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0 毫秒
1.
糖苷类天然产物是植物中次级代谢产物的主要存在形式,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通过糖基化修饰可以改变其水溶性、稳定性,产生特殊的生物活性和功能,因此易于商品化应用,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和工业价值,尤其在抗癌药物和日化用品中有着广泛应用。近年来糖苷类产物的生物合成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以重要的糖苷化合物槲皮素为例介绍了糖苷化合物的生物合成,从糖基转移酶和前体供应等角度阐述了生物高产糖苷类化合物的工程策略,为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获得植物糖苷的高产菌株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应用糖苷酶在非水相中生物催化合成糖苷类化合物以及对糖基化合物的糖基定向改造已成为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通过糖苷酶生物催化机理的阐述,综述了非水体系中糖苷酶催化寡糖合成与烷基糖苷合成的应用研究,尤其是耐有机溶剂糖苷酶在天然先导化合物非水相催化中的应用。非水相糖基体系为糖苷酶的高效催化及选择性催化提供了独特的环境,可望成为功能性寡糖及天然产物高效改性等领域的重要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3.
生物催化在糖苷合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较详细地综述了目前国外生物催化合成糖苷的研究进展,并对生物催化制备糖苷的酶的种类、反应介质、反应机理、反应类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介绍。比较了各种生物催化合成糖苷的方法:糖苷酶催化合成糖苷产率一般较低;糖基转移酶需要以昂贵的活化的核苷糖作为糖基供体在辅酶的参与下合成糖苷;用糖苷合成酶合成寡糖,不仅具有立体选择性和区域选择性,而且效率高、底物便宜;全细胞催化合成糖苷具有产率较高,环境友好,产物纯度高且易分离等优点。认为全细胞催化是糖苷合成的重要方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该方法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非水相生物催化的现状,包括常用催化剂种类如游离酶、固定化酶和全细胞催化剂,常见的非水相催化介质如有机溶剂体系、无溶剂体系、离子液体体系以及超临界流体介质体系,阐述了糖苷类化合物的去糖基化修饰、糖基化修饰、酰化修饰以及甲基化修饰等方法,并叙述了结构修饰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如提高化合物的溶解度、增强化合物的稳定性以及提升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等,简单介绍了目前糖苷类结构修饰化合物的相关应用。  相似文献   

5.
糖苷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药物分子和天然产物中,且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Koenigs-Knorr糖基化反应作为构筑糖苷键的经典反应,被广泛应用于糖苷化合物的合成,已成为当今糖化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简单介绍Koenigs-Knorr糖基化反应及其特点,重点介绍近年来发展的一系列Koenigs-Knorr糖基化反应进展。  相似文献   

6.
董姣姣 《天津化工》2012,26(4):7-11
以雷别卡霉素和星形孢菌素为主要对象,陈述其合成过程中的基因、酶和中间产物。吲哚咔唑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主要分为吲哚环的形成、糖基的形成以及两者的连接。起始物色氨酸经过色氨酸修饰、双吲哚吡咯的形成和氧化环的闭合形成吲哚环,通过糖基转移酶将吲哚咔唑核心和糖基连接合成目标化合物。  相似文献   

