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近视人群双眼视异常中集合不足的发生状况以及各项异常参数的分布比例,并分析不同屈光度类型的集合不足发生比例。方法:选取79名,年龄18~38岁的近视患者,通过眼科检查排除眼部疾病,使用综合验光仪检测双眼视功能,包括远距离隐斜,近距离隐斜,近距离正/负融像破裂点、恢复点,调节反应(BCC),正/负相对调节,集合近点(NPC)。将检测数据根据Morgan正常值和Sheard准则进行双眼视功能分析,判断是否为集合不足,并计算发生率。结果:近视人群中,集合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为36.71%,集合不足的发生率为22.78%,集合不足在集合功能异常的占比为62.07%,集合不足在中低度近视发生率为13.72%,集合不足在高度近视发生率为39.28%。结论:近视人群中集合不足的发生率较高,其中高度近视的发生率高于中低度近视的发生率。集合不足可能导致视疲劳和功能性视力下降,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双眼视集合功能的检测和分析,特别是集合不足。对于存在集合不足的患者应给予准确的屈光度并进行系统的视功能训练,从而改善患者的视觉质量,使患者获得更加精确、舒适、稳定的视觉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陕西省市售食品中铝污染状况,评估陕西省居民膳食中铝摄入水平及其潜在的健康风险。方法 2013—2015年在陕西省10个地市随机采集8类食品共计666份,按照食品中铝测定的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检测,结合陕西省开展的居民膳食营养状况调查中各类食物的消费量数据,采用点评估方法,对陕西省不同性别-年龄组人群膳食中铝摄入水平及其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估。结果陕西省居民全人群膳食中铝平均每日摄入量为0.154 9 mg/kg BW,不同性别-年龄组人群以18~59岁女性摄入量最高,为0.178 5 mg/kg BW。当食物中铝含量取P97.5数值时,膳食中铝摄入量最高的人群是2~7岁儿童。各性别-年龄组人群膳食中铝平均暴露量(铝含量数据采用平均值)安全限值(MOS值)均1,偏高暴露量(铝含量数据采用P97.5数值)MOS值均1。2~7岁和8~12岁儿童膳食中铝摄入贡献率较高的食品是油炸食品和焙烤食品,其他组人群膳食中铝摄入贡献率前3位的食品均是油炸食品、凉皮和淀粉制品。结论陕西省居民不同性别-年龄组人群膳食中铝偏高暴露量已超过最新的健康指导值。女性和儿童是暴露量较高的人群,油炸食品是不同性别-年龄组人群膳食中铝摄入的最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中国18~49岁女性的膳食能量和宏量营养素摄入状况。方法:数据来源于2015年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CNNHS 2015)。本研究对15839名18~49岁育龄妇女进行24 h膳食回顾调查和家庭食用油和调味品称重等膳食调查,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2004、2009版)计算能量和宏量营养素摄入量。结果:我国18~49岁女性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供能比在正常推荐范围,但是脂肪供能比较高,膳食结构偏向西方膳食模式。结论:育龄妇女面临的膳食结构不合理问题值得关注,特别是生活在西部地区的女性。建议我国18~49岁育龄女性合理选择食物,改善饮食结构,控制脂肪的摄入。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中国18~64岁成年居民膳食能量密度的摄入现况。方法:将参与2018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调查并具有完整调查数据的8738名18~64岁成年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人口学特征资料,采用连续3 d 24 h膳食回顾法和家庭称重记账法收集膳食资料,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下研究对象膳食能量密度摄入情况及不同膳食能量密度水平下研究对象的各类食物、能量、营养素摄入状况。结果:中国18~64岁成年男性和女性膳食能量密度中位数分别为1.92、1.83 kcal/g。男、女性18~44岁年龄组研究对象的膳食能量密度高于45~64岁年龄组、农村地区研究对象的膳食能量密度高于城市地区、小学及以下组和初中组研究对象的膳食能量密度均高于高中及以上组、低收入组和中等收入组的膳食能量密度均高于高收入组(P<0.05)。按性别将膳食能量密度三分位的结果显示,男、女性高膳食能量密度组研究对象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摄入量高于低、中膳食能量密度组,而膳食纤维以及蔬菜、水果、蛋类摄入量均低于低、中能量密度组(P<0.05)。