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对食用植物油中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塑化剂的来源和风险控制进行了研究。针对植物油加工企业实际情况,分别从油料及其包装、加工,油脂接触的塑料制品进行全面排查和分析PAEs来源。结果表明:油料在种植过程中吸收了塑化剂导致其本身含有一定量的塑化剂;采用PP编织袋不会对油料造成塑化剂污染;油料在预榨之前有效地清理塑料杂质,可减少毛油中PAEs含量;油脂生产过程中接触的输油软管和垫片、垫圈等塑料制品的PAEs含量、温度、时间与PAEs在食用植物油中的迁移量成正比,是植物油中塑化剂污染的主要因素。脱臭工艺可脱除一定量的塑化剂。结合植物油中塑化剂来源和防治措施,可降低植物油中塑化剂风险。  相似文献   

2.
考察了不同精炼工序后油茶籽油中邻苯二甲酸酯(PAEs)含量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探索了精炼过程中可能引起油茶籽油中PAEs含量增加的来源。结果表明,脱酸和水洗对油茶籽油中PAEs的含量影响不大,脱色和脱蜡中的过滤操作会造成油茶籽油中DIBP、DBP和DEHP的含量不同程度增加,而过滤使用的滤纸和滤布则是DIBP、DBP和DEHP的主要来源;但是脱臭可以有效减少油茶籽油中PAEs的含量,经过脱臭的油茶籽油中DIBP、DBP和DEHP的质量分数分别减少了86.2%~97.3%,85.6%~91.7%和53.2%~76.7%。  相似文献   

3.
为尝试两种不同的适度加工工艺,以中试规模制备油茶籽油,跟踪测定各个加工工序中主要质量指标和营养指标的变化。其中加工工艺Ⅰ是将新鲜油茶籽在100~105℃下炒制后进行螺旋榨油机压榨,榨得油茶籽毛油经粗过滤、沉淀后打入脱胶罐,采用柠檬酸脱胶,氯化钠水溶液水洗,真空通压缩空气4 h脱水后打入冬化罐,冬化后经精过滤得到成品油茶籽油;加工工艺Ⅱ是将新鲜油茶籽在140~145℃下炒制,调整水分后进行螺旋榨油机压榨,榨得油茶籽毛油经100目滤布过滤后直接打入冬化罐,冬化后经精过滤得到成品油茶籽油。对油茶籽油的跟踪测定表明,两种加工工艺可以有效地保留油茶籽油中的营养成分,所生产的油茶籽油产品也符合相关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4.
食用油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来源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日常饮食是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食用植物油也可能是受到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污染的食品之一。通过对88批次小包装成品油样及6个加工环节样品进行1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检测,对食用油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含量进行了调查,根据检测结果,从食用油的原料、包装材料和食用油加工环节等方面对其来源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预防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进入食用油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不同加工工艺(压榨毛油、压榨精炼油、浸出精炼油)、不同容器(铁罐、无色玻璃瓶和塑料瓶)及不同光照条件(光照、避光)下油茶籽油的储藏稳定性.结果显示:不同加工工艺油茶籽油样品中浸出精炼油和压榨精炼油储藏稳定性较好,压榨毛油最差;光照是影响油茶籽油储藏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油茶籽油包装及储藏要尽量采用不透光材料或避光储藏;3种容器材料中,铁罐储藏效果最好,玻璃瓶次之,塑料瓶最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浙江省油茶主产区抽样的185批油茶籽中随机抽取12个样品,分别对油茶籽果肉、外壳及通过压榨(热榨、冷榨)和浸提两种方式获得的油茶籽油、残渣物等进行测量并分析了六种重金属元素(Pb、Cd、Cr、As、Hg、Se)的含量及其相关性研究,了解不同制取工艺下油茶籽与油茶籽油中重金属迁移转化关系,以期为油茶籽油的安全生产等提供更多科学依据以及在制取工艺改进上提供一些参考。【方法】通过数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合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通过研究发现,浸提油和浸提残渣中Pb含量有超过国家标准GB 2716-2005《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0.1mg/kg的限量,此外浸提法中各重金属含量高于压榨法,且浸提油中各重金属元素之间都有强相关性,说明浸提方法容易受到浸提剂等本身有微量重金属物质的影响,引起复合污染,后续精炼需要加以控制;Cr的含量在油茶籽肉、油茶籽壳和浸提油中,大于As含量,在浸提残渣、热榨油、热榨残渣、冷榨油以及冷榨残渣中均大于Pb、As含量,应该引起注意。但是在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规定了在豆类及其制品中最低1mg/kg,因此油茶籽油中的Cr含量其安全风险不高,但仍建议可进行长期监测以避免污染危险;Se作为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在油茶籽及油茶籽油中均有检出,值得进一步研究利用发掘其经济价值;Hg在热榨中含量无论是油还是残渣均高于冷榨,可能是受温度的影响较大;油茶籽肉和油茶籽壳中Pb、Cd、Cr之间均存在强相关性,说明其同源性较高或受到了复合污染,可能受土壤及周边生活垃圾污染影响较大。【结论】浸提法较压榨法更容易受到浸提剂等本身含有微量重金属物质的影响,特别是对Pb的影响极大,应引起一定重视,加强后续精炼管理;Hg元素容易受到温度的影响在热榨法中含量高于冷榨法。因此在生产环节有效地选择更加适合的制取工艺,可以减少重金属的污染,为茶油品质的提升提供思路与创新。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食用油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污染的途径和风险控制进行研究。方法结合食用油的加工工艺,对原料油种籽、白土、磷酸、溶剂、活性碳、各类隐蔽密封件、塑料管、塑料桶、塑料包装物的影响进行筛查分析。结果食用油的塑化剂污染分为引入和迁移两大途径,其中引入途径主要与加工过程外采物料相关,如油料种子、加工助剂、添加剂塑化剂;迁移途径主要与加工、储存接触的塑料材质设备、工具、包装材料的塑化剂含量相关。而原料、塑料隐蔽密封件、塑料管、包装材料是食用油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污染的主要途径;同时,食用油的脱臭工艺对塑化剂有一定的脱除作用。结论本研究提出的食用油塑化剂污染预防的控制方案,可降低食用油产品中的塑化剂风险。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油茶籽油的品质,减少传统油茶籽制油工艺对油茶籽油的营养成分损失,对日处理10t双螺杆榨油机压榨油茶籽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油茶籽经过分级处理后入榨油茶仁水分控制在9%、油茶仁中含壳控制在8%时,压榨饼中残油率为2.49%,且产品符合一级油的国家标准。与市场上销售的油茶籽油相比,通过本工艺获得的油茶籽油中α-生育酚的保留率更高,从而进一步提高油茶籽油的营养价值,可为我国油茶籽油的高值化加工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孟橘 《中国油脂》2021,46(7):20-22
为了考察制油工艺对油茶籽油微量成分和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对不同工艺(冷榨、热榨、浸出精炼、鲜榨工艺)生产的油茶籽油微量脂肪伴随物,如多酚、维生素E、植物甾醇、角鲨烯、总黄酮含量,以及过氧化值、氧化稳定性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鲜榨油茶籽油的多酚、维生素E、植物甾醇、角鲨烯和总黄酮含量均高于其他3种工艺生产的油茶籽油,鲜榨油茶籽油的过氧化值均低于其他3种工艺生产的油茶籽油,氧化稳定性远高于其他3种工艺生产的油茶籽油。  相似文献   

