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制备并纯化HCV复合多表位多克隆抗体,探讨其用于丙型肝炎抗原检测的潜在可行性。方法:将人工合成的HCV复合多表位抗原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融合蛋白后免疫小鼠分析表达产物的免疫特异性及免疫原性,免疫家兔获取多克隆抗体,利用盐析和亲和柱纯化多克隆抗体,利用该抗体用双抗夹心法检测HCV-Ag。结果:融合蛋白能在原核表达系统中高效表达,并可诱发小鼠及家兔产生高滴度的特异性HCV抗体,该HCV多表位复合抗原多克隆抗体,在用ELISA法检测HCV-Ag中表现出较高的灵敏性(90.63%)及特异性(78.13%)。结论:通过盐析和亲和柱可高效纯化HCV复合多表位多克隆抗体,纯化后的抗体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HCV-Ag具有灵敏、特异、快速的优点,有望用于HCV的抗原检测。  相似文献   

2.
利用HCV多表位复合抗原制备高效价抗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利用HCV多表位复合抗原免疫家兔制备高效价抗HCV多克隆抗体,为改进丙型肝炎病毒抗原的诊断试剂盒提供必要条件。方法HCV多表位复合抗原与完全弗氏佐剂混合免疫家兔,获得高效价抗血清,经硫酸铵沉淀及PrintA/G亲和层析纯化。结果已获得效价大于1∶16000的抗HCV多克隆抗血清,经纯化后达电泳纯。该抗体能与HCVNS3、NS5及C抗原特异性结合。结论HCV多表位复合抗原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可用于改进HCV病毒抗原诊断试剂。  相似文献   

3.
目的设计新型HIV复合多表位疫苗,并检测其在小鼠体内的免疫效果。方法检索抗原表位数据库,进行新型HIV多表位核酸疫苗的设计,利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合成多表位基因,并构建重组质粒pVAX1-MEGNp24,转染BHK-21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多表位基因的表达。重组质粒免疫BALB/c小鼠,ELISA法检测抗体动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脾T淋巴细胞亚类。结果重组质粒pVAX1-MEGNp24经酶切及测序分析,证明构建正确。间接免疫荧光显示能在BHK-21细胞中表达多表位基因。免疫小鼠可诱导小鼠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结论已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VAX1-MEGNp24,小鼠免疫试验显示其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4.
猪流感复合多表位核酸疫苗的构建及其表达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构建猪流感病毒复合多表位核酸疫苗,并研究其表达产物的抗原性。方法以H3、H9亚型流感的HA抗原表位及流感病毒的其它主要抗原(NP、NA、M)表位基因为基础,再附以Kozak序列和适当的酶切位点,设计并合成一段长765bp的复合多表位基因(Epi),其中各表位基本独立,将其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IRES1neo,构建重组质粒pIRE-Epi。将多表位抗原基因Epi插入到融合表达基因H57中,构建重组质粒pIRE-H57-Epi。将构建的重组质粒在Hela细胞中表达,并用免疫荧光方法初步检测所表达蛋白的抗原性。结果所构建的融合表达载体pIRE-Epi和pIRE-H57-Epi,在Hela细胞中表达出流感病毒多表位抗原蛋白,并具有抗原性。结论已成功构建猪流感病毒多表位基因,有可能成为较理想的猪流感候选疫苗。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分片段抗体,并分析HCV优势抗原表位,为HCV抗原、抗体检测及疫苗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经ELISA法检测抗HCV阳性血清样品90份,使用总抗体检测试剂及抗HCV分片段试剂进行检测,并用荧光定量PCR对抗体弱阳性及阴性样品进行复核,分析不同片段出现的阳性率,从而分析HCV的优势抗原表位。结果 90份抗HCV阳性的样品经总抗体检测试剂检测,其中阳性78份(86.67%);90份抗HCV阳性的样品中,分片段试剂检测1个片段以上阳性样品59份(65.56%);其中C、NS3、NS4及NS5片段抗体阳性分别为56份(94.92%)、57份(96.61%)、42份(71.19%)及47份(79.66%),NS3及C片段抗体是HCV的优势抗体。结论 HCV-C及NS3表位是HCV的优势抗原表位;HCV分片段抗体与总抗体检测试剂之间阳性检出率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中和抗原表位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S抗原嵌合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并在293T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从含HBV全序列的质粒pHBV中扩增HBV S抗原基因,在HBV S疏水区127和128位氨基酸序列处引入AgeⅠ酶切位点,将HCV E1和E2区保守的线性中和抗原表位及HVR1的模拟表位基因分别插入该位点,获得嵌合HCV中和抗原表位的重组HBV S基因,将该基因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I-neo中,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I-HBSE1~4。将4种重组真核表达质粒转染293T细胞,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嵌合基因的表达。结果 4种重组真核表达质粒经双酶切证实构建正确;4种重组质粒转染的293T细胞胞浆内可见较强的绿色荧光,Western blot显示,在相对分子质量约27 000处可见蛋白条带。结论成功构建了HCV中和抗原表位与HBV S抗原嵌合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其在293T细胞中可有效表达,为进一步制备嵌合HCV中和抗原表位的HBV S抗原VLP,研究中和抗体对HCV假病毒颗粒(HCVpp)和JFH-1 HCV体外培养系统(HCVcc)感染的抑制作用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7.
