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稠油热采老区蒸汽吞吐井经济极限累积产量关系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动态财务净现值法,依据河南油田稠油蒸汽吞吐开采的投资及经营成本,结合稠油油藏蒸汽吞吐生产特点,导出了简洁实用的单井蒸汽吞吐经济极限累积产量关系式。在合理确定相关参数的基础上,测算了河南油田特薄层、薄层和中厚层稠油油藏蒸汽吞吐经济极限累积产量,为热采老区开发调整及动用特薄层稠油油藏提供了经济界限参数,可用以指导稠油油藏经济有效地合理开发,进一步提高稠油热采老区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河南油田稠油油藏具有“浅、薄、稠、散”的特点。经过河南油田稠油开发战线“七五”和“八五”初期艰难的探索和技术攻关,取得了这类低品位的薄层特超稠油蒸汽吞吐技术上和经济上的成功,大大降低了稠油油藏注蒸汽开采界限参数。进入“八五中后期以来,河南油田蒸汽吞吐开发单元普遍进入商周期吞吐阶段。如何搞好高周期开发,又成为摆在稠油开发战线广大科研人员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他们紧密结合稠油油藏地质特点和开采特征,研究配套了薄层特一超稠油油藏高同期蒸汽吞[对优化技术,研制了商周期吞吐最佳往采工艺参数配套实用图版。高周期…  相似文献   

3.
特薄层稠油蒸汽吞吐界限及开采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河南井楼、古城油田特薄层稠油油藏地质特征再认识研究,总结出了此类油藏蒸汽吞吐生产规律;并运用动态财务净现值法和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特薄层稠油蒸汽吞吐经济极限油汽比、产量以及不同类型稠油吞吐开采地质参数界限条件;优化了注采工艺参数;阐明了提高开发效果的技术对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开采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研究井楼、古城油田 3~ 5m特薄层超稠油油藏地质和开采特点的基础上 ,根据特薄层稠油单井蒸汽吞吐经济极限累积产量研究结果 ,系统研究了 70× 10 0m和 10 0× 141m井距条件下特薄层超稠油油藏返层兼采、一套层系开发和两套层系开发的蒸汽吞吐开采厚度界限条件。该技术可用以指导 3~ 5m低品位超稠油油藏经济有效地合理开发  相似文献   

5.
浅层稠油油藏热采合理井网密度及加密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针对浅层稠油油藏热采目前生产井网、井距形式及井网密度现状,利用密闭取心、生产动态分析、驱替特征、累积产量特征、油藏热平衡、数值模拟及国外稠油采井网密度类比等研究方法,对优化合理井距、极限井距及经济合理生产井数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了浅层稠油油藏热采目前的井网尚需进行加密,才能真正有效运用油藏、进而改善蒸汽吞吐和蒸汽驱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6.
提高陈家庄南区薄层稠油油藏开采效果的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岚 《钻采工艺》2009,32(4):58-60
胜利油田河口采油厂陈家庄薄层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热采防砂有效期短,层薄、净总比低,热损失严重。针对以上问题,采油厂进行了提高薄层稠油热采效果配套工艺技术研究,取得了显著效果。开展了薄层稠油热采防砂新工艺模式的研究及应用,有效延长了防砂有效期;开展了油溶性降黏剂+CO2+蒸汽的复合吞吐工艺的研究及应用,优化了CO2注入强度以及油溶性降黏剂的注入量和浓度,有效提高了蒸汽在薄层稠油油藏的波及体积,同时也有效补充了地层能量;开展了薄层稠油水平井配套技术的研究,优化了水平井注汽参数,研究应用了均匀注汽管柱,现场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7.
