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张颖 《中国油脂》2020,45(10):84-86
以菜籽油脱臭馏出物为原料,采用化学法进行酯化反应后,再利用酶法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备脂肪酸甲酯。在脂肪酶Lipase EC 3.1.1.3用量4%的条件下,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甲醇用量、体系p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酯交换转化率的影响,然后通过正交实验对酯交换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脂肪酶Lipase EC 3.1.1.3用量4%、甲醇用量45%(以菜籽油脱臭馏出物质量为基准)、体系pH 7.0、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16 h的条件下,酶法酯交换转化率达到85.35%。实验结果表明脂肪酶应用于菜籽油脱臭馏出物酯交换反应是可行的,为实现清洁生产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以菜籽油为原料,实验室自制脂肪酶为催化剂,对在低温条件下甲醇与菜籽油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进行了探索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重点考察了醇油摩尔比、酶添加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水添加量等因素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的最佳优化条件为:醇油摩尔比4∶1,酶添加量105 U/g,反应温度20℃,反应时间12 h,水添加量为油质量的20%.在此条件下,菜籽油的脂肪酸甲酯转化率可达97%左右.  相似文献   

3.
以氨基磺酸为催化剂,油酸及菜籽油与正丁醇分别进行酯化反应与酯交换反应制备脂肪酸丁酯。并利用气相色谱及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分析及结构表征。考察了醇(正丁醇)油(油酸及菜籽油)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油酸及菜籽油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油酸酯化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醇油摩尔比3∶1,催化剂用量为油酸质量的0.8%,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1.5 h,此时油酸转化率达到88.6%,产品收率为83.5%;菜籽油酯交换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醇油摩尔比10∶1,催化剂用量为菜籽油质量的1.0%,反应温度115℃,反应时间2.0 h,此时菜籽油转化率达到85.6%,产品收率为80.1%。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生物柴油的转化率,以菜籽油为原料,研究在KOH催化剂作用下与甲醇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甲醇与菜籽油的摩尔比等操作条件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最适宜工艺条件为:醇油摩尔比为4:1,催化剂加入量为油脂质量的1.4%,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45min,在此工艺条件下生物柴油最高转化率达到95.57%。  相似文献   

5.
利用响应面法对PB011脂肪酶催化大豆油合成生物柴油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以脂肪酸甲酯(FAME)转化率为指标,考察了反应酶量、反应温度、有机溶剂量、底物摩尔比、流加次数、含水量对大豆油一甲醇酯交换反应的影响。采用6因素5水平和3个中心点的中心组合设计,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通过Modde8.0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以及影响反应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酯交换反应进行的最佳反应条件为:酶量11.5%,反应温度37.5℃,甲醇流加次数4次,有机溶剂量19mL,体系含水量2.5%,底物摩尔比1:1。在此条件下FAME的转化率达96.89%。  相似文献   

