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茶多酚对肥胖大鼠血清瘦素、胰岛素及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鸿珍  刘辉  唐咏梅 《食品科技》2006,31(11):261-263
探讨茶多酚对单纯性肥胖大鼠血清瘦素、胰岛素及血脂的影响并观察其功效。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肥胖大鼠模型,测定体重、脂肪质量形态学指标,Lee's指数,判定其减肥效果;测定血清瘦素,胰岛素,血糖等,判定其对肥胖的影响;测定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LD)、高密度脂蛋白(HDL)等指标,判定其对血脂的影响。茶多酚高剂量组对大鼠减肥效果比较明显,且减肥同时血脂、血糖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减肥有效时血清瘦素、胰岛素水平明显降低。因此,茶多酚具有一定的降脂减肥作用,但不排除其作用是由多方机制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红茶热水浸提物、茶多酚及茶多糖提取物对大鼠的减肥作用。通过饲喂高脂饲料建立大鼠肥胖模型,检测不同红茶提取物对肥胖大鼠体重、李氏指数、脂肪重量、相关生化指标、脂肪细胞形态数量以及粪便脂肪酸含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茶各提取物能显著降低肥胖大鼠体重、李氏指数、脂肪重量、血清甘油三酯含量以及肝脏总胆固醇含量(分别平均下降20.93%、3.04%、37.08%、51.08%和41.84%),增加血清脂联素浓度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分别平均上升45.64%和46.74%),提高肝脏中SOD活力41.48%,抑制脂肪细胞膨大,升高粪便脂肪酸含量75.22%;红茶热水浸提物可显著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50.00%。因此红茶提取物具有减肥作用,减轻体重和内脏脂肪重量,改善脂联素、血脂及抗氧化水平,减少脂肪细胞积累,促进脂肪酸随粪便排出,这一研究发现对人类预防和控制肥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笃斯越桔花色苷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笃斯越桔花色苷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分别以基础饲料(基础组)和高脂饲料饲喂3周后,高脂饲料组大鼠按血清总胆固醇随机分为4组,高脂组继续喂高脂饲料,笃斯越桔花色苷高剂量组、笃斯越桔花色苷中剂量组、笃斯越桔花色苷低剂量组每天以大鼠体重的16.7、8.35、1.67mg/kg的花色苷量加入高脂饲料喂养。喂饲10周后,试剂盒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脂酶(LPL)及肝脂酶(HL)的活性;大鼠肾周和睾周脂肪称重,记录。结果:笃斯越桔花色苷高、中、低剂量均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TC、TG和LDL-C含量(P<0.05,P<0.01)及LDL-C/HDL-C、TG/HDL-C、AI值(P<0.05,P<0.01),明显增强LPL和HL的活性(P<0.05),显著降低大鼠体脂含量(P<0.05)。结论:笃斯越桔花色苷能显著调节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4.
对刺梨醇提物的降脂活性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取健康成年昆明种小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刺梨醇提物高、中、低剂量组、辛伐他汀组。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饲养30 d,造成食源性肥胖模型。造模同时灌胃给予相应药物,连续给药30 d。自造模20 d起,与正常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体质量和饮食量显著上升(P<0.05);与模型组相比,刺梨醇提物高、中剂量组小鼠体质量、饮食量均显著降低(P<0.05);造模30 d辛伐他汀组小鼠体质量与模型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饮食量变化无显著性差异。与模型组相比,刺梨醇提物高、中剂量组、辛伐他汀组小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显著降低(P<0.05);油红O染色显示刺梨醇提物各剂量组、辛伐他汀组肝脏脂肪含量显著降低;血清瘦素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血清瘦素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刺梨醇提物高、中剂量组小鼠血清瘦素较模型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刺梨醇提物可显著降低食源性肥胖小鼠体质量、饮食量和血脂含量,其作用机制与降低食源性肥胖小鼠血清瘦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茶多酚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和肝组织MDA、T-SOD含量的影响,初步探讨其对高脂血症性脂肪肝的作用。采用高脂饲料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后随机分组,按组别分别给药2周,观察各组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变化,肝组织和血清中MDA含量、T-SOD活性变化及肝组织病理学特性。结果表明:与高脂模型组比较,茶多酚高、中剂量组大鼠血清中TC、TG、LDL-C水平、MDA含量下降,HDL-C水平和T-SOD活性升高,肝组织中MDA含量下降和T-SOD活性升高,且均与高脂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P 0. 05),组织学观察表明高剂量茶多酚能明显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提示茶多酚具有明显改善血脂水平和抗氧化作用,且存在一定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6.