河南油田采油二厂普通稠油油藏转过热蒸汽注汽吞吐后,生产过程中沿用湿蒸汽注汽时的注采参数,2009年8月至2010年3月底,油汽比仅达到0.16。应用数值模拟技术,对高浅3区普通稠油油藏在不同油藏温度下过热蒸汽吞吐的注采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现场应用后,油汽比提高到0.2,达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新疆浅层稠油油藏由于原油粘度高,埋藏浅,地层温度低,天然能量不足,油藏流体不具备流动性;注蒸汽热采,随吞吐轮次增加,递减加大,采油速度降低,存水率升高,油汽比下降,效果变差,开采难度加大。为提高稠油开发效果,通过稠油注氮气作用机理研究、物理模拟研究、注蒸汽加氮气吞吐数值模拟研究,确定油藏物性界限条件、氮气注入方式及合理的注采参数与时机。进行稠油注氮气提高开发效果试验取得成功,并首次将大规模工业化注氮应用于新疆九7+8区齐古组浅层特超稠油油藏,开发效果显著。为改善稠油开采效果,提高吞吐阶段采收率,减缓稠油产量递减提供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提高胜利油区稠油热采采收率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胜利油区的稠油资源进行分类评价 ,指出胜利油区稠油油藏类型的复杂多样性 ;在分析该区稠油注蒸汽热采开发形势的基础上 ,认为稠油热采所暴露的主要矛盾是 :已开发区块基本进入高轮次吞吐阶段 ,面临如何确定下步开发方式及提高采收率问题 ;而尚未开发的新区大多属于超稠油、低渗、薄层或深层等开采难度较大的低品位油藏。为改善稠油油藏的热采效果 ,进一步提高采收率 ,油藏工程及数值模拟研究表明 :对老区不适合转驱的油田 ,通过综合治理、新技术应用 ,可以改善开发效果 ;理论研究及现场工业开发实践表明 ,乐安油田具有汽驱的可行性 ;利用水平井可有效开采超稠油。通过上述开发对策的实施 ,预计胜利油区稠油增加可采储量 96 0× 10 4 t,使该区稠油步入经济合理的开发轨道。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应用注采关系曲线计算热采稠油油藏的证实储量”一文的应用与思考,补充了相关经济参数,修正了周期经济极限油汽比计算公式,明确了公式的适应范围。提出了适合热采稠油蒸汽吞吐和蒸汽驱开发的经济极限油汽比计算公式,并以杜229块和马龙湾油藏为例进行了验证,证实了方法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高能  赵健  何嘉 《新疆石油地质》2020,41(6):748-752
鲁克沁三叠系深层稠油油藏经过多年的注水开发,出现了含水率上升快、水驱效率低、采出程度低等问题。为了解决水驱矛盾,提高单井产量,提出了减氧空气吞吐的方案。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减氧空气吞吐的机理,优化了注入参数。基于理论研究结果,在鲁克沁三叠系深层稠油油藏开展了减氧空气吞吐矿场试验,结果表明:减氧空气吞吐降水增油的机理是稠油注减氧空气后存在拟泡点,形成泡沫油流分散降黏,同时封堵水流优势通道,扩大波及体积。注气量、注气速度和焖井时间对减氧空气吞吐效果影响较大,建议单井注气量40×104 m3,注气速度4×104 m3/d,焖井时间8~10 d。鲁克沁三叠系深层稠油油藏共实施减氧空气吞吐400余井次,有效率82%,单井平均初期日增油量4.5 t,综合含水率下降42%,有效期达168 d,有效期内单井增油量480.0 t。因此,减氧空气吞吐是深层稠油的一种有效降水增油技术,对同类型油藏注水开发后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河南油田浅、薄层低品位稠油注蒸汽吞吐后,采收率只有15%左右,大量的剩余油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动用。针对这一现状,先后开展了细分吞吐,加密吞吐,间歇汽驱和水平裂缝辅助蒸汽驱先导试验和推广应用,使河南油田低品位稠油热采采收率由15%提高到了30%以上,为油田的稳产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克拉玛依油田和红山嘴油田的稠油开发现状,在分析吞吐生产特征和加密适应性的基础上,从地质和油藏工程的角度,研究总结了吞吐后期加密井的边界技术界限,制定了加密筛选标准,为今后稠油老区的加密调整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胜利油田稠油开采技术现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稠油的流动性差,粘度大,开采的关键问题是降粘,改善其流动性,胜利油田根据不同油藏的条件选择了多种降粘开采方式,逐步建立了并开成了具有自己特点的筒油油藏水驱开采技术和热采技术。稠油油藏水驱开采技术主要包括机械降粘,井筒加热,稀释降粘,化学降粘,微生物单井吞吐,抽稠工艺配套等,筒油油藏热采技术主要包括蒸汽吞吐,蒸汽驱,丛式定向井及水平井,火烧油层以及与稠油热采配套的其它工艺技术等。  相似文献   

15.