口蹄疫病毒复合多表位DNA疫苗的设计及构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构建口蹄疫病毒(FMDV)复合多表位基因工程疫苗表达盒OAAT及其DNA疫苗。方法以O型、A型FMDV结构蛋白VP1全基因和Asia1型FMDV两个基因拓扑型的结构蛋白VP1基因上的5个抗原表位基因作为主要免疫原基因,非结构蛋白3ABC上的2个Th2细胞表位基因及结构蛋白VP4上的1个Th2细胞表位基因作为辅助基因,构建表达盒。将构建好的表达盒OAAT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VAX1 PCMV启动子下游,构建三价口蹄疫核酸疫苗pVAX1-OAAT,并用Western blot和IFA方法检测目的蛋白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结果通过InsightⅡ软件同源建模和DNAStar5.0软件分析表明,所构建的FMDV复合多表位基因工程疫苗表达盒OAAT理论上符合设计要求,且在真核细胞获得了正确表达。结论已成功设计FMDV复合多表位基因工程疫苗表达盒OAAT,并构建了三价口蹄疫核酸疫苗pVAX1-OAAT。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丙型肝炎病毒(HCV)HLA-A2限制性多表位基因的C1R-AAD细胞克隆。方法合成人泛素基因(Ub)和HCVHLA-A2限制性多表位基因(Mep),分别克隆入原核表达质粒pRSET-A,构建多表位抗原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pRSET-Ub-Mep。用BamHⅠ和HindⅢ双酶切质粒pRSET-Ub-Mep,得到复合多表位基因Ub-Mep,亚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Ub-Mep,转染至C1R-AAD细胞,G418压力筛选后,通过有限稀释法获得稳定表达Ub-Mep融合蛋白的C1R-AAD细胞克隆,采用RT-PCR法检测稳定转染细胞中Ub-Mep基因mRNA的转录;间接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blot法检测Ub-Mep蛋白在稳定转染细胞中的表达。结果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Ub-Mep经酶切鉴定证明构建正确;在稳定转染的C1R-AAD细胞中可检测到Ub-Mep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论已建立了稳定表达HCVHLA-A2限制性多表位抗原的C1R-AAD细胞克隆,为进一步研究HLA-A2限制性多表位基因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建立了靶细胞。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丙型肝炎病毒(HCV)复合多表位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COS7细胞中瞬时表达。方法用PCR方法扩增核心区羧基端部分缺失的基因片段;分别合成HCV E2区模拟表位和NS3~NS57个T或Th细胞表位基因;PCR方法将羧基端部分缺失的HCV核心区基因与合成的表位基因串联,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并通过脂质体瞬时转染COS7细胞。结果所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CtEm已成功转染COS7,间接免疫荧光和RT-PCR证实,pcDNA3·1(-)-CtEm可在COS7中表达复合多表位基因。结论已成功构建HCV复合多表位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COS7细胞中瞬时表达,为进一步复合多表位的基因免疫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多表位DNA壳聚糖微球疫苗的体液免疫应答。方法制备多表位DNA壳聚糖微球疫苗pcD-NA3.1-HME-3C3d,经鼻腔免疫小鼠,蛋白检测微孔试剂盒检测小鼠特异性IgG抗体水平。结果经免疫的小鼠均能产生针对各表位的特异性IgG抗体,DNA壳聚糖微球疫苗的抗体水平明显高于DNA疫苗。结论壳聚糖微球疫苗投递系统可提高多表位DNA疫苗的免疫应答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丙型肝炎病毒多表位基因核酸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构建丙型肝炎病毒(HCV)多表位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CtEm,用该重组质粒免疫BALB/c小鼠,并检测其免疫原性。方法用BamHⅠ和HindⅢ双酶切含有HCVC区、E2区模拟表位和NS3~NS5区细胞表位串联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QE30-CtEm,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脂质体瞬时转染CHO细胞,并检测其表达。以100μg重组质粒免疫BALB/c小鼠,检测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效果。结果所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CtEm在CHO细胞中能获得有效表达。该质粒免疫小鼠后可诱导高水平的抗体,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反应、IFN-γ水平及CTL活性均明显高于空载体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结论已成功构建HCV多表位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CtEm,免疫小鼠后可诱导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2.
