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工业建筑设计与构造教研室通过四十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建立起完善的工业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设计教学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该体系以材料认知、理论讲述、表达训练、实地考察和设计实践为主线,将8门主干课程及实践环节贯穿其中,形成了包含建筑设计与规划设计、历史研究与保护、改造与更新等内容的教学体系,该体系注重多学科方向交叉互补,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工业建筑设计与改造能力的职业建筑师,为我国高校建筑学专业教育中工业建筑设计课程设置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传统的建筑设计基础教学体系大致有两种模式:源于Beaux的渲染构图体系和源于Bauhaus的形态构成体系。教学实践中,许多院系是把两体系的主要内容加以拼合。近几年来,我们在认真分析传统体系的基础上实行全面的教学改革,逐步建立了一个建筑设计基础教学的新体系。一、传统体系的弊端渲染构图体系它是在古典主义学院派思想指导下建立的。建筑是一门艺术,设计是“形式”或“风格”的组织。目标是培养有能力应  相似文献   

3.
文章探讨了建筑设计教学引入建筑策划的方法,以同济大学的建筑设计课程为例,引入建筑策划的内容,基于理性思维从参与式设计、角色扮演与互动、全过程教学、网络课堂等方面,介绍了教学活动的过程,总结了建筑策划引入对设计教学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建筑设计课程是城乡规划专业教学的一项基础内容,城乡规划学成为国家一级学科后,应改进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适应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需求。以北方工业大学城乡规划二年级建筑设计课程为例,总结归纳学生设计过程中出现的环境分析不充分、整体设计观念欠缺、逻辑分析能力训练不足等问题,提出以整体思维培养为重点、加强过程教学的改革方向。教学建立以空间形态设计为核心、以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分析为出发点的整体设计观念,在此基础上细化教学主题,完善题目设置,围绕环境、行为、功能与空间设计等核心要素展开教学。同时,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分析能力,调整教学过程和组织方法,理清教学主线,强化分阶段、分层次的教学组织形式,并将多种互动交流模式应用于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5.
王天鹏 《山西建筑》2014,(31):258-259
对《建筑构造A》+《建筑构造B》+《建筑构造设计》的建筑构造课程体系进行了介绍,阐述了该课程的基本教学环节及主要内容,通过利用建筑设计课程将建筑构造设计融入到建筑设计过程之中,同时积极利用网络课程平台,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6.
建筑设计教学的教改应从“三段式”教学体系、“构筑训练”与高科技教学手段的介入和以“专题设计”为基础的教学组织方式等三方面展开。本文将对这项教学改革的内容作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7.
傅刚  费菁 《百年建筑》2005,(9):29-30
作为无可争议的专业主课,建筑设计是建筑学专业训练的核心,是建筑教育体系的精髓所在。建筑设计统领其他设计内容构成完整的机体,在个人空间和公共空间之间建立联系。  相似文献   

