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循环流化床能实现高氧气浓度下的O2/CO2燃烧,进而减少燃烧室尺寸并降低再循环烟气量.本研究使用两种烟煤、一种褐煤,分别在15 kW循环流化床试验系统和0.15MW循环流化床试验系统上进行试验,研究了氧气浓度对NOx和N2O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煤种均在一次风氧气浓度44.3% ~55.3%、二次风氧气浓度43.2%~ 60.2%下实现稳定燃烧.氧气浓度约50%燃烧时,煤中氮向NOx的转化率降低到空气气氛燃烧的19% ~ 60%,煤中氮向N2O的转化率降低到空气气氛燃烧的20% ~81%.  相似文献   

2.
段翠九  赵科  谭力  吕清刚 《锅炉技术》2011,42(6):24-27,36
在燃烧室直径100 mm、高3 000 mm的循环流化床热态实验系统上,进行了高氧浓度的O2/N2气氛下的煤燃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当氧气浓度32.2%~33.1%、二次风氧气浓度52%的情况下,循环流化床可稳定运行;实验中一次风比例和一次风氧气浓度在51.1%~83.5%和28.0%~36.0%范围内变化时,循环流化...  相似文献   

3.
赵科  段翠九  谭力  吕清刚 《热能动力工程》2012,27(3):350-354,395
为给大型循环流化床O2/CO2燃烧系统在高氧气浓度下的燃烧提供参考,在燃烧室直径140 mm、高度6 000 mm的0.15 MW循环流化床燃烧试验系统上,在O2/N2气氛中,进行了煤在高氧浓度下的燃烧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在一次风氧气浓度49.0%~53.3%、二次风氧气浓度50.8%~56.0%时仍可以安全、稳定燃烧。煤在燃烧过程中SO2收率为92.2%~94.0%,配风对SO2收率影响不大。不同风量配比下,NOx收率为6.71%~7.64%,N2O收率为5.13%~7.23%。降低一次风氧量,有助于降低NOx收率和N2O收率。推迟二次风加入时间,有助于降低N2O收率,但会使NOx收率升高。  相似文献   

4.
《可再生能源》2017,(2):159-165
为了研究燃烧气氛、进口氧气浓度、生物质掺混比、燃烧温度以及过量氧气系数对循环流化床(CFB)富氧燃烧过程中NO,N_2O排放特性以及燃料中N的转化特性的影响,以棉秆和大同烟煤为燃料,在50 k W循环流化床燃烧试验台上进行了空气气氛和O_2/CO_2气氛下的生物质与煤混合燃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空气气氛相比,O2/CO2气氛下,NO,N_2O的排放量和燃料中N的转化率均降低;随着进口氧气浓度和燃烧温度的升高,NO的排放量均升高,N_2O的排放量和燃料中N的转化率均降低;随着生物质掺混比的增大,NO的排放量和燃料中N的转化率降低,N_2O的排放量升高;NO,N_2O的排放量以及燃料中N的转化率均随过量氧气系数增大而升高。  相似文献   