结论:中国18~64岁成年居民膳食能量密度存在人口学因素差异,不同膳食能量密度水平下成年居民能量、营养素及各类食物摄入量存在一定差异,应有针对性地制定人群营养膳食宣教及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HPLC-DAD)对四川省雅安、成都、乐山、宜宾、绵阳23家企业生产的绿茶、黄茶、黑茶、红茶和青茶中48个茶样的(-)-表没食子儿茶素-3-O(3-O-甲基)没食子酸酯(EGCG3″Me)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青茶EGCG3″Me含量最高,在3.14~6.08 mg/g之间,平均值为4.40 mg/g;黑茶EGCG3″Me含量在0~1.72 mg/g,平均值为0.35 mg/g;绿茶和黄茶中EGCG3″Me含量较低;绿茶中含量在0~0.39 mg/g之间,平均值为0.10 mg/g;黄茶中含量在0~0.09 mg/g之间,平均值为0.05 mg/g;红茶中未检出。各茶类间EGCG3″Me含量差异显著,主要原因在于加工所用鲜叶原料(品种、采摘标准等)及加工工艺等不同。建议易过敏人群应适当饮用青茶。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我国居民膳食结构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膳食脂质是膳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推荐摄入量对改善居民膳食结构,实现新时期健康中国建设目标的都有着重要影响。对中国居民膳食脂质参考摄入量的修订提出几点建议。(1)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的膳食脂肪供能比可接受范围上限(U-AMDR)是30%E,低于欧盟和北美国家的35%E。有学者建议提高我国成年人膳食脂肪供能比的U-AMDR,但仍缺乏足够的证据,暂不宜做修改。然而,考虑到老年人需要高能量和营养密度膳食的特点,应考虑提高老年人膳食脂肪的U-AMDR。(2)一些研究表明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比值(n-6/n-3PUFA)与多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生风险密切相关。我国居民膳食中n-6/n-3PUFA比值的平均值达到8.6,在某些人群中甚至更高。因此,建议将膳食中n-6/n-3PUFA比值的推荐值纳入新版膳食脂质参考摄入量推荐中。(3)尽管开展了大量研究,但膳食胆固醇摄入量与心血管疾病等多项慢性疾病发生结局之间的关系仍不明确。我国城市居民平均每日胆固醇摄入量为264.0 mg,农村居民为168.8 mg,处于正常范围。基于目前的研究证据,仍无法针对一般成年人群制订膳食胆固醇摄入限量。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建议参考相应疾病指南中膳食胆固醇摄入量的推荐。  相似文献   

7.
付岩  张亮  吴银良 《现代食品科技》2017,33(11):206-211
为明确嘧霉胺在大棚草莓中的残留行为及其可能产生的膳食摄入风险,进行了规范的田间残留试验及对不同人群的膳食暴露及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大棚条件下,嘧霉胺在草莓果实上的消解速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为4.28 d。400 g/L嘧霉胺悬浮剂以有效成分用量562.5 g a.i./ha和843.75 g a.i./ha施药,分别设置喷施2次和3次,施药间隔期7 d。在最后一次喷药后3、5和7 d采收的草莓中,嘧霉胺最终残留量均不超过我国规定的其在草莓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3 mg/kg)。基于残留试验数据和日平均膳食摄入量及每日允许摄入量(ADI),计算得到我国各类人群中嘧霉胺暴露的风险商(RQ)。结果表明,喷施嘧霉胺后3~7 d内的草莓对2~4岁、18~30岁和60~70岁人群的膳食摄入风险都很低,均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体检人群血清镁水平及其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采集2009年青岛某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的血样16 260份(男性8 602人,女性7 658人,年龄在18—99岁之间,平均年龄55.64岁)。进行血清镁、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HDL-C)、高密度脂蛋白(LDL-C)的检测,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血清镁与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受检人群血清镁平均含量为0.95 mmol/L;各个年龄组在不同性别之间血清镁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男、女性受检者不同年龄组之间血清镁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男性40岁以下年龄组水平最低,71岁以上人群水平最高(P均0.05);女性55岁以下两组较低,而71岁以上组水平最高(P均0.05)。