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定性分析北京地区GDP,居民降温设备拥有量,电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比例等因素时该地区居民夏季用电需求的基础上,应用灰色关联理论,找出了影响居民夏季用电需求增加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关于居民夏季用电需求量与这些影响因素变量的GM(1,n)模型,描述了关联因素时居民夏季用电需求的影响,为电力部门做好负荷预测,制定夏季负荷的调整方案及其电网的电力运行计划等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2007-2009年的电力负荷统计数据为依据,分析南宁市区夏季用电负荷特性的变化趋势,找出夏季负荷的主要增长点.通过对夏季气温与负荷情况的详细分析,得出影响南宁负荷及负荷特性变化的主要因素,进一步揭示了夏季强降雨对负荷水平影响的规律性,从而提出了一些电力负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各种因素影响下的居民夏季用电状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北京供电公司夏季降温负荷研究课题的需要,利用城八区1000户居民家庭夏季用电状况抽样调查的数据,采用SPSS软件,对在不同影响因素作用时,居民夏季平均用电水平和空调拥有水平进行了分组分析,以了解在各种分组状况下的差异性,并依据统计学中的均值检验方法,x2检测方法,了解这些影响因子与反映居民夏季用电状况的变量之间的关系,这为制订居民夏季用电管理措施,做好居民用电负荷预测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2003年夏季气温对电力负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夏季降温电力负荷的比例较大而造成大部分地区电力短缺的问题,分析了江苏省2003年夏季最大用电需求与最高温度、最低温度的关系,划分了影响电力负荷变化的温度敏感区,得出了敏感区内温度对负荷的影响结论。这一结论对于电力主管部门进行来年的负荷预测、合理制定电力调度计划,具有实际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首都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北京地区电力供需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突出表现为年最大负荷由冬季转变为夏季,2000年最高负荷已达到672.8万kw,同比增长11%,最大峰谷差已近290万kW,2001年夏季呈继续扩展趋势;用电结构的变化表现为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比重不断上升,而负荷率较高的工业用电比重不断下降,造成峰谷差急剧增大。因此,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把负荷曲线控制到合理范围,是电力工业走向市场的必然。 几年来,北京地区在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方面,有以下足迹可…  相似文献   

6.
对2020-2040年华东地区电动汽车用电需求进行预测。首先对华东地区电动汽车保有量进行预估,然后利用平均用电量法和油耗计算法分别预测电动汽车的用电耗能情况。最后分情景对电动汽车引起的用电负荷进行预测。结果显示,华东地区电动汽车保有量2020-2030年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为79.11%,2040年达到3720万辆。电动汽车引起的用电需求2020年、2030年和2040年分别为7 TWh、132 TWh和198 TWh,年均增长率从24.60%降至4.11%,2020-2040年整体年均增长率超过18%。2040年电动汽车年均用电负荷增长率为2.27%,最低负荷为41859 MW,最高负荷为93021 MW。  相似文献   

7.
京津唐电网负荷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析了2000-2007年京津唐电网负荷的年度变化趋势和月度规律,对冬季典型日和夏季典型日负荷进行了分析,并以2007年为例,分析了春节负荷、国庆假期负荷以及夏季空调负荷、冬季取暖负荷等特殊负荷的变化规律,为有序用电、需求侧管理以及制定节能减排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1 当前浙江省用电情况 (1)用电量、峰谷差情况 浙江省2003年1月日最高统调负荷竟超出2002年夏季的最高负荷,电力供应又趋紧张。按照浙江省2003年GDP产值要增长10%以上,用电量必须增长13%以上。扣除外购电力220亿kWh,预计尚缺电50亿kWh。据预测,浙江省2004年至2007年,年缺电分别为120亿kwh、130亿kwh、135亿kwh和135亿kWh。因此,浙江近5年全局性缺电已成定局。 浙江省电力公司有关人士也明确指出,浙江省用电特点:一是用电量连续4年的高增长;二是最高用电负荷增长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重庆市电力需求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预计2005年全市用电量332亿kWh,比去年增加34亿kWh,增长11.4%。全市最高用电负荷将达到725万kW,其中统调电网最大负荷将达到545万kW,用电负荷增长将保持在10%~14%之间。重庆电网用电负荷受气候、工业生产结构、城乡消费比例等因素影响比较明显。由于水火电比重、外购电比重、小水电比重以及负荷结构、城乡差异等多种原因,负荷发展不平衡,峰谷差大,电网调峰能力差,尤其在冬季和夏季的用电高峰期,负荷快速增长与供电能力不足的矛盾非常突出。…  相似文献   