6.
氨基磺酸催化下,菜籽油经酯交换和过氧甲酸环氧化两步反应分别合成了脂肪酸甲酯和环氧脂肪酸甲酯.考察环氧化工艺条件对产物环氧值的影响,确定了产物环氧值达到最高4.65%时的反应工艺条件:m(脂肪酸甲酯)∶m(30% H202)∶m(88%甲酸)∶m(氨基磺酸)=1∶0.45∶0.15∶0.01,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8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所得产物酸值(KOH)为1.6 mg/g,碘值(I)为3.8 g/100 g;产物以环氧油酸甲酯和环氧亚油酸甲酯为主,含量达到58.0%.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酸性离子液体[HNMP]CH3SO3,并用于催化菜籽油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采用响应面法对离子液体[HNMP]CH3SO3催化菜籽油酯交换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获得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00℃,醇油摩尔比9∶1,催化剂用量10%,反应时间12 h。在最佳条件下,生物柴油转化率为84. 8%。该离子液体有较好的稳定性,循环使用4次后生物柴油转化率仍可达到79. 6%。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高含量中长链脂肪酸甘油三酯(MLCT)和低成本的酶法催化合成MLCT工艺,以一级菜籽油为原料,采用脂肪酶Lipozyme TL IM酶法催化酯交换合成MLCT,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底物配比(菜籽油与中链甘油三酯质量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酶添加量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MLCT合成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的MLCT合成工艺条件为底物配比 3∶1、反应时间4 h、反应温度50℃、酶添加量8%(基于底物的质量),在此条件下MLCT含量达到87.50%。优化的MLCT合成工艺具有MLCT含量高,反应时间短、反应温度低的优势,可降低能耗及减少酶失活,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9.
以BaO为催化剂,菜籽油为原料,对甲醇蒸气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进行研究,考察甲醇蒸气流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催化剂重复利用等因素对转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甲醇蒸气流量1.80 L/min,催化剂用量(以菜籽油质量为基准)1.1%,反应时间1.5 h,反应温度65℃。在此条件下转化率可达96.17%,催化剂重复使用6次,转化率仍保持在60%以上。BaO固体碱对甲醇蒸气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有很好的催化活性,易于分离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以菜籽毛油为原料,比较研究了以NaOH、浓硫酸和固体酸作为催化剂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效果.运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了NaOH作为催化剂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NaOH作为催化剂效果最佳.反应最适宜的工艺条件为:毛油与甲醇的摩尔比为6:1,催化剂用量为菜籽油质量的1.2%,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2 h;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酯交换的转化率达88.7%.  相似文献   

11.
用硅藻土对实验室筛选得到的成团肠杆菌脂肪酶干燥酶粉进行固定化,固定化酶在有机溶剂体系下催化生产生物柴油。在最佳反应条件,即菜籽油15.47 mL,固定化脂肪酶用量1 000 U,甲醇为酰基受体(7.15 mL,3次等量加入),5 mL正己烷,振荡速度180 r/min,35℃反应48 h时,转化率达91.03%。实验结果表明,油酸含量高有利于生产生物柴油,而芥酸有不利影响。固定化酶稳定性好,重复使用8次,转化率仍大于50%,同时还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可催化大豆油和葵花籽油生产生物柴油。研究表明,固定化酶可用于催化生产生物柴油,并有效降低酶催化法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2.
固定化脂酶催化合成生物柴油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探讨了酶法制备生物柴油的过程,通过脂肪酶酯化和醇解两种工艺路线合成生物柴油的试验研究,考察了反应条件如醇油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酯化率和产品纯度的影响.试验表明,采用分批加入甲醇的酯化工艺,酯化率可以达到95%以上;采用醇解工艺菜籽油酯化率达95%以上,产品经GC分析其纯度可达98%以上,固定化酶的半衰期至少达100 d.  相似文献   

13.
预处理固定化脂肪酶催化合成生物柴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预处理固定化Candida antarctica脂肪酶催化餐饮废油合成生物柴油的过程。将固定化Candida antarctica脂肪酶用叔丁醇处理3h后再用废油浸泡4h,用于催化酯交换反应,酯交换反应速率明显加快。研究发现,固定化Candida antarctica脂肪酶预处理后,过量甲醇对酶的抑制作用仍然存在。采用分步添加甲醇工艺,按总醇油摩尔比3:1,分别在0、0.5、1.0、1.5、2.0、2.5h等量加入甲醇,反应4h后,体系中甲酯含量达到97.86%,反应:效率是未处理固定化酶催化合成生物柴油体系的6倍。固定化酶重复使用仍具有较高活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先采用棕榈油与甲醇反应制备脂肪酸甲酯,然后将所得脂肪酸甲酯与蔗糖在1,2-丙二醇体系中反应制备蔗糖酯。采用单因素法优化了蔗糖酯制备的反应条件,优化条件为:碳酸钾用量为反应物质量的23.5%、丙二醇用量为蔗糖质量的3.7倍、反应温度70℃和时间9h,在该优化条件下,蔗糖酯产率达70.8%。  相似文献   

