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了实现配网自动化系统的有效数据集成,提出了以技术和管理相结合的解决方案。在技术上,以调度综合数据平台为依托,基于IEC61970/IEC61968CIM标准以及SVG图形规范,建立标准数据模型、接口及合理的数据交互机制;在管理上,完善了配电网电子化移交工作流程,制定了图模数据交互规范、GIS系统数据录入规范。通过该方案的实施,实现了配网自动化系统与多个应用系统的标准化数据集成。  相似文献   

2.
吴凯 《广东电力》2011,24(5):73-75
从系统的建设目标出发,对配网自动化系统的体系结构、方案设计、新技术应用及实施情况进行了介绍.系统主要通过对智能负荷开关的配置进行说明以及系统实施自动化要达到的目标为出发点,选取试点线路实施配电网自动化的建设方案,在馈线自动化功能上进行“三遥”不同控制方式下的应用,实现复杂网络结构下的故障检测与故障识别、故障自动定位和隔...  相似文献   

3.
配网自动化系统是利用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将配电网的在线数据、离线数据、配电网数据、用户数据、配电网结构、地理信息及地理图形进行数据集成、构成完整的配网自动化系统,实现配电系统正常运行及故障下的监测、保护、控制、用电和配电管理的现代化.重点介绍了石嘴山市大武口区配网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功能及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4.
构建配电网空间信息模型是实现配电信息集成与共享的关键问题。融合了SVG与CIM两者的优势,提出面向集成的配电网空间信息模型。该模型中的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既是一个有机整体又相对独立,这样有利于不同系统中的信息集成与共享。基于该模型开发完成了数据交换接口子系统,并在玉溪供电局配电GIS系统与配网自动化系统的数据交换中得到了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供电可靠性和配电网技术装备水平,总结南宁城市配电网自动化建设经验.通过对南宁城市配电网运行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当前配电网故障处理存在的不足,并结合配电网运行环境特点,给出解决故障处理问题的配网自动化建设原则及目标.根据目前配网自动化实际运行效果,分析配电网自动化建设在提高故障处理效率方面的作用和效果.配网自动化的实现,可显著缩短故障停电持续时间及提升供电可靠率.  相似文献   

6.
2006年通过对全国主要配网自动化厂家和实施供电局的考察调研、并分析配网自动化技术发展方向、结合贵阳供电局实际在全局首家提出集配网SCADA/GIS/配电管理为一体的配网自动化系统建设方案,对原配网自动化系统进行升级改造。  相似文献   

7.
以临沂地区智能配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研发为背景,以实现配电网智能化为目的,提出了基于SCADA体系结构的智能配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方案。从设计理念、系统体系架构、关键技术、原理、业务功能及其在实例中的应用等方面对智能配网自动化系统进行了阐述。该项目的研发,实现了配网监控、智能自愈等功能,形成了地区智能配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实用化流程。实践结果证明,该系统的应用实现了配电网的智能管理,达到了合理调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南海供电局目前试点应用的配网自动化系统是基于WindowsNT系统平台的配调一体化系统,系统采用烟台东方电子DF9100系统,实现了对开关站、配电房内配电设备的状态监测,具有对配电开关的遥信、遥测、遥控功能和配网线路故障的诊断和辅助决策功能,已稳定运行6年,该系统的应用经验可为将要进行配网自动化系统建设的单位提供较强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多源异构数据挖掘的配电网故障信息统计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目前城市配电网建设的现状,研发了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环境的配网故障信息统计分析系统。该系统通过抓取调度自动化系统(OMS)、设备资产管理系统(PMS)和故障抢修系统(TCM)中的故障信息、设备运行数据、设备状态数据进行挖掘和智能处理,在广域专网上打通了跨专业、跨单位、跨区域的现实壁垒,实现了对上海市配网运行状态在不同季节、不同负荷、不同运行方式等条件下故障信息统计分析的目标。通过对上述配电网故障信息统计分析的结果,进而指导配网运维检修、技改规划、网架优化等配网提升工程。  相似文献   

10.
提高配电系统的供电可靠性是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的重要目标,但需考虑配电自动化设备的经济成本,且实际工程中通常是分阶段拨款。提出一种考虑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成本的配电自动化终端布点优化的动态规划方法,混合使用多种类型配电终端,在架空线安装故障指示器、电压时间型终端、电压电流型终端,在电缆线安装故障指示器、二遥终端和三遥终端,根据自动化终端类型确定故障影响模式。运用JAVA语言进行编程,实现从XML文件读取配网数据。以开关为边界划分配电网的区域节点,采用开源的图形库JGraphT存储配网拓扑信息。考虑故障停电情况,以用户年平均故障停电时间为评价供电可靠性的指标,分别建立以可靠性指标为优化目标和以投资总额为优化目标的配电自动化终端布点优化的动态规划模型。使用建模系统GAMS求解模型,得到配电终端布点优化结果。采用某地区区域配电网自动化终端布点规划作为算例验证,结果显示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优越性,为类似实际工程提供借鉴与依据。  相似文献   

