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添  刘芳斌  童雄  邱冠周 《矿冶》2020,29(6):26-31,39
本文以刚果(金)高泥氧化铜浸出矿浆为试验对象,进行了有机高分子聚丙烯酰胺的选型试验,探究了最佳沉降效果下浸出矿浆浓度、絮凝剂种类和用量等参数指标,再针对浓密机结构进行优化改造,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果表明:选择1800-2300万分子量的AN905型的絮凝剂,能满足高泥氧化铜矿的生产浓缩作业要求;根据沉降试验,生产浸出矿浆浓度为20%,絮凝剂作用的沉降效果最佳,单耗为100g/吨矿;改造浓密机中心筒高度、改变絮凝剂投加方式和调整絮凝剂添加点,能有效解决高泥氧化铜浸出矿浆在浓缩过程中的絮凝沉降问题,减少有价金属量的溢流损失,降低絮凝剂用量,进一步提高生产矿石处理量,实现企业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以丹巴独狼沟金矿为研究对象,基于室内单因素全尾砂絮凝沉降试验,确定了絮凝剂单耗、进砂质量浓度及絮凝剂质量浓度三种因素的试验设计范围,基于响应面分析法设计了17组试验方案,研究了三种因素交互作用对絮凝沉降效果的影响程度,建立了三种因素与底流质量浓度、沉降速度之间的响应面回归模型,优化了尾砂的絮凝沉降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絮凝剂单耗对尾砂的絮凝沉降效果有最大程度的影响;三种因素交互作用下的影响程度大小为:絮凝剂单耗与进砂质量浓度、絮凝剂单耗与絮凝剂质量浓度、进砂质量浓度与絮凝剂质量浓度;在满足矿山充填工艺条件下,独狼沟矿区尾砂絮凝沉降的最优参数如下:絮凝剂单耗为30g/t、进砂质量浓度为10%、絮凝剂质量浓度为0.5‰.  相似文献   

3.
开展尾矿充填工作不仅是解决尾矿库环境污染问题和消除尾矿库安全隐患的治本之策,也有利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减少土地占用。膏体充填技术是尾矿充填发展的重要方向,其核心之一是如何获得符合条件的全尾砂膏体。因此研究全尾砂絮凝沉降工艺以获得高浓度底流以及较低溢流浊度非常重要。通过正交试验和耦合试验方法,分别得到了矿浆絮凝沉降速度和澄清层浊度的影响因素排序。并得到了最优絮凝工艺参数为:矿浆浓度20%,絮凝剂用量20g/t,阴离子聚丙烯酰胺,温度常温、矿浆pH=6.0。最优条件下自然絮凝沉降矿浆极限平均浓度为60%,增加扰动、破碎絮凝体,絮凝体二次沉降,矿浆极限平均浓度能达到66%。研究结果可为三山岛金矿尾矿处理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某红土矿原矿进行的沉降试验研究考察了矿浆浓度、温度以及添加絮凝剂对红土矿沉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自然沉降条件下矿浆浓度越大,沉降速度越慢,温度则对矿浆沉降有促进作用;矿浆浓度和温度对絮凝剂的沉降效果有影响,当矿浆浓度为5%~7%,温度为60℃时,絮凝剂的沉降效果最好;最佳絮凝剂为665s,用量为60~80 g/t。  相似文献   

5.
张去非 《矿冶工程》2007,27(2):25-29
选择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明矾、糊精、高岭土、羧甲基纤维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明胶为絮凝剂, 分别对山东金岭铁矿选矿厂尾矿进行了絮凝沉降试验, 遴选最佳絮凝剂及其最佳用量, 并进行了混合絮凝剂试验。结果表明, 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能显著提高尾矿絮凝沉降速度, 效果最佳。考察了以非离子型聚酰烯酰胺为絮凝剂时, 尾矿酸碱度、矿浆温度对尾矿絮凝沉降的影响, 研究表明, 在中性或弱碱性状态下尾矿更容易絮凝沉降; 而矿浆温度对尾矿絮凝沉降影响极小。  相似文献   

6.
从化学的观点研究了从二氧化硅中选择性絮凝赤铁矿。于搅拌的容器中,在各种药剂添加量(絮凝剂、分散剂和电解质)、不同的矿浆 pH 值以及矿浆密度条件下导致矿物絮凝。通过比较沉降管排出口处物料的品位,考察本处理方法的效果。试验结果证明,更多地添加阴离子聚丙  相似文献   

7.
尾矿浆絮凝沉降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尾矿砂为原料,试验研究了影响矿浆沉降特性的各种因素。针对絮凝剂的种类、矿浆的浓度以及不同药剂添加量对沉降速度的影响进行了絮凝沉降试验。测试了沉降上层澄清水悬浮物含量,以及沉降底层的压缩液固比。试验表明,高分子絮凝剂起到了加速颗粒沉降的目的,沉降速度随着矿浆颗粒浓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药剂量的增大而加快。在矿浆浓度15%以下,其沉降底层的压缩液固比达50%以上。该试验结论为矿区采用高效浓密机进行尾矿浓缩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贵州某高铝硅赤铁矿的矿石特征,进行了选择性絮凝分选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45 mm 88%,矿浆浓度为10%,矿浆pH值为9,分散剂水玻璃用量为90 g/t,絮凝剂改性聚丙酰烯胺用量为300 g/t的条件下进行二次絮凝沉降,获得了含铁为54.40%,铁回收率为71.16%的铁精矿.  相似文献   

