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根据不同时期入黄泥沙处理和利用的状况和特点,提出对黄河泥沙应采取"拦、调、排、放、挖"等多种措施综合处理和利用。通过不同方案及泥沙治理效果的比较,研究提出了2030年前采用水土保持特别是多沙粗沙区拦沙工程拦沙、骨干水库拦沙,以及调水调沙、河道排沙、放淤、挖河疏浚及泥沙利用等多种措施相结合的综合处理和利用泥沙的配置方案。分析论证了在配置方案条件下,2020年前进入黄河下游河道的年平均泥沙量为4.41亿t,下游河道年平均冲刷泥沙0.41亿t,可维持4 000 m3/s以上的中水河槽;2020—2030年进入黄河下游河道的年平均输沙量为5.32亿t,下游河道年平均淤积0.46亿t,可维持4 000 m3/s左右的中水河槽。  相似文献   

2.
在简略概括分析黄河水沙基本特点及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就黄河泥沙各项处理对策进行了较全面的讨论。黄河泥沙处理是个长期的艰巨的工作,只有在大力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同时,建立水沙调控体系并优化调度,合理处理利用水沙,才能充分发挥"拦、排、调、放、挖"综合治理体系的主体效应。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50年黄河泥沙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鉴衡 《人民黄河》2000,22(1):18-21
黄河泥沙问题的复杂性和治理难度为世界之最,泥沙问题是治黄的症结所在,新中国成立后,黄河的治理开发受到空前的重视,黄河泥沙的研究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从泥沙的来源和特性,三门峡等水库泥沙问题,黄河下游河床演变基本规律,动床河工模型试验和泥沙数学模型计算,以及黄河下游引黄淤背理论和实践技术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半个世纪以来黄河泥沙研究取得的重大进展和突破,指出“拦,排,放,调,挖”作为处理和利用黄河泥沙,  相似文献   

4.
黄河泥沙处理对策的发展、实践与认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简略概括分析黄河水沙基本特点及变化趋势的基础上 ,就黄河泥沙各项处理对策的提出背景、实践结果以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的回顾总结。黄河泥沙处理是个长期、复杂、艰巨的工作 ,只有综合规划、统筹考虑 ,在大力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同时 ,建立水沙调控体系并优化调度 ,合理处理利用水沙 ,才能充分发挥“拦、排、调、放、挖”综合治理体系的主体效应  相似文献   

5.
王化云在黄河治理方略上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炜 《中国水利》2009,(15):4-7
新中国成立后的60年,伴随人们对黄河内在规律认识的逐步加深,先后提出了“宽河固堤”“蓄水拦沙”、“上拦下排,两岸分滞”和…上拦下排、两岸分滞’控制洪水;‘拦、排、放、调、挖处理和利用泥沙”等多个黄河治理方略。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分析研究,揭示了黄河治理方略的演变与发展,重点阐述了王化云为此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实施黄河泥沙处理与利用有机结合战略运行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未来一个时期内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的属性不可能发生根本改变,黄委在本次黄河流域综合规划中仍将“拦、排、调、放、挖”作为黄河综合治理的战略措施。随着治黄实践的逐步深入,除充分认识到调水调沙措施其中的分量之外,也更加意识到黄河水沙调控体系建设的紧迫性,意识到水库泥沙处理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实际上,20世纪80、90年代西北地区就做过中小型水库和拦泥库的泥沙处理现场试验,效果良好,但均因没有后续的资金作支撑而搁置。调研过程中我们还注意到,作为地方行为从库区抽出的泥沙直接排到其下游河道.没有考虑对黄河干流的影响和当初修建这些淤泥库的作用。故此,如何实现泥沙处理与利用的有机结合,形成连续的资金链条和良性循环的机制,以期黄河长治久安,是目前治黄工作必须直面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在综合考虑未来黄河水沙变化趋势和黄河水沙调控体系建设的情况下,结合实测资料和数学模型计算成果,系统分析了"拦、排、放、调、挖"等处理泥沙措施在黄河干流不同河段的作用,认为未来应进一步加强"调"的作用,结合"拦、排、放"等措施,延长水库使用寿命,减少下游河道淤积,优化配置黄河泥沙分布。提出了黄河干流不同河段的治理目标:2020年前降低潼关高程1m左右,2020—2050年降低潼关高程2m左右;2030年前维持中水河槽的平滩流量为4000m3/s左右,2030—2050年维持中水河槽的平滩流量为3500m3/s左右。研究了古贤水库在黄河水沙调控工程体系和黄河中下游治理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为达到黄河中下游在2050年前的治理目标,阶段性实现黄河长治久安,建议在小浪底水库拦沙库容淤积之前,尽早建成古贤水库,充分发挥古贤与小浪底水库联合调控运用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淤临河固堤技术,是黄河“拦、排、放、调、挖”综合治理方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利用黄河下游滩区已建灌溉引水工程和中小洪水泥沙资源,有计划地引水淤临固堤、淤滩改土,消除顺堤行洪险情,改善滩区生态环境,是提高黄河堤防和滩区的抗洪能力、减少洪水灾害的有效途径。本文根据黄河下游滩区中小洪水引水放淤的实践,提出了引水淤临工程布置、控制应用和技术措施等。  相似文献   

9.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灌溉存在的问题有工程配套设施落后、泥沙清淤困难、影响防洪除涝、占压耕地、堆沙区周边土地沙化等。引黄淤灌的效益主要体现在淤灌增收、围堤放淤、优化粮食品质、加固黄河大堤、开发建筑材料等方面。目前,引黄灌区泥沙资源化利用已经具备了技术基础和条件,灌区泥沙资源化模式可概括为"拦、沉、放"三方面。  相似文献   

