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端电压控制型负阻器件(6)郭维廉(天津大学电子工程系300072)第六章新型“∧”负阻晶体管[21]新型“∧”负阻晶体管(NewLambdaNegative-ResistanceTransistor),简称NLNRT,是近几年来新提出的一种三端负阻...  相似文献   

2.
三端电压控制型负阻器件(3)郭维廉(天津大学电子工程系300072)第三章双基区晶体管[8]双基区晶体管(Dual-BaseTransistor),简称DUBAT。一般情况下它是以一横向pup双极管作为反馈器件,将其集电极与另一纵向npn双极管(作为...  相似文献   

3.
丛众  吴春瑜 《电子学报》1999,27(5):53-55
耗尽是基区双极晶体管也称为双极静电感应晶体管(BSIT),基电流放大系数(hFE)具有负的温度系数。双极结型晶体管(BJT)的hFE具有正的温度系数,将BSIT与BJT并联,采用BJT常规平面工艺制造了宽温高频高反压沟道基区双极PNR晶体管。本文描述了这种瓣器件结构、工作原理、设计与制造。新器件突出特点是:当温度变化较大时,hFE漂移较小。测试结果表明:环境温度从25℃升到180℃时,器件的hFE  相似文献   

4.
ZCN0545与ZCP0545低功率IGBT及其应用毛兴武,祝大卫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solatedGateBipolarTransistor),英文缩写为IGBT。该器件于80年代初问世,80年代末实现了商品化。IGBT是一种功率半导体器件,主要应...  相似文献   

5.
八十年代以来,微波半导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应用领域不断扩大,为适应微波、毫米波半导体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已出现不少新结构、新器件,如异质结双极晶体管(HBT)、高电子迁移李晶体管(HEMT)、双极反型沟道场效应晶体管(BiCFET)调制掺杂场效应晶体管(MOFET)、谐振隧道晶体管(RTT)、负阻效应晶体管(NBERFET)、毫米波混合隧道雪崩渡越时间(MITATT)二极管、超导器件及量子器件等。本文主要叙述异质结双板晶体管的最新进展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常规双极功率晶体管(BPT)中存在的高频、高电流增益和高CE击穿电压间的固有矛盾,本文基于Kondo提出的GAT结构,利用刻槽淀积P+多晶硅基区的新工艺,研制了一种高频高压双极性功率器件,并对该器件的基区电场屏蔽效应进行了解析研究,实验获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双极型晶体管模型参数提取的组合优化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杨华中  胡冠章 《电子学报》1997,25(11):18-21
本文讨论双极型晶体管(BJT)器件模型参数提取的最优化方法,提出了一种解决全局最优的组合算法,与通常的Gauss-Newton法相比,其突出的优点是:在计算过程中只需计算目标函数值,不必计算目标函数的梯度,所获得的解的全局最优性也较好,本文提出的方法在全局搜索的基础上还同时解决了初值选择与迭代策略,是一种简便、高效的全局优化算法。  相似文献   

8.
朱淑玲  姜岩峰 《半导体技术》1999,24(2):30-32,35
通过双极型静电感应晶体管(BSIT)与普通双极型晶体管(BJT)温度特性的对比,研究BSIT的温度特性。由实验看出,影响BSIT温度特性的主要因素是载流了迁移率μ和邮源极越过势垒的电子数目n。以盯可解释几个在观察BSIT温度特性时所遇到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四元系AlGaInP为发射极异质结双极晶体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对AlGaInP/GaAs异质结双极晶体管(HBT)进行了研究.设计并制备了AlGaInP为发射极的叉指结构HBT器件.研究结果表明,AlGaInP/GaAsHBT具有较高的电流增益和较好的温度特性.同时,由于对AlGaInP和GaAs腐蚀选择性大,因而工艺简单、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0.
针对常规双极功率晶体管(BPT)中存在的高频、高电流增益和高CE击穿电压间的固有矛盾,基于一新工艺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双极功率器件──BST(BaseShieldingTransistor)结构。分析了BST夹断后的两维电场解析解,可知深P+多晶硅基区的引入对有源P基区产生明显的电场屏蔽效应,该基区屏蔽效应随P+基区深入N-区中的深度L的增加以及相邻P+基区间距2D的减小而增强。正是这种基区屏蔽效应,使得BST的特征频率fT、电流增益hfe和CE击穿电压BVce0都较常规BPT大为提高,较好地解决了常规BPT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新型双注入结型场效应器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一种新型双注入结型场效应晶体管(BJFET)器件构思,并说明其工作原理。这种器件兼有双极型器件和结型场效应器件的特点,即有两种载流子参与导电,导电能力受电压控制,具有较大的电流容量和输入电阻。  相似文献   

