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
黄原胶发酵条件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pH值、接种量、转速、发酵温度对黄原胶发酵的影响.通过摇瓶发酵,改变试验条件,测定发酵液黏度、粗胶含量来确定较为适合的发酵工艺.正交试验确定了黄原胶的最佳发酵条件为:pH7.2,接种量6%,转速200r/min,发酵温度28℃发酵72h.在此发酵条件下,产量达到25.5g/L,黏度为5569mPa·s.  相似文献   

2.
为改善清洁压裂液的耐温性能,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油酸钠(NaOA)、芥酸钾(KEU)及双α-磺化棕榈酸甲酯二钠盐(GS)为研究对象,考察不同无机盐、有机盐苄基三甲基氯化铵(BTAC)及Na_2CO_3/BTAC混合盐对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性能的影响,优化出最佳清洁压裂液体系GS/Na_2CO_3/BTAC,其中ρ(GS)=1.8 g·L~(-1),ρ(Na_2CO_3+BTAC)=4.0 g·L~(-1),c(Na_2CO_3)/c(BTAC)=3∶1。利用表观黏度法考察GS/Na_2CO_3/BTAC体系的耐温性能及耐剪切性能,同时研究该体系的携砂性和破胶性。结果表明:在相同测试条件下,GS/Na_2CO_3/BTAC、GS/BTAC及GS/Na_2CO_3三种体系η_(max)分别为1 677.1 mPa·s,572.5 mPa·s及475.6 mPa·s。当温度从30℃上升至100℃时,GS/Na_2CO_3/BTAC体系的表观黏度η_a从1 426.3 mPa·s降至68.4 mPa·s;当T=100℃时,连续剪切120 min,GS/Na_2CO_3/BTAC体系的η_a始终保持在54.5 mPa·s。携砂比为10%时,GS/Na_2CO_3/BTAC体系的沉降速度为0.086 cm·min~(-1),75 min内彻底破胶,黏度仅为2.46 mPa·s,破胶液几乎无残渣。GS/Na_2CO_3/BTAC体系具有优越的耐温性能、耐剪切性能、携砂性能和破胶性能。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研究了经动态超高压微射流技术处理后的膳食纤维及添加了该膳食纤维的酸奶的流变学特性,探讨了添加不同浓度、经过不同压力处理后的膳食纤维对酸奶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为0.6%的膳食纤维溶液经过40MPa处理后的表观黏度为160.2mPa·s,随着处理压力的增加而增加,在180MPa时高达551.6mPa·s,在80MPa固定压力时,其表观黏度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浓度为1.5%时达到897.9mPa·s;酸奶的表观黏度与所添加的膳食纤维的表观黏度变化规律一致,随着膳食纤维添加量和处理压力的增加而增加,在酸奶中添加经80MPa处理、浓度为0.6%的膳食纤维后,其黏度在转速为6r/min时由原来的6.02Pa·s增加到8.36Pa·s,表现为触变性流体特性,酸奶口感纯正黏稠。  相似文献   

4.
正问:如何理解浆料黏度和稠度?答:常用黏度表示方法有运动黏度和动力黏度,其中运动黏度单位有Cst厘斯(Centistokes厘斯托克斯)、St斯(Stokes斯托克斯)、国际制单位用mm~2/s (平方毫米/秒),换算关系:1 Cst=10~(-2)St=1 mm~2/s。动力黏度单位有cP厘泊(Centipoise)、P泊(Poise)、国际制单位Pa·s(帕斯卡·秒)。换算关系:1 cP=10~(-2)P=10~(-3) Pa·s=1 mPa·s。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溶液性能及纺丝参数对静电纺取向纳米纤维形态的影响,制备不同质量分数的聚丙烯腈(PAN)溶液和加入不同质量分数LiCl的PAN溶液,对溶液黏度和电导率进行测试,并利用旋转的滚筒制备了不同的取向纳米纤维。研究表明:PAN溶液黏度和电导率都随着溶液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且黏度呈指数增加;而随着LiCl质量分数的增加,PAN溶液的黏度略有下降,而电导率显著增加。相同滚筒转速(2000 r/min)下,PAN纳米纤维的取向排列程度随着溶液质量分数的增加先提高后降低,12%的PAN纳米纤维的取向排列程度最好;而随着LiCl质量分数的增加,PAN纳米纤维的取向排列程度增加。当滚筒转速从1500 r/min增加到2500 r/min,纳米纤维的取向排列程度也增加了。  相似文献   