10.
油茶多酚是油茶籽中最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之一,与油茶籽油的品质、色泽和氧化稳定性等紧密相关,但受提取条件、鉴定方法和加工工艺影响较大。为进一步了解油茶多酚的化学性质及潜在利用价值,本文对油茶籽油中多酚化合物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明确了油茶多酚与油茶籽油抗氧化作用的关系,探讨了油茶多酚提取、鉴定的常规和新型方法,重点阐述了油茶多酚与品种、制油工艺、精炼步骤和预处理措施等的相关性,剖析了油茶多酚在适度加工条件下对改善油茶籽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为油茶籽油适度加工过程中多酚的保留及调控、天然健康营养油茶籽油产品的增效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促进油茶籽油的安全生产,针对目前部分油茶籽油产品中存在的苯并(a)芘、塑化剂等有害物质含量超标,品质不稳定,功能性营养物质流失等问题,通过对油茶籽油加工技术的深入调研,分析了油茶籽油质量安全生产技术的现状,提出了油茶籽油质量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包括油茶果前处理,油茶籽预处理、压榨,油脂浸出,油脂精炼,油脂包装、储存与运输等各生产加工过程的技术规范,以及生产技术管理、技术培训、设备与生产场所管理方面的技术规范。油茶籽油质量安全生产技术规范的提出,可以实现产品的标准化,并通过及时更新技术将其应用于标准化建设中,实现对行业的升级改造和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12.
在532 nm激光光源的扩展拉曼光谱及一阶导数光谱中,油茶籽油与低价植物油及精炼地沟油光谱形态的差异显著,谱峰得到有效分离。基于全波段光谱信息和形态建立的多步聚类分析模型既可准确鉴定油茶籽油,还可准确鉴定各种类型的掺伪油茶籽油。对26份不同油茶籽油、105份不同低价植物油、75份5%及以上的掺杂油茶籽油和38份不同精炼地沟油的判别正确率均为100%,对5%及以上的180份掺假油茶籽油和72份掺杂植物油的判别正确率达92%以上。样品测量时无需制备样品及消耗化学试剂,测量和分析1份样品仅耗时5 min左右,可实现对掺伪油茶籽油的快速、无损和准确鉴别。  相似文献   