10.
气象条件是影响夏季高温时段用电负荷需求的重要因素。气候模式和城市微气象条件的变化明显地改变了季节性和夏季昼夜温度分布,相应地改变了电力制冷负荷需求,对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有突出影响。为研究长时间尺度上气候模式变化和城市微气象条件这两种同时并存的影响因素对夏季制冷用电耗能的影响,选择城区人口不足5万的江陵与武汉进行对比分析。利用该两地区1980年以来的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结合制冷日和制冷度日等气象指标和对电网制冷用电负荷有突出影响的超35℃高温日及高温日昼夜温差等指标,对比分析了气候模式和城市微气象条件的改变对夏季电力制冷负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樊昊  谢国辉 《中国电力》2014,47(11):70-74
关注分析经济发展水平与能源分布对电网负荷特性的改变,将有助于调整与制定相应的用电计划,合理调度发电,降低发电成本,确保安全可靠供电。分析了2005—2013年京津唐电网电力消费特点及负荷的年度变化趋势和月度规律,并对夏季典型日和冬季典型日进行了分析。进一步的,结合国家政策的变化和调整,对2014—2016年电力需求及负荷特性进行了预测,为有序用电、需求侧管理以及制定节能减排政策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季节电价     
《中国电力》2003,36(9):62-62
按不同季节分别制定的不同电价。季节电价一般有2种形式:(1)根据用电负荷特点,按时间划分成夏季电价和冬季电价;(2)根据发电负荷特点,按水电站来水情况划分成丰水期电价和枯水期电价。  相似文献   

13.
根据近年来居民住宅监测点的数据,研究分析了南京市居民冬季用电的负荷特性,得出日最高负荷随温度变化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居民用电市场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根据2008年苏州地区日最大供电负荷情况,分别对夏季、冬季的负荷水平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地区日最大负荷和气温的敏感关系,并计算出苏州夏季、冬季的空调负荷水平,得出了相对准确的负荷-气温敏感数值.对于提高地区负荷预测准确率具有明显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经统计,2006年夏季我国主要地区最高用电负荷如下。(1)华中电网2006年6月19日达到最高用电负荷为6 047万kW,从2006年6月17日到2006年9月5日止经历80天的迎峰度夏的用电保卫战。(2)华北电网最高用电负荷达到9 646万kW,比2005年增长12.7%;北京电网2006年8月8日最高用电负荷达到1 081万kW,2005年最高负荷为1 065万kW。(3)天津电网2006年8月7日最高用电负荷达到650万kW,2005年同期负荷为611万kW。(4)苏州电网2006年8月14日最高用电负荷达到1 049.2万kW,成为全国首个用电负荷超千万的地级市。(5)河北南部电网2006年6月19日最高用电负荷达到1 4…  相似文献   

16.
《电力技术》2011,(11):8-8
目前,南方电网持续缺电保持在10GW以上.部分省市电力缺口达到用电负荷的40%,华北、华东、华中区域电网以及京津唐、山东、江苏、浙江、湖北、河南、湖南、江西和重庆等省级电网电力供需依然紧张。度夏期间.全网最大电力缺口达到30.55GW。同比增加111%.预计冬季国家电网最大用电负荷将达到5.16亿kW.同比增长10%.电力供需矛盾将长期存在。国家电网用电负荷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7.
正确掌握用电负荷的性质、现状、发展趋势和增长速度是配电变压器容量合理选择的必要前提。如果对用电负荷现状和增长速度估算不准确.计算负荷确定过大.将使变压器容量选择过大,增加设备购置和安装、运行维护的投入,造成投资浪费。反之,计算负荷确定过小,则会引起所选变压器容量不足,造成配电变压器过载运行,用电需求不能满足.变压器绝缘加速老化。  相似文献   

18.
我国到2010年全社会的用电量将达到36400亿千瓦时,到2020年将达56400亿千瓦时;“十一五”期间的年均增长速度为8.0%,2011年至2020年期间年均增长为4.5%。预计我国到2010年最大电力负荷将达5.84亿千瓦,到2020年将达9.56亿千瓦。2011-2020年期间年均增长5.1%。  相似文献   

19.
随着夏季气温升高,各地用电高峰相继到来,用电负荷屡创新高,其中空调负荷是最主要的叠加负荷,一些大中型城市的空调负荷已经超过日负荷的30%。有效的削减高峰负荷、移峰填谷成为各地政府相关电力管理部门及供电企业主要工作之一。电力蓄能及热泵、空调节能技术作为电力需求侧管理活动中两大重要的应用技术,在转移高峰负荷、节约用电和科学用电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用电量、电力负荷与气温的关系,对武汉市2002-2004年日用电量、电力负荷与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进行对比分析,计算出日用电量、最高负荷与气温之间一系列相关关系,其中夏季一般大于0.8,冬季一般低于-03;通过回归分析建立夏季用电量和用电负荷预测模型,利用气温预报,可实现对用电量和电力负荷的预测,对2004年实际结果进行回代检验,预测精度超过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