15.
以菜籽酸化油为原料,研究两种脂酶顺序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生产工艺。结果表明,固相化细菌A007脂酶催化甘油三酯(TAG)水解的最适条件为:含水量40%、脂酶用量100 U/g、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12 h,此时TAG水解率和游离脂肪酸(FFA)含量分别为93.3%和90.1%;在催化FFA甲酯化过程中,固相化Candida antarctica脂酶在FFA与甲醇摩尔比为1∶5时可达到最佳效果;在第二次甲酯化时,加入甘油有利于提高FFA酯化率,经过24 h反应,可将总酯化率从无甘油时的96.9%提高到98.6%。该工艺可操作性强,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乙酸甲酯萃取菜籽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乙酸甲酯作为溶剂萃取菜籽粉中的油脂,然后利用脂肪酶催化菜籽毛油与萃取剂乙酸甲酯进行酯交换反应进行生物柴油的制备。先对乙酸甲酯萃取油脂条件进行优化,以溶剂用量、提油时间和提油温度为因素,提油率和磷脂含量为考察指标,按L9(34)设计正交实验。在最适的提油条件下,乙酸甲酯一次性提油率为51%,萃取毛油里磷脂含量为0.038%,提油效果与常规抽提溶剂正己烷相当,而影响脂肪酶活性的磷脂含量却大幅度降低。除去部分萃取剂后,直接利用脂肪酶催化菜籽毛油与乙酸甲酯进行酯交换反应,反应12 h,生物柴油得率高达92%。  相似文献   

17.
固定化脂肪酶催化酯交换合成生物柴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苯乙烯为单体,二乙烯苯为交联剂,过氧化苯甲酞为引发剂,明胶为分散剂,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St-DVB-CBA三元共聚高分子微球,将其作为固定化脂肪酶载体,通过共价结合法进行脂肪酶固定化,探讨固定化脂肪酶催化大豆油酯交换反应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固定化脂肪酶在醇油摩尔比为3∶1,分三次加入;固定化酶加入量15wt.%(油重);反应时间24 h;反应温度40℃;正己烷加入量15wt.%(油重);水分含量4wt.%(油重);转化率最高,可达90.08%;固定化脂肪酶重复使用时显示出较好稳定性和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8.
Enzymatic acidolysis of rapeseed oil with capric acid was carried out to obtain structured lipids. The reaction was catalyzed by Lipozyme IM lipase from Rhizomucor miehei. The enzyme preparations contained 2.8 and 10% water.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were enzyme load of 8% (w/w total substrates), substrate mole ratio of 1:6 (rapeseed oil:capric acid), and reaction temperature of 65C.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riacylglycerols (TAG) after transesterification contained mainly oleic, linoleic and linolenic acids (about 90%) in the internal sn-2 position, whereas capric acid was mostly in the external sn-1,3 positions (approximately 40%). The quantity of water in the reaction medium had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the TAG fraction.  相似文献   

19.
Zn/Al复合氧化物催化生物柴油酯交换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沉淀法煅烧制备的Zn/Al复合氧化物可有效催化生物柴油酯交换反应。采用XRD、AAS、BET分别表征催化剂及其前驱体Zn/Al类水滑石,结果显示,前驱体为单一类水滑石结构(LDH),前驱体在400℃煅烧8 h后所得复合氧化物中Al充分分散于ZnO晶格中。用菜籽油-甲醇酯交换反应评价所得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在200℃,醇油物质量比为24∶1,搅拌转速为400 r/min,体系压力2.5 MPa,催化剂用量为菜籽油油重的1.4%条件下,反应90 min后,菜籽油转化率达到80%以上,证明Zn/Al复合氧化物在较低醇油比条件下也具有较高的酯交换催化活性。同时考察了FFA和水分对催化剂的影响,结果表明,当FFA含量低于油重的6%,水含量低于油重的10%时,油脂转化率仍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