柏传明  李理 《食品与机械》2016,32(11):142-144
探讨火麻仁油—藻油复配剂对混合型高脂血症大鼠的降脂作用及抗氧化作用。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复配剂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高脂饲料喂养并给予相应药物灌胃后,测大鼠体重、睾脂肪垫重、肾周脂肪垫重、脂体比,检测血脂水平、血清的丙二醛(MAD)、谷胱甘肽(GSH)含量及过氧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与正常组比较,体重、睾脂肪垫重、肾周脂肪垫重、脂体比显著增加,TG、TC含量显著升高,HDL-C显著降低,MDA显著升高,SOD、GSH、GSH-Px显著降低(P0.01或P0.05)。与模型组比较,火麻仁油藻油高、中、低剂量组大鼠体重、睾脂肪垫重、肾周脂肪垫重、脂体比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降低,SOD、GSH、GSH-Px含量显著升高(P0.01或P0.05)。火麻仁油—藻油复配剂具有调节血脂和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甘草精华素颗粒辅助调节血脂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甘草精华素颗粒辅助调节血脂的作用。方法:40只Wistar大鼠,根据其体重及总胆固醇水平随机分为高、中、低3个剂量组及1个对照组。经口灌胃高脂饲料,同时剂量组饲以不同剂量的甘草精华素颗粒,对照组用蒸馏水代替。分别在第14天、第28天称重,并取尾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结果:低、中剂量组的大鼠血清胆固醇浓度显著下降(p<0.01);低、中剂量组的大鼠血清甘油三酯浓度显著下降(p<0.01);各实验组大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和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结论:甘草精华素颗粒可降低血清胆固醇和血清甘油三脂的水平,具有辅助调节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火麻仁油、藻油混合油软胶囊对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血脂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是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火麻仁油藻油低剂量组(85mg/kg)、火麻仁油藻油中剂量组(170mg/kg)、火麻仁油藻油高剂量组(340mg/kg),饲喂以高脂饲料及不同剂量火麻仁油藻油,测大鼠体重、脂肪,计算Lee's指数、脂体比,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血清和肝脏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重、Lee's指数、肾脂体比、睾脂体比、总脂体比显著增加(P0.01或P0.05),TG、TC、LDL-C含量显著升高,HDL-C显著降低(P0.01或P0.05),血清和肝脏中MDA显著升高,SOD显著降低(P0.01或P0.05)。与模型组比较,火麻仁油、藻油高、中剂量组大鼠体重、睾脂肪比、肾周脂肪比、总脂体比显著降低,TG、TC、LDL-C含量显著降低,HDL-C显著升高(P0.01或P0.05),血清和肝脏中MDA含量显著降低,SOD活性升高(P0.01或P0.05)。结论:对于高胆固醇血症模型大鼠,中、高剂量火麻仁油、藻油混合油的摄入能够有效起到调节血脂、抑制脂质过氧化学作用。  相似文献   

9.
辣木提取物降脂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辣木提取物预防性降脂的作用。方法选用SD雄性大鼠为研究对象,通过喂养高脂膳食建立预防性肥胖高血脂模型,用辣木提取物进行辅助降脂试验,依据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规程进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对照组、辣木提取物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实验后检测各组大鼠体重、血液生化指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脂肪重量和脂/体比、Lee′s指数。结果大鼠灌胃辣木提取物40 d后,各实验组血脂水平明显低于高脂模型对照组,其中高剂量组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与高脂模型对照组相比分别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极显著性差异(P0.01)。辣木提取物各剂量组大鼠的肾周脂肪重量和附睾脂肪重量、脂/体比、Lee′s指数极显著低于高脂模型对照组(P0.01)。结论辣木提取物具有良好的辅助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10.
