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果蔬是日常膳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等对人体健康起重要作用的成分。多糖是生物活性物质中重要的一种,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衰老、抗凝血、降血糖、降血脂等多种保健作用。作为一种天然活性物质,果蔬多糖较突出的优点是来源广泛、无毒副作用。我国果蔬资源丰富,对果蔬多糖的研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介绍了果蔬多糖的分类,列举了常见果蔬多糖的组成结构,阐明了果蔬多糖的生物活性作用机理及其研究进展,综述了果蔬多糖的提取纯化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了果蔬多糖提取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并结合实际展望了果蔬多糖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3,(9):156-164
文中综述了MVD(microwave-vacuum drying,微波真空干燥)技术及其在果蔬加工中的应用情况,从MVD对果蔬品质的影响,果蔬MVD工艺优化,果蔬MVD特性研究,果蔬MVD动力学研究,MVD与其他干燥方法对果蔬干燥效果的对比,MVD联合其他干燥技术加工果蔬等方面概述了果蔬MVD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了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展望了其在果蔬加工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酚类物质与果蔬品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酚类物质是植物体内重要的次生代谢物质,与果蔬品质密切相关。文章综述了果蔬中酚类物质的来源和种类;酚类物质对果蔬色泽、风味(涩、苦、香、甜)的影响及其与果蔬保健功效和酶促性褐变的关系,并从提高果蔬品质的角度,指出了果蔬中酚类物质调控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中国果蔬产量居世界首位,果蔬产品是最具潜力打入国际市场的园艺产品。该文着重介绍了果蔬饮料、果蔬粉、果蔬脆片、果蔬罐头、谷、菜复合食品以及果蔬中有效功能成分的提取等果蔬综合加工产品的特点及其加工技术,并展望了果蔬产品的发展前景,目的是为果蔬产品的进一步开发以及农产品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常见果蔬的抗氧化机理以及果蔬中抗氧化物质的测定方法,通过研究果蔬的抗氧化能力找到优良的抗氧化物质。  相似文献   

6.
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大量的果蔬被加工成果蔬汁、果蔬干、果蔬腌制品等食品进入市场,但同时每年产生成千上万吨的果蔬副产品被填埋或丢弃,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果蔬副产品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作为人体必需的七大营养素之一,具有良好的应用开发前景。文章介绍了膳食纤维的基本定义及分类,总结了果蔬副产品中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展望了果蔬副产品膳食纤维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为果蔬副产品中膳食的开发研究和产业化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着重介绍了过碳酸钠的性质及其在果蔬洗涤盐中的应用。同时对用过碳酸钠作为主要辅料与食用盐制成的果蔬洗涤盐洗除果蔬表面残留农药效果进行检测评价,并与其他清洗剂作了对比。认为该类果蔬洗涤盐可有效去除果蔬表面残留农药,过碳酸钠在果蔬洗涤盐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10):257-261
冷害导致果蔬代谢失调,严重影响果蔬的品质和耐藏性。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作为一种诱导果蔬产生抗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反应的内源信号分子,在调节果蔬的生理生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简单介绍了冷害对果蔬生理特性的影响,综述了水杨酸处理提高果蔬采后耐冷性的生理生化机制,为减轻果蔬冷害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果蔬中的功能因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凌莉  李志勇 《食品科学》2006,27(12):906-909
本文分析了果蔬中功能因子的分类及功能,介绍了果蔬功能因子提取和检测方法,并展望了果蔬功能性产品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0.
纳米技术在采后果蔬保鲜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蔬为人类提供多种营养素,如维生素、矿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等,但新鲜果蔬采后易腐烂变质,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采后贮藏技术如纳米技术可以有效地延缓采后水果的品质变化,就纳米技术在采后果蔬保鲜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概述了纳米包装材料、纳米涂膜保鲜剂在采后果蔬保鲜中的开发与应用,纳米技术在果蔬中大分子物质纳米表征中的应用,以及纳米技术在采后果蔬致病菌检测方面的应用。纳米技术在采后果蔬保鲜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采后果蔬机械损伤愈合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蔬在贮藏和运输过程中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机械损伤,从而引起果蔬腐烂变质。机械损伤是采后损耗的主要原因。研究采后果蔬损伤愈合机制,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对减少采后果蔬损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采后果蔬损伤愈合的形成机制,主要综述了影响损伤愈合的因素,以及采后果蔬损伤生理和品质的变化对损伤愈合的影响,为保持果蔬的采后品质,减少商用价值的损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臭氧在果蔬保鲜和农残降解上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它可以杀灭果蔬上的微生物,去除果蔬释放的乙烯,抑制果蔬的呼吸作用,延长果蔬的保鲜期。臭氧还可以降解果蔬上的农药残留。尽管可能会对某些果蔬的品质造成损伤,但具有高活性、高渗透性和无毒降解产物的特点的臭氧在果蔬采后处理上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3.
鲜切果蔬因其方便、健康、新鲜等特点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销售量逐年增加。鲜切果蔬又称为切割果蔬、半加工果蔬、调理果蔬等,通常是指改变了蔬菜、水果物理形状、但仍然保持其新鲜状态的果蔬制品或果蔬混合产品。其生产过程一般要经过清洗、分级、修整、切分、洗涤、干燥、包装、贮存、配送等工序,可供消费者直接食用或餐饮业使用。鲜切果蔬保鲜技术对果蔬的色泽、气味、质地、营养成分、组织状态等感官方面得以最大的保留,减少果蔬因经过清洗、去皮、等机械处理过程导致的品质改变。本论文主要对现阶段鲜切果蔬的保鲜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其主要技术包括物理、化学和综合保鲜技术,以期为今后更深入的研究与探索提供参考与借鉴,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可食性活性涂膜在鲜切果蔬保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食性涂膜是一种由天然可食性材料制成的选择透过性薄膜,具有调节果蔬内部气体交换、减少水分损失、降低腐烂率及延长货架期的特性,在果蔬包装及保鲜领域中已引起广泛关注。鲜切果蔬具有新鲜、方便、快捷等特点,已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供应餐饮业及零售业。可食性涂膜作为多种食品添加剂的载体常应用于生鲜产品中,且将活性添加剂与可食性涂膜结合可以延长鲜切果蔬的货架期,提高果蔬品质,减少果蔬表面致腐及致病菌增长的风险。可食性活性涂膜将作为一种绿色、安全、营养的保鲜技术,并将应用于鲜切果蔬保鲜领域的研究。本文综述了可食性涂膜的分类及其添加的抗菌剂、抗氧化剂、塑形剂、营养素等活性成分在鲜切果蔬保鲜中的应用,旨在开发用于鲜切果蔬保鲜的功能性可食性涂膜。  相似文献   

