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考古学研究的深入,传统的考古资料收集和处理方法已越显不足.遥感和GIS作为大范围空间数据采集管理和分析的先进工具,为科技考古的发展带来强力的支持.巢湖遥感考古信息系统是基于对遥感和GIS技术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的系统,它能够为考古工作的开展和海量的资料管理分析提供有效的帮助,进而为考古工作者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2.
基于RS和GIS的楚皇城考古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有许多古城遗址在遥感图像上被发现的报道,本文也采用遥感方法结合GIS,对楚国的另一个古城-楚皇城进行了考古调查和制图,并结合地形图、考古文献及考古发掘资料等,进行对比分析和考证,取得了初步的成果.2001年楚皇城已被列为湖北省重点保护文物古迹之一,对它的研究将有更多的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3.
基于SPOT5影像的京杭大运河自动提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距离最长的运河,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作为南北交通大动脉的运河,在历史上曾起过巨大作用,是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结合体,只有切实保护好运河,才能实现大运河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宏伟目标。京杭大运河时空跨度大,采用传统的方法很难对其进行普查;遥感凭借其先进、便捷、经济的特点在现代考古中发挥着日益明显的作用,逐渐成为考古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它记录了不同历史进程中运河的分布和周边现状。分析了运河在SPOT5影像上的光谱及空间特征,将遥感和GIS方法相结合,采用决策树方法实现了自动提取,并对结果精度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评估。京杭大运河自动提取可以为大运河申遗提供信息资料,为大运河保护规划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4.
为实现不断变化的遥感算法与GIS系统的动态集成,降低系统维护的难度和成本。在分析了遥感算法与GIS系统的集成现状之后,提出并设计了一种面向遥感算法的GIS系统动态集成框架。该框架基于XML技术对遥感算法进行描述和管理,将遥感算法的实现代码、算法参数属性信息等与GIS系统平台分离,降低了遥感算法与系统的耦合度,增强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并结合具体应用,实现了遥感算法的灵活动态集成。  相似文献   

5.
基于SVG技术的考古探测WebGIS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传统考古领域中利用现代探测和信息技术辅助考古发掘,详细阐述了利用SVG技术和Java技术实现考古探测Web GIS的基本功能,包括地图的缩放、平移、查询以及交互等基本的GIS图层操作.首先介绍了SVG技术,分析了考古探测Web GIS的系统结构,研究了基于SVG技术的交互式图层管理,最后建立了系统的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6.
遥感与GIS一体化集成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遥感信息》2009,(5):97-98
在空间信息的许多行业,GIS离开遥感影像就是不完整的。遥感所获取丰富的、海量的空间数据也有赖于GIS的有效管理与共享,利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还能提取更深层次的专题信息,全面提升影像的利用价值。在上个世纪就有人提出了遥感与GIS集成的概念,但是只停留在影像栅格格式与矢量数据格式相互支持的层面上。要想实现真正遥感与GIS集成,应将遥感和GIS平台一体化无缝集成。本文对遥感与GIS平台一体化集成途径及相应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基于ArcScene的遥感影像三维可视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遥感影像三维可视化的研究意义和现状;探讨基于ArcScene平台遥感影像三维可视化的实现方法和技术流程;以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定日县的TM遥感影像和SRTM DEM数据,以及定日县遥感测站点经纬度坐标为数据实例,完成了定日县遥感影像三维地形可视化的构建,为该地区地形勘察、地理分析等提供了良好的三维环境基础资料。结合RS与GIS完成三维地形可视化构建的技术,为3S技术的结合应用做出了推广。  相似文献   

8.
介绍如何使用GIS(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技术进行编程来创建殷墟考古GIS系统,使考古信息得到自动化管理。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水源地监测存在的成本高、周期长、监管难度大等缺陷,本研究面向具有高空间分辨率的高分1号卫星影像,结合遥感监测、组件式GIS等原理与技术设计并实现全国饮用水水源地遥感监测系统,实现水源地属性、矢量、影像、高程数据一体化管理,提供联动查询、异常区域标绘、DEM导出等辅助监测分析,以及水源地遥感影像库构建与更新和专题制图等功能。遥感监测系统各功能测试结果表明,系统满足水资源管理部门对饮用水水源地信息一体化管理与辅助监测分析的需求,有助于建立更为完善的饮用水水源地监测网络,提高水源地监测效率,为水源地保护区的设立和划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随着航空和航天遥感技术飞速地发展,遥感图象和资料在地球资源勘探和自然环境监测中获得了日益广泛的应用。由于遥感图象是信息的综合,所以也用来进行野外考古专业的分析研究,发现许多有重大价值的历史遗迹和遗物,从而加快考古事业的发展。借助于空中摄影的象片判读,并且结合在地面进行一些考古调查,比起单纯从地面观察,有明显的优越性。首先,遥感方法居高临下,视野开阔,宏观性强。而单纯地面考察,即  相似文献   