探讨1-脱氧野尻霉素(DNJ)对高脂饮食肥胖小鼠脂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理,为DNJ降脂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喂饲高脂饲料建立小鼠肥胖模型,在持续饲喂高脂饲料的同时灌胃不同剂量的DNJ,40 d后测定实验小鼠一般生理指标,血清及肝脏的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与高脂对照组相比,灌胃8.0 mg/kg bw/d DNJ可显著降低高脂饮食肥胖小鼠的体重、腹腔脂肪系数及肝脂肪含量(P<0.05);显著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游离脂肪酸(FFA)、内脂素水平,显著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联素(ADP)含量(P<0.05);8.0 mg/kg bw/d DNJ可显著降低肝脏组织中促进脂肪合成的相关酶脂肪合成酶(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显著增加分解相关酶酰基辅酶A氧化酶(ACO)、肉毒碱脂酰转移酶Ⅰ(CPT-1)的酶活(P<0.05)。结论:DNJ可能通过控制脂肪因子分泌及脂代谢相关酶活性来抑制脂肪合成,促进脂肪分解,达到调控高脂饮食肥胖小鼠脂代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飞鼠团的Fans们亲切地称自己的偶像为:小老鼠。吴建飞显然也笑纳了这个称号,所以自己的Blog名为“无敌小老鼠”。现场见到建飞,真的像老鼠那么瘦,虽说有1米8的个子,可是身板却瘦到令人怜,裤子穿在他身上,长度正好,却宽了两圈。吴建飞真的很低调,平时沉默寡言,遇到自己不感兴趣的话题,都不愿意回答,直愣愣地说不知道、不感兴趣;但是提到自己觉得很有意思的事情,就会一个人哈哈傻笑,相当可爱。也许正是他的朴实、他的真实、他的谦逊,他的腼腆,吸引了Fans的心吧。  相似文献   

12.
Rat mammary gland composition during pregnancy and lactatio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3.
李久长  刘诚  马挺军 《食品科学》2005,26(12):219-220
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伪手术组、生理盐水组、保健剂量组、治疗剂量组四组进行脑缺血实验,第一组自由取食,后三组分别灌喂0.3g生理盐水/300g体重、0.3g核桃仁与金耳速溶粉溶液/300g体重、0.5g核桃仁与金耳速溶粉溶液,300g体重,每天两次,观察其行为变化。10d后断头取脑,进行大脑超氧化物歧化酶(SOD)、ATP酶、脂质过氧化物(LPO)指标的检测。结果:治疗剂量组大鼠3d后有明显恢复,治疗剂量组比生理盐水组的SOD、ATP酶活性明显提高,治疗剂量组比生理盐水组的LPO含量明显降低(p〈0.05)。核桃仁与金耳速溶粉对脑缺血造成的脑组织严重受损现象,具有预防和治疗的功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5’-核苷酸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大鼠90d喂养实验,96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6只,雌雄各半,分别喂饲添加不同剂量核苷酸(0、0.01、0.04、0.16、0.64、1.28g/kgbw)的饲料。观察大鼠体质量、进食量、食物利用率、血压、血液常规、生化指标及病理结果的变化。结果:5’-核苷酸组与对照组相比,大鼠的总体质量增大、总进食量、总食物利用率、血压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雄性大鼠前4周的体质量明显增高(P<0.05),雄性0.04g/kgbw组第4周、雌性0.16g/kgbw组第1周和0.01g/kgbw组第2周的食物利用率显著增高(P<0.05);雄性大鼠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总蛋白含量、白蛋白、甘油三酯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但均未超出正常范围。镜下观察各组大鼠的脏器未见有意义的病理学改变。结论:在本实验的剂量范围内添加5’-核苷酸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徐世平  毛学英  任发政 《食品科学》2009,30(13):253-255
采用酶消化法从SD 大鼠脂肪垫中分离得到前脂肪细胞。对分离的前脂肪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分析生长曲线。对前脂肪细胞进行诱导分化,并用油红O 染色鉴定前脂肪细胞。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得到增殖快、成脂分化率高的前脂肪细胞。还从乳清浓缩蛋白中分离酪蛋白糖巨肽(CGMP),初步研究其对体外前脂肪细胞的影响,发现CGMP 能抑制前脂肪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6.
