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充分发挥需求侧管理在缓解电力需求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可合理引导电力消费,降低高峰电力需求,缓解电力供需矛盾。对我国电力供需形势特点、电力需求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国外有关DSM政策法规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政府应大力倡导需求侧管理工作,积极引导和支持需求侧管理的实施与推广;广开渠道筹集资金,以保证需求侧管理的实施;建立合理的电价体系,引导用户改变电方式,同时调动发电公司与电网公司移峰填谷的积极性,以更有效合理地使用电力等。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可促进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避免电力供应再次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2.
我国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政策建议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纵论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DSM)的必要性,针对我国实施DSM的主要障碍,提出确立电网公司为DSM实施主体,建立DSM公益计划基金,建立合理的电价结构体系,建立直属国务院的权威管理机构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在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过程中取得了较大的收获,但DSM的推行仍然存在很多的障碍,如尚无健全有效的DSM管理体系、组织体系和运作机制,无规范、健全的DSM激励机制等。该文结合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实施现状,针对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对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配套的制度法规、标准及激励政策进行了研究,并以蓄能空调为例,通过成本效益分析方法,为DSM激励机制中为用户提供补贴额度的制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智能电网需求侧管理的多零售商实时定价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智能电网中需求侧管理(demand-side management,DSM)是一种改变和促进电力消费,提高电网可靠性的重要机制。实时定价是最重要的DSM策略之一。在电力市场中,电力零售商从电力供应商处采购电力然后将其出售给用户,因此对零售商来说进行有效的电力采购和价格决策至关重要。文中针对服务不同类型用户且共存于多个地区的不同电力零售商使用实时定价需求侧管理方案提出一种动态博弈决策机制,建立Stackelberg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不同电力零售商之间实时定价策略互动并得到均衡解。仿真模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有效性以及相关参数对电力采购及价格决策的影响,更好地诠释了智能电网中实时定价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5.
根据澳大利亚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将需求侧管理分为电网驱动、环境驱动、零售/批发驱动3种类型,并介绍政府根据各个特点所制定的推广应用措施。从实证角度结合新南威尔士(NSW)政府温室气体减排标准与全国电力市场规划的个案,论证需求侧管理的效益价值。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实施需求侧管理对电力系统产生的影响,得出澳大利亚政府在DSM项目和技术积累中的成功经验,总结对我国建设完善需求侧管理体系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需求侧管理作为电力规划方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电网设备的效率和用户用电的效率具有重要作用。蒙东地区(指内蒙古自治区所属的赤峰和通辽市)供电企业DSM工作刚刚起步,政府及供电企业在认识及政策投入力度方面有一定的差距。通过分析蒙东地区营销实际及开展DSM工作现状,提出综合运用经济、技术、行政和消费引导等手段开展需求侧管理,从而提高企业和社会整体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2015年国家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终极目标之一是优化电力资源配置。电力需求侧管理(DSM)作为电力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在政府的主导下参与的主体主要有售电公司、能源服务公司、电网企业以及行业协会。通过研究新形势下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组织框架,并从合作伙伴网络、盈利模式和现金流结构等角度入手,研究了其未来电力DSM发展模式,旨在为加快中国电力需求侧管理发展的进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1.各地贯彻国家经贸委《关于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具体实施意见。2.国家及地方政府运用产业政策、税收政策和价格政策,优化资源配置,培育电力市场,促进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健康发展。3.电力需求侧管理示范工程建设。4.电力紧缺地区通过错峰、移峰优化电网运行方式,提高电网负荷率的管理新思路和技术新举措。5.两部制电价、分时电价、季节性电价、可中断负荷电价的政策研究及其实施措施、实用技术研究。6.分时电价实现对电力市场的导向作用,对发电企业、电网企业、售电企业和电力用户的调节作用,对提高电网…  相似文献   

9.
面向智能电网的电力需求侧管理规划及实施机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需求侧管理(DSM)项目的综合效益进行评述,总结出需求侧管理项目具有私人物品投资性质但具有公共商品属性特点,然后根据不同需求侧管理项目特点给出合适的规划方案,方案的制定包括潜力评估模型、筛选模型和规划模型3个不同阶段。对需求侧管理项目参与各方如电网公司、电力用户和能源服务公司等从资金投入到项目实施到收益分析等阶段进行潜在风险分析,并提出政府作为公众利益代言人为上述各方规避风险可采取的保障措施。最后结合中国国情特点和需求侧管理项目的特殊性,设计出政府推动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项目实施机制。  相似文献   

