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有色金属硫化矿浮选工艺中,常用丁基磺原酸钾作捕收剂,其用量一般为120~150克/吨.丁基磺原酸钾价格昂贵,而且具有毒性,因此在生产流程中控制其用量,认为十分必要.微量丁基磺原酸钾的测定常采用分光光度法,因干扰多,不易掌握,文献应用Ag_2S电极作指示电极于Na_2CO_3——NaHCO_3介质中电位滴定法测定微量乙基磺原酸盐.本文研究在EDTA——NaOH介质中应用Ag_2S电极直接电位法测定浮选矿矿浆中剩余丁基磺原酸钾,方法具有快速简便,选择性好等特点.在50毫升测定体积中1毫克Cl~-、SO_4~  相似文献   

2.
提出用高铼酸根-乙基紫-聚乙烯醇体系直接光度法测定铼的方法。在表面活性剂存在下,乙基紫与高铼酸根形成的离子缔合物分散在水相中而进行的显色反应,不但解决了乙基紫与高铼酸根缔合物水溶性差的问题,而且提高了显色反应的灵敏度。显色反应的最大吸收波长为647nm,采用摩尔比、等摩尔连续变化和平衡移动法测定了该离子缔合物中乙基紫与高铼酸根的组成比为1∶1。在10mL溶液中铼的线性范围为0~10.0μg,ε647=1.36×105L.mol-1.cm-1,检出限为1.4×10-3μg/mL。适量的柠檬酸或酒石酸存在下,  相似文献   

3.
甲基紫电极EDTA电位滴定法测定微量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在氨三乙酸(NTA,活化剂)存在下,以Mn 催化高碘酸钾氧化甲基紫的反应指示滴定终点,以自制的甲基紫选择性电极为指示电极,Mn 为滴定剂,EDTA为阻抑剂,催化电位滴定法测定微量铅的新方法。实验表明,选择1.0×10-3mol/L甲基紫溶液、5.0×10-3mol/LKIO4溶液和5.0×10-3mol/LNTA溶液用量分别为0.50,1.00,0.50mL,滴定速度1.7mL/min,终点灵敏,准确度高。将该方法用于蓄电池废水中铅含量测定,结果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一致,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9.1%,  相似文献   

4.
粗铼化合物高铼酸、铼酸钾、铼酸铵是湿法冶金新工艺从铂铼废催化剂中回收铼得到的中间产品,生产要求对铼含量进行准确测定。取含铼约100 mg的高铼酸、铼酸钾、铼酸铵样品于烧杯中,加入水至总体积为50 mL,加热溶液或溶解样品,加入0.2 mL过氧化氢氧化铼为铼、5 mL EDTA溶液掩蔽干扰离子、45 mL氨水、10 mL四苯砷氯盐酸盐溶液沉淀铼,沉淀于烘箱中110 ℃烘除水分1 h,恒重,建立了四苯砷氯盐酸盐重量法测定粗铼化合物高铼酸、铼酸钾和铼酸铵中铼的方法。实验表明:于选定条件下,铼与四苯砷氯盐酸盐沉淀完全,铂等20种共存离子不干扰测定。将方法分别用于3个管理样品、6个实际样品中45.30~84.34 g/L、40.93%~69.42%铼的测定,测定值与参考值基本一致,相对标准偏差(RSD,n=7~11)为0.023%~0.085%,加标回收率为99.8%~100.1%。  相似文献   

5.
有文献指出,在高铼酸根离子存在下产生的碲酸极谱催化还原波,适用于低浓度铼的测定,利用该法测定了钼矿石中的微量铼,其灵敏度为80ppd。之后,许多人在此基础上做了大量研究工作。目前,利用铼—碲催化波测定微量铼和碲已有不少报导。曾纪林等用示波极谱法在硫酸、硫酸羟胺、苯甲醛体系中,利用铼—碲  相似文献   

6.
K.Gyobiro提出,“在高铼酸根离子存在下,产生碲酸的极谱催化还原波,适于低浓度铼的测定”。他拟定了含钼矿石中微量铼的分析方法(灵敏度:0.08微克/毫升)。陈永乐改变了底液和测定条件,将灵敏度提高一倍(0.04微克/毫升),用于铜矿、辉钼矿中微量铼的测定。韩雅芳用该催化波测定了痕迹量碲。他们对这个催化波反应机理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我们注意到,在含高铼酸根离子的硫酸溶液中,无论加入碲酸根离子或亚碲酸根离子,都产生同样的极谱催化波。还发  相似文献   

7.
矿石中铁的络合电位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铜离子选择电极作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在pH1.5,用EDTA电位滴定法测定Fe(Ⅲ)。试验了滴定酸度、温度等条件,研究了常见金属离子的干扰情况及消除干扰的方法。该法对铁矿试样分析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8%,与EDTA化学滴定法比较相对偏差为0.5%。  相似文献   

8.
测定阳极泥中的银,通常采用硫氰酸盐滴定法或基于银离子与镍氰化物的取代反应的简接络合滴定法,由于终点指示不够明显,选择性差,引入较大误差,尤其对含银<1%的试样则更甚。用离子选择性电极直接电位法测定跟离子,操作虽然简便、快速,且灵敏度可达10~(-7)M,但准确度差。本文以硫化银固体膜电极为指示电极,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在1%硫酸—3%硝酸介质中以溴化钾工作溶液自动电位滴  相似文献   

