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我国隧道工程项目越来越重视工人群体行为的研究,但已有研究对隧道工人群体行为的内在规律尚不清晰。本文从隧道工人个体行为视角出发,运用跨层次研究方法分析个体行为对群体行为的影响,并在该影响过程中考虑群体效能与群体反思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工人个体行为对群体行为呈显著正相关;群体效能在隧道工人个体行为与群体行为间起跨层中介作用;群体反思在隧道工人个体行为与群体效能间起跨层调节作用。本文从理论上丰富了隧道工人群体行为内在规律的研究,实践上可为隧道工程项目管理者有效管理群体行为,提高安全绩效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我国隧道工程的特殊环境,研究安全氛围在工人心理资本与安全行为关系中的跨层调节作用。在查找有关高危行业下的工人心理资本维度文章的基础上,确定适合隧道工程环境下的工人心理资本构成。通过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利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构建以安全氛围为调节变量的心理资本对安全行为影响的跨层次理论模型,以310名隧道工人为研究样本,运用SPSS 22.0、HLM 6.0和Mplus 7.0检验理论模型和相应的研究假设。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效能、韧性、自我调节和冷静对安全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在这些影响关系中,冷静对安全行为的影响强度最高;安全氛围在自我效能、韧性、自我调节和冷静与工人安全行为之间的关系中起着显著调节作用,其中,安全氛围对冷静与安全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最显著。  相似文献   

3.
基于安全氛围理论,通过构建安全氛围过程模型,分析隧道工程安全氛围的形成过程和动态发展。结果表明,隧道工程安全氛围的形成过程和动态发展经历了安全感知→个体安全行为→群体安全行为→安全氛围→次期安全感知→次期个体安全行为→次期群体安全行为→次期安全氛围等阶段,循环往复,不断变化发展。基于分析结果,提出隧道工程安全氛围提升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由于环境条件复杂,隧道施工的安全概率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为了研究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控制问题,运用博弈理论,建立了不确定性环境条件下施工企业与施工人员之间的博弈模型,并讨论了博弈双方的安全行为与收益矩阵的关系。研究表明:在隧道施工安全决策、管理和组织过程中,施工企业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控制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双方对隧道施工过程安全概率的估计、工程顺利完成后的收益、投入的安全控制成本、发生事故之后的损失和补偿以及对方的策略选择,通过应用实例,分析了不确定性安全概率下博弈双方安全控制策略选择与模型参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基于文献梳理和汇总,归纳影响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5个一级指标和22个二级指标。在此基础上,构建建筑工人心理压力、情绪与不安全行为结构关系模型。采用AMOS 26.0软件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并对假设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心理压力与情绪之间存在显著的相互影响效果;心理压力和情绪对安全意识、不安全动机及不安全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果;安全意识和不安全动机对不安全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缓解建筑工人心理压力和调节情绪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隧道以及地下工程是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基础工程之一,其建设水平直接关系着城市化建设的效果。风险管理是隧道以及地下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在工程整体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论文就隧道以及地下工程建设中的主要风险以及管理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地下工程建设安全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详细介绍我国地下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现状和我国地下工程建设安全的严峻形势。从事故发生的类型和原因等对工程建设事故进行分析,指出责任事故及主观原因是构成地下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巨大挑战的主因。结合海恩安全金字塔、海因里希安全法则、约翰逊的工程变化–失误理论模型等工程事故管理理论,提出工程事故预防的可行性和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实施的对策。对重大地下工程建设中最突出的突水突泥地质灾害和岩爆地质灾害进行详细阐述,主要介绍突水突泥灾害的严重挑战、发生发展的科学规律、事故前兆信息分析以及地质超前预报等事故对策;介绍岩爆地质灾害的定义和分类、岩爆的预测机制、岩爆监测预报的理论基础和工程实践以及岩爆灾害的施工对策等。最后,针对地下工程建设的事故预防提出技术方法和管理手段的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由于工程水文地质条件、技术方案人员以及周边环境的复杂性,地下工程施工中存在着较多危险源。但目前针对其施工安全评价尚缺少较好的方法。本文通过对地下开挖过程中的危险源进行辨识,以岩体工程分类法为基础,根据影响工程施工安全的主要因素及其权重,采用DOW法为模型,导出具有针对性的危险性评价指数,建立针对岩石地下工程安全的分级体系。同时,应用该方法对广州地铁2号线区间隧道盾构工程的安全评价分级,结果与工程实际符合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郭广才 《建设监理》2012,(10):79-83
地下工程施工复杂、不可预见风险因素多和社会影响大,具有高危险性的特点.近几年来,全国地下工程的施工安全事故节节攀升,地下工程的施工安全已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通过论述地下工程安全现状和安全管理实践中的问题,剖析地下工程事故频发的原因,阐述地下工程安全管理要从设计本质安全入手,采取技术措施降低风险,从制度上规范承包商的行为,用安全检查和安全教育手段来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以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断完善地下工程施工的安全应急体系的观点,推动地下工程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为了有针对性地测量我国隧道工人心理资本水平,在汇总、分析国内外心理资本量表的基础上,编制适合中国国情的隧道工人心理资本量表。通过文献分析等方法得到隧道工人心理资本的五维结构(自我效能、希望、韧性、乐观、冷静)和初始测量题项;本文先后进行题目筛选、信度分析以及探索性因子分析,形成隧道工人心理资本量表,量表中包含23个正式题项。采用Mplus 7.0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使用大样本收集问卷数据并分析。最后分析了隧道工人心理资本对自身安全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编制的量表可用于隧道工人心理资本水平的测量,测量结果对于提高隧道工人心理资本水平、预防不良心理提供依据;隧道工人心理资本对安全参与行为有显著影响,对安全遵从行为不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群体行为是引发隧道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从工人群体的心理和情境层面综合考察群体行为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社会感染理论与相关群体行为的研究,构建了隧道工人群体心理资本影响群体行为的关系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得到272份有效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隧道工人群体心理资本对群体行为呈显著正相关;团队心理安全对群体行为呈显著正相关,且调节隧道工人群体心理资本与群体行为间的正向关系,即团队心理安全越高,隧道工人群体心理资本与群体行为间的正向关系越强。基于实证分析结论,提出相应管理对策,以期为隧道管理者调节工人群体心理状态,改善群体行为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采用明挖法进行隧道开挖可加速地下工程建设进度,提高地下工程的综合效益。然而,在目前的隧道深基坑建设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具体项目施工为例,分析了明挖隧道深基坑开挖中存在的问题,并最终提出了在隧道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这些措施对于现场施工具有参考价值,可以提高明挖隧道深基坑开挖的安全性,确保顺利完成整体施工任务,避免发生任何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3.
基于安全氛围视角,研究安全氛围对隧道工人群体安全行为的影响,基于群体效能理论,检验群体效能和群体反思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和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安全氛围对隧道工人群体安全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群体效能在其中起中介作用;且隧道工人群体反思程度越高,安全氛围的正面效应越大。  相似文献   

