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鉴于微波加热和常规外加热方式作用的内要机理完全不同,研究了两种加热方式对植物油温度和氧化稳定性影响的情况,发现植物油的温升速率受加热方式的影响较大,而其品质方面却没有太显著的关别。  相似文献   

2.
高温加热对植物油脂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对几种常见植物油(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芝麻油)进行微波加热和常规加热处理,然后测其酸价和过氧化物值,与未加热的样品进行比较;结合气相色谱法测定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考察了高温加热对植物油脂品质的影响。并研究了生育酚(VE)对油脂加热过程中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加热方法都会使植物油的酸价和过氧化物值升高,而微波加热条件下两指标的升高是常规加热条件下的两倍左右;VE对延缓植物油脂品质下降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赵功玲  路见锋  苏丁 《食品科技》2006,31(4):107-109
以大豆油、花生油作植物油的代表,比较电磁炉、微波炉、常规加热3种加热方式对植物油中酸价和过氧化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磁炉加热对油脂品质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微波炉加热,再次为常规加热;含不饱和脂肪酸越多的油对热效应越敏感;间歇加热、加新油加热有利于油脂品质的保护。  相似文献   

4.
为系统了解家庭烹饪中牛油果油、亚麻籽油、核桃油品质的变化,在200℃下对3种植物油进行加热处理,测定3种植物油在加热过程中脂肪酸、植物甾醇、维生素E以及挥发性成分组成与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200℃加热15 min内,3种植物油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保留率、植物甾醇及维生素E的含量只有轻微变化,说明这3种植物油在该条件下可较好地保留其功能性成分;3种植物油挥发性成分主要为烯类、醇类、醛类成分,经过200℃加热15 min,3种植物油风味成分变化总体趋势为烯类减少,醛类、酮类、酯类、呋喃类及酸类成分增加。综上,200℃加热15 min对3种植物油的品质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系统地研究了一定输出功率下 ,微波辐射法和常规外加热法对植物油品质影响的差异。发现在微波辐射下 ,植物油的PV值及TBA值随处理时间而增大的幅度均略高于常规外加热方法 ,但对植物油中α—VE 含量的减少幅度则略低于常规外加热方法。  相似文献   

6.
微波加热对食品中维生素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讨论了微波加热对食品维生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加热较传统方法更有利于食品中维生素的保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微波加热对食品中维生素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详细讨论了微波加热对食品维生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加热较传统方法更有利于食品中维生素的保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微波加热对大豆脂肪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大豆分别进行微波和常规加热处理,探究微波加热对大豆脂肪酸的影响.采用索氏抽提法和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粗脂肪和脂肪酸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微波加热时大豆中的亚油酸、油酸、硬脂酸、软脂酸、粗脂肪的含量几乎没有影响,但微波加热使大豆中亚麻酸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9.
不同加热方法对大米主要化学成分及食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大米为对象,研究常规加热、微波加热和混合加热对不同品种大米品质的影响,为微波防虫防霉和生产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加热方法和品种对大米品质的影响有差异,水浴加热对大米品质的影响大于微波处理。在试验范围内,先用常规加热将大米预热,再用微波处理的混合加热法对大米品质的影响小于单独加热。预热后大米温度、微波功率和微波加热时间对大米品质有极显著或显著影响。建立了预热后大米温度、微波功率和微波加热时间与大米的水分含量、直链淀粉含量等主要化学成分和食味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具有较高的拟和精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变频微波和水浴两种低温加热方式对牛肉加热过程中嫩度、保水性和微生物杀死率的影响。以牛大腿腱子肉为实验材料,在两种低温加热方式下经不同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处理后,检测肉品各项指标。结果表明:微波加热时间短;微波加热温度每降低5℃,加热时间缩短且节能10%~15%。微波加热牛肉的肉汁渗出率明显小于水浴加热。两种加热方式下牛肉的剪切力都是随加热温度的升高呈波浪形趋势;加热温度为60℃时,剪切力达到最大值,继续升高到65℃,剪切力为最小值。微波加热牛肉的剪切力小于水浴加热;当微波加热温度为65℃保温4~6 min时,剪切力较小。牛肉水分保留率与肉汁渗出率密切相关,线性方程为y=-0.323x+99.49(R2=0.927)。两种加热方式下,温度高于60℃都能杀死99%以上的微生物。综合分析得出结论:在变频微波500 W、控温65℃条件下加热42 g(±2)牛肉4~6 min,肉品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1.
微波对特种植物油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菜籽油、芝麻油、玉米油 3种特种植物油进行微波加热和常规加热处理 ,与不加热时的样品进行比较 ,并通过检测其酸价和过氧化值 ,研究了微波加热对其品质的影响 ,同时也探讨了油脂中添加VE 对其加热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Oxidation and vitamin E loss in four frying oils (two partially hydrogenated soybean oils, one with methyl silicone, the other with tertiary butyl hydroquinone, citric acid and dimethyl siloxane added; a semi-solid hydrogenated soybean and palm oil shortening with mono and diglycerides added; and 100% corn oil) were studied under experimental and ‘actual’ operational conditions. Vitamin E loss in the frying oil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increasing fatty acid oxidation. Added antioxidants, vitamin E and hydrogenation of fat decreased the rate of vitamin E loss.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vitamin E of the French fries occurred during 4 days of commercial frying;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French fry fat uptake improved the 40% reduction in vitamin E of the frying oil. Vitamin C in the French fries (a major source of the vitamin in fast food meal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s the vitamin E content of the oils was reduced.  相似文献   

