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甲基丙烯酸、十六醇、乙酸乙烯醋为原料,用先酯化后聚合法设计并合成了甲基丙烯酸十六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用作柴油低温流动性能改进剂.得到了制备该聚合物的最优反应条件,酯化:n甲基丙烯酸:n=六醇=1:1、ω对甲苯磺酸=1.8%(以酸醇总质量计,下同),ω=甲苯=105%、酯化时间90 min;聚合:ω乙酸乙酯=30%,...  相似文献   

2.
以甲基丙烯酸、十六醇、乙酸乙烯酯为原料,用先酯化后聚合法设计并合成了甲基丙烯酸十六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用作柴油低温流动性能改进剂。得到了制备该聚合物的最优反应条件,酯化:n甲基丙烯酸∶n十六醇=1∶1、w对甲苯磺酸=1.8%(以酸醇总质量计,下同),w二甲苯=105%、酯化时间90 min;聚合:w乙酸乙烯酯=30%,w过氧化苯甲酰=1.8%,反应时间4 h,反应温度80℃。改进剂加剂量9 490μg/g时,可使自制0#柴油冷滤点下降11℃。  相似文献   

3.
周渝  仙鸣  王佳 《化学工程师》2013,(12):63-65
以甲基丙烯酸十六酯和醋酸乙烯酯为原料,甲苯为溶剂,过氧化苯甲酰为催化剂,反应温度80~85℃,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甲基丙烯酸十六酯-醋酸乙烯酯聚合物。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在反应单体甲基丙烯酸十六酯:醋酸乙烯酯的比例为2∶1,反应时间为5h,催化剂浓度为1.0%时为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4.
吸水剂在甲基丙烯酸十六酯制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改进的熔融酯化法制备了甲基丙烯酸十六酯。重点研究了反应温度、吸水剂用量及吸水剂加入方式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确定了该法制备甲基丙烯酸十六酯的工艺为:反应温度120℃,吸水剂无水硫酸镁和十六醇的量比为1∶70,反应进行2h后加入吸水剂无水硫酸镁,继续反应2h,酯化率可达96%以上。用液相色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纯化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纯化产物为甲基丙烯酸十六酯。  相似文献   

5.
以α-甲基丙烯酸和马来酸酐为原料,经酯化反应合成了α-甲基丙烯酸高碳混合酯及马来酸酐高碳混合酯,确定了酯化反应条件。采用甲苯作溶剂,通过溶液聚合法合成了α-甲基丙烯酸高碳混合酯-马来酸酐高碳混合酯-乙酸乙烯酯-苯乙烯四元共聚物的柴油降凝剂,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单体配比1∶2∶3∶1,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用量0.8%,反应温度为85℃,反应时间为6 h。考察了该降凝剂对锦州石化公司二套加氢柴油的降凝助滤效果,确定0.07%为降凝剂的最佳添加量。  相似文献   

6.
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了甲基丙烯酸和高碳链混合醇直接酯化合成甲基丙烯酸混合醇酯的工艺条件。其酯化反应的工艺条件为:酸醇量比为1.2:1,w(催化剂)为1.5%,w(阻聚剂)为0.5%,反应温度130℃,反应时间4h,空气流速为0.16L/min。用甲基丙烯酸高碳链醇酯为单体,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为交联剂,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聚乙烯醇为分散剂,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具有吸油性能的甲基丙烯酸高碳链混合醇酯共聚树脂,并用均匀设计试验法优化了聚合合成工艺条件:w(交联剂)为1.2956%,w(引发剂)为1.0298%,w(分散剂)为0.2374%,反应温度88℃,该聚合物的吸油倍率最大值为16.0340g柴油/g树脂。  相似文献   

7.
张小博  刘海萍 《应用化工》2012,41(7):1117-1119
以甲基丙烯酸、丙烯酸和聚乙二醇为主要原料,以甲苯为带水剂,混酸为催化剂,对苯二酚为阻聚剂,通过酯化反应合成出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单酯活性大单体,最佳反应条件为:原料醇酸物质的量比为1∶2,催化剂的用量为4%(以聚乙二醇的质量计),阻聚剂对苯二酚的用量为0.3%(以甲基丙烯酸的质量计),温度为95℃,反应时间为8 h,酯化率达86.4%。  相似文献   