血脂水平分析显示,56岁及以上的男性体检人群平均TG水平均明显低于55岁以下的低龄人群(P均0.05),而女性的TG水平随年龄增长逐渐升高(P0.05);TC水平分析显示,56岁及以上女性体检人群TC水平明显高于55岁以下的低龄人群(P均0.05),而71岁以上老年男性人群TC水平则明显低于70岁以下人群(P均0.05);HDL-C水平分析,男性的平均水平为1.33 mmol/L,各年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而女性为1.52 mmol/L,但71岁以上女性人群则有明显下降(P均0.05);LDL-C水平分析显示,男性人群LDL-C平均水平为2.90 mmol/L,70岁以下年龄组人群平均水平为2.78 mmol/L,明显低于71岁以上年龄人群;而56岁以上女性人群LDL-C水平明显低于55岁以下低龄人群(P均0.05)。结论:体检人群血清镁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高而增加,血清镁水平与TG、TC和LDL-C呈正相关;不同年龄和性别血脂水平变化较大,而女性人群HDL-C水平明显高于男性,相关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大米中镉(Cd)含量水平,评估其对当地居民造成的潜在健康风险。方法 2015—2019年采集南宁市市售大米样品886份,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对大米中Cd含量进行测定,运用美国环境保护署(US 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对当地居民因食用大米而暴露于Cd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 886份大米中Cd检出率为94.92%(841/886),超标率为19.19%(170/886),含量范围为1.50~915.00μg/kg,平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126.85和79.00μg/kg。18岁及以上人群大米中Cd膳食月暴露量为12.43~23.95μg/kg BW,目标危害系数(THQ)1;6~17岁人群为15.42~29.80μg/kg BW,THQ在0.62~1.19之间,6~17岁人群膳食Cd月暴露量高于18岁及以上人群,其中马山县、上林县和隆安县6~17岁人群THQ值均1。结论南宁市大米中Cd存在一定的污染,Cd含量偏高,对6~17岁人群可能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应加强监测,控制污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17—2020年中国23省(自治区、直辖市)18~59岁成年居民烹调油消费水平和状况。方法 数据来源于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于2017—2020年开展的中国居民食物消费状况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本研究选取参与家庭调味品称重调查的18~59岁成年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称重记账法获得家庭烹调油消费量和个人人日数,结合家庭成员能量摄入比分配到个人,并参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成年人烹调油的推荐摄入量25~30 g/d进行评价。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中脂肪酸含量,结合个人不同烹调油的消费量,计算个人经烹调油摄入的脂肪酸含量。结果 我国18~59岁成年居民烹调油的平均消费量为36.23 g/d,其中植物油为33.99 g/d,动物油为2.17 g/d,混合油为0.08 g/d(动植物混合油)。研究人群烹调油消费量在不同年龄、性别、居住地、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和地域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我国18~59岁成年居民烹调油消费量超过推荐摄入量范围最高值30 g/d的个体比例为50.72%;菜籽油、花生油和芝麻油是消费率最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中国总膳食研究方法,运用广东省重金属污染监测工作所采集的各类居民日常食品中的铅、镉、砷、汞检测数据,评估广东省居民膳食中铅、镉、砷、汞的人群健康暴露情况。方法测定广东22市各类食品中的铅、镉、砷、汞含量,计算居民铅的暴露边界比,镉的每月摄入量,砷、汞的每周摄入量并以此作为评价标准。结果各类食品中铅、镉、砷、汞的总体均值分别为0.140、0.118、0.320、0.018 mg/kg,18岁以下未成年人群,铅的暴露边界比(MOE)值为0.35~13.76;18岁以上成年人群,铅的MOE值为1.83~89.57,镉的每月摄入量为0.02~20.28μg/kg.bw,占镉暂定每月可耐受摄人量的0.08%~81.1%。