9.
氯离子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一种离子,铜箔电解液含有微量的氯离子、大量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在铜箔生产中痕量氯离子的测定十分必要。电位滴定法测定铜箔电解液中痕量氯还较少见。本文在体积分数为80%~90%丙酮介质中,以银电极为指示电极,双盐桥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对铜箔电解  相似文献   

10.
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氟离子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氟离子的方法进行了改进,即先测样品溶液的电位值,再在空白溶液中逐滴加入氟标准溶液,直至电位值与样品溶液电位值相同,由推导的计算式即可简便得出样品溶液的浓度,测定结果与一次标准加入法的测定结果相符;并简单介绍了氟离子选择电极法中pH值、缓冲溶液和电极斜率S对氟离子测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铜火法冶炼过程中,精矿中的铼大部分挥发进入烟气,烟气经洗涤后铼富集于废酸中。研究了采用"废酸选择性沉铼-富铼渣高压浸出-KCl沉铼"工艺从铜冶炼废酸中提铼制备高铼酸钾,结果表明,优化工艺条件下废酸中铼沉淀率99%以上,产品高铼酸钾纯度99.5%。该工艺过程无废水、废渣排放,可实现与现有废水处理工艺的较好匹配。  相似文献   

12.
DDTC电位滴定法测定矿石中的铜和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用铜离子选择电极作指示电极,在适当浓度乙醇介质中,用DDTC为滴定剂,连续滴定矿石中的铜和镍或单独测定铜和镍。矿石中大量其它共存元素不干扰,可直接滴定。终点电位突跃明显,方法的精确度亦较好,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用氟离子选择电极作指示电极,电位滴定。间接测铝、硅的应用已有报导。本文在对铜电极间接测定铝的系列条件试验基础上,拟定了适合于不同含铝样品中各种含量铝的测定方法。通过实验,除超出原合金中4倍量的铜对测定有干扰外,其它共存  相似文献   

14.
基于在柠檬酸缓冲溶液中,碘离子催化高碘酸钠氧化甲基紫的反应,用自制的甲基紫离子选择性电极跟踪反应过程中甲基紫的浓度变化,研究了催化电位法测定碘的方法。结果表明,在选择的实验条件下,该方法测定碘离子的线性范围为20~280 ng/mL,相关系数为0.999 0,检出限为6.0 ng/mL,大多数常见离子不干扰测定。该方法用于管网水和天然水中微量碘的测定,样品回收率为98.04%~99.86%,相对标准偏差为0.92%~1.47%。  相似文献   

15.
容量法测定氯通常采用加过量硝酸银,以高铁为指示剂用硫氰酸钾反滴,或在氯化高汞存在下以苯肼羧基偶氮苯为指示剂用硝酸银滴定。前者由于反滴而且终点指示不明显,所以误差较大;后者使用汞盐污染环境。近年来以离子选择性电极作指示电极进行电位滴定已有不少报。本文是以硫  相似文献   

16.
电位滴定法测定牙膏中的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氟的分析方法:比色法、离子色谱法、离子选择电极法。进而建立了测定牙膏中氟的新方法,利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根据电位突跃来判断终点的电位滴定法。回收率为95%~10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1.3%。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阐述用离子选择电极法[1]测定尾矿中的氟。试料以氢氧化钠熔融分解,用水浸出熔融物后过滤,使氟[2]与硅、铁、铜、铅等分离,然后在pH6.5~7.0的柠檬酸钠-三乙醇胺介质中,以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氟离子选择电极为指示电极,用电极电位仪测定氟,加标回收率101%~105%,适用于尾矿中氟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前言经典的第二类电极作为内参比电极,电位滴定中的指示电极已有不少研究和应用。但作为离子选择电极,在直接电位法测定离子活度中应用却是聊聊无几。普遍地认为用阳极极化法制备的极化膜电极(即属于第二类电极)性能不如固态压膜电极好,因而不被人们重视。一些综合报导中,多数没有把极化膜电极归于离子选择电极之列。实际上极化膜电极有压膜电极所没有的某些优点。如固态压膜电极制作工序很烦琐,需要经过制备纯净的沉淀,而后再压片、抛光、粘合等工艺。而极化膜电极却比较简单,一般实验室都可  相似文献   

19.
根据金属钴电极的电化学性质,确定了其作为指示电极的应用条件,并将其应用于监测镍钴渣硫酸溶出过程钴离子浓度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溶液pH≤2.0时,钴电极可用作指示电极;随着钴镍渣溶出的进行,氧化钴不断溶出,溶液中Co2+浓度不断增大,钴电极指示的混合电位逐渐升高,表明钴电极可用来定性指示钴镍渣溶出过程中Co2+浓度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20.
以高铼酸铵为原料,分别采用50%TBP+50%260#溶剂油萃取法和C160树脂离子交换—真空旋转蒸发二步法制备高铼酸。结果表明,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均可制得符合行业标准YS/T 836—2012要求的Ⅰ级高铼酸产品,其中萃取法铼回收率为97.47%,NH4+去除率高达99.993%;离子交换法铼损失率为0.035%,C160阳离子树脂对NH4+的穿透吸附容量为33.6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