14.
安全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地铁工程施工的顺利完成,它对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减少财产损失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长春地铁盾构隧道工程的施工案例,对地铁盾构隧道的施工安全管理进行研究,介绍了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控制重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为今后类似工程的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9,(1)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迅猛发展,在公路、铁路以及水利水电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将面临更多的隧道工程。与其他工程相比,隧道施工存在的安全风险更大,更需注重其安全管理与控制,防止事故发生,避免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本文通过对隧道施工特点及常见事故类型进行分析,探讨了隧道施工的安全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中基坑工程与地下工程的建设规模和建设难度的增大及环境条件的日益复杂化,对基坑工程与地下工程的安全以及其施工过程对环境的影 响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基坑工程与地下工程技术的发展;对软弱土、高水位、富水粉、砂土层中的基坑工程和地下工程施工造成的 环境影响及引发的灾害进行了分类;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基坑与地下工程施工变形控制及工程安全控制策略进行了系统总结。  相似文献   

17.
从隧道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现状着手,分析了长大隧道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特点及其安全管理的主要因素,并从建设项目管理的不同阶段探讨建设方、勘察设计单位、施工与监理单位和建设管理部门的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相关措施,对提高长大隧道建设项目安全效益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城市地铁施工将是未来地下工程的发展趋势。在遍布各种既有建筑的地层中实施浅埋暗挖隧道施工是决定地铁施工质量的关键。对城市已有建筑物下地铁施工的质量控制和变形规律研究具有较强的学术应用价值。本文以西安地铁工程二号线小寨区间隧道下穿人行天桥工程为背景,通过有效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保证了既有建筑在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及运营安全。同时对相关地层的沉降规律的研究也为城市地铁设计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随着山区及丘陵地区高等级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各类隧道工程安全管理工作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了提高隧道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笔者从软弱围岩特性以及施工的安全技术要求入手,详细阐述了隧道软弱围岩施工的安全管理注意事项,对从事隧道安全管理工作者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裂隙岩体地下工程不同于有着比较明确数学模型的结构工程,作为一种非均质、非连续性介质,其最为凸显的特性即是岩体结构的不确定性,尤其是与开挖历程有密切关联的裂隙岩体隧道工程,所建数学模型分析结果均与工程实际出入较大。为此,充分考虑岩体裂隙的几何形态与展布特征,基于岩体智能分析多元解译系统实现岩体结构信息的自适应提取,耦合超前地质预报实现了断层影响区隧道裂隙网络模型多尺度精细构建;基于3DEC优化模型,开展隧道遭遇断层条件下其影响区内块体垮塌空间展布规律研究,对不同开挖循环内垮塌块体的形状、体积、数量等进行系统分析与数理统计;同时针对不同连通率、DFN密度与节理间距等敏感地质参数,通过108组仿真模拟,揭示不同岩体裂隙组合条件下隧道危石群的空间形态演化规律与响应特征。研究结果为裂隙岩体区域隧道及地下工程修建过程中危石垮塌灾害预测、临灾判识与防控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