等3种渗碳淬火+回火处理以及在上述工艺的回火前增加深冷处理的渗碳淬火+深冷+回火处理,研究了不同工艺处理后轴承钢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结果表明:渗碳淬火+回火后轴承钢的组织均为针状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碳化物,渗碳气淬+渗碳油淬+回火后的马氏体更细小,残余奥氏体更少,此工艺下轴承钢的硬度、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均高于其他2种渗碳淬火+回火工艺,磨痕宽度和深度较小;与渗碳淬火+回火相比,渗碳淬火+深冷+回火处理后轴承钢中奥氏体含量减少,硬度提高,磨痕宽度和深度减小,并且在200 N载荷下的磨损质量损失明显减少;较优的工艺是渗碳气淬+渗碳油淬+深冷+回火。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主汽轮齿轮机组中17Cr2Ni2MoA减速器齿轮渗碳淬火的变形情况,分析了减速器齿轮渗碳淬火变形的原因,从加热温度、高温加热次数、装夹方式等方面采取措施,以减少和控制减速器齿轮的渗碳淬火变形,提高工件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高强度螺栓在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渗碳、淬火,在零件渗碳过程中需要滴注煤油等物质作为渗碳剂,在零件淬火加热过程中常常滴加煤油等物质以产生保护性气氛,防止零件表面氧化和脱碳。但是如果工艺条件控制不当,煤油等物质分解产生的活性碳原子过多,不能及时被工件表面吸收,而从气相中沉积出来,失去活性,成为碳黑沉积在工件表面。它不仅影响工件的热处理质量,如掺层不均匀、硬度不均匀等,也给后续的表面处理工序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