7.
真菌芳香聚酮化合物是由真菌非还原聚酮合酶(NR-PKS)催化合成的一大类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真菌芳香聚酮合酶是一个包含酮基合酶(KS)、酰基载体蛋白(ACP)、起始单元:ACP酰基转移酶(SAT)、丙二酰:ACP酰基转移酶(MAT)、产物模板(PT)和硫酯-环化酶(TE-CLC)6个结构域的巨大蛋白,负责催化真菌芳香聚酮的生物合成。在催化循环中如何选择起始单元,如何催化链的起始与延伸,如何进行中间体的折叠与环化,以及如何控制产物的正确解离,是真菌芳香聚酮合酶催化机制中的核心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理解为从真菌中筛选天然产物合成途径和利用组合生物合成手段产生新型活性分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2-氯-4-硝基苯基糖苷是一类重要的糖基酶底物试剂,在相关酶抑制剂制备、酶生物活性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以D-半乳糖为原料,通过4步反应得到中间体D-岩藻糖;再经乙酰化制备1,2,3,4-三-O-乙酰基-α,β-D-吡喃岩藻糖,溴代反应获得1-溴-2,3,4-三-O-乙酰基-α-D-吡喃岩藻糖,通过溴代糖与2-氯4-硝基苯酚偶联,立体选择性获得2-氯-4-硝基苯-2,3,4-三-O-乙酰基-β-D-吡喃岩藻糖基糖苷,最后脱除乙酰基保护得标题化合物.该化合物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β-D-岩藻糖苷酶底物试剂,用于酶活性测试,其合成方法未见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9.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是蛋白质结构及功能成熟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一种重要的翻译后修饰为蛋白质糖基化。许多影响细胞、组织、器官乃至生命的内源性蛋白或外源性重组蛋白(如治疗性重组蛋白或单克隆抗体),在细胞内成熟过程中几乎均会发生蛋白质糖基化修饰,而糖基化修饰的质和量的差异,可能会影响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构及功能。随着治疗性重组蛋白的需求和应用的不断发展,已出现了以改造治疗性重组蛋白为目的的蛋白质糖基化工程技术。该技术主要通过改变用于表达重组蛋白的宿主细胞中参与糖基化修饰的关键酶蛋白(糖苷酶及糖基转移酶),来影响重组蛋白的糖基化,从而改变重组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构及功能。本文介绍了重组蛋白糖基化修饰的类型及其生物学作用,重组蛋白糖基化修饰改造的策略,其中重点介绍了改变糖基化相关酶蛋白基因的活性的策略,经证明目前该糖基化工程策略是影响重组蛋白的表达及活性十分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
天然产物活性组分的糖基化修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然产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其数量种类繁多且结构复杂多样,具有许多生理与药理活性。糖基化修饰能增加天然产物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已成为当今新药开发的研究热点。文章归纳了不同结构类型的天然产物糖基化修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特点,并从糖的连接位置、数量及种类等方面描述糖基化修饰对天然产物水溶性、药理活性和生物利用率等方面的影响,为天然产物糖基化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不仅具有聚合物电解质的柔韧性和界面相容性,还能显著提高离子传导性和力学性能。然而,构建良好的填料/聚合物分散体系是制备此类复合电解质的难点,设计新型有强相互作用的功能化填料以调控界面渗流结构也面临巨大挑战。通过功能硅烷对无机填料进行化学键联改性或原位合成是解决无机填料与聚合物间分散性和界面相容性问题的有效策略。本文综述了在复合固态电解质中利用功能硅烷对无机填料进行表面改性和原位合成、功能硅烷作为复合固态电解质的交联中心和制备离子胶类复合固态电解质四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硅烷功能化填料与固态电解质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最后对功能硅烷在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
利用高温高压条件模拟石油生成的生物质水热液化技术可用于制备生物原油,以替代日益枯竭的石油资源,然而副产物处置问题制约了其可持续发展。解决该问题的方法首先是通过水热定向催化调控减少副产物,然后集成各种技术将副产物尽可能原位资源化。基于此并依据生物炼制的思想,本文对一种集成几种水热技术炼制生物原油的模式进行了讨论。依据生物质水热液化副产物的特性,通过对固体产物水热合成制备催化剂、水相产物回用产生有机酸、气体产物分离或彻底氧化后水热还原生产有机酸等,可实现副产物内循环并强化自催化生成生物原油。指出该模式符合绿色化工的理念,对于加快规模化生产可替代石油的生物原油、缓解能源危机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常,具有高含氮资源禀赋生物质在能源化利用过程中需控制NOx排放。解耦燃烧是可适用于高含水、高含氮燃料的低NOx燃烧技术,其对NOx生成的抑制效果优于其他燃烧技术。为揭示解耦燃烧中热解挥发产物的原位控氮潜力、发展双流化床解耦燃烧技术,以糠醛渣为原料,借助固定床装置和双流化床装置,分别开展其热解特性和双流化床解耦燃烧近实际工况模拟研究。具体地,首先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糠醛渣在不同温度下的热解产物分布,继而借助双流化床反应器考察了热解在线挥发产物对热解半焦同步燃烧烟气中NOx的还原效果。结果表明:在500~700℃热解温度区间内,随温度的升高,半焦产率逐渐减少,从45.2%下降到39.8%;气体产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从12.4%上升到22.5%,CO、CH4、H2等还原性组分产率增加显著;焦油产率略有降低,从15.9%降低到12.9%;水分产率变化不大。双流化床解耦燃烧实验中,糠醛渣热解挥发产物对热解半焦同步燃烧所产烟气控氮效果良好,热解挥发产物对半焦燃烧烟气NOx减排效果主要受热解温度、二次风占比影响,总过量空气系数ER=1.3,热解温度600℃、二次风过量空气系数ER2=0.5时,糠醛渣热解挥发产物对相同热解条件下生成的半焦燃烧(900℃,过量空气系数ER1=0.8)所产烟气原位控氮效果达到最优,NOx减排率为54.80%。这表明,可通过控制热解挥发分产物产率、氧化程度,充分发挥挥发分的NOx还原能力,从而明显改善解耦燃烧原位控氮效果。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改性方法及其发泡工艺的研究进展,其中改性方法主要包括固相缩聚、原位共聚和扩链改性,发泡工艺主要有釜压法、模压法、挤出法等。最后,简要介绍了我国PET发泡材料的工业化现状,并指出未来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Hydrocarbon in-situ reforming hydrogen supply technology based on solid oxide fuel cell (SOFC) is an important distributed and miniaturized hydrogen production solution. Traditional nickel-based reforming catalysts often face sulfur poisoning during the reaction with trace amount of sulfur in the feedstock. In some cases, the existing sulfur may even cause severe safety risks. In this paper, the mechanisms of sulfur poisoning are summarized; the compositions and contents of sulfur species in natural gas,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and liquid hydrocarbon are briefly described; the reported sulfur resistant catalysts for different reforming reactions are reviewed, and the effective and feasible solutions for developing sulfur-tolerant catalysts are summarized. The mechanisms of sulfur poisoning could guide the design of sulfur-resistant reforming catalyst with high performance. Finally, the paper reveals that the improvement of catalytic overall performance, the pretreatment of reforming feedstock and the design of reforming reactor and other comprehensive anti-sulfur strategies are also important research directions.  相似文献   