8.
苏平  辛颖 《高等建筑教育》2019,28(1):119-126
数字建筑设计是建筑学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数字设计和传统的建筑设计教学体系如何有效整合,也是当前国内各高校本科教学改革中持续探索的热点课题。文章对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以"纵横结合"为特色的数字建筑设计教学体系进行简要介绍,分析该体系通过"纵向"的进阶式数字设计主干课程和"横向"的融合式数字设计专题训练,实现与原有设计教学体系衔接与适应的具体模式和实施经验,以期为相关的教学研究和创新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结合建筑设计综合实践教学现状,探讨建筑设计综合实践式教学环节改革.通过建立“专题自选”的教学方式、试行“设计工作室”教学形式、开展“设计实习”的教学实验等改革措施,探讨综合实践式教学在建筑设计课程中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
当前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存在建筑类型单一、设计内容固定、建筑与地域脱节等问题,通过梳理建筑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结合建筑设计理论发展趋势,尝试在本科二年级建筑设计课教学中引入批判地域主义的设计理论和方法,以教学载体设计为例,从教学培养目标、教学途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成果五个方面展开改革和探索,对提升教学质量、教师能动性、学生创新积极性以及探索具有非历史地域性、现代在地性的建筑设计方法有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张海燕 《华中建筑》2008,26(10):227-228
该教学实验以三年级建筑设计的第一个题目为基础,适当调整设计进程,增加任务书二次完成的环节,将建筑策划的知识融入设计课的教学中,从而使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建筑设计的内容。此教学模式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设计习惯和对设计方案的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12.
王渊  叶明晖 《华中建筑》2011,29(4):169-171
外国建筑史课程教学作为建筑学教学体系中的一个"点",其作用意义不可忽视.该文在重点分析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延伸和扩展教学内容,以渐进式教学认知带动建筑设计方法,从而达到改善教学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李麟学 《城市建筑》2012,(11):133-134
以建筑实现为指向的建筑实践体系是建筑设计的本质性环节,也是建筑教育的薄弱环节之一。建筑设计教学中加强对建筑实践体系的关注,在前期研究、场地解析、城市策略、功能规划、空间形态、材料建构、工地控制、设计程序、设计一体化等方面的教学强化与实践落实,有助于建筑教学与职业培养的衔接,更有助于追本溯源,使建筑教学确立其基于这一体系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4.
关于"建筑设计教学体系"构建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回顾现代建筑教育发展的历程,针对现阶段建筑设计教学现状提出思考,进而提出继承和发扬"现代性"建筑教育传统,构建"建筑设计教学体系"的设计教学观念.  相似文献   

15.
求实与创新--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教学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建筑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建筑学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根据这样的任务,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重新思考了建筑学的理念,建立了自己的教学体系。本文着重介绍了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的办学思想、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  相似文献   

16.
试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专业的教学改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肖大威 《新建筑》1998,(3):64-66
从市场经济、建筑商品化、建筑专业教育评估和注册建筑师资格考试等方面阐述了建筑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着重提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改的主要措施,即:教学应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教学应采用优胜劣汰制;建筑院系应有一支设计队伍;建筑教学体制应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7.
重庆大学建筑学专业"建筑防灾减灾"课程为实现深化专业知识培养、与主干设计课程衔接以及教学模式从认知型向研究型转轨,近年来进行的教学改革及实践包括:结合"安全+建筑+设计"专业特色、以建筑防火为核心形成课程架构和关键环节;以防火规范为根本依据、高层建筑为关键突破、建筑设计为主要目标,来推进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实施;运用案例分析、加强实践环节以强调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建筑减灾防灾"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增强了学生的建筑安全设计综合素质,强化了新教学体系的社会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发现学习--建筑理论教学的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苗欣 《南方建筑》2006,(3):74-76
建筑理论课的教学目标不外乎两个: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与批判性思考能力的培养,与传统的讲解式教学方法相比,发现学习法在对学生独立思考与研究能力培养上日益处于不可忽视的地位,而建立在批判性建筑教育上的发现学习法,也正是解决当今建筑实践中缺少批判性实践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刘骜  冯静  丁蔓琪 《华中建筑》2012,(11):167-169
目前高校建筑模型课程大多强调手工制作,其作用是设计成果的立体展示,而失去了引导学生利用模型来启发思考和深入设计认知的作用,该文是对高校建筑模型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探讨建筑模型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内容,分析改革成果,通过改革引导学生用模型去思考,用模型启发设计,深化建筑设计内涵,加强专业课程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建筑设计的创新能力和全方位职业技能。  相似文献   

20.
可持续发展理论促进了生态城市和绿色建筑的发展,建筑教育需要积极地将相关内容融入原有的教学体系中。建筑性能模拟技术可以为绿色建筑设计提供技术支撑,本文列举了不同类型的建筑性能模拟软件的各自特点与适用范围,介绍了绿色建筑系列毕业设计课程教学中准备阶段、中期阶段和成果阶段的教学过程,以及在不同阶段运用数字技术的方法,总结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经验,提出了建立绿色建筑教学体系的思考与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