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建立了描述导弹纵向运动的线性模型.基于过载控制方法,设计了反舰导弹的新型高度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采用内外环结构设计.在内环控制反舰导弹的过载和角加速度,在外环控制反舰导弹的飞行高度,并且采用变结构控制方法设计了它的控制器.以某型超音速反舰导弹为例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显示了所设计的基于过载控制的高度控制系统的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应用过载控制技术设计新型反舰导弹的高度控制系统的方法,并利用MATLAB软件中的SIMULINK工具箱进行系统仿真,仿真结果证明所设计的高度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3.
采用高空巡航和低空掠海飞行弹道相结合的超音速反舰导弹,由于其高低空弹道高度相差甚大。因而下滑段的弹道设计是一个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超音速导弹下滑弹道的最优设计方案,推导了基于该方案的最优控制过载指令计算公式,并利用过载控制原理对该方案进行了弹道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较好控制效果,达到了预期的设计指标。  相似文献   

4.
高机动反舰导弹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提出了基于变结构和过载控制理论设计反舰导弹控制系统的方法,满足了现代反舰导弹超音速、大空间机动的要求,并通过仿真证明了这种设计方案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5.
对一类采用过载控制的飞行器的高度控制系统,采用Lyapunov函数方法,进行基于过载受限的饱和控制器设计。该方案使得不同初始状态与控制目的的高度控制系统,均能在输入受限的条件下,收敛到系统原点领域。高度控制系统是一类非线性系统,文中通过构造Lyapunov函数方法,确保了系统的稳定性。由于控制律采用的是饱和控制形式,因此从根本上解决了输入受限问题。最后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大空域机动的一种实现方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顾文锦  张翼飞 《航空兵器》2002,(2):10-12,17
为了实现超音速反舰导弹在大空域内的机动飞行,提出了一种设计方案;在空域内设置一个虚拟目标,并由它建立一个变轨平面,在此平面内,可以实现虚拟目标的比例导引,利用此导引方法,就可以引导导弹实现各种方式的大空域机动飞行,推导出导引信号(过载量)的计算公式,并通过一个过载控制的实例,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过载控制系统,可以使超音速反舰导弹实现大空域内的机动飞行。  相似文献   

7.
反舰导弹末端螺旋机动的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过载控制技术,对超音速反舰导弹末端螺旋机动的实现进行了研究.论文提出了螺旋机动的轨迹方程和过载协调基本控制方程,在此方程基础上,可以控制导弹作一定半径和螺距的螺旋机动.为了对付敌方精确反导导弹的攻击,还引入变异因子,使螺旋机动轨迹产生变异.仿真表明,采用过载控制设计的反舰导弹,可以实现多种形式的螺旋机动,在提高导弹突防能力方面有很大潜力.  相似文献   

8.
陈晓娟  史震  冯屾 《航空兵器》2011,(5):23-25,55
为了适应未来海战的特点和要求,如何提高反舰导弹的突防能力,已经成为各国研究的一项重点。本文在采用过载控制方案的基础上,采用非线性控制方法,设计了反舰导弹线性自适应变结构复合控制器。在过载稳定回路的基础上,通过对导弹高度和侧向偏移的控制实现了导弹的飞行控制系统设计。通过对导弹的末端机动信号的设计,实现了导弹纵向跃升和航向...  相似文献   

9.
反舰导弹的过载控制   总被引:24,自引:6,他引:18  
对反舰导弹的过载控制进行了研究,可以用它来实现超音速导弹的大空间机动飞行。根据弹体的二阶过载方程,提出了实现过载控制的驾驶仪方案,应用线性/自适应变结构复合控制技术, 对俯仰回路进行了过载稳定回路和控制回路的设计,最后,以弹体复杂模型代替二阶过载模型,进行了自控段高低弹道的全弹道仿真,其中还提供了过载程序指令的一种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论文提供的反舰导过载控制,可以成功地实现高低弹道的飞行。  相似文献   