9.
赵德贵  朱磊  孙志飞  宋立民 《现代矿业》2018,34(11):144-146
为了合理高效沉降包钢白云鄂博西矿选矿厂微细粒铁尾矿,采用高分子阴离子絮凝剂对该微细粒铁尾矿进行了絮凝沉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添加聚丙烯酰胺高分子絮凝剂,9.5%质量浓度的微细粒铁尾矿经两次絮凝沉降后可实现70%以上质量浓度的浓缩尾矿,并根据不同矿浆温度下的试验得出絮凝剂单耗为36~41 g/t,从而为该微细粒铁尾矿的高浓度堆存方案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为能够在墨西哥某铜矿初步设计阶段为预估高效浓密机浓密面积提供依据,以FY3-10尾矿作为浓密试验机的给矿进料,通过标准的试验室絮凝沉降试验,开展尾砂絮凝沉降规律研究,确定不同给入尾矿浆浓度、不同絮凝剂用量条件下的尾矿沉降速度及底流浓度,从而优选出最优絮凝剂添加量。根据入料浓度28%、絮凝剂添加量20 g/t时的沉降曲线,建立沉降数学模型,利用Kynch理论,结合C-C法及T-F法,通过数值公式推导及图解法,预估了该矿山所需的高效浓密机浓密面积为5 014 m2,最终确定需要4台直径约40 m的高效浓密机对尾砂浆进行浓密。  相似文献   

11.
超细粒级浸出渣絮凝沉降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超细粒级浸出渣的沉降规律, 获取浸出渣最佳絮凝沉降条件, 首先对超细粒级浸出渣进行了自然沉降试验, 然后以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为絮凝剂, 对质量浓度为15%的浸出渣浆液进行了絮凝沉降试验。通过均匀设计试验, 探究尾砂浓度、絮凝剂单耗、絮凝剂浓度对浸出渣絮凝沉降的影响。在约束条件下, 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结果表明, 超细粒级浸出渣沉降缓慢, 沉降速度与尾砂浓度成反比; 当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分子质量为1200万时, 絮凝沉降速度最快; 各因素影响絮凝沉降效果的强弱顺序为:尾砂浓度>絮凝剂浓度>絮凝剂单耗; 当尾砂浓度5%、絮凝剂浓度0.30%、絮凝剂单耗35 g/t时, 絮凝沉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充填料浆制备是膏体充填采矿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尾砂高效浓缩是膏体充填的核心。由于全尾砂粒径很细,尾砂沉降浓缩也变得十分困难,因此,在尾砂料浆中加入絮凝剂是提高沉降浓缩速率的有效手段。由于室内试验环境和条件与地下采场存在很大不同,为了揭示新城金矿全尾砂絮凝沉降特性,不仅开展了全尾砂静态絮凝沉降室内试验,以沉降速度、底流浓度为评价指标,得到了最优的絮凝剂选型、单耗和砂浆浓度参数,确定了上述参数对于尾砂料浆沉降效率的影响规律,还在地下采场进行了现场工业试验对比分析,以验证加入该组合参数絮凝剂后的实际应用效果。室内试验结果表明:料浆底流浓度随着料浆稀释浓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而在絮凝剂单耗低于22.5 g/t时变化不大,因此选定絮凝剂型号为ZYJ、絮凝剂添加量为20 g/t、矿浆稀释浓度为9.75%时,室内尾砂料浆的絮凝沉降效果最佳。现场对比试验表明:采用该最佳试验参数组合后,充填溢流水中悬浮物质量浓度由5.32%~8.26%降低到1.15%~2.13%,充填体强度增加了13%,且整体分布更加均质,充填效果和充填质量均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夹皮沟矿业有限公司选矿厂原絮凝剂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沉降缓慢、药剂用量大、吨矿消耗高、给浸出(吸)工艺带来污染、矿浆流动性差易糊塞隔炭筛和弥塞陶瓷过滤机滤板微孔等问题,通过矿浆自然沉降试验和絮凝剂选型对比沉降试验,选择使用C型絮凝剂。试验结果表明:C型絮凝剂具有沉降速度快、药剂单耗低等特点,并通过提高絮凝剂搅拌强度、稳定絮凝剂溶液浓度、改变添加方式等改造,稳定了选厂生产,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沙曲选煤厂微细矸石颗粒难沉降的问题,通过絮凝沉降试验研究了物料粒度组成、矿浆浓度及水质硬度对其沉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物料粒度组成偏细、矿浆浓度增高都会恶化微细矸石颗粒的沉降效果;絮凝剂与凝聚剂联合使用,且絮凝剂分段添加能显著提高微细矸石颗粒的沉降速度,降低上清液的浊度;水质硬度的增加有利于改善微细矸石颗粒的沉降效果。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铅锌矿低质量分数全尾砂料浆通过高效絮凝沉降实现固液分离,最终生成高质量分数底流料浆的过程,选择絮凝剂类型(分子量)、絮凝剂单耗、进料稀释质量分数作为试验影响因素,选择絮凝沉降过程中的相对絮凝率、24h极限底流质量分数和固体通量为表征参数,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和灰色关联分析(GRA)对全尾砂料浆的静态絮凝沉降参数进行了优化.单因素试验发现:在试验设计水平范围内,相对絮凝率随絮凝剂分子量的增加先线性增长随后趋于稳定,随絮凝剂单耗的增加线性增大,随稀释质量分数的增大线性减小;底流质量分数随絮凝剂分子量、单耗的增加线性减小,随稀释质量分数的增大线性增加;固体通量随3个表征参数的变化均呈抛物线变化.对试验结果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得出进料稀释质量分数为絮凝沉降试验的最优影响因素,底流质量分数和固体通量为絮凝沉降的准优特征.最终确定该铅锌矿最佳絮凝条件为:絮凝剂分子量1800万,絮凝剂单耗15%,进料稀释质量分数18%.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尾砂入料浓度、絮凝剂分子量、絮凝剂单耗、絮凝剂溶液浓度对全尾砂絮凝沉降与浓密的影响,以最大沉降平均速度、最终沉降浓密时间、极限底流浓度作为考察指标,对某金矿全尾砂浆展开了絮凝沉降与浓密正交试验。利用SPSS 23数理统计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最大沉降平均速度、最终沉降浓密时间、极限底流浓度3个指标的显著性顺序依次为尾砂入料浓度、絮凝剂分子量、絮凝剂单耗、絮凝剂溶液浓度。推荐该金矿全尾砂絮凝沉降与浓密的最佳条件为:全尾砂砂浆入料浓度20%,絮凝剂分子量1500万,絮凝剂单耗40 g/t,絮凝剂溶液浓度0.3%。  相似文献   

