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结合水资源综合规划中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1956~2000年系列),分析了长江下游地区水资源的一些特点,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长江下游地区水资源量明显不足,时空分布不均,且年际、年内变化较大,人均、亩均占有水资源量较少;近20 a来水资源量有所增加,地区之间差异较大;水体水质总体较好,湖、库营养状态趋于恶化,水污染有加重的趋势。过境水资源丰富,应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水资源量分布特征及对降水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河南省1956—2007年气象资料和水资源评价数据,分析了全省水资源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①水资源量自北向南逐渐增加,信阳水资源量较丰富,安阳、鹤壁、三门峡水资源量较匮乏;②水资源量年代际变化特点显著,总体呈逐渐减少趋势,变化速率为-10.9亿m3/10a,但空间分布并不一致;③年降水量具有下降趋势,变化速率为-2.14 mm/10a;④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趋势与水资源量的基本相同,水资源量累计距平和降水量累计距平的周期及相位也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3.
2004年长江流域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政祥 《水资源研究》2006,27(2):9-11,29
根据2004年水资源公报资料,分析了长江流域的水资源量及利用状况。2004年长江流域属偏枯水年,年降水量为1040.3mm,地表水资源量为8633.6亿m^3,水资源总量为8734.1亿m^3。水质总体较好。总用水量1804.8亿m^3,用水消耗总量834.9亿m^3。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较低,利用效率不高。  相似文献   

4.
1南阳市水环境特征1.1水资源总量南阳市水资源,主要包括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二部分。地表水资源的多年平均总量为100.07×10~8m~3,扣除丹江、老灌河汇入丹江水库的18.01×10~8m~3和重复计算量,该市实际有水资源量多年平均为70.35×10~8m~3,人均790m~3。只占全国人均量的32.9%,属缺水地区。如何保护和利用有限的水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5.
赵廷杰 《中国水利》2006,(11):11-11
宁夏3/4的国土面积处于干旱地带,降水稀少,气候干燥。全区多年平均降水量289mm,且时空分布不均,由南向北递减,经济集中的北部灌区年降水仅180mm。区内自产水资源量少质差,属资源型缺水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依赖过境黄河水,一般年份允许耗用黄河水资源量40亿m^3。  相似文献   

6.
利用1962年~2017年三峡水库及其周边区域24个站点的气温和降水数据,结合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和累积距平法分析三峡水库蓄水前后局地气候变化趋势与突变情况。结果表明,气温和降水均受影响,且影响程度具有明显的地理分布规律。蓄水对气温趋势具有稳定作用。蓄水后,气温增长幅度增大的站点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幅度减小的站点主要分布在秦岭-大巴山一带、三峡大坝下游区域及寸滩宜昌段右岸;秦岭-大巴山一带及四川盆地的降水量增加,寸滩宜昌段沿河及右岸区域的降水量减少。研究对进一步探明气候环境与大型水利工程蓄水的相互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应用区域水量平衡模式计算了黄河全流域、上、中、下游地区和西北黄河区的土壤水资源量。全流域土壤水资源量多年平均为2681.4亿m^3,占降水量的81.5%,是水资源总量的4.47倍。西北黄河区的土壤水资源量为2436.8亿m^3,占全流域的土壤水资源量的90.9%,占降水量的81%,是水资源总量的4.27倍。黄河流域土壤水资源量是水资源重要组成部分,是极宝贵的农业水资源。  相似文献   

8.
<正>唐山市地处华北缺水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644mm,全市水资源总量24.16亿m~3,人均水资源量只有340m~3,仅相当于全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的七分之一。随着唐山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水资源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为此,唐山市采取多种措施强化取水许可管  相似文献   

9.
1.我省及沿海地区水资源供需形势河北省是严重的资源型缺水省份,依据2004年11月《河北省水资源评价》成果,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32mm。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05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20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123亿m~3。按2004年人口统计,我省人均水资源量只有307m~3,预测到2030年人均水资源量  相似文献   