5.
韩建伟 《节能技术》2004,22(2):27-29
在一个直径20mm,高450mm小型热态循环流化床燃烧试验台上,对一些可调整的运行参数对油页岩循环流化床燃烧过程中N2O排放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试验研究表明,降低过量空气系数、提高循环倍率、进行炉内石灰石脱硫等,可以降低N2O的生成量。最后介绍了一些循环流化床燃烧过程控制N2O排放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油页岩流化床燃烧N_2O生成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一个直径20mm,高450mm小型热态流化床燃烧试验台上,进行了不同运行参数对油页岩流化床燃烧过程中N2O排放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试验研究表明,提高燃烧温度、降低过量空气系数、提高循环倍率和进行炉内石灰石脱硫等可以降低N2O的生成量,为油页岩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与运行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7.
赵科  谭力  段翠九  吕清刚 《热能动力工程》2012,27(4):449-454,516
为研究氧浓度对燃料粒径的影响,在15 kW循环流化床试验系统和0.15 MW循环流化床试验系统上进行不同氧气浓度、不同燃料、不同粒径的燃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燃烧高挥发分的煤时,氧气浓度对燃料的热破碎有较大影响,进而影响燃料粒径。50%左右氧气浓度下时,燃烧高挥发分燃料,平均粒径要比在常规空气下燃烧增加约35%。低挥发分的神木半焦在燃烧过程中热破碎较弱,氧气浓度对热破碎特性影响不大,粒径和空气燃烧条件下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在一个直径 2 0mm ,高 4 5 0mm小型热态循环流化床燃烧试验台上 ,对一些可调整的运行参数对油页岩循环流化床燃烧过程中N2 O排放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试验研究表明 ,降低过量空气系数、提高循环倍率、进行炉内石灰石脱硫等 ,可以降低N2 O的生成量。最后介绍了一些循环流化床燃烧过程控制N2 O排放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O_2/CO_2条件下生物质焦和煤焦燃烧动力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得到富氧条件下生物质焦和煤焦的燃烧动力学特性规律,利用热重研究了麦秆焦,木屑焦以及烟煤焦在富氧气条件下的燃烧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生物质焦还是煤焦,相同的O2浓度下,O2/CO2气氛下焦样的着火相对于O2/N2气氛均发生了延迟,燃烧特性指数也均低于O2/N2气氛下对应值;在O2/CO2气氛和O2/N2气氛下,随着O2浓度的增加,焦样的着火温度均降低,燃烧特性指数增大,且提高O2浓度对煤焦着火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木屑焦。  相似文献   

10.
在微型流化床反应器上,对几种典型煤焦在O2/CO2燃烧方式下不同燃烧气氛、氧气体积分数、初始循环NOx体积分数对NOx生成的影响以及煤焦/NO的异相还原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同一种气氛下CO2焦的N转化率大于N2气氛焦转化率;氧气体积分数提高对煤焦还原NOx既有促进也有抑制作用;初始NOx体积分数的提高对NOx还原量、还原速率均有提高.  相似文献   

11.
循环流化床O2/CO2燃烧技术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循环流化床O2/CO2燃烧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阐述了其燃烧特性和污染物排放特性,分析了O2/CO2燃烧对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的影响,并从技术经济角度衡量了其成本,分析了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指出循环流化床O2/CO2燃烧技术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存在难以逾越的技术瓶颈,与其它CO2减排技术相比具有一定的经济优势,是值得重点研究的一项洁净煤燃烧技术.  相似文献   

12.
粉煤流化床 (PC- FB)是一项燃烧效率高 ,同时实现炉内脱硫 ,低 NOx 和 N2 O排放的新型高效、清洁煤燃烧技术。在一座 0 .3MW的试验台上 ,研究了其 N2 O生成与分布特性 ,包括床层温度 Tb、流化速度 U0 、二次风率 R2 ,PC- FB流化床燃烧区 (FBCZ)出口氧浓度 O 2 、钙硫比 (Ca/S)对 FBCZ出口 N2 O浓度的影响 ;以及各层二次风份额(R2 i% )及悬浮空间燃烧区 (FCZ)的温度分布与炉内 N2 O浓度分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富氧气氛下循环流化床煤燃烧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O2/CO2气氛和O2/N2气氛下,对氧浓度为21%~35%的循环流化床进行了煤燃烧的试验研究,比较了不同气氛下的煤燃烧特性和炉内温度分布以及NOx、NO2的排放规律和脱硫效率.试验显示富氧气氛下煤能够稳定燃烧,循环回路通畅;给煤量一定,随着试验气氛中氧含量的增加,燃烧效率逐渐增高.O2/CO2气氛下的燃烧效率略低于相同氧含量的O2/N2气氛下的燃烧效率;随着试验气氛中氧含量的增加,NOx排放量增加,SO2排放量略有减小,石灰石脱硫效率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14.
O2/CO2气氛下循环流化床煤燃烧污染物排放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富氧燃烧技术不仅能使分离收集CO2和处理SO2容易进行,还能减少NOX排放,是一种能够综合控制燃煤污染物排放的新型洁净燃烧技术。进行了O2/CO2气氛和O2/N2气氛下的循环流化床煤燃烧试验,重点分析了煤燃烧生成的污染物NOX、SO2的排放规律及石灰石脱硫效率,进行了循环流化床富氧燃烧系统的平衡分析并得到了相关试验的证实,为循环流化床富氧燃烧技术的工业应用做了基础和重要的准备。图9表2参9  相似文献   