17.
丰宁万隆矿业公司萤石选厂分级细粒尾矿通过使用絮凝剂进行净化以产出合格的回用水,但由于絮凝效果的因素,生产中出现药剂用量大、水质不稳定等情况。通过选取现场原液在试验室不同条件下进行了絮凝沉降试验,通过絮凝过程中絮团形成大小、沉降速度快慢和上清液是否清亮等条件,判断絮凝剂的适宜种类和组合。通过在料浆不同温度、浓度及试剂不同浓度下进行相应的条件试验,得出在相同物料条件和不同试剂浓度条件下对絮凝结果产生的影响及相应的规律,并应用于生产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沉降效果。  相似文献   

18.
张进  张芹  龙伟  曾睿  潘登 《金属矿山》2016,45(10):97-102
细粒铁精矿在浓缩过滤环节存在沉降速率慢,溢流固体悬浮物浓度高,精矿滤饼含水率高等问题。通过添加絮凝剂产生凝聚、桥连等作用使矿物颗粒形成絮团,可以促进细粒铁精矿沉降。以某赤铁矿精矿为研究对象,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和两性聚丙烯酰胺为絮凝剂,通过沉降试验及赤铁矿表面ζ电位测定来考察聚丙烯酰胺对赤铁矿絮凝沉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铁矿颗粒与絮凝药剂分子间相互作用方式主要包括静电力、氢键、范德华力、化学吸附等,而ζ电位在这一过程中是否起主要作用以及对这一过程是起促进或者弱化作用主要取决于絮凝剂使用种类、用量和矿浆pH值。试验结果为选择合适絮凝剂更好促进细粒铁精矿沉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9.
随着银山矿浅部矿体资源的逐渐枯竭,高效安全地回采深部矿体是接替和延续矿山产能的主要途径,而充填采矿法是深部矿体开采的主要采矿方法,确定充填骨料特征及其沉降特性是优化充填工艺的主要环节。为探究银山矿全尾砂的絮凝沉降特性,开展了全尾砂的静态浓密沉降试验研究,通过对比分析6种不同絮凝剂对全尾砂沉降的影响,优选出效果最优的絮凝剂及其最佳用量,进而分析得出絮凝剂对应的矿浆最佳给料浓度。研究结果表明:适用于银山矿全尾砂絮凝沉降的絮凝材料为AN-910-SH型絮凝剂,最优絮凝剂添加量为40 g/t,进入立式砂仓或深锥浓密机最佳的浆体给料质量浓度为10%。研究结果可为全尾砂浓缩沉降设施选型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较详细地研究了黑钨矿(-10微米)和石英(-19微米)絮凝过程的影响因素,考察了絮凝剂及其用量、矿浆pH、脉石分散剂、捕收剂、矿浆浓度、搅拌强度和时间对絮凝过程的影响。试验表明,采用组合絮凝剂CF_15ppm,CMC和Na_2SiF_6为分散剂,添加捕收剂,介质pH控制在中性或偏酸性,矿浆浓度1—8%,搅拌转速900—1200转/分,搅拌时间3—5分钟,能获得较好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