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溶胶—凝胶法制备铈钴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常坤  范心宁 《功能材料》1997,28(3):316-318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钴,铈及其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在以对甲酚氧化制取对羟基甲醛的反应中,其催化性能较好,用DTA-TG,FT-IR,TEM,XRD等手段考察了复合氧经物前驱体的热分解行为以及焙烧温度对粒子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0℃下恒温焙烧2h,可得到非晶态和高比表面的钴铈复合物超细微粒(r≤30nm)且具有良好的保持非晶态结构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合成条件对TS—2沸石的合成和催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改变H2O/SiO2比、Si/Ti比、模板剂的用量以及胶液的PH值等条件,合成了一系列TS-1沸石,用XRD、IR和SEM系统地考察了上述因素对合成手TS-1沸石的结晶纯度、骨架钛含量以及其晶体形貌4的影响;用苯酚羟基化反庆考察了其催化性能,就沸石的结晶度、骨架钛量,特别是晶体形貌与其催化活性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找具有较高催化活性的TS-2分子筛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3.
沉淀法合成高比表面积超细SiO2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以水玻璃和盐酸为原料,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出多孔型、高比表面积、超细SiO2,用BET、XRD、SEM、DTA-TGA等手段对其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得的多孔型SiO2经表面积可达1000m^2/g以上,孔分布均匀,粒径小,具有许多特殊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Cu粉及纳米Cu粉填充聚甲醛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利用RFT-Ⅲ往复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了Cu粉(200目)及纳米Cu粉填充聚甲醛所形成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并利用电镜、XPS和AES研究了其磨损机理。研究发现,填加一定量Cu粉(200目)及纳米Cu粉均可降低聚甲醛的磨损,但填加纳米Cu粉效果更好,,XPS分析钢对偶面发现,Cu粉(200目)在摩擦过程中生成Cu2O,而纳米Cu粉在摩擦过程中生成Cu(-CH2-O)。  相似文献   

5.
退火对氧敏CeO2—x薄膜结构及电子组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制备了CeO2-x高温氧敏薄膜,用Ce3d的XPS谱计算了Ce^3+浓度,研究了退火条件对氧敏CeO2-x薄膜的晶体结构及电子组态的影响,XRD和AFM分析表明,薄膜经973K至1373退火后,形成了CaF2型结构的CeO2-x其晶粒大小明显依赖于退火条件和膜厚,退火温度在973K至1173K时(200)晶面是择优取向的,在1373退化4h后,可得到热力学稳定的CeO2-x在退火前  相似文献   

6.
不同氯含量氯化聚丙烯的热降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TG-DTG-DSC法研究了低氯化聚丙烯(Cl-PP)在空气、N2气流中线性升温时的热降解,发现随Cl%增加,主链脱HCL的失重率增大,而主链的降解失重率减小;N2气中平衡热降解温度TP1、T0.1随CL%的提高而下降,而TP2、TP3与其无关;空气中TP1、TP2随CL%的提高而下降,T0.1、TP3与其无关。  相似文献   

7.
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2,2′-亚甲基-二(4-甲基-6-烯丙基)苯酚,用它增韧二苯甲烷型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对改性双马来酰亚胺预聚物的凝胶化时间、DSC分析和FT-IR分析的研究,得到了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体系的固化条件为180℃/1h+200℃/2h+250℃/4h;热重分析法研究了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体系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得出体系的热分解反应活化能为274.4kJ/mol;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体系常温弯曲强度为124MPa,弯曲模量为3774.6MPa,250℃下弯曲强度保留69%,弯曲模量保留78%。  相似文献   

8.
Y2O3纳米晶的制备和表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熊纲  于山江 《功能材料》1998,29(1):92-95
采用硬脂酸凝胶法制备了Y2O3纳米晶,用傅立叶交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差热(TG-DTA)对制备过程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末衍射(XRD),透射电子显策镜(TEM)及BET比表面吸附对Y2O3纳米晶的粒径和形貌进行一表征。在600℃以上热处理得到立方晶系Y2O3纳米晶,其粒径随热自理的上升而增大,形貌由球形变为立方形。粒径分布窄,无硬团聚现象产生,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其谱学特性  相似文献   

9.
新型高活性催化剂TiCl4、Ti(OBu)4/MgCl2、SiO2、ZnCl2/醇/AlR3体系催化乙烯气相齐聚和共聚合,制得了一系列线性低密度塑性体和极低密度弹性全。用DSC、FT-IR研究了它们的支化结构、结晶度、结晶与熔融行为。结果表明新型高活性催化剂具有和齐聚性能相关的很好的催化乙烯与1-丁烯共聚合的性能;当共聚单体中1-丁烯含量由7%(体积,不同)增加到26%,产物的支化度(乙基数/10  相似文献   

10.
改性双来亚酰亚胺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2,2′-亚甲基-二(4-甲基-6-烯丙基)苯酚,和它增韧二苯甲烷型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对改性双马亚酰亚胺预聚物的凝胶化时间、DSC分析和FT-IR分析的研究,得到了改性双马亚酰胺树脂体系的固化条件来180℃/1h+200℃/2h+250℃4/h;热重分析法研究了双马亚酰亚胺树脂体系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得出体系的的热分解反应活化能为274.4kJ/mol;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体系常弯曲强度为1  相似文献   