13.
风味是油茶籽油的重要品质特征之一,为揭示油茶籽油挥发性特征风味物质的产生规律和机制,对油茶籽油挥发性风味物质及其影响因素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油茶籽油中主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醛类、酯类、杂环类、酚类及萜烯类等,这些物质赋予了油茶籽油特有的青香、果香、焙烤香等风味特征。影响油茶籽油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的因素有原料品种、原料产地、生产工艺及储存等。不同品种和产地的油茶籽油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和含量差异较大。油茶籽油加工过程中,预处理温度对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形成影响较大,如烘烤和焙炒过程中发生美拉德反应和脂质氧化反应形成多种杂环类挥发性风味物质,使油茶籽油的焙烤香味增加,形成浓香型油茶籽油。但精炼过程中的脱胶、脱酸、脱色、脱臭处理会造成大量的挥发性风味物质损失。储存过程中脂肪酸氧化会产生异味,从而改变油茶籽油的风味特征。采用合适的生产工艺对于油茶籽油风味品质的控制和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将茶叶籽油生物发酵生产工艺引入到油茶籽油生产中的可能性,通过观察不同打浆轮次及处于不同发酵时间段的油茶籽水浆状态,深入研究了油茶籽水浆发酵分层现象的发生过程。结果表明:油茶籽水浆发酵开始时上下是浑然一体的,呈乳白色,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发酵液分层逐渐由模糊变为清晰,发酵进行到4 h左右,发酵液明显分为3层:乳白色上层、淡黄色中层及灰褐色下层;此后,各层逐渐变得坚实,到发酵16 h左右,发酵液各层厚度已经稳定,上层、中层及下层的相对厚度分别为16%、75%、9%。不同打浆轮次油茶籽水浆发酵液上层形成时间随着打浆轮次的增加逐渐推迟,发酵液上层相对厚度随着打浆轮次的增加而降低;前3轮水浆发酵液上层相对厚度之和占所有打浆轮次上层相对厚度总和的95.9%。油茶籽水浆发酵分层现象发生过程与结果与茶叶籽水浆基本相同,因此茶叶籽油生物发酵生产工艺完全可以用于油茶籽油生产。利用茶叶籽油生物发酵工艺生产油茶籽油时,只需打浆3轮就可以达到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油茶籽脱壳低温压榨工艺的研究和应用情况。生产实践表明,油茶籽脱壳低温压榨工艺不仅出油率高,油品质量好,而且降低了设备投资和加工能耗,提高了油茶籽加工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无损鉴别掺假油茶籽油的可行性,以赣南茶油为研究对象,通过掺入不同植物油如玉米油、花生油、菜籽油、葵花籽油和大豆油等制备掺假油茶籽油,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采集其光谱特征信息,对比不同预处理方法和主成分数,并结合线性和非线性建模方法建立油茶籽油掺假鉴别模型,以识别准确率(纯油茶籽油样品和掺假油茶籽油样品被正确判别的比例)、灵敏度(纯油茶籽油样品被正确判别为纯油茶籽油的比例)、特异性(掺假油茶籽油样品被正确判别为掺假油茶籽油的比例)作为模型的评价指标,优选出最佳模型。结果表明:二阶微分联合线性判别分析(SD-LDA)模型为最优线性模型,标准正态变量变换联合人工神经网络(SNV-ANN)模型为最优非线性模型,两个模型的识别准确率、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97.58%、100%、97.33%和98.99%、100%、98.88%。SNV-ANN模型鉴别效果优于SD-LDA模型,说明非线性模型更适于油茶籽油掺假判别,该模型能更准确地鉴别油茶籽油是否掺假。  相似文献   

17.
谭传波 《中国油脂》2020,45(7):93-96
以不同工艺山茶油为研究对象,比较其对SD大鼠胃肠炎、胃溃疡的预防作用。结果表明:鲜榨山茶油、原香山茶油、精炼山茶油对大鼠胃肠炎、胃溃疡均有一定的预防作用,整体效应是原香山茶油、鲜榨山茶油优于精炼山茶油;在大鼠胃液白细胞数、胃和十二指肠病理变化的调节作用中,鲜榨山茶油又优于原香山茶油。  相似文献   

18.
通过测定油茶籽油的酸值、过氧化值和色值,研究了硅酸镁对高酸值油茶籽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吸附时间的延长,油茶籽油的酸值呈明显下降趋势;硅酸镁对油茶籽油过氧化值有一定的降低作用;硅酸镁对脱除油茶籽油中黄色素十分有效,也可以脱除红色素;硅酸镁最佳吸附工艺条件为硅酸镁添加量1.5%、吸附温度80℃、吸附时间20 min,在此吸附条件下,油茶籽油的酸值、色值a*、色值b*降低率分别为8.52%、13.77%和40.88%。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不同工艺对油茶籽油风味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技术对湿提和热榨油茶籽油风味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湿提和热榨油茶籽油中均鉴定出32种风味物质;醛类是湿提和热榨油茶籽油主要的风味成分,其在湿提和热榨油茶籽油含量分别为62.62%和70.52%;湿提和热榨油茶籽油风味成分差异主要在于醛类和醇类物质含量,湿提油茶籽油的醇类和酯类物质含量高于热榨油茶籽油,糠醛含量(1.96%)远低于热榨茶籽油(11.18%);通过主成分分析和样品间相似度分析比较,两种工艺油茶籽油整体风味差异明显。湿提油茶籽油可能具有比热榨油茶籽油更柔和的风味和更安全的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