15.
李婷  王文军  陈鸥  姚世响  曾凯芳 《食品科学》2022,43(15):312-319
果蔬在采后贮藏运输过程中易受到各种生理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的胁迫,这些病害极大地缩短了各类水果和蔬菜的货架期。已有研究表明,AP2/ERF转录因子超家族在果蔬响应各种采后病害中起着重要作用,该家族转录因子可参与调控果蔬的生长发育,并对各类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作出响应。为了明确AP2/ERF转录因子对果蔬采后生理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的调控作用,本文对AP2/ERF转录因子及其在果蔬中的分布和数量进行了概述,并阐明了其响应果蔬采后生理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的作用及机理,介绍AP2/ERF转录因子在香蕉、黄瓜、辣椒等果蔬中响应采后病害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研究其他果蔬中的AP2/ERF转录因子以及利用AP2/ERF转录因子增强采后果蔬对病害的抗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果蔬采后贮藏过程中,活性氧清除系统功能下降,产生大量活性氧,从而引起果蔬发生细胞膜的氧化损伤和组织衰老。外源活性氧清除剂可以延缓果蔬组织衰老,褐变与膜脂过氧化作用。概述了活性氧与果蔬成熟衰老的关系,外源活性氧清除剂对果蔬衰老的控制作用,旨在了解活性氧对果蔬衰老的调控机理。  相似文献   

17.
短波紫外线(ultraviolet-C,UV-C)作为一种绿色无污染的非热处理技术,近年来在鲜切果蔬保鲜中的研究越来越多,主要研究热点在UV-C对鲜切果蔬抗氧化系统的影响。鲜切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过程会引发一系列的不利于果蔬贮藏的生理生化和品质特性改变,导致其食用品质和商用价值下降,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鲜切果蔬抗氧化系统主要由酚类物质、黄酮类物质、维生素类等物质组成非酶抗氧化系统,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抗坏血酸氧化酶等组成酶促抗氧化系统,共同发挥对鲜切果蔬贮藏品质的调节作用。本文介绍了UV-C和鲜切果蔬的特点,综述了UV-C对不同鲜切果蔬中非酶抗氧化系统和酶促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并对未来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探究果蔬鲜切伤害条件下,UV-C处理对果蔬抗氧化系统响应机制的影响和鲜切果蔬贮藏品质特性影响的机理,并为UV-C在鲜切果蔬上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色泽是果蔬采后主要的感官品质之一,它是消费者判断果蔬成熟度、新鲜度、商品可接受度及营养价值的重要参数。决定果蔬采后色泽的主要色素有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色苷,它们的代谢使果蔬呈现红、橙、黄、绿、蓝、紫等多种颜色。果蔬采后常发生的褪绿、褐变、黄化和白化等转色现象,也与果蔬色素代谢过程密切相关。研究果蔬采后色素代谢及其调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物理因子、化学因子和生物技术等在调控果蔬采后色素代谢方面的作用和机理,旨在为采后果蔬色泽的有效调控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