16.
目前,油页岩原位开采主要集中于开采技术和工艺研究,针对开采导致的地下水环境风险影响的研究鲜有报道,该方面的研究可为建立油页岩原位开采地下水环境风险水平定量化评价模型奠定基础。本文首先对在不同热解温度、空气气氛和0.1MPa压力条件下产生的粒径≤2mm的油页岩及热解残渣进行了失重率、比表面积、元素及矿物成分分析;其次,在不同热解温度和浸取时间的条件下,通过浸取实验探究了油页岩原位开采后对地下水质量指标pH、色度、硫酸盐、氨氮和化学耗氧量(CODMn)的影响。结果表明:油页岩失重率与比表面积的变化规律呈现负相关性;浸取液中各项地下水质量指标主要受有机质含量、岩石组分及各元素占比变化的影响;pH和色度受热解温度及浸取时间共同影响,热解温度对硫酸盐、氨氮和CODMn会产生较大影响。油页岩原位开采对地下水质量存在一定的影响,在开采时需采取适当的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7.
生物质催化热解获得生物油等高质产品是最有前途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方法之一,但在热解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催化剂失活问题,其中积炭是导致催化剂失活的最主要因素。本文对近年来生物质催化热解领域的催化剂积炭问题进行综述,重点介绍催化剂积炭失活原因及表征方法、积炭的影响因素分析(催化剂结构、催化剂酸性与反应温度)、抑制催化剂积炭的方法 (催化剂改性、高压反应条件等)以及积炭催化剂再生方法 (氧化灼烧再生、臭氧低温再生、非热等离子体再生等),并介绍了近年来新兴的微波催化热解技术对催化剂积炭的抑制和消除作用,然后针对该领域目前所面临的困难和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生物质催化热解过程中催化剂积炭问题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Nothofagin is a prominent bioactive ingredient of rooibos tea. We recently reported its synthesis through a glucosyltransferase cascade reaction involving 3′‐C‐β‐D ‐glucosylation of the dihydrochalcone phloretin from uridine 5′‐diphosphate (UDP)‐glucose and in situ formation of UDP‐glucose from sucrose and catalytic amounts of UDP. Here we show that the limitation in process efficiency caused by the vanishingly low water solubility of phloretin – a major problem for biocatalytic modifications of hydrophobic natural products in general – was overcome effectively using phloretin inclusion complexation with β‐cyclodextrin. Unlike operating in a two‐phase system containing uncomplexed insoluble phloretin or using organic cosolvents, the addition of β‐cyclodextrin inclusion complexes was well tolerated regarding enzyme activity and stability. Besides enhancing the effective phloretin concentration in water (∼0.2 mM) to about 50 mM , inclusion complexation offered the additional advantage of overcoming the complex inhibition/inactivation effect of the free/microaggregated dihydrochalcone acceptor. Thus oversaturated phloretin solution was transformed in a single batch reaction in excellent conversion (99% in solution; 88% overall) and isolated yield (78%; 17.0 g L −1). The UDP‐glucose was regenerated up to ∼90 times and the nothofagin space‐time yield of 2.4 mM h−1 presented an eight‐fold improvement compared to a reference reaction using 20% DMSO (dimethyl sulfoxide) and requiring controlled phloretin feed. We thus demonstrate the high potential of inclusion complexation by cyclodextrins for boosting the glycosylation of hydrophobic flavonoid‐like natural products.

  相似文献   


19.
蒎烯可衍生为高能量密度燃料,但在酿酒酵母中的全生物合成却未见报道。酿酒酵母由于拥有强大的蛋白表达和翻译后修饰系统以及完整的内膜系统,相比于大肠杆菌等原核生物更适于P450等蛋白的表达,因此将酿酒酵母作为宿主细胞,对于蒎烯或者其他物质实现如“疯狂碳环”的高能量化是至关重要的。本研究在酿酒酵母底盘中表达内源焦磷酸香叶酯合成酶(ERG20)的突变体ERG20ww和火炬松来源的蒎烯合酶(PtPS)构建了蒎烯的合成路径。通过截短PtPS N端2~51位氨基酸残基(tPtPS),蒎烯产量较初始产量(0.329 mg·L-1)提高了2.23倍。在过表达异戊二烯焦磷酸异构酶(IDI1)和RNA聚合酶Ш负调控因子(MAF1)的基础上,表达ERG20ww和tPtPS的融合蛋白,蒎烯产量进一步提高了5.16倍。通过将内源基因ERG20启动子原位替换为弱启动子HXT1,下调ERG20的转录,蒎烯的产量提高了26.0%。最终通过调节发酵过程中的培养基pH使蒎烯产量达11.7 mg·L-1,较初始产量提高了34.5倍。本研究在酿酒酵母中实现蒎烯的从头合成,并获得已知蒎烯摇瓶水平的最高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