11.
The use of fuzzy set theory has become common in remote sensing and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 applications to deal with issues surrounding the uncertainty of geospatial dataset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develop a model that integrates the concept of fuzzy set theory with remote sensing and GIS in order to produce susceptibility maps of insect infestations in forest landscapes. Fuzzy set theory was applied to information extracted from multiple‐year high 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data and integrated in a raster‐based GIS to create a map indicating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insect susceptibility in a landscape. Variable‐specific fuzzy membership functions were developed based on expert knowledge and existing data, and integrated through a semantic import model. The results from a case study on mountain pine beetle (Dendroctonus ponderosae Hopkins) illustrate that the model provides a method to successfully estimate areas of varying susceptibility to insect infestation from high 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images. It was concluded that fuzzy sets are an adequate method for dealing with uncertainty in defining susceptibility variables. The susceptibility maps can be utilized for guiding management decisions based on the spatial aspects of insect–host relationships.  相似文献   

12.
利用Web服务和Agent特性来解决空间信息GIS领域的动态服务问题.提出了基于Web和Agent的GIS动态服务模型,阐述了动态服务原理和相关的实现技术,特别是利用创建、迁移GISAgent和构件下载策略,以及GISAgent和Web服务的交互操作和集成技术,实现了用功能构件的移动代替海量空间数据的移动,提高了分布式网络的计算速度,改进了空间数据处理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3.
遥感考古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飚  郭华东 《遥感信息》2010,(1):110-116
遥感考古是以遥感数据为基础资料而进行的研究工作,目前它主要用于考古遗迹的分布调查和预测、地上地下古遗迹的存在性及分布格局探测、古遗迹的空间制图、古遗迹及所在环境的虚拟复原。遥感技术能够快速有效地探明地上和地下古遗址的分布信息,在现代考古中发挥着十分明显的作用,已逐渐成为考古勘察特别是大型遗址前期勘察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程序。遥感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考古学的新目标、新需要不断出现,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田野考古研究的工作已经取得长足进展。本文回顾了遥感考古的历史,并重点介绍了当前国际上遥感考古研究的最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基于C#的主成分分析算法及其与GIS接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传统方法开发的组件存在“DLL Hell”问题和传统GIS软件在面对大数据集时效率低的不足,指出使用C#语言开发的组件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并以开发主成分分析模块为例,介绍了主成分分析主要计算方法,给出了基于C#的算法,最后给出了基于C#的主成分分析模块实现及其与GIS软件的接口技术。  相似文献   

15.
基于刀片式服务器的遥感数传基带处理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遥感数据实时采集和处理系统中,实时处理大流量数据越来越重要;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一种基于刀片式服务器的遥感效传基带处理系统平台,主要由基于两块刀片式服务器的数据处理系统组成;分别从硬件结构、软件体系两个主要环节对系统实现过程进行了详细说明,对于促进遥感卫星数据的实时处理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更具实践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Hyperspectral remote sensing data provide detailed spectral information and are widely used for pixel‐based image classification. However, without considering spatial correlation among neighbouring pixels, a generated thematic map may have a ‘salt‐and‐pepper’ appearan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the spa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a pixel and its neighbours can be recorded readily and used together with remote sensing data.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tegrate hyperspectral data with the GIS for effective thematic mapping. To date, GIS data have been used mainly in field surveys or training field selection for remote sensing data interpretation. Here we propose a patch‐classification based on integration of the GIS with remote sensing data. The classification results obtained by using this method can be easily saved in a vector format as used for GIS files. Computational cost is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a pixel‐by‐pixel classification. The issue of how to identify pure or mixed patches is addressed and a three‐level simple and effective checking method is developed. A case study is presented with a hyperspectral data set recorded by the Pushbroom Hyperspectral Imager (PHI) and related GIS data.  相似文献   

17.
基于Internet的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目前城市规划行业信息化的需求,提出了基于WebGIS的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并且对怎样处理大量规划数据以及如何利用WEB和GIS技术实现数据的共享做出详细阐述,以解决目前城市规划行业审批业务工作中存在的弊病和不便。  相似文献   

18.
MRSIPS是面向遥感应用的遥感图像处理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综合系统,该系统具有二个重要功能:(1)用遥感数据更新 GIS 中的数据,(2)将GIS中的信息和遥感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提高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19.
面对雷达遥感多模式、多极化和高分辨率等发展趋势,结合考古学对空间技术的迫切需求,从雷达遥感工作特性出发,阐述了雷达遥感考古的机理。在回顾雷达遥感考古取得成就的基础上,围绕考古目标探测与发现、监测与诊断等现实需求,提出了一种适应于考古研究的雷达遥感实施框架;并对当前所面临的科学问题及研究内容进行了深入探索与分析。应用实践认为以项目实施为牵引,建立典型示范案例地,开展雷达遥感机理、方法与模型等考古适应性研究刻不容缓,并可着实推进我国文明探源与遗产地可持续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的发展为传统GIS的普及和大众化提供了机遇。目前,许多WebGIS应用都依赖于GIS软件,由于GIS软件和数据格式多种多样,从而难以互操作,缺乏灵活性。为了实现GIS在互联网的传播,探讨以GML组织地理数据,并以SVG展现地理数据,以实现地理数据在互联网的传播与发布,为GIS在互联网上的应用构造另外一种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