6.
以叶黄素酯晶体为芯材,用喷雾-淀粉流化造粒技术制备5%叶黄素酯微囊粒的配方和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配方和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叶黄素酯晶体(含量80%)质量分数6.30%、红花籽油质量分数15.00%、改性淀粉HI-CAP100质量分数24.76%、乳糖质量分数31.71%、抗坏血酸钠质量分数1.00%、吐温-80质量分数0.03%、混合生育酚质量分数1.20%和淀粉质量分数20.00%;喷雾造粒工艺参数为:物料黏度120 mPa·s、物料流速0.40 mL/s、喷头转速2500 r/min和进风温度120℃。微囊化使叶黄素酯的水溶性、稳定性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为叶黄素酯提供了更广阔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7.
胡平藩 《印染》2008,34(19)
答:印花黏度指数简称PVI(Printing Viscosity Index)值,是同一原糊在两种不同剪切速率条件下(通常剪切速率比为10:1)黏度的比值,用以衡量该糊料的流变性.黏度可用NDJ-1型旋转式黏度计进行测定.旋转式黏度计由内外两个圆筒组成,两圆筒之间放入试样,外筒保持静止,内简(转子)以一定的角速度旋转,从悬垂弹簧的扭转角度计算出动力矩,再求出流体黏度.内筒分五种号数,其转速为60 r/min与6 r/min或100 r/min与10 r/min,即PVI值分别为η<,60>/η<,6>或η<,100>/η<,10>.糊料的结构黏度可用剪切速率提高后黏度下降值来表示.一般印花原糊的PVl值为0.1~1.0;PVI值等于1时,该原料属牛顿型流体.PVI值与结构黏度指数有关,PVI值愈小,则原糊的结构黏度指数愈大.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探讨真空电热、真空冷冻和热风不同干燥方法及理化因素对鹌鹑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冷冻蛋白黏度为54mPa·s,乳化性为8ml/g,持水力为2.03g/g;真空电热蛋白黏度为62mPa·s,乳化性为6ml/g,持水力为0.57g/g;热风干燥蛋白黏度为64mPa·s,乳化性为4ml/g,持水力为0.56g/g.真空冷冻干燥蛋白浓度低于6%时乳化性显著提高,pH值为等电点4.5时乳化性最佳,NaCl浓度在2%~12%范围内乳化性随之增加而逐渐减小.真空电热干燥蛋白持水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加,NaCl浓度适当蛋白持水力提高,且在等电点时持水力最小.  相似文献   

9.
胡平藩 《印染》2008,34(19)
答:印花黏度指数简称PVI(Printing Viscosity Index)值,是同一原糊在两种不同剪切速率条件下(通常剪切速率比为10:1)黏度的比值,用以衡量该糊料的流变性。黏度可用NDJ-1型旋转式黏度计进行测定。旋转式黏度计由内外两个圆筒组成,两圆筒之间放入试样,外筒保持静止,内筒(转子)以一定的角速度旋转,从悬垂弹簧的扭转角度计算出动力矩,再求出流体黏度。内筒分五种号数,其转速为60r/min与6r/min或100r/min与10r/min,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番茄红素微粒的最佳研磨和喷雾造粒工艺参数。方法:以番茄红素晶体为芯材制备乳液,通过纳米研磨处理,最后用喷雾-淀粉流化床造粒法制备5%番茄红素微粒。结果:纳米研磨的参数为1600r/min研磨120min,喷雾-淀粉流化造粒参数为进风温度90℃、物料黏度180mPa·s、物料流速80L/h和喷头转速2200r/min。番茄红素微粒在25℃、60%RH条件下放置10天的含量保留率较番茄红素晶体提高了65.09%。结论:通过纳米研磨、喷雾-淀粉流化床造粒后制备的番茄红素微粒的稳定性显著高于番茄红素晶体。  相似文献   

11.
曹冬梅  胡耀辉 《中国酿造》2013,32(10):40-43
以一株产β-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β-CGTase)的嗜热菌株HY15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碳源、氮源、初始pH值、培养温度、MgSO4·7H2O等对酶活力影响。并设计正交试验优化其发酵条件。结果表明最优的发酵条件为:碳源为玉米淀粉+糖蜜,氮源为玉米浆,初始pH7.0,培养温度60℃、摇床转速220r/min,MgSO4浓度10mmol/L,在此条件下,β-CGTase酶活力可达1794.3U/mL。  相似文献   

12.
发酵与发芽处理对绿豆淀粉黏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绿豆进行发酵及发芽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绿豆淀粉黏度的影响。采用快速黏度分析仪(RVA)测定了不同处理的绿豆淀粉糊化特性。结果表明自然发酵对绿豆淀粉黏度影响不大,只有峰值黏度略有下降:生物混合发酵可使样品的峰值黏度和热浆黏度均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最终黏度下降。绿豆发芽后提取的淀粉其黏度变化较大,其峰黏度上升1248.00mPa·s,热浆黏度上升698.00mPa·s,淀粉的黏度显著上升。  相似文献   

