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一种新的基于知识的四边通道布线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茂林  童俯 《微电子学》1990,20(4):19-23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知识的双层四边通道布线算法,该算法对四边通道的布线是通过以下四步完成的。首先,对四边通道的四个角布线,其次,对关键线网优先布线,接下来,利用线网间相互制约关系进行同步增长布线;最后,对仍然没有完成连接的线网,用李氏算法布线。由于使用了启发式规则,使得该算法具有较高的布通率和布线效率。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Over-The-Cell通道布线算法.我们将有线问题分为两个阶段:1)单元区布线,2)通道区布线.单元区布线的目标是最大可能地减小通道密度,而不同于以在算法总企图在单元区嵌入最多的线网.文中提出了最大密度段的概念,单元区布线优先选取覆盖最大密度段的线网,这更有利于降低通道密度.布线结果只需利用较少的单元区走线道,便可有效地降低通道密度,因而增强了算法的实用性.本文提出的算法已在SUN4/110工作站上用C语言编程实现,运行结果优于国内外已发表算法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文化  赵文庆  唐璞山 《电子学报》1999,27(11):61-64
本文提出了一个重叠端口通道的四、五层布线算法,算法的目标是占用尽可能少的通道布线行数,为此算法中采用了扩展布线的概念,将部分线网分配到器件区域中进行布线,在通道内部布线时,引入了重叠端口通道的垂直约束矩阵的概念,并用它来避发式算法的线网布线顺序,算法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证布线的成功,从运行实例上来看,算法速度很快,而且结果都是近似最优的(或者是最优,或者是比最优解多一个布线行)。  相似文献   

4.
双金属层门阵列跨单元行布线问题与算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昌胜  洪先龙 《半导体学报》1992,13(10):629-635
在双金属层门阵列布图中,跨单元行的走线可以直接在单元上进行,这些单元被称为“走线块”.充分地利用走线块上的两层走线空间,可以降低通道密度并减少通孔数.本文给出走线块布线问题及求解算法。包括三个过程:首先确定走线块引线端的相对位置关系,其次是定位引线端,最后实现走线块内的连接.给出的算法已经用C语言实现并嵌入一门阵布图系统.实例运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可以有效地降低通道密度和提高通道布通率.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现有的总体布线方法及宏单元阵列总体布线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带权动态调整思想的适合于宏单元阵列一层半和双层版图模式的总体布线算法,其目标是合理地利用已确定的布线区域,使各线网均匀地分布在芯片上,获得尽可能高的布通率。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拓扑分析的多层通道布线算法。算法把整个布线过程分成拓扑分层和物理布线两个部分。拓扑分层利用线段交叠图及模拟退火算法解决线段分层及通孔最少化问题,物理布线过程引入虚拟走线道解决交叉问题,再利用轮廓线跟踪的方法来决定最终确定各线段的布线位置。算法还解决了多层布线分层的管脚约束问题和相邻约束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这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H—V布线模式下产生通孔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不同线网间存在几何重叠或交叉;标准单元内布线主要应用多晶硅层与单金属层的布线层资源,考虑到不同层间相异的导电特性,文章提出了一种算法,基于网段拓扑交叉分析实现最大化金属层及最小化多晶层分配,优化线网通道分配与线长,同时满足通孔最小化。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考虑光学邻近效应的详细布线算法.该算法在布线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线网走线相对位置及布线线形对其光学邻近效应的影响,通过相应的光刻模拟模型定义了用于估计光学邻近效应(optical proximity effect,OPE)的OPE费用函数,并采用OPE费用阈值控制Steiner树的生长方向和走线路径的选择,同时兼顾线网长度.为提高算法效率,避免布线过程中反复调用光学模拟程序带来的算法运行速度慢的问题,对可能的走线模式建立了计算OPE费用所需的光强查找表格,使算法的运行速度大大提高.在实际的工业用例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详细布线算法使布线结果中的OPE问题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有利于后处理过程中的光学邻近效应校正技术的运用,算法的运行时间是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个VLSI多层区域详细布线算法,算法使用模拟进化技术进行拆线重布线,对单个线网则使用改进型多层迷宫算法进行布线。  相似文献   

10.
MARS:一个通用多层区域布线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琪  严晓浪 《半导体学报》2001,22(4):516-519
提出一个 VL SI多层区域详细布线算法 ,算法使用模拟进化技术进行拆线重布线 ,对单个线网则使用改进型多层迷宫算法进行布线。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分析线网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由分层条件下的通道区布线模型:同层限制图Gs,相交图Gi,基于这一模型,分析了二层布线条件下对线网分层和布线序的基本限制,导出了分层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线网可Overlap的性质和条件,从总体分析的思想出发,提出了直接以完成布线通道区所需面积最小化为目标的分层布线算法,实验结果表明,通道区布线面积和通孔的致目比基于横竖分层的布线算法有较大减少,对于Deutsch′s diffjcult example,该算法获得18个track解。  相似文献   

