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富营养化湖泊营养盐的来源及治理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鹏 《水资源保护》2004,20(2):9-12
分析富营养化湖泊营养盐的主要来源:流域内农田径流、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等产生的面源污染,以及湖底沉积物中液态营养盐向上覆水中释放、再悬浮造成的内源污染。综述多途径控制面源污染的措施,介绍底泥疏浚治理内源污染的方法,以及恢复水生高等植被、建设水生植物净化区、建造人工湿地等生态性治理措施。指出应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和湖泊富营养化状况,利用多种治理手段,逐步恢复富营养化湖泊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而解决湖泊富营养化问题。  相似文献   

2.
水生植物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婕  曾诚 《人民长江》2008,39(6):88-91
结合国内外富营养化湖泊治理经验,总结了水生植物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特别是对污染水体的修复机理以及应用水生植物修复湖泊时要注意的问题.对水生植物净化水体中营养盐的机理,影响去除水中氮、磷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水生植物对水体具有净化作用,但腐烂的植物也会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应及时采取措施.水生植物还具有吸收重金属、抑制藻类生长、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作用,分别对水生植物的这些作用进行了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3.
云南典型高原湖泊富营养化及其生态修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始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湖泊富营养化问题,严重阻碍了云南社会经济发展,继而引起了人们极大地关注。已有的研究从富营养化特征、机制、演化以及生态、工程修复等方面进行了相关探究,其1980—2010年湖泊水体总磷、总氮、透明度、叶绿素、生化需氧量及营养状况指数等均指示和记录了近30年来云南典型高原湖泊富营养化特征及演化过程。在系统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云南高原湖泊富营养化的典型性与差异性、富营养化演化及其修复现状的背景下认为:近年来富营养化水体水质好转大多只是季节性或区域性迹象,云南高原湖泊整体上乃处于持续的富营养化和污染状态,部分湖泊因为周边农业用地和建设的扩展已经导致湖泊处于不可恢复状态,抚仙湖、阳宗海等湖泊周边因开发需水量大,导致湖泊水位出现快速下降和湖容大量减少。进一步对云南高原典型富营养化湖泊开展更大时间尺度的研究,特别是湖泊变化机理的研究和趋势预警的升级是今后努力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4.
富营养化浅水湖泊治理方法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娄云 《吉林水利》2005,(9):34-37
湖泊富营养化是指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水体所引起的二次污染现象。主要表现为水体的溶解氧下降、透明度降低、水质恶化、鱼类及其它大量生物死亡。湖泊富营养化的治理走过了从控制营养盐、生物调控到生态修复的艰难历程。纵观全球富营养化治理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后,不难看出,在全湖性富营养化难以快速根治的情况下,当务之急是结合当地的自然务件和湖泊富营养化状况,制定综合治理方案,优先解决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较大的局部水域富营养化问题,然后再逐步实现全湖乃至全流域的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5.
水库富营养化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晓凤 《四川水利》2006,27(5):32-33,36
1水库富营养化产生的机理及危害 在天然汇流过程中,水流会将氮、磷、腐植质等植物营养成分带入湖泊、水库,在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一些植物营养成分(氮、磷)也不断补给湖泊、水库等水域,使该类水域中植物营养成分过量积聚,出现水体营养过剩的现象,称之为“水体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6.
王淑梅  刘艳辉 《吉林水利》2009,(10):12-13,16
湖泊水库富营养化不仅破坏了水域生态环境,影响水质理化指标,同时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产生毒素还会影响水域环境、周围环境,造成水生动物及引用水的人、畜等中毒,影响城市供水。富营养化的诸多危害警示人员重视水域环境,控制污染。本文湖泊水库富营养化的危害及可能造成危害的外源污染(点源污染、面源污染)及内源污染的控制措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骆马湖富营养化发生机制与防治途径初探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骆马湖是典型的过水性湖泊,已经处于中富营养化阶段,水生高等植物大量萎缩,品种趋于单一;藻类数量上升,"水华"经常出现。根据对骆马湖富营养化发生机制的研究,结果表明,大量营养物质被携入湖和水生植物的破坏是骆马湖富营养化进程加快的主要原因。最后指出,要控制外源污染物入湖、加强湖滨湿地建设和水生植物的保护、合理进行水库调度以及湖泊内部的生物治理,以控制骆马湖富营养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资源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大量分析数据基础上,归纳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湖泊资源持续利用存在的农业与水利、渔业的矛盾,湖泊污染和富营养化,湖泊淤和沼泽发育等主要问题,并提出湖泊整治的战略地位,加强湖泊-流域的综合管理和整治,加强湖泊科学研究等维系湖泊资源持续利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湖泊富营养化防治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湖泊富营养化防治的研究进展,阐述湖泊富营养化当前主要的治理措施及实施情况,并对今后富营养化的防治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基于地理分区的湖泊水库富营养化判别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深入探讨我国湖泊水库水体富营养化特点的基础上,依据大量实测数据的回归分析得出了水体中叶绿素与营养盐的响应关系公式。通过太湖、滇池及部分水库数据的实际验证表明,该公式能较准确地反映国内该类水体富营养化进程。鉴于地理人文环境对水体富营养化的显著影响,以水体富营养进程应把握当前水体富营养化特征及潜在水体富营养化进程为指导思想,通过对EPA的Nutrient Criteria数据库分析,建议将水体所处不同区域划分为贫营养区、山区、滨海区、内陆平原、旱区5类,进而提出了基于地理分区的大陆湖泊水库水体富营养化判别标准,对国内30个湖泊的验证表明,该标准简单、实用,且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1.
郑志国  江龙  李玮  岳超  李斌 《治淮》2013,(1):97-99
1富营养化定义及其危害富营养化是指生物所需的N、P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含量下降,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大量死亡的水生生物沉积到湖底,被微生物分解,消耗大量的溶解氧,使水体溶解氧含  相似文献   