10.
黄河泥沙资源丰富,地方经济发展和生态利用对黄河泥沙资源的需求量较大,潜在经济效益可观。黄河泥沙资源利用作为一个新兴产业,需要通过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培育市场,逐步走向产业化道路,从而促进黄河下游河道淤积问题的有效解决。通过黄河泥沙资源转型利用现状和市场化前景分析,利用政策分析工具,提出黄河泥沙资源利用产业化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模式和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黄河水库群水沙资源化联合调度管理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黄河2003年秋汛洪水调度实践、黄河水沙资源和处理洪水泥沙措施的分析研究,提出要对黄河进行水库群水沙资源化联合调度管理的理念,水沙一体化、"科学拦蓄、调排有序、挖放结合、分滞兼顾"的调度管理思想及"场次洪水汛限水位"、洪水泥沙调度实行两个"二级分化"、拓宽分水分沙途径、水库群一体化调度等措施。并提出了相关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黄河流域水沙资源区域分布的基础上,本文采用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和水文量累计曲线法分析黄河水沙资源量的变化特征,进而探讨了黄河泥沙的资源化及水沙资源量变化对泥沙资源化的影响。黄河龙羊峡水库以上河段年径流量和输沙量没有明显变化,其他干流河段和中游大部分典型支流的径流量和输沙量随时间具有明显的减少趋势。黄河水沙资源量大幅减少对泥沙资源化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水沙资源量大幅减少会降低引洪淤滩、淤临和淤背的效率,限制灌区黄河泥沙烧制建筑材料、淤改与稻改等途径的实施,减小黄河口泥沙造陆的速率,影响黄河与河口湿地质量与数量的塑造;而对灌区浑水灌溉、清淤泥沙利用等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从黄河水沙情势变化、黄河水沙运动基础理论、黄河水沙调控理论与技术、河床演变与河道整治,以及黄河下游河道滩槽协同治理、泥沙综合处理与利用方略等方面,概要地介绍了黄河泥沙研究的重大科技进展,展望了黄河泥沙研究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未来一段时期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指引下应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未来黄河下游治理的主要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红武 《人民黄河》2004,26(11):5-7
针对黄河下游治理难度大、河情十分特殊的实际,提出了黄河下游治理的主要对策:①必须把握黄河未来水沙变化的规律;②要解决好黄河下游水资源不足的实际问题,在加大减沙入黄措施的同时寻求调水济黄途径;③应加大宽河道整治力度,重点研究“二级悬河”治理的对策;④对黄河下游宽河道边界应有新的布局;⑤黄河口治理应采取“输、挖、分”并举的方案,即束水冲沙、输沙入海,挖沙疏浚和科学分洪。  相似文献   

15.
流域水沙资源优化配置理论与模型及其在黄河下游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胡春宏  陈绪坚 《水利学报》2006,37(12):1460-1469
本文在分析流域水沙资源利用现状、水沙灾害性及水沙优化配置必要性的基础上,构建了流域水沙资源联合多目标优化配置理论框架,它由河床演变均衡稳定理论和水沙资源联合多目标优化配置理论组成,进而建立了流域水沙资源优化配置数学模型,该模型包括河床演变均衡稳定模型和水沙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两个子模型。应用模型计算分析了黄河下游主河槽的均衡稳定断面尺寸和输水输沙优化的临界指标,提出了强化非恒定流调水调沙、调控含沙量60~100kg/m3之间的不利水沙条件等改善小浪底水库调度运用的措施,并进一步提出了黄河下游水沙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的模式, 应用模型计算分析了不同水沙条件的水沙资源优化配置方案,为黄河下游河道的科学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较为全面地回顾了我国黄河下游治理方略的演变,着重介绍了黄河下游治理的最新科研成果——流域"分区治理"新方略.新方略将黄河河道至大堤之间的流域空间依次划分为生态移民安置区、高效生态农业区和生态湿地等功能区,利用泥沙放淤、挖河疏浚等技术手段实施滩区再造,建设嫩滩、二滩和高滩,以达成洪水分级设防、泥沙分区落淤、滩槽水沙自由交...  相似文献   

17.
黄河口治理与水沙资源综合利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李泽刚 《人民黄河》2001,23(2):32-34
通过分析黄河的入海水沙变化、海岸的严重侵蚀以及水沙资源利用的不平衡状况,证明建设西河口水利枢纽,可实现灵活调度和利用进入河口地区的水沙,使河口海岸处于动态平衡,消除河口淤积对下游的影响,为清水沟流路长期稳定创造了基本条件,同时优化了河口地区水沙综合利用系统。  相似文献   

18.
浅析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以黄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来保障黄河流域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黄河水资源的特点与开发利用中面临的缺水形势严峻、部分地区用水浪费、水污染严重、中游干流河段水库调节能力不足、水资源管理水平亟待提高等主要问题,探讨了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特点及其该系统对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影响、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概念框架以及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9.
由于自然气候条件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下游的来沙量大幅减少,为了维护黄河下游河槽均衡稳定、治理"二级悬河",合理利用泥沙资源,开展黄河下游泥沙均衡配置研究。采用黄河下游泥沙均衡配置数学模型,按照新水沙条件和配置模式,计算了黄河下游泥沙均衡配置方案,计算结果表明,来水来沙条件对泥沙配置状况的影响较大,一般年来水量约260亿m3条件下,如果年来沙量少于4亿t左右,黄河下游河槽不淤积萎缩,修建防护堤对增大平滩流量有一定作用,滩区放淤可以改善泥沙分布状况。通过对各配置方案综合评价,提出了建议方案及不同配置方式的泥沙配置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