12.
超平面布线     
本文大胆打破了传统通道模型的束缚,建立了一个能更好体现多层布线内在本质约束的新模型:超平面布图模型,在该模型下提出了超平面布线算法。该算法以全新的逆向删冗策略成功地解决了布线线序的问题,使线网布线真正达到了并行处理。算法遵循了王守觉先生关于总体分析的方法作为解决超平面布线问题的指导思想,以布线层数最少化和通孔最少化为目标,通过动态地分析线网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全局考虑去释放各线网占据的不合理布线资源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考虑光学邻近效应的详细布线算法.该算法在布线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线网走线相对位置及布线线形对其光学邻近效应的影响,通过相应的光刻模拟模型定义了用于估计光学邻近效应(optical proximity effect,OPE)的OPE费用函数,并采用OPE费用阈值控制Steiner树的生长方向和走线路径的选择,同时兼顾线网长度.为提高算法效率,避免布线过程中反复调用光学模拟程序带来的算法运行速度慢的问题,对可能的走线模式建立了计算OPE费用所需的光强查找表格,使算法的运行速度大大提高.在实际的工业用例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详细布线算法使布线结果中的OPE问题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有利于后处理过程中的光学邻近效应校正技术的运用,算法的运行时间是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14.
在VLSI布线设计中,线网的分布情况直接影响到VLSI芯片的电学性能、可靠性和制造成本。但是,由于通道区布线问题的计算复杂性很高^[1],布线过程中往往没有考虑到线网的分布问题,因此,布线完成后有必要对布线结果进行一次线网分布优化。本文中提出了两种工艺的双层通道区布线线网分布优化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算法。  相似文献   

15.
在VLSI布线设计中,线网的分布情况直接影响到VLSI芯片的电学性能、可靠性和制造成本。但是,由于通道区布线问题的计算复杂性很高 ̄[1],布线过程中往往没有考虑到线网的分布问题,因此,布线完成后有必要对布线结果进行一次线网分布优化。本文中提出了两种工艺的双层通道区布线线网分布优化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算法。  相似文献   

16.
超平面概略布线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提出体现多层布线内在本质约束的新模型:超平面布图模型及超平面概略布线算法.该算法以全新的逆向删冗策略成功地解决了布线线序问题,使线网布线真正达到并行处理;基于总体分析方法,以布线层数和通孔最少为目标,通过动态地分析线网间相互位置关系,全局考虑地释放各线网占据的不合理布线资源,使布线过程避免了迭代,以较高处理效率获得高精度的解.  相似文献   

17.
KBSRS是以我们提出的一种新的基于知识的四边通道区布线算法为基础,在SUN3/60工程工作站上用PASCAL及C道区布线系统.文中重点讨论了布线算法及KBSRS的实现.理论分析及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考虑拥挤度和性能的全芯片可控布线系统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个全新的全芯片可控布线系统框架,同时考虑布线拥挤度和芯片性能.为了在总体布线和详细布线之间架起桥梁,该框架把总体布线和详细布线集成起来,交互进行,每完成一个线网的布线,都及时对布线资源进行更新,由此可以得到精确的资源估计结果,有利于指导后续总体布线决策.该系统框架的主要特征包括快速的基于模式的和基于外框约束下最短路算法的总体布线器、基于迷宫算法的拥挤度驱动的详细布线器以及在两个布线器之间很好的交互性.在该布线系统框架中,为了优化电路性能,在布线中关键线网被赋予更高的优先级.同时,为了优化不同的布线目标,可以采用不同的线网排序策略.该布线系统框架在一套公用的测试电路上完成测试,并与之前提出的多级布线系统框架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布线系统框架在电路性能、布通率和运行时间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改进.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了一种在通道内将P/G网与信号网的实体布线一体化考虑的优化布线策略,目的是在保证100%布通的前提下,完成P/G网的平面化实体嵌入和信号网的实体布线,并使P/G走线对信号网走线的影响尽可能小。算法以提高布线区利用率、减小通道高度和减少通孔数为目标,实现总体性能的优化。系统实现的结果表明,本文算法所采用的策略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结合无网格布线的特点,提出一种新的无网格拆线重布算法.该算法显式地表示并动态更新线网所属区域的拥挤程度.在拆线重布进行待布线网的路径搜索时,每个扩展节点中增加拆除线网周边的拥挤权重,从而将待布线网的路径搜索过程和拆除线网的选择过程统一起来,有效地提高了被拆除线网重新布通的可能性.该算法利用改进的二叉区间树有效组织中间数据,降低计算的复杂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消除布线顺序对布线结果的影响,提高布通率,且算法运行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