8.
刘宝生  黄军左  陈小平 《化学世界》2011,52(8):494-496,503
以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为主要原料,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对苯二酚为阻聚剂,通过酯化反应合成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单酯.通过正交实验确定酯化反应的最佳条件:甲基丙烯酸与聚乙二醇摩尔比为4∶1,催化剂对甲基苯磺酸为4%(以聚乙二醇质量计),阻聚剂对苯二酚为1%(以甲基丙烯酸质量计),温度为85℃,反应时间6h,其酯化率达到99....  相似文献   

9.
聚羧酸系减水剂大单体PEGMAA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为主要原料,以甲苯为带水剂、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对苯二酚为阻聚剂,通过酯化反应合成出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单酯活性大单体.确定出最佳反应条件为:原料酸醇物质的量比为3.5: 1.0,催化剂对甲基苯磺酸的用量为3%(以聚乙二醇的质量计),阻聚剂对苯二酚的用量为1%(以甲基丙烯酸的质量计),温度为90 ℃,反应时间为6 h,合成出活性大单体的酯化率可高达99.1%.产品经酯化率的测定和IR结构表征,证明是目标产物.  相似文献   

10.
减压条件下聚羧酸系减水剂活性大单体MPEGMA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减压条件下甲基丙烯酸(MA)和单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直接酯化合成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单甲醚酯(MPEGMA)的过程,考察了真空度、反应温度、阻聚剂用量、催化剂用量以及反应时间等条件对酯化率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表征了酯化产物的结构.结果表明,在优化的反应条件(阻聚剂氮氧自由基哌啶酮用量为甲基丙烯酸质量的0.2%,催化剂对甲苯磺酸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6%,82.4 kPa,80℃,5 h)下,MPEG和甲基丙烯酸物质的量比为1:1时的酯化率可达到66.5%,酯化产物双键结构的红外特征峰明显,所得到的MPEGMA为单体通过共聚合成的聚羧酸减水剂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保塑性,掺入该减水剂0.3%质量分率的水泥净浆流动度可达到290 mm.  相似文献   

11.
油酸与异丙醇在对甲苯磺酸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制备油酸异丙酯,研究了催化剂用量、醇酸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对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的量4%,醇酸体积比2.5∶1(摩尔比10.3∶1),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5 h,酯化率达到91.8%。动力学计算表明,对甲苯磺酸催化制备油酸异丙酯的反应级数为1级,频率因子A=611.1,反应活化能为24.0 kJ/mol。  相似文献   

12.
以氨基酸与苯甲醇的酯化反应为模型反应,研究了氯化氢催化下的氨基酸酯化工艺。采用1,2-二氯乙烷作为溶剂,共沸蒸馏带出生成的水,以促进酯化反应完成,再经重结晶后得到目标产物氨基酸苄酯盐酸盐。当氨基酸与苯甲醇物质的量之比为1.00:1.08,反应温度83℃,反应时间4~6 h时,收率可达65%左右。此外,在氨基酸与甲醇等低沸点醇进行酯化时,采用醇同时作为反应物和带水剂的方法,提高反应的平衡转化率,并将蒸馏出的醇经过除水处理后重新加入反应体系中,氨基酸酯盐酸盐收率在75%~85%。利用反应-分离耦合技术提高了产物的收率与纯度,缩短了反应时间,减少了原料的用量。  相似文献   