针对油层温度条件下脱气原油粘度大于10 000mPa.s的稠油油藏,在注蒸汽吞吐长期降压开采过程中,油藏压力下降导致边水推进,水淹井区采油井含水急剧上升,生产效果变差,资源浪费严重。对井楼油田一区楼1254、2107两口井的边水油层蒸汽吞吐试验结果表明,厚度不小于8 m的特稠油边水淹油层,通过优化射孔和优化注采参数,实施短周期注汽、短周期生产的开采方式,能够取得较好的吞吐效果和经济效益。目前,该技术已成为河南稠油油田进一步提高边水淹油层储量资源利用程度的主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6.
在油田开发中,稠油油藏在储量和产量上均占有重要地位,采用常规技术手段开发稠油油藏难度大、驱替效果差。本文根据亲水介质水驱油机理和室内注水吞吐试验的结果,提出了改善这类油藏开发效果的新方法——注水吞吐采油开发。该方法利用亲水孔隙介质常规稠油油藏水驱油机理,将井底蹩压的注水井直接转采,经过一段时间的生产后再次将其转注,经过几轮的反复吞吐和油水置换后,可将注入水向油层纵深推进,直到实现正常的水驱开发。根据这一理论,在自来屯油田自19-14断块进行了整体试验,参加实验的7口井均获得成功,表明对亲水的常规稠油油藏采用吞吐开发是可行的。笔者认为这种方法可适用于亲水孔隙介质的常规稠油油藏,也可以适用于油层连通性差以及低渗透的油藏开发。  相似文献   

17.
春风油田排601中区、排6南区新近系沙湾组超稠油油藏具有埋藏浅、油层薄、原始地层压力小、地下原油黏度高等特点,主要采用水平井-降黏剂-蒸汽-氮气复合开发模式。多轮次吞吐后,地层压力下降,边底水突破油水界面发生锥进,面临油井排水期长、周期累计产水量增加、有效生产时间变短等问题,导致最终采收率较低。为此,开展了氮气泡沫辅助蒸汽吞吐实验,通过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进行泡沫适用性筛选及注入参数和工艺优化。现场应用效果表明,在边底水入侵区块采用氮气泡沫辅助蒸汽吞吐,较上一周期平均排水期缩短8.3 d,含水率下降32.2%,累计产油量增加2 606.0 t;在吞吐高周期区块,注入氮气泡沫可使周期含水率降低8.6%,累计产油量增加1 668.0 t,表明氮气泡沫可有效提高地层能量和封堵大孔隙通道,达到调整吸汽剖面的目的,在提升最终采收率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8.
超深层稠油油藏天然气吞吐试验改善效果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将吐哈油田玉西区块深层稠油天然气吞吐试验与国外稠油二氧化碳吞吐对比,吐哈玉西深层稠油天然气吞吐天然气利用率高,增油效果好。通过国内外文献调研及数值模拟研究,提出了进一步提高玉西深层稠油天然气吞吐开发效果的3项主要措施:提高注气速度及增大压裂半径;试验不同比例的天然气混合气体吞吐方式、注水保持压力。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稠油开发以蒸汽吞吐为主,但随着蒸汽吞吐轮次的增加,周期产油量、油气比下降,含水率高,开采效果变差,且蒸汽吞吐采收率较低,一般在20%左右。针对这一问题,采取各种措施提高蒸汽吞吐后期的开采效果,主要包括多井整体吞吐、一注多采、复合蒸汽吞吐、蒸汽驱、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火烧油层等热采技术和化学吞吐、CO2吞吐等冷采技术以及各种改善蒸汽吞吐效果的工艺措施。综述各种改善蒸汽吞吐效果的工艺技术及其增产机理,分析各种稠油开采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指出稠油复合开采及水平井应用是稠油开采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