11.
含溴以烯TBBDMA的制备及其透明树脂板材的光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Br2对2-丁炔-1,4-二醇炔键加成得到2,2,3,3-四溴-1,4-丁二醇(TBBD)、采用相转移经法制备在丙烯酸醌(TBBDMA),进而聚合得到均聚以及与MMA或St的共聚透明树脂,TBBDMA均聚物的的光指数,阿贝值、透光率、密度、熔点tg、表面硬度和溴含量分别为1.577,41.1、87%、1.76Mg·m^-3、88℃、2H和590mg·g^-1;表征了共聚和折主要性能。  相似文献   

12.
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了Ta2O5薄膜,再用C-V法和JFET外接薄膜电极法研究其稳定性和离子响应灵敏度。实验发现,在纯氧中沉积的厚200nmT2O5薄膜有较高的离子响应灵敏度,实验发现,在纯氧中沉积的厚200nmT2O5薄膜有较高的离子响应灵敏度和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DM-AM、TM-AM共聚反应竞聚率EI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阳离子单体: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三甲基烯丙基氯化铵(TM),分别与丙烯酰胺(AM),用Na2S2O8-Na2SO3引发剂引发,在水溶液中不同单体摩尔比条件下的自由基共聚合,分别用直线交点法、Fineman-Ross法和Mayo-Lewis积分法测定了两种阳离子共聚物DM-AM、TM-AM共聚反应单体竞聚率。  相似文献   

14.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i4.5B 0.5Si0.5O4-xLi2O(x=0~0.5)离子导体材料,并采用DTA-TG、XRD、TEM及交流阻抗等技术对样品进行了分析和测试,结果发现:溶胶-凝胶法可降低Li4.5B0.5Si0.5O4的合成温度;随Li2O的掺入可增强基质材料的致密性并提高其离子的导电性能。  相似文献   

15.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有机-无机精细复合材料P(VDF/TeFE)-SiO2。利用水解-聚合反应由正硅酸乙脂(TEOS)合成SiO2溶胶,乙醇作溶剂,盐酸作催化剂。将P(VDF/TeFE)溶于丙酮,并与SiO2溶胶均匀混合。凝胶后经干燥和热处理得到有机-无机精细复合材料P(VDF/TeFE)-SiO2。用红外光谱分析、扫描电镜分析、差示扫描热分析和热失重分析对有机-无机精细复合材料P(VDF/TeFE)-SiO2进行了显微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16.
纳米粒子催化双马来酰亚胺溶液聚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纳米TiO2粒子对双马来酰亚胺(BMI)在溶液中的聚合催化作用,考察温度、溶剂、纳米TiO2粒子及单体含量等因素对凝胶化时间的影响,采用IR、紫外可见光谱及TG-DTA等测试手段对凝胶产物的结构及热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聚合温度大于115℃的条件下,TiO2纳米粒子对在极性溶剂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中的BMI,具有良好的催化聚合作用,凝胶产物的起始热分解温度为426℃。  相似文献   

17.
通过球磨α- Fe 和脲的混合粉末,制得α′- Fe(N) 超细粉末.使用X 射线衍射仪(XRD) 、透射电镜(TEM) 和热失重(TGA) 分析了在真空条件下经130 h 和200 h 球磨后的粉末样品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经130 h 球磨后开始得到α′- Fe(N) 相;热分析表明,α′- Fe(N) 相在430℃以下是稳定的;经球磨200 h 后,得到α′- Fe(N) 超细粉末(0 .03~0 .06 μm) ,它是r(N) 为13 .49% 的过饱和固溶体.  相似文献   

18.
邹小平  张良莹 《功能材料》1998,29(3):327-329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有机-无机精细复合材料P(VDF/TeFE)-SiO2。利用水解-聚合反应由正硅酸乙酯(TEOS)合成SiO2溶胶,乙醇作溶剂,盐酸作催化剂。将P(VDF/TeFE)溶于丙酮,并与SiO2溶胶均匀混合。凝胶后经干燥和热处理得到有机-无机精细复合材料P(VDF/TeFE)-SiO2。用红外光谱分析、扫描电镜分析、差示扫描热分析和热失重分析对有机-无机精细复事材料P(VDF/TeF  相似文献   

19.
由酚酞和2,6-二氯苯甲腈经亲核缩聚反应制得了含-OK端基的聚醚腈低聚物。在碱金属碳酸盐K2CO3/H2O催化下,将其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得到了含环氧端基聚醚腈(E-PCE)。用FT-IR、^1H NMR表征了E-PCE的分子链结构,测定了产物的环氧值、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讨论了单体的摩尔比,反应温度,催化剂含量及水含量对产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碘掺杂聚苯胺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元素分析、FT-IR、XPS、WAXD、DTA等研究了聚苯胺经碘掺杂前后的结构变化及其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剂碘从聚苯胺分子链中的醌亚胺结构单元的氮原子上取得电子,形成了电荷转移复合物,碘掺杂后聚苯胺的电导率可提高到2.64×10-2S/cm。复合物中的碘主要以I-3和I-5离子的形式存在,而且I-5离子的相对含量随掺碘量的增加而增大。碘掺杂的聚苯胺呈无定形态,不易吸水受潮,但热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