12.
湖泊富营养化成因及其综合治理技术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湖泊富营养化将直接导致水质下降,功能减退,水生态系统失衡;富营养的治理至今尚无一个湖泊实现水质和生态的完全恢复,即富营养化是一个不可逆过程。本文在分析了湖泊富营养化的现状、成因和危害的基础上,提出了湖泊富营养化的治理对策:严格控制外源污染,逐步去除内源污染,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抑藻技术辅助抑藻;利用生物、生态方法,依靠水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结合人工强化措施进行湖泊富营养化的生态修复。同时指出,采取污染源控制和生态修复是最根本、有效的治理方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将是今后富营养化治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湖泊富营养化数学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婕  曾诚 《人民长江》2007,38(11):115-118
随着经济发展,水污染日益加剧,水体污染最突出的问题是富营养化.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的一项调查表明,全球范围内30%~40%的湖泊和水库都有不同程度富营养化.湖泊富营养化通常呈现发展快、危害大、治理难、修复历时长等特点,而数学模型可以综合反映系统特征,因此建模是湖泊管理中特别有用的手段.综述了国内外湖泊富营养化数学模型的研究进展情况.将模型按照从简单到复杂分为4种类型分别进行评述,概述了各类模型的发展情况、优缺点及发展趋势.最后指出湖泊富营养化数学模型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李祥  袁政涛 《人民长江》2014,45(18):25-27
上海淀山湖湖泊水质富营养化,对湖区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威胁。根据2005~2009年淀山湖水质监测结果,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淀山湖富营养化指标体系,对湖泊富营养化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湖泊水质总体处于中度富营养化状态。2005~2009年水质呈现好转趋势,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减少。评价方法能够体现各种因子对水质富营养化状态的影响程度,结果较为客观、可信。  相似文献   

15.
随着张峰水库的形成,工业、生活污水大量的向库区排放,库区将由典型的河流水体转变为类似湖泊水体,水环境生态将发生根本的变化,水体将面临富营养化污染的严重威胁。库区水环境对氮、磷植物营养素的承栽力大小和能否开发相关的水污染控制技术是关系到本地区经济能否快速增长的关键性制约因素,寻求防治水体富营养化污染对策,维持张峰水库正常运行。改善张峰水库环境,是维持当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基于投影寻踪的湖泊富营养化程度评价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指标的不相容性以及现有方法对等级的分辨率较粗略等问题,基于我国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标准构建了投影指标函数,引入粒子群算法优化投影指标函数寻求最佳投影方向,应用最佳投影方向计算投影值,从而建立了评价湖泊富营养化等级的投影寻踪模型。同时引入混沌变量解决了采用随机生成样本系列的方法确定分段函数端点值存在的困难。实例应用结果表明,基于混沌映射的投影寻踪评价模型以投影值为单指标,采用分段函数的模型形式解决了湖泊富营养化的多指标综合评价问题,且该模型对湖泊富营养化等级的分辨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我国湖泊水环境问题与水生态系统修复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对湖泊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及污染物的大量排放,我国湖泊出现面积萎缩与干涸,富营养化加剧,淤塞严重,水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受损等问题。针对湖泊水环境问题,总结了湖泊生态系统修复的实践,从截断外源污染和控制内源污染两方面提出了修复措施,并进一步给出了修复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 一、序言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国民生活水平随着经济迅速的发展而不断提高。同时,由于一味追求工业的高速发展,忽视了环境的保护,大量的污染物排入湖内,致使湖泊水质恶化,赤潮现象不断发生,富营养化日趋严重。日本政府和有关部门积极研究富养营化的防治对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就目前日本湖泊富营养化防治对策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9.
长江流域水体富营养化演化驱动机制及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显强 《人民长江》2020,51(1):80-87
富营养化已成为长江流域河流、湖泊与水库面临的共性问题,基于近10 a来长江流域水质状况、营养物质含量、水文泥沙过程、富营养化评价指数等数据及相关历史文献,分析了长江流域水体富营养化现状及演化趋势,以典型河流、水库与湖泊为例,剖析了长江流域水体富营养化驱动机制。结果表明:①长江流域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为河流水库湖泊,上游四川盆地与中游江汉平原是长江流域富营养化湖泊与水库的主要聚集区。②近10 a来,中度富营养化湖泊比例从2009年的31.3%增加至2018年的42.7%,水库营养水平正从中营养向轻度富营养快速发展。③长江流域水体营养充足,受闸坝建设运行影响,流速减缓、流量偏枯,水体交换慢与河湖连通性差是河流、水库与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驱动力。为防控水体富营养化,建议监测重要控制断面氮磷浓度与通量,加强农田灌溉退水与水产养殖废水排放管理,开展流域水、沙、营养物质耦合输送调控。  相似文献   

20.
张文平  王成  吴芸 《治淮》2009,(12):32-33
湖泊、水库等水域的植物营养成分(氮、磷等)不断供给,过量积聚,致使水体营养过剩的现象称为水体"富营养化".由于水体中营养物质过多,水生生物(主要是藻类)大量繁殖,藻类的呼吸作用及死亡藻类的分解作用消耗大量的氧,致使水体处于严重缺氧状态,并分解出有毒物质,从而给水质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影响水体周围人民生活和经济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