15.
循环流化床富氧燃烧技术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富氧燃烧技术不仅能使分离收集CO2和处理SO2容易进行,还能减少NOx排放,是一种能够综合控制燃煤污染物排放的新型洁净燃烧技术。简要介绍了循环流化床富氧燃烧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不同氧含量的O2/CO2气氛和O2/N2气氛下的循环流化床煤燃烧试验研究,比较了其燃烧特性及SO2、NOx排放特点,为循环流化床富氧燃烧技术的工业化应用做了基础和重要的准备。  相似文献   

16.
O2/CO2煤粉燃烧对矿物质成灰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乌兰木伦煤在高温沉降炉中的燃烧实验,研究了O2/CO2燃烧时煤中矿物质的成灰行为.通过对所生成灰样的详细分析,并和O2/N2气氛下煤灰特性比较,研究了O2/CO2燃烧对矿物质成灰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与O2/N2燃烧相比,O2/CO2燃烧对灰样中生成的主要矿物质物相未产生显著影响,但改变了它们的相对含量;煤粉在O2和CO2体积比R为1:4条件下燃烧时,亚微米颗粒的生成量在较空气燃烧时减少,而当O2和CO2体积比R为2:3时,亚微米颗粒的生成量较相同氧浓度的O2/N2燃烧时大幅度增加;燃烧气氛还显著地影响亚微米颗粒的元素组成.  相似文献   

17.
O2/CO2气氛下煤粉燃烧反应动力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在热重分析仪上进行了模拟空气气氛及不同O2浓度(21%、30%、40%、80%)的O2/CO2气氛下3种不同品质煤粉(龙岩无烟煤、贵州烟煤、元宝山褐煤)的燃烧特性试验,确定了3种煤粉的燃烧特征参数并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O2/CO2气氛下煤粉的燃烧分布曲线与O2/N2气氛下有明显不同,在相同O2浓度的条件下,O2/CO2气氛下煤粉燃烧速率低,燃尽时间长;随着O2浓度的增加,燃烧DTG曲线向低温区偏移,着火温度及燃尽温度降低,燃尽时间缩短,可燃性指数及燃尽指数明显提高;O2/CO2气氛下煤粉燃烧基本属于一级反应,动力学参数随燃烧气氛与煤质变化的不同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8.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洁净煤燃烧技术 ,具有高效脱硫和低NOx 排放的优点 ,但它燃烧释放出来的N2 O比常规煤粉炉要高出很多 ,因此如何正确合理地解决这个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循环流化床锅炉在我国的发展。本文简单介绍了N2 O的生成机理 ,以及一些降低N2 O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O2/CO2气氛下煤粉的燃烧规律与动力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O2/N2及O2/CO2气氛下,利用热重法(TG)进行了3种煤粉的非等温燃烧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O2浓度下,不同气氛并未引起燃烧规律的变化,O2/CO2气氛可以取得O2/N2条件的燃烧效果;O2浓度在40%的范围内,随着O2浓度的提高,煤粉着火点和失重峰温度降低较为明显.此外,采用普适积分法对燃烧过程的动力学参数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不同的反应区段存在不同的化学反应机理,但气氛的改变并未引起化学反应机理的变化,同一煤种活化能E在各个工况下的差异可由"动力学补偿效应"解释,且该计算函数适合研究已有条件下的化学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20.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洁净煤技术,它具有高效脱硫和低NOX排放的优点。然而最近研究表明它燃烧释放出来的N2O比常规煤粉炉要高出很多,因此如何正确合理的解决这个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循环流化床锅炉在我国的发展。简单介绍了N2O的生成机理,以及一些降低N2O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