BN大鼠致敏动物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BN大鼠作为评价食物蛋白质过敏性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经口和腹腔注射2种途径给予BN大鼠致敏原和非致敏原.(1)30只雌性BN大鼠,随机分为卵清蛋白(OVA)组、马铃薯酸性磷酸酶(PAP)组和阴性对照组,每组10只.OVA组和PAP组分别每日1次经口灌胃给予1 mg/ml OVA、PAP 1 ml,对照组灌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共42 d.(2)40只雌性BN大鼠,随机分为OVA组、OVA+AI(OH)3(佐剂)组、PAP组和阴性对照组,每组10只.OVA组、OVA+Al(OH)3组和PAP组在试验第1、5、10天分别经腹腔注射剂量0.1 mg/ml的OVA溶液、含Al(OH)3的OVA溶液(OVA+Al(OH)3=1+1)、PAP溶液1 ml,观察42 d.对照组腹腔注射同剂量的生理盐水.于第14、28和42天取血分离血清,测定特异性抗体IgG和IgE.于第21和35天取血分离血浆,测定组胺.测定各组动物的血压变化及胃肠道渗透性.结果 致敏原OVA可激发BN大鼠的过敏反应,包括部分大鼠血压的暂时性下降、特异性抗体(尤其是特异性IgE)升高、组胺升高和部分大鼠的胃肠道通透性增加,而非致敏原PAP反应阴性.结论 BN大鼠致敏动物模型是比较理想的评价食物蛋白质过敏性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7.
SUMMARY: Effects on body nitrogen gains of supplying nonessential nitrogen as glutamic or aspartic acids, as glutamine or asparagine or as wheat were investigated. It was found that nitrogen gains of rats fed diets containing only purified amino acids as the nitrogen source and relatively high levels of amide nitrogen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rats fed the same amounts of total nitrogen, all as α-amino nitrogen. However, they were significanty higher than those of rats fed the same amounts of α-amino nitrogen, but no additional amide nitrogen, indicating some effect of amide nitrogen in body nitrogen storage. Rats fed ad libitum consumed more of the glutamine-containing diet than of one containing isonitrogenous amounts of glutamic acid; analysis of covariante indicated that ad libitum-fed rats also utilized the nitrogen of glutamic acid more efficiently than that of glutamine. Addition of enough sodium bicarbonate to neutralize the hydrochlorides of dietary amino acids had no effect on utilization of amide nitrogen. No differences in nitrogen utilization were found between two groups of rats fed different levels of amide nitrogen as wheat.  相似文献   

18.
研究焦虑症的机制及研发治疗药物都有赖于有效的动物模型的建立.虽然目前常用的焦虑症大鼠模型已为科研和临床研究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但尚存有诸多问题与不足.本文尝试通过探讨现阶段多种焦虑症大鼠模型制备方法,总结分析常用的焦虑症动物模型,为焦虑症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焦虑大鼠模型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焦虑症的机制及研发治疗药物都有赖于有效的动物模型的建立。虽然目前常用的焦虑症大鼠模型已为科研和临床研究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但尚存有诸多问题与不足。本文尝试通过探讨现阶段多种焦虑症大鼠模型制备方法,总结分析常用的焦虑症动物模型,为焦虑症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王政  惠伯棣  裴凌鹏  张静 《食品科学》2007,28(9):542-545
类姜黄素主要包括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及去二甲氧基姜黄素三种同系物。目的:探索类姜黄素在大鼠体内代谢中的组成变化。方法:姜黄根萃取物灌喂雄性SD大鼠,2h后收集血和肝脏,24h内收集粪便。应用C30-HPLC-PDA,测定和比较根萃取物、血清、肝脏和粪便中的类姜黄素组成。结果:粪便中姜黄素的组成与姜黄根中的一致,而血清和肝脏中的姜黄素比例显著上升。结论:姜黄素的比例在血清中开始上升。姜黄素是进入体内的主要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