13.
食品加工条件对于产品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食用油-橄榄油、大豆油和棕榈油,模拟日常烹饪体系,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加热和煎炸情况下食用油中反式脂肪酸的种类和含量。试验结果表明,食用油单独加热情况下,加热温度、时间和循环加热次数影响食用油中反式脂肪酸的种类和含量,高温、长时间加热、反复加热均会使反式脂肪酸的含量有所增加。煎炸情况下,在一定温度范围和加热时间内,食用油的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增加并不明显。因此,普通的烹饪过程中,应注意减少高温加热时间、避免食用油的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4.
对菜籽油、芝麻油、粟米油3种特种植物油进行微波加热和常规加热处理,并与不加热时的样品进行比较,分别检测其酸价和过氧化值;研究了微波加热对植物油品质的影响,同时也探讨了油脂中添加VE对其加热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袁桃静 《中国油脂》2020,45(9):102-111
采用电子鼻、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HS-GC-IMS)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法对5种食用植物油(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油茶籽油、棕榈油)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并采用相对气味活度法确定关键风味物质。结果表明:电子鼻检测发现花生油与油茶籽油气味轮廓相似,但花生油气味浓度大于油茶籽油,大豆油、玉米油和棕榈油整体气味差异相对较小且浓度较低; HS-GC-IMS共检出5种食用植物油56种化合物(其中定性24种),定性的共有风味化合物为戊醛(单体)、己醛(单体)、庚醛、1-戊醇(单体)、1-丙醇、2-丁酮(单体)、辛醛和丁醛(单体),并得到5种食用植物油差异图谱; HS-SPME-GC-MS鉴定出5种食用植物油86种化合物,共有关键风味化合物为己醛、壬醛和庚醛,花生油、大豆油和棕榈油特有关键风味化合物分别为吡嗪类化合物、(E,E)-2,4-庚二烯醛和6-甲基-5-庚烯-2-酮。  相似文献   

16.
三种加热方式对油脂品质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电磁炉、微波炉、常规加热对大豆油、花生油进行处理,测定其酸价和过氧化值,以比较三种加热方式对油脂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磁炉加热对油脂品质的影响最大,微波炉加热对油脂品质的影响次之,常规加热的影响最小;花生油、豆油依次对热效应的敏感程度增加;间歇加热、加新油加热有利于油脂品质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加热或长期放置对植物油中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采用皂化-冷冻-萃取法分离除去植物油中的高级脂肪酸等干扰成分,采用气相色谱法(GC-FID)对植物油加热或长期放置后的短链脂肪酸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长期放置及加热的植物油中均检出了己酸、庚酸、辛酸3种短链脂肪酸,而正常植物油中未检出;短链脂肪酸含量随植物油加热温度升高、放置时间延长增加,其存在可用于表征植物油发生了氧化劣变;此外,反复加热及水洗不能去除这些短链脂肪酸,因而短链脂肪酸有望作为植物油品质评价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不同微波火力下、不同辐射时间下超临界萃取维生素E对植物油中硫代巴比妥酸[TBA)值和维生素E含量的变化情况,从而对其抗油脂氧化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微波参数变化时,植物油的上述指标也随之而变,且其受影响程度与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有关维生素E对油脂抗氧化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