10.
基于过载控制技术,对超音速反舰导弹末端螺旋机动的实现进行了研究。论文提出了螺旋机动的轨迹方程和过载协调基本控制方程,在此方程基础上,可以控制导弹作一定半径和螺距的螺旋机动。为了对付敌方精确反导导弹的攻击,还引入变异因子,使螺旋机动轨迹产生变异。仿真表明,采用过载控制设计的反舰导弹,可以实现多种形式的螺旋机动,在提高导弹突防能力方面有很大潜力。  相似文献   

11.
带落角约束的反舰导弹变结构中制导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虚拟目标的概念,提出了一种带落角约束的变结构中制导律。反舰导弹从各种不同的高度进行发射,在该中制导律的控制下均能成功地实现大空域变轨弹道。在大空域飞行中,反舰导弹的法向过载也比较。最后进行了大空域变轨弹道的仿真,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出的变结构中制导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文中以防空导弹为背景,建立过载控制数学模型,设计了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算法的导弹过载控制系统,并进行仿真计算,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实际导弹系统存在气动系数不确定量和外界干扰的问题,提出了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对汇总不确定量进行估计和补偿的方法。采用输出重定义技术克服了导弹过载输出的非最小相位特性,利用容易测量的过载和角速度相组合重新定义了新输出量。设计了基于LS-SVM的滑模控制器使导弹过载控制系统的跟踪误差最终收敛到零。以某型超声速反舰导弹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基于LS-SVM的滑模控制器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LS-SVM实现了对汇总不确定量的准确估计。  相似文献   

14.
扇面发射反舰导弹后,应使导弹尽快转到射面内,并且使弹道最优。然而随着发射扇面角的增大,弹道参数将出现恶化。基于某型反舰导弹,进行了一系列扇面角改造的仿真研究,包括建立BTT导弹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利用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两点黑社会问题及极点配置理论形成导弹三通道控制信号,并进行了仿真软件包的设计,最后给出了仿真结果并对其进行了简单评述。  相似文献   

15.
文中采用自抗扰控制技术对导弹控制系统设计的新方法和工程实现进行研究。文中借鉴常规导弹控制工程实现的设计方法和原则,提出自抗扰姿态、过载、高度控制器设计及工程实现方法,并与传统方法设计结果在数字仿真中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适应性,在导弹控制系统设计中应用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16.
针对全状态可测量导弹过载控制系统,引入一类积分型滑模面,设计了变结构控制律.对导弹的过载和角加速度进行控制。然后构造Lyapunov函数证明其稳定性,最后,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优良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7.
带落角约束的反舰导弹变结构中制导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虚拟目标的概念,提出了一种带落角约束的变结构中制导律.反舰导弹从各种不同的高度进行发射,在该中制导律的控制下均能成功地实现大空域变轨弹道.在大空域飞行中,反舰导弹的法向过载也比较小.最后进行了大空域变轨弹道的仿真,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出的变结构中制导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某小型低空高速无人机控制律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动控制理论的知识,分析并建立了某小型低空高速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的控制律,并采用飞机小扰动运动方程进行了初步的验证计算。利用飞机系统仿真的方法,采用飞机全量扰动运动方程对该型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的控制律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文中所设计的该型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的控制律可以实现该无人机安全发射、稳定爬升、高度稳定、姿态稳定、航向稳定的要求,进而可以实现无人机按预定航路的飞行。  相似文献   

19.
飞航导弹基于输出重定义的变结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以导弹法向过载为输出的非最小相位问题,采用了输出重定义技术。根据导弹的法向过载和角加速度重新定义了新输出量。推导了系统为最小相位系统的条件。考虑到输出重定义技术的鲁棒性问题,采用了变结构控制方法设计导弹的过载控制系统以提高鲁棒性。举例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证明了过载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20.
运载火箭自适应减载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小新型中型运载火箭飞经大风区的气动过载,保证箭体结构安全,采用主动减载控制设计,分析了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自适应减载控制方法,基于过载传感器的减载控制方法,以及将两种技术结合的使用方法。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针对新型中型运载火箭,3种自适应减载控制方法对减小气动过载均具有一定的效果。基于加速度表的过载控制在标称状态下具有较好的减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