各人群大米中镉的EMI值为11.47~20.28μg/kg·bw,占镉暂定每月可耐受摄入量的45.9%~81.1%;砷的EWI值为0.2~10.4μg/kg·bw,占PTWI的1.3%~69%;汞的EWI值为0.01~1.29μg/kg·bw,占PTWI的0.25%~32.2%。结论广东省居民膳食中铅、镉、砷、汞污染的暴露情况对于各年龄段人群来说总体处于安全水平,但其中大米的镉、蔬菜中的铅暴露却存在一定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江苏省成年居民膳食模式, 并探讨其与超重肥胖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0个调查县(区)为调查点, 每个调查点抽取3个乡镇/街道, 每个乡镇/街道随机抽取2个村/居委会, 每个村/居委会抽取75户家庭, 调查户中所有家庭成员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询问调查、膳食调查、医学体检和实验室检测4个部分。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江苏省成年居民膳食模式进行分析, 并分析其与超重肥胖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共对3358名江苏省成年居民进行调查, 年龄18~98岁, 平均(54.6±15.1)岁; 男女性别比为1:1.23; 城乡比为1:1.67; 学历以初中或高中为主, 共1654人(占49.3%); BMI为(24.2±3.7)。江苏省成年居民主要有4种膳食模式, 分别为动物模式、面食模式、咸菜蛋类模式、奶类模式。结论 江苏省成年居民膳食的动物模式、面食模式、奶类模式与超重肥胖有关。男性人群膳食的动物模式是引起超重肥胖的主要原因[比值比(odd ratio, OR)=1.55, 95%置信区间(condition index, CI): 1.12~2.13], 女性人群膳食面食模式是引起超重肥胖的原因之一(OR=1.41, 95%C.I.: 1.06~1.89); 奶类模式是成人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OR=0.68, 95%CI: 0.55~0.85)。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绍兴地区不同人群膳食中铅、镉和总汞的摄入量,评估绍兴地区膳食中铅、镉和总汞的安全性。方法对绍兴地区食品中铅、镉和总汞含量进行监测,结合2008年绍兴市居民膳食消费量调查结果,对绍兴地区不同人群膳食中铅、镉和总汞的暴露水平进行评估。结果不同年龄和性别人群膳食中铅的每周平均暴露量为5.26~13.1μg/kg BW,占原PTWI的21.0%~52.4%,全人群膳食中铅的平均暴露限值(MOE)为1.02;镉的每月平均暴露量为16.0~39.4μg/kg BW,占PTMI的64.0%~157.6%,2~6岁和7~17岁年龄组男性、2~6岁年龄组女性膳食中镉暴露水平均超过了PTMI限值(25μg/kg BW);总汞的每周平均暴露量为0.67~2.02μg/kg BW,占PTWI的16.8%~50.5%。膳食中铅、镉和总汞的主要来源均为米及其制品和鱼虾类食品。结论绍兴地区居民膳食中总汞暴露水平是安全的,但膳食中铅和镉暴露水平较高,尤其是18岁以下人群,需加强相关食品中铅和镉的监测及膳食指导。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印度南部卡纳塔克邦中晚元古代(10-20亿年前)Kaladgi群、Badami群与Bhima群的沉积碳酸盐建造的同位素进行了研究.Kaladgi群中白云岩与灰岩的δ~(18)C值(0.3±1.2‰[PDB])与先前根据地质学和沉积学所得出的结论相一致,即这套岩系为正常的海相碳酸盐沉积.而上覆的Badami群与Bhima群中的白云岩的δ~(13)C平均值却明显增高,其平均值为3.4±0.5‰[PDB],显示出与原始高盐度(蒸发)环境的成因联系.但是这两种碳酸盐的δ~(18)O值非常相似(分别为21.7±1.3‰和21.1±1.2‰[SMOW]),呈现出前寒武纪碳酸盐岩贫δ~(18)O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2)转杯纺的研究结果 ①对转杯纺100%纯棉6′s、12′s、18′s三种支数的方程式统计精度分析:品质指标、单纱强力、断裂伸长率和条干均匀度的方程式可信度最佳。决定系数r′~2均在0.50以上。 ②对转杯纺50/50(涤/棉)12′s、18′s和24′s三种支数的方程式统计精度分析:断裂伸长率方程式可信度最佳,品质指标和单纱强力次之。决定系数/绝大部分均在0.5以上。 ③对转杯纺65/35(涤/棉)12′s、18′s、24′s三种支数的方程式统计精度分析:品质指标在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生活方式也在变化,人们近距离用眼的需求日益增加,尤其各类电子产品的使用增加;越来越多的近视眼患者严重影响到视觉健康。双眼视异常将导致一系列的视功能异常,与视疲劳有着密切的关系[1]。因此,有必要对近视眼人群集合功能和调节功能的异常进行总结分析。1资料与方法检测对象:本院就诊的81名成人近视眼患者,年龄18~35岁,男40人、女41人,双眼矫正视力均能达到1.0,无显性斜视,无其他眼科疾病。