目的预测中蜂囊状幼虫病毒(Chinese sacbrood virus,CSBV)LN-QY株VP3蛋白的空间结构及其B细胞抗原表位。方法采用RT-PCR法从感染CSBV的蜜蜂幼虫总RNA中扩增结构蛋白VP3基因,与pMD18-T载体连接后,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DH5α,提取质粒,双酶切鉴定并测序,通过与SBV-KOR、CSBV-UK株VP3基因序列的比对,获得LN-QY株VP3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建立VP3蛋白的3D结构。在此基础上,应用DNAStar软件中的Protean模块综合分析结构蛋白的柔性区域、亲水性、表面可能性以及抗原指数等参数。结果 VP3结构蛋白的空间构象较规则,其可能的B细胞抗原表位区域位于4个区域:25-50,101-109,112-120,250-268氨基酸区段,其中,可能出现抗原表位的2个区域在100-150和250-300氨基酸区段,应作为抗原表位研究的重点区域。结论预测了CSBV LN-QY株VP3蛋白的空间结构及其B细胞抗原表位,为CSBVVP3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以及表位疫苗的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HCV/HBV联合抗原PCX/S免疫原性。方法 将纯化的HCV复合多表位抗原蛋白PCX与HBV的S蛋白按一定比例混合并免疫小鼠,用ELISA的方法检测抗-HBs和抗-HCVAb;~3H-TdR掺入法检测免疫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51)Cr释放法检测免疫小鼠特异性CTL杀伤作用。结果 免疫后5、10及15μg的3组均能诱导抗-HBsAb和抗-HCVAb,但抗HCVAb水平明显低于抗-HBsAb水平。免疫小鼠可诱发针对PCX或S蛋白的CTL反应,前者更明显,并刺激T细胞增殖。结论 HCV/HBV联合抗原PCX/S蛋白可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为HCV/HBV双价疫苗的研究提供一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丙型肝炎病毒多表位抗体,探索从血浆或血清样品中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原(HCAg)的可能性,为献血员筛选及临床早期诊断提供检测方法。方法利用原核系统表达的丙型肝炎病毒(HCV)7个高度保守区基因的多表位复合抗原免疫动物,制备抗-HCV多克隆抗体,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浆或血清中的HCAg,并与RT-PCR法进行比较。结果制备的抗-HCV多表位复合抗原多克隆抗体,在用ELISA法检测HCAg中表现出较高的特异性及灵敏性,Cutoff值为0·239,批内CV值为5·60%~6·65%,批间CV值为7·80%。与RT-PCR比较,相关系数为0·816,灵敏度为88·89%,特异度为96·30%,一致性为95·24%,调整一致性为90·82%,阳性预测值为80·00%,阴性预测值为98·11%。HCAg检出率与美国ORTHO公司HCV-C抗原检测试剂盒差异无显著意义(P=0·06)。结论用HCV多表位复合抗原制备的多克隆抗体,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HCAg,具有灵敏、特异、快速的优点,有望开发成为HCAg诊断试剂盒。  相似文献   

15.