10.
唐山市丰润区地处冀东平原北部边缘,燕山山脉南麓,全区总面积1334km~2,其中山区面积498.2km~2。根据《唐山市水资源评价》二次评价结果,丰润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41亿m~3,人均水资源量270m~3,不足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8,属严重缺水地区。全区枯水年(P=75%)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1.91亿m~3,平水年(P=50%)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1.97亿m~3。截止到2008年底,丰润区己建成水库9座,其中大型水库1座,控制流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水利能满足生产集约化、城乡城市化、农业产业化、生活小康化、科技现代化、经济市场化的要求,必须调整治水思路,结合湖北水利实际,就是要坚持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同时抓、,坚持防汛与抗旱同时抓,坚持建设与管理同时抓,坚持科学治水与依法治水同时抓,坚持服务社会与自身经济同时抓,加速推进湖北传统水利的现代水利转变。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菏泽市水资源利用现状,通过分析缺水原因,菏泽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实施了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措施,不断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水资源管理机构建设和水政执法监督,增强水资源利用率,严格落实水资源论证与取用水制度,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13.
水利和上天这两年事做得怎样,不仅改变着我国过去的面貌和地位,而且决定着我国现在颀貌和地位,长远地看还会影响我国未来的面貌和地位。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和江泽民总书记对水利战略地位的论述,在水利决策和建设中产生了重要影响。21世纪被称为水的世纪,我们这个有几千年治水传统的国家一定能够无愧于“水的世纪”,水利定位对实施水利发展战略影响至大。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我国水利发展的生态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国英 《中国水利》2000,(10):16-17
我国的水利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认识水平的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发展对水资源的要求,以致于不少地方以牺牲环境,占用生态用水满足经济用水需要。进入21世纪,在全国范围进行大规模的生态环境建设将成为当务之急,水利建设和发展必须立足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确保生态环境用水,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21世纪水危机与节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已面临水危机问题,其中突出的问题是干旱缺水。缺水已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中国水资源的地区和时空分布都不平衡,水资源的人均、亩均水平很低,目前人均拥有的水资源量位居世界第109位,已被列入贫水国家之列。预计到2050年,水的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这就迫使我们一方面要开源,增加供水量;另一方面要节水,减少水资源的消耗。在节水中,农业节水是节水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16.
余堃 《水电站设计》2000,16(3):7-12,18
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浙江省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特点,提出中持续利用的总体思路,以及在农业、城市、海岛、水资源保护与管理诸方面的战略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为了补充和完善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进一步改进现代水利统计体系,实现水资源一体化管理,完成自然资源核算中水资源的核算部分,目前,对水资源环境经济核算方面的研究工作逐渐展开。作为水资源环境经济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资源账户的建立十分必要。基于水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介绍了水资源账户建立的背景、构架、核心管理问题和各账户编制内容以及账户建立的关键问题等,提出了水资源账户建立的一般思路,可为区域、流域水资源账户的编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趋势和策略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详细讨论了我国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趋势和问题,认为城市供水将是未来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生活和生态环境用水将迅速增加,水资源短缺将促进高效用水和部分农业用水向城市转移,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也将发生相应变化,供水安全、水源地安全和城市防洪排涝安全将日益重要.将全国分为六大区,根据各分区自然条件、水资源和社会经济状况,讨论了各分区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策略,提出了解决各分区城市水资源问题的出路.  相似文献   

19.
以重庆市的水资源及其利用状况研究为基础,合理分析重庆水资源利用潜力,为水资源合理配置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客观地评价重庆现状水资源配置,确保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在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允许范畴内;依据可持续发展思想,从宏观的角度,对有限的水资源进行科学规划、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节约保护,确保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水资源属性与水资源问题强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是基础性自然资源,既有自然资源共有的特征,又有着区别于其他自然资源之特性,具有稀缺性、整体性、地域性、社会性、流动性、基础性、时限性、两重性等,表现为"复杂"的自然属性和"公共"的社会属性。现实中日趋严重的水资源问题(水资源短缺、污染、浪费,生态环境恶化)与水资源属性强相关,应运用复合系统观念和方法解决水资源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