根据屈光度分为中低度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油莎豆粕小分子肽的制备条件并对其组成与功能进行分析。方法 利用碱性蛋白酶与木瓜蛋白酶水解油莎豆粕蛋白质,同时通过液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多肽的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多肽功能。结果 油莎豆粕小分子肽制备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酶解时间2.4 h,底物质量浓度2 mg/mL,加酶量4%,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1:3,水解度为14.25%。对油莎豆粕小分子肽进行鉴定,共检测到30个肽段可信度高的油莎豆粕小分子肽分子,等电点范围是3.80~9.18,所有检测到的小分子肽分子均无毒性,具有调节血压、调节血糖、抗氧化的潜能。结论 经碱性蛋白酶与木瓜蛋白酶两种复合酶水解得到的油莎豆粕小分子肽具有潜在的调节血压、血糖、抗氧化功能,功能活性值均在0.6以上。本研究为油莎豆肽产品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中国东南地区5省市居民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暴露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方法利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5省市18岁及以上人群黄酒消费量数据,以及2010、2011年在5省市采集黄酒样品的检测结果,采用简单分布膳食暴露评估方法对人群经黄酒摄入氨基甲酸乙酯进行估计,并对造成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 5省市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平均含量为0.103 mg/kg,最大值为0.498 mg/kg。18岁以上人群黄酒氨基甲酸乙酯平均暴露量为13.4 ng/kg BW,暴露限值为22 388。黄酒饮酒者氨基甲酸乙酯平均暴露量为427.8 ng/kg BW,暴露限值为701。结论 18岁及以上全部人群黄酒氨基甲酸乙酯暴露的健康风险较低,但在黄酒饮酒者中存在较高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我国16个省(市)3岁及以上人群桶装和瓶装饮用水消费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开展相关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2013—2014年开展的我国16个省(市)居民食物消费状况调查中预包装饮用水消费数据,选取43 319名3岁及以上人群作为研究对象,使用SAS 9.4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清理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方法,分析研究对象桶装和瓶装饮用水的消费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我国16个省(市)3岁及以上人群桶装和瓶装饮用水的消费率分别为26.2%和14.4%,人群平均消费量分别为249.7和56.4 mL/d,饮用者平均消费量分别为951.6和392.2 mL/d。男性桶装和瓶装饮用水消费率和消费量均高于女性;家庭年人均收入1万元以下人群桶装饮用水消费率和消费量均高于其他收入人群,3万元以上人群瓶装饮用水消费率和消费量均高于其他收入人群;城市地区人群瓶装饮用水消费率和消费量高于农村地区人群,而农村地区人群桶装饮用水消费率和消费量高于城市地区人群。此外,桶装和瓶装饮用水的消费状况还受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影响。结论我国3岁及以上人群桶装和瓶装饮用水消费率和消费量较低,其消费状况与年龄、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地区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20.
摘 要: 目的 了解云南省蔬菜中毒死蜱残留水平, 评估蔬菜中毒死蜱膳食暴露风险。方法 2012~2019年采集云南省市售蔬菜进行毒死蜱测定, 结合我国食物消费量数据, 采用点评估方法对毒死蜱进行急、慢性膳食暴露评估, 评估结果与急性参考剂量(acute reference dose, ARfD)、每日允许摄入量(acceptable daily intake, ADI)进行比较, 从而评价蔬菜中毒死蜱的暴露风险。结果 1~4岁人群的急性暴露量大于ARfD(0.1 mg/kg bw), 其余年龄组的急性暴露量均小于ARfD(0.1 mg/kg bw); 各年龄组平均暴露量低于ADI(0.01 mg/kg bw)。结论 蔬菜中毒死蜱的慢性暴露风险低, 但需关注急性暴露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