表位疫苗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疫苗设计思路,其安全性好,诱发的免疫应答针对性强。要发挥表位疫苗中各表位的功能,合理的设计至关重要。本文就表位疫苗的设计及优化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呈现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EBOV)包膜糖蛋白(glycoprotein,GP)抗原表位的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s)。方法通过EBOV GP抗原性预测,并结合其功能结构域分析获得潜在的B细胞表位,经基因重组将该抗原表位插入至乙肝核心抗原(HBcAg)的优势表位区域,SDS-PAGE法分析重组HBcAg抗原表位嵌合蛋白的表达。重组菌体破碎上清经硫酸铵沉淀和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后,通过电镜观察VLPs形态。将VLPs与Alum佐剂按1∶1的比例混合,经背部皮下免疫小鼠。ELISA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血清的特异性。结果重组HBcAg抗原表位嵌合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约19 300,纯化后蛋白浓度为1.244 mg/ml,镜下可见其以VLPs形式存在。VLPs免疫小鼠血清可与GP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结论成功构建了呈现EBOV GP抗原表位的VLPs,其可有效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本实验为EBOV基因重组疫苗的研究及特异性抗体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构建乙肝乙脑麻疹多表位噬菌体疫苗,并检测其免疫原性。方法将PCR方法合成的乙肝乙脑麻疹多表位基因COM插入T7噬菌体基因组中,使其与噬菌体10B蛋白融合,展示在T7噬菌体表面,构建成多表位噬菌体疫苗COM/T7。分别以1010pfu/只和1012pfu/只两种剂量,通过腹腔、皮下和鼻腔3种途径免疫昆明小鼠,ELISA检测小鼠特异性抗体水平。结果重组噬菌体COM/T7经PCR鉴定证明构建正确。乙肝乙脑麻疹多表位噬菌体疫苗能诱导小鼠产生针对各表位的特异性IgG抗体。在3种免疫途径中,腹腔免疫效果最好。免疫剂量与诱导的抗体水平在一定范围内呈正相关。多表位噬菌体疫苗诱导的抗-HBs和抗-JEV水平高于常规疫苗,而抗-MV水平低于常规疫苗。结论构建的乙肝乙脑麻疹多表位噬菌体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8.
弓形虫P30蛋白抗原表位的克隆表达及纯化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构建表达P30蛋白抗原表位的重组质粒及工程菌,获得纯化的P30蛋白抗原表位,用于检测弓形虫特异性抗体。方法采用PCR技术,设计一对引物(P30P3、P30P4),从弓形虫基因组DNA中扩增出编码P30蛋白抗原表位的基因片段,与载体pET28a(+)连接,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后进行SDSPAGE分析。用离子交换纯化表达的P30抗原表位,用ELISA鉴定其抗原性。结果表达的P30蛋白抗原表位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纯化的P30蛋白抗原表位片段有较好的抗原性,可用于检测弓形虫抗体。结论已成功构建了高表达P30蛋白的工程菌,为研制弓形虫抗体检测试剂或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C3d分子对多表位DNA疫苗体液免疫应答的增强作用。方法通过PCR方法合成多表位HME基因,分别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和pcDNA3.1-3C3d,构建多表位DNA疫苗pcDNA3.1-HME和pcDNA3.1-HME-3C3d,经肌肉注射免疫小鼠,ELISA检测小鼠特异性抗体水平。结果经免疫的小鼠均能产生针对各表位的特异性IgG抗体,且pcDNA3.1-HME-3C3d免疫组小鼠的抗体水平明显高于pcDNA3.1-HME免疫组。结论C3d可增强多表位DNA疫苗的体液免疫应答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含preS2免疫表位基因质粒DNA疫苗诱导小鼠的免疫应答。方法 质粒转染COS 7细胞 ,用ELISA法测定瞬时表达产物。质粒经碱裂解法大量提取 ,Sepharose 4FF柱层析纯化后 ,直接肌肉注射免疫NIH小鼠。检测小鼠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效果。结果 preS2表位多肽和HBsAg高效表达。免疫小鼠血清中检测到高滴度的抗 HBs和抗 preS2。淋转刺激指数SI和IL 2活性 ,质粒DNA疫苗与单纯主蛋白疫苗免疫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含preS2免疫表位基因质粒DNA疫苗能诱导NIH小鼠产生较强的体液免疫和一定强度的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