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欧盟是现代薄板坯连铸工艺技术的摇篮。推动这一工艺发展的动力依然十分强劲,但是欧盟的钢铁工业在实际采用这一新工艺时却显得行动缓慢,举措不力。本文旨在解释这种明显不一致的状况是如何形成的。传统的板坯连铸和热轧工艺与BF/BOF炼钢工艺路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尽管为生产带钢提供了高效的生产,但是其生产的规模,产品的范围和产品的质量却很难与薄板坯连铸-热连轧技术进行竞争。虽然薄板坯连铸-热连轧技术在美国取得了突破,但在欧盟内,采用这一新技术的公司却由于主要竞争条件的不同而寻求着不同的目标。有的为了使落后的设备发挥潜能,有的为了取代过时的工艺路线,也有的用它填补炼钢设备与最终产品处理线之间的空白。意大利AST钢铁公司特尔尼厂是世界上第一家采用CSP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生产不锈钢和硅钢的钢厂,其生产始于2001年8月。显然,采用这一新技术的厂家都十分重要新产品的研制开发。本文探讨了欧盟内采用薄板坯连铸-热连轧技术的每一家企业的现状,工艺布置和已经或计划实现的生产水平。对生产薄于1.0mm的热轧薄带及工艺如何替代冷轧产品及工艺的潜在可能性进行了探讨,尽管这种工艺巳在镀锌产品和紧凑型冷轧线上得到应用。直接生产薄规格的热轧高强度钢和超高强度钢产品也是本文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最后探讨了直接薄带连铸工艺(DSC)的最新进展,直接薄带连铸连轧技术是在线连铸-热连轧的另一条工艺践线,其高效的生产效率和发展潜力有可能促进具有优越性能的新一代钢种的诞生。  相似文献   

2.
Hwang  JD  任雅琳 《上海钢研》1998,(3):67-76
良好的表面质量对于直接进行冷轧的双辊连铸不锈钢薄带是很重要的。因而,AISI304不锈钢的表面质量是双辊薄带连铸工艺投入商业化生产的一个主要问题。在双辊连铸薄带中常出现的表面缺陷包括纵向和横向裂纹或皱纹以及不平整,它们主要是由两个辊子之间弯液面的气体卷入和表面波动引起的。在这项研究中我们采用了一个模型化软件来模拟倾斜双辊连钎中半稳态熔池的流动行为并调查研究生产出的薄带流动特性和表面质量的关系。根据  相似文献   

3.
以普通碳素钢为突破口Castrip薄带连铸取得重大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述许多国家薄带连铸技术的试验、研究、商业规模试运营都是从不锈钢开始的,日本新日铁公司光厂、奥钢联根据意大利特尔尼试验厂所取得经验而设计的德国Krefeld厂、韩国浦项公司、我国原上海冶金局钢铁研究所和宝钢带钢连铸试验厂都是走这样的路子,而Castrip薄带连铸工艺在美国纽柯公司克劳福茨维尔厂的实践却把精力主要集中在用于建筑制造业的低碳钢方面,并且做了一项重要工作,即制订并经有关部门批准了一个专用于Castrip薄带直接铸造产品的新标准,使市场接受了这种产品,因此2005年Castrip发送的产品比2004年增加了30%。除了在克劳…  相似文献   

4.
薄带连铸工艺是薄带生产中的一项新技术,其生产成本较低。在这项工艺中,能进行10~70%的冷轧,完全可省略热轧。有几家企业已经完成了生产设备的商业化改造,新产品目前正在试制当中。由于薄带连铸工艺的凝固过程比传统连铸工艺快,因此薄带连  相似文献   

5.
双辊薄带连铸0Cr18Ni9不锈钢的直接冷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建春  方园  于艳  叶长宏  王成全 《钢铁》2006,41(8):46-48
为了改善双辊薄带连铸技术得到的0Cr18Ni9不锈钢薄带的表面质量和综合力学性能,对0Cr18Ni9不锈钢薄带进行了直接冷轧的研究.结果表明,不锈钢薄带经直接冷轧后,组织和性能都有明显的改善,各向异性不明显,耐腐蚀性能大大提高,从而论证了0Cr18Ni9不锈钢薄带直接冷轧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中厚板坯连铸连轧生产不锈钢是可行的。利用薄板坯连铸连轧和薄带铸轧组合方案生产不锈钢可以更好地形成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7.
李宏图 《钢铁技术》2003,(3):14-15,54
着重探讨了利用中厚板坯连铸连轧生产不锈钢的可行性。分析认为利用薄板坯连铸连轧和薄带铸轧组合方案生产不锈钢可以更好地形成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8.
下面的报告介绍了直接薄带连铸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对DSC方法及其它一些近终形的连铸工艺作了技术上的评价。在预测了本法的产量潜力后,估算出DSC系统的单位投资成本,并与其它薄板坯连铸设备作了对比。这种方法今后进一步实施的计划将有赖于本法最新的进展状况。  相似文献   

9.
邱以清  邸洪双  刘相华  王国栋 《钢铁》2004,39(Z1):428-430
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RAL)已取得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双辊薄带连铸技术.设计并制造了一套具有自动控制和自动检测系统的双辊薄带连铸机;采用三维有限法对双辊薄带连铸过程进行了热流耦合模拟,从而为选择工艺参数提供了参考;深入地研究了电磁侧封,获得了电磁力沿熔池内金属熔体高度方向的分布规律;在实验室条件下生产出了不锈钢、高速钢、硅钢、碳钢、镁合金等薄带,并得到了稳定的双辊薄带连铸工艺规程.目前正在开展工业规模的双辊薄带连铸实验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0.
重点介绍并分析了世界薄板坯、薄带、异形坯和空心管坯连铸的工艺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其关键技术。认为薄板坯连铸和异形坯连铸技术近年取得了重大进展,但薄带连铸和空心管坯连铸目前还不够成熟。指出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与国外还有较大差距,为了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应加快研究步伐。  相似文献   