13.
秦俊哲  杜军国  程伟 《中国酿造》2012,(11):115-117
在摇瓶培养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的培养条件对蛹虫草液体培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蛹虫草液体培养的最适培养条件为:温度25℃,初始pH值为6.5,装液量120mL/250mL,振荡频率160r/min,菌种种龄5d,可得到最大菌丝球干重为17.03g/L。  相似文献   

14.
以新疆辣椒红胶质色素为原材料,比较皂化处理、不同溶剂处理、水化处理等工艺处理效果,并通过正交试验对皂化处理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处理工艺为液碱用量25%,萃取溶剂丙酮,皂化温度60℃及皂化时间60min,胶质色素处理效果最好,其黏度降低至185mPa·s,沉淀物降低至0.9%,色价得率99%左右,到达并优于正常色素品质(黏度≤200mPa·s,沉淀物≤2%)。  相似文献   

15.
李德海  马莺 《食品科学》2011,32(6):89-94
以普通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稀碱分散法制备玉米直链淀粉。以直链淀粉的得率和蓝值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分离工艺为NaOH溶液浓度0.35~0.45mol/L、NaCl溶液质量分数5%、离心力5439~7014×g。该法制备的玉米直链淀粉与丁醇法和乙醇分散法制备的直链淀粉以及直链淀粉标准品的特性进行对比,根据其蓝值、特性黏度及特性分子质量、质构特性、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结果可知,稀碱分散法制备直链淀粉的纯度高于乙醇分散法和丁醇法,并且直链淀粉的凝胶特性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情况接近直链淀粉标准品。  相似文献   

16.
代书玲  陈国  宗琪 《中国酿造》2019,38(11):140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产磷脂酶D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培养基最佳组成为卵黄10 g/L、蛋白胨15 g/L、牛肉粉2 g/L、MgSO4·7H2O 1 g/L、氯化钠3 g/L;最佳发酵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8.0,接种量1.0%,于36 ℃,200 r/min培养8 h。在最适发酵条件下磷脂酶D酶活达4.21 U/mL。  相似文献   

17.
使用α-淀粉酶制备了高浓度、低黏度的淀粉胶液,用作轻型纸表面施胶剂。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α-淀粉酶加入量0.02%(对绝干淀粉);温度80℃时保温20 min;快速升温到98℃,保温30 min。所得产品固含量为9.0%,60℃时黏度5.5~6.5 mPa·s。用于60 g/m2轻型纸表面施胶时,成纸表面强度提高23.2%,施胶成本吨纸节约33.67元。  相似文献   

18.
以海带为原料,采用体积分数2%的戊二醛溶液前处理剂,超声-微波协同处理浸泡后的海带。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协同处理的最佳处理条件为:微波功率500 W,提取时间60s,料液质量体积比1g∶20mL,提取次数2次。在消化反应中控制pH、温度、时间、料液质量体积比,得出的最佳提取条件为:pH 12、温度50℃、反应时间2.5h,料液质量体积比1g∶20mL。通过上述工艺处理,所得褐藻酸钠的粘度为3 670mPa.s,提取率为88.6%。与传统的提取法法相比,利用协同处理破坏细胞结构再进行消化反应具有省时,提取效率高,产品质量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细胞腔填充法制备磁性纸影响填充度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欣  龙柱  李海峰 《中华纸业》2008,29(6):14-16
研究了影响细胞腔填充法制备磁性纸填充度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针叶木化学浆的填充效果比阁叶木化学浆的填充效果好;使用针叶木化学浆获得适宜填充效果的工艺条件为:聚乙烯亚胺用量5mg/g(对绝干纸浆);硫酸铝的浓度0.0075g/l;搅拌速度2500r/min;打浆度29°SR;搅拌时间30min;增加四氧化三铁的用量和延长处理时间可以提高填充度。  相似文献   

20.
郭萍梅  黄凤洪 《中国油料》2011,(1):71-76,86
以Na2SiO3为活性物质,以纳米Fe3O4为磁核制备磁性固体碱催化剂Na2O·SiO2/Fe3O4,通过正交实验,得到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硅与铁的摩尔比2.5,晶化时间2h,煅烧温度350℃,煅烧时间2.5h,并通过震动样品磁强计(VSM)对催化剂的磁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催化剂Na2O·SiO2/Fe3O4具有较好的磁性和顺磁性,抗水性能优于传统均相碱催化剂;将其应用于棉籽油酯交换反应制备脂肪酸甲酯的最优工艺参数为:醇油摩尔比7:1,催化剂加入量5%,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1h,搅拌速度400r/min,在此条件下,催化棉籽油酯交换反应转化率为99.6%,连续使用11次后活性仍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