13.
采用磷钨酸铈作为催化剂,在反应温度67 ℃合成棕榈酸和硬脂酸混合酸甲酯反应,研究酸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并在最佳反应条件基础上研究催化剂的循环利用工艺。结果表明,在酸醇物质的量比1∶10、催化剂用量为棕榈酸和硬脂酸混合酸质量的8%、反应时间4 h和催化剂重结晶后循环利用10次条件下,棕榈酸和硬脂酸混合酸转化率均≥96.0%,催化剂反应前后的IR和XRD表征发现,催化剂均为Keggin型结构,未发生变化,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间苯二甲酸二甲酯磺酸钠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氧化硫磺化间苯二甲酸、甲醇酯化、亚硫酸钠中和合成了间苯二甲酸二甲酯磺酸钠 ,考察了影响反应的因素。结果表明 ,间苯二甲酸和三氧化硫摩尔比为 1∶1.2 ,反应温度为 190℃ ,反应时间 5h是较适宜的磺化条件 ;酯化条件为甲醇和间苯二甲酸摩尔比 3∶1,反应温度 6 5℃ ,时间 2h ;亚硫酸钠在 2 0℃~ 5 0℃中和 ;总收率达 81.7%。  相似文献   

15.
Lewis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合成丁二酸二异丙酯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两步法制备了9种不同的Lewis酸性离子液体,采用1H NMR、FT-IR对离子液体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系统地考察了其对丁二酸和异丙醇酯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离子液体随着卤化物用量增加表现出更强的酸性。其中[Bmim]Br-Fe2Cl6催化合成丁二酸二异丙酯效果良好,催化剂用量为丁二酸质量的10.0%,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4 h,酸醇摩尔比为1:5,丁二酸二异丙酯收率为88.9%,酯化率达92.7%。离子液体重复使用6次后,产品收率下降1.7%。  相似文献   

16.
刘明灯  赵文军  宋永波  高林 《应用化工》2006,35(7):529-531,534
以3、ZSM-5、HZSM-5等分子筛为催化剂,考察了十三碳二元酸与异辛醇进行酯化的反应条件。结果表明,HZSM-5分子筛在常压、温度为469 K、酸醇摩尔比为1∶4、时间为4 h、催化剂用量为2.8%,十三碳二元酸的酯化率达99%以上,产物的最后收率达84%以上,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以上,产率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活性炭固载硅钨酸催化酯化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一种硅钨酸载体催化剂催化酯化反应的一般规律。考察了催化剂的吸附量和重复使用性能 ,脂肪酸的酸性 ,脂肪醇 ,含环醇和芳香酸的种类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实验表明 ,这种催化剂不仅重复性能好 ,同一催化剂重复使用 5次 ,酯收率只减少 1% ;而且催化活性高 ,当硅钨酸吸附量为 2 1 1%时 ,催化合成戊酸丁酯的收率可达 92 6 %以上。催化反应表现出脂肪酸酸性越强 ,脂肪醇体积和含环醇空阻越小 ,酯的收率越高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8.
The production of ethyl ester was investigated using a new reaction system consisting of a reactor coupled to an adsorption column. The adsorption system was used to shift the equilibrium toward ethyl ester production by removing the water from commercial ethanol and the water produced during the esterification reaction. A condenser placed above the adsorption column was responsible to condensate the vapor, returning water free ethanol to the reactor. Ethyl ester was produced by esterification of oleic acid and ethanol using sulfuric acid as catalyst. The results showed a yield of 99.9%. The best operating condition was found operating the reactor at 110 °C, 1% of catalyst (w/w) and with an oleic acid to ethanol ratio of 1:3.  相似文献   

19.
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柠檬酸、正丁醇为原料酯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探讨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柠檬酸与正丁醇物质的量比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4.0h,反应温度140℃,正丁醇与柠檬酸物质的量比5:1,催化剂的用量为柠檬酸的2%。反应初产物经先中和碱洗后,再减压脱醇,产品外观色泽符合质量要求。此条件下,柠檬酸三丁酯酯化率为98.9%。  相似文献   

20.
王敏  张富捐 《河北化工》2012,35(1):36-38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固载杂多酸催化剂H4SiW12O40/SiO2。以癸酸和异戊醇为原料,催化合成癸酸异戊酯。考察了影响酯化率的各种因素,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酸醇物质的量比为1∶1.6,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3%,环己烷用量为8 mL,反应时间为60 min,酯化率可达96.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