12.
引言 自绝缘闸双极型晶体管(IGBT)于上世纪80年代面世以来,一直成为中等功率应用中最常用的部件“1,2”。IGBT兼具金属氧化物场效应晶体管(MOSFET)的高输入阻抗,以及双极结型晶体管(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BJT)的载流能力,可简化闸极驱动要求,同时增强导通状态性能“3”。  相似文献   

13.
金槽BSIT:一种新型静态感应晶体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功率型静态感应晶体管BSIT是一种高频、高速的功率场控制器件,它既具有功率MOS管一样高的开关速度,又具有双极晶体管一样低的导通压降。它不会发生功率MOS管那样的静电击窗,也不会发生双极晶体管那样的二次击穿。它具有很大的过电流能力,有很宽的安全工作区,是一种非常优良的功率开关器件。  相似文献   

14.
深阱RF功率双极晶体管雪崩击穿特性的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提出一种能有效提高RF功率晶体管雪崩击穿电压和频率特性的晶体管结构深阱RF功率双极晶体管,并且采用MEDICI分析软件研究了影响器件特性的一些因素:深阱阱壁的宽度与深度、阱壁填充介质、界面电荷以及场板.采用这种技术的功率晶体管(VHF,线性输出功率15W)的结构参数为NC=70×1015cm-3N型外延层,集电结结深XJC=03μm,未掺杂多晶硅填充深槽.典型的器件雪崩击穿电压为BVCBO=72V,截止频率16GHz;并且该晶体管具有较小的漏电流(~20μA).这初步显示了深阱结构在RF功率晶  相似文献   

15.
宽温高频高反压沟道基区晶体管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耗尽基区双极晶体管也称为双极静电感应晶体管(BSIT),其电流放大系数(hFE)具有负的温度系数.双极结型晶体管(BJT)的hFE具有正的温度系数.将BSIT与BJT并联,采用BJT常规平面工艺制造了宽温高频高反压沟道基区双极PNP晶体管.本文描述了这种新器件结构、工作原理、设计与制造.新器件突出特点是:当温度变化较大时,hFE漂移较小.测试结果表明:环境温度从25℃升到180℃时,器件的hFE随温度T的变化率小于35%.优于同类型的常规双极结型晶体管,平均改善20%.当温度从25℃降到-55℃,器件的hFE变化率小于或等于30%.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在常规CMOS工艺下制作Bi-CMOS双极型晶体管的设计方法及制造工艺.首先通过对Bi-CMOS双极型晶体管版图结构的分析,探讨了工作机理,阐明了采用标准CMOS工艺制作高性能Bi-CMOS双极型晶体管的设计方法.然后,建立了分析计算晶体管直流特性的数学模型,并分析计算了工艺参数、器件结构对器件性能的影响,给出了CMOS工艺全兼容的Bi-CMOS双极型npn晶体管的最佳设计方案.采用常规p阱CMOS工艺进行了投片试制.测试结果表明,器件性能达到了设计指标;器件的电流增益在200以上,与理论计算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7.
最高振荡频率为46 GHz的GaInP/GaAs异质结双极晶体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最高振荡频率为46 GHz的GaInP/GaAs异质结双极晶体管钱峰,陈新宇,肖秀红,姚晓峨,周天舒,潘菁,陈效建(南京电子器件研究所,210016)齐鸣,李爱珍(中科院上海冶金所,200050)Af_(max)=46GHzGaInP/GaAsHBT...  相似文献   

18.
研究开发了一种准2μm高速BiCMOS工艺,采用自对准双埋双阱及外延结构.外延层厚度为2.0~2.5μm,器件间采用多晶硅缓冲层局部氧化(简称PBLOCOS)隔离,双极器件采用多晶硅发射极(简称PSE)晶体管.利用此工艺已试制出BiCMOS25级环振电路,在负载电容CL=0.8pF条件下,平均门延迟时间tpd=0.84ns,功耗为0.35mW/门,驱动能力为0.62ns/pF.明显优于CMOS门.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双极型压控晶体管模型,并说明其工作原理。这种器件有两种载流子参与导电,有较大的电流密度和功率,导电能力又受电压控制,具有较大的输入阻抗,兼有双极器件和MOS场效应器件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简要介绍了异质结双极晶体管(HBT)的发展现状。对HBT器件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设计并制作了功率HBT器件样品。器件性能达到:f_T=40GHz,f_(max)=32GHz,在8GHz工作频率下测量,输出功率为100mW,功率附加效率为31.3%,增益为9.4dB;fo=12GHz,输出功率为23.6mW,增益6.1dB,功率附加效率为2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