11.
结合我国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工程建设。研究了石家庄市配电网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及主要信息来源,提出了搭建遵循IEC61970/61968国际标准的信息交互总线的设计思路。通过该信息交互总线的建设,配电网自动化管理系统可以从能量管理系统(EnergyManagementSystem,EMS)、生产管理系统(ProductionManagementSystem,PMS)、客服系统、用电采集系统获取各类实时数据、静态数据、图形数据等,从而提高了配电网的集中监控、故障诊断、快速恢复供电等能力。  相似文献   

12.
针对配电网图模数据存在不同厂家和应用技术路线不同,表达方式差异很大,维护和应用效率低等问题,建立了基于全网供电拓扑模型的图模数据共享系统。文中搭建了图模数据共享系统总体构架,并给出系统需要的软硬件配置,提出图模数据共享系统信息与图模交互模型,图模交互基于CIM/SVG相结合的数据交换格式,实现应用之间的解耦与透明交换,建立基于全网供电拓扑的图模数据共享模型,实现PMS2.0、配电自动化、用电采集系统图模数据存储标准化。最后,实践表明,研究成果应用有助于实现图模数据共享和一体化应用,提高维护效率。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大同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基本构成、软硬件配置及功能特点,该 系统现为SCADA系统与GIS的结合,实现了该地区配电网监控及设备管理 自动化。指出下一步将逐步实现对柱上开关、公用变台的监控,实现故 障隔离及网络重构自动化,并进一步开发潮流计算等应用软件。  相似文献   

14.
针对配电网数据缺乏统一信息模型、基础数据质量不高、图模需求差异大、实用化应用支撑不足等问题,湖南电网以配电网统一信息模型为基础,以“源端维护、全局共享”为目标,为推动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在配电领域落地,开展了标准化建模、配电网图模校验与治理、专题图自动成图优化、PMS2.0系统与配电自动化系统交互应用等工作,实现配电网图模数据质量显著提升和设备新投异动流程在线闭环管理,逐步推进“全网一张图”,为湖南电网各专业提供了逻辑统一、主干清晰、层次分明的配电网全景模型,全面支撑综合故障研判、供电服务指挥等核心业务建设及实用化应用,有效提升配电网故障处理效率和优质供电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5.
席禹 《电测与仪表》2020,57(7):41-47
IEC 61850标准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以及面向对象的自描述特点,将成为未来电网通信领域发展主流。随着配电网关注度的不断提升,配电自动化系统需要得到进一步升级。文章基于IEC 61850标准对配电自动化终端建模需求进行分析,完成配电自动化终端完整性建模描述;并根据配网自动化终端差异性对不同类型终端进行实例化的建模描述,重点围绕配电自动化终端分布式功能展开建模。进一步地,研究了面向配网自动化终端兼容IEC 61850规约的一致性、互操作性测试需求,研究规约测试内容与测试扩展项。最后通过实验室仿真,验证建模方法正确性与所提测试需求的合理性。文章研究将为IEC 61850标准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推广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南京配电网调度实时作业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南京配电网相关管理系统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南京配电网调度实时作业管理系统的方案设计、关键技术。系统面向配电网调度,遵循IEC 61970/IEC 61968标准,实现了地理信息系统与配电管理系统的平滑集成,以配电网计划检修/临时检修/事故处理为应用主线,对配电网调度、运行、服务等方面的功能进行一体化设计,实现了对配电网日常调度工作全程跟踪、资源信息共享和管理的自动化,为调度员在中、低压配电网的日常工作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手段。  相似文献   

17.
IEC 61850国际标准是TC57工作组针对变电站自动化数据传输和数据交换作出的全面规范,为设备的“即插即用”和各厂家的智能电子设备间的互操作创造了条件,其同样可以通过扩展应用于配电自动化系统.立足于杭州市电力局配电自动化的实际,对基于IEC 61850的配电自动化系统进行了研究,主要给出了基于IEC 61850通信网络与系统和配电自动化及相关应用系统的集成两部分解决方案,为未来建设基于国际标准的配电自动化系统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基于CIM的变电站与配电馈线一次接线图自动绘制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IEC 61970/IEC 61968的公共信息模型规范,建立了关于配电网一次系统的数据服务平台;介绍了变电站内电压等级与间隔容器的分类及其类型识别方法。在图形布局时,对变电站采用分而治之的思想,递归地布局子容器;针对馈线辐射状或弱环状的特点,采用树形布局法;图形布局过程结合深度优先搜索法和堆栈技术。提出的自动绘图方法可使配电网中不同应用系统之间实现高度的图形与数据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9.
IEC61850可裁减和扩展应用于配电系统,基于IEC61850标准的配电自动化系统需要对配电终端进行建模,其中配电监控终端是配电自动化系统中一种重要的智能电子设备.文章对杭州市电力局配电自动化系统DTU功能和实际应用进行分析,采用IEC61850建模的技术和方法,将DTU物理设备划分为逻辑设备、逻辑节点,同时根据现有IEC60870-5-104规约下监控量与数据和属性的对应关系,为逻辑节点配置了数据和属性,进一步利用IEC61850配置工具实现了模型的配置,可作为基于IEC61850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