11.
Nucor公司Crawfordsville厂薄带连铸的商业化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嵬 《太钢译文》2006,(4):30-34,47
1前言 2005年1月,纽柯公司宣布将建立第二个基于Castrip(薄带连铸)技术的商业化工厂,Henry Bessemer先生直接浇铸金属薄带的梦想终于在碳钢产品上变成了现实。2002年5月在印第安那州纽柯公司Crawfordsville工厂投产,设计年产能50万t。在过去两年半时间里,Crawfordsville厂生产了将近20万t最小厚度为0.84mm、宽度为1345mm的超薄连铸带钢(UCS)。该工艺由于具备连续生产能力、产量高、产品的实用性强且被用户认可,因而具有商业化竞争能力。Castrip技术商业化的下一个阶段是以纽柯公司第二个薄带连铸生产厂工程的开工为起点的。这种Castrip工艺是BlueScope(原来的BHP钢公司)和IHI(石川岛)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发的,这两个公司在Castrip工艺的商业化中继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同径双辊式连铸机组,经过多种工艺改进后,可浇铸出厚度2~3mm表面良好的不锈钢薄带坯。进行冷轧后,其成品性能符合标准要求。并对薄带坯的质量和冷轧工艺、耐蚀性能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较全面地介绍了双辊连铸薄带技术及在M2高速钢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双辊连铸法可制造出1~5mm厚的M2钢薄带,其组织与常规工艺生产的M2钢薄带相比显著细化,经处理后制成的机用锯条进行了锯切试验,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薄带连铸条件下Cr17铁素体不锈钢薄带坯的初始组织及织构,并重点对常规连铸坯和等轴晶薄带坯在轧制及退火过程中的织构演变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薄带连铸条件下,通过调整熔池内钢水的过热度可以实现对薄带坯初始组织、织构的有效控制.在较低的过热度(20~40℃)条件下,可以获得具有全等轴晶组织和随机织构的薄带坯...  相似文献   

15.
冶金动态     
王梧 《冶金管理》2012,(4):61-64
一、综合●宝钢自2001年开展薄带连铸技术研究以来,经过10年的研究开发,在薄带连铸工艺、产品、设备、控制等技术方面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实现了低碳钢的成功浇铸,轧制和卷取,并实现了部位产品的市场应用验证,同时还在该试验平台上成功试制了中碳钢、微合金钢、硅钢等产品。  相似文献   

16.
近终形连铸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郑林  赵俊学 《江苏冶金》2006,34(2):8-11
近终形连铸技术是指浇铸接近最终产品(板坯或者带坯)形状的连铸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连铸技术,对钢铁生产工艺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近终形连铸主要包括薄板坯连铸技术,薄带连铸技术和异型坯连铸技术等.同传统工艺相比,它主要具有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低能量消耗、生产成本低、质量较高等优点.这些优点恰好弥补了传统工艺加工量较大、工序复杂、能耗大、生产周期长、成本较高、劳动强度大等不足.此外,利用薄带连铸技术的快速凝固效应可以获得一些难以生产的材料和新功能材料.本文介绍了近终形连铸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将来可能的发展趋势,讨论了几种典型的工艺及其优缺点,分析了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不锈钢热带钢的产量一般比普碳钢热带钢要少,此外,生产不锈钢带钢与生产普通碳素钢有一些不同的特殊性。因此,从这两点可以得出结论,即用普通热带钢轧机生产特殊钢带是不经济的。本文的目的在于证明,现代化施特克尔轧机在生产特殊钢时,是能够满足当今对材料质量和投资费用的要求的,此外,这种轧机同现代薄板坯和薄带坯连铸工艺的配合具有更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薄带连铸是新兴的短流程带钢连铸技术,具有节能和工艺流程短等优点。2013年宝钢在宁波钢铁建设了一条薄带连铸连轧示范线。由于参与方较多,又是新工艺流程,造成系统复杂,维护不易。针对薄带连铸工艺的特点,介绍了薄带连铸三电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以及涉及到的关键技术。从薄带连铸工业化产线三电系统设计的角度出发,提出了L0/L1/L2的三层级系统配置方案,优化了系统配置。  相似文献   

19.
《炼钢》2002,(1)
日前 ,列为宝钢“十五”重大科研项目的薄带连铸产业化研究项目正式启动。来自宝钢研究院、宝钢集团上海钢研所等单位的专家组成的项目组已正式成立并开展工作。该项目的总体目标是 :以宝钢研究院为依托单位 ,结合宝钢集团上海五钢的冶炼设备、厂房等基础设施 ,建设一条以生产不锈钢为主的薄带连铸生产线。具体实施分两期进行 :一期工程将生产宽度为 660mm、厚度为 2~ 5mm的薄带 ,最大拉速为 1 0 0m min ,该工程计划于明年 7月投入热负荷试车。二期工程预计生产宽度为 1 2 0 0mm的薄带 ,整个工程将于 2 0 0 4年年底前完成宝钢启…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影响双辊薄带连铸稳定性和铸带质量的因素,对机械侧封技术在薄带连铸中的侧封效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薄带连铸试验中,对侧封的压紧方式,侧封板的材质以及侧封板的预热温度对薄带连铸稳定性和铸带质量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