10.
李欣  杨伟光 《黑龙江电力》2005,27(3):175-177,181
电力需求侧管理(DSM)是一项涉及政府、电力企业和用户的系统工程。以国内外需求侧管理取得的经验和良好效果为依据,对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涵义、可行性、技术手段、当前实施需求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作了研究和探讨,如果能够切实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实行有效的技术和政策支持,就完全可以合理利用现有电力容量缓解全国电力供需矛盾的不利局面。  相似文献   

11.
智能电网环境下,基于需求侧管理的电力需求实时预测和定价机制对于维持电力供需平衡,削峰填谷至关重要。文中引入贝叶斯信息更新方法对智能电网中用户电力需求信息进行实时预测更新,然后将售电商与用户之间的实时电价与电力需求策略互动行为生成一主多从博弈模型并进行均衡分析。通过数值仿真分析,在与无电力需求预测更新下的智能电网实时定价机制对比以后,发现所提出的具有电力需求预测更新的实时定价机制可以提高用户用电满意度和参与需求侧管理的积极性,同时也增加了售电商利润。  相似文献   

12.
目前,能源互联网已经成为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的主要方向。能源互联网的建设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目前能源利用现状和管理模式。从需求侧管理的角度,阐述能源互联网条件下的新型控制策略,传统的需求侧管理是基于电网与用户的相互作用,通过相关协议达到对负荷的部分可控,能源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用户侧的信息交互更加重要与频繁,同时由于各种能源发电形式的接入,使得对用户的负荷管理也越来越重要。提出一种面向能源互联网的需求侧管理方法,该方法利用用户侧健全的通讯基础设施,在每个用户的智能量测设备中增加用电计划控制模块,该模块借助博弈论的思想使每个用户根据其他用户的用电计划制定出使得自己用电支出最小的用电计划,最终得到所有用户的能源消费计划。在整体的能源消费计划下,达到系统运行的峰均比和发电成本最小。最后,通过实例仿真证明了该负荷管理模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电网企业电力需求侧管理目标的实现途径和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家出台一系列关于合同能源管理和电力需求侧管理文件的背景下,电网企业作为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实施主体,应积极实践,自行开展并引导用户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同时为其他各方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便利条件,实现电力电量节约指标,为节能减排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张哲  齐冬莲  张建良 《电力建设》2018,39(10):28-36
如何改善用户用电模式以及优化供配电系统成为了智能电网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针对电力市场和新能源发电的需求,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博弈论的三层博弈架构下的智能电网能量分布式优化管理方法。首先,在用户侧,构建家庭用户演化博弈模型反映需求侧响应;其次,针对供电侧,构建多售电公司的非合作博弈模型调节电力市场供需平衡;然后,针对传统火力发电企业与新能源发电企业构建合作博弈模型,并依据Shapley值分配合作博弈中的联盟收益;最后,通过仿真和计算,对提出的三层博弈架构模型进行验证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As an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 of the smart grid, energy demand users are being transformed from passive roles to active decision-makers. To analyze their decision-making behaviors, game theory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on the demand sid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lassification and in-depth analysis of recent studies that propose game-theoretic approaches for decision optimization of multiple demand users. This analysis classifies scenarios into various game participant categories, including distributed energy prosumers, small- and middle-sized users, and large energy consumers. The in-depth analysis of each scenario, covering non-cooperative game, cooperative game, Stackelberg game, Bayesian game, and evolutionary game, is conducted by analyzing market operation mechanisms, model assumptions/formulations, and solution methods. Based on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such studies, it is concluded that game-theoretic applications on the demand side can benefit both the grid and the users, e.g., reductions in the peak-to-average ratios and energy costs of the users. The prospects for the applications of game theory on the demand side are discussed, including application scenarios and methodologies. The overview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is expected to support researchers in comprehending typical game-theoretic concepts, keeping with the latest research developments, and identifying new and innovative applications for the energy demand side.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促进用户侧节能减排的政策环境,提出了省级电网公司用户侧节能潜力评估方法以及可采取的重点措施,主要包括:应用合同能源管理,应用电力需求侧管理技术,以及促进电动汽车发展,给出了广东电网公司的实例分析,为省级电网公司促进用户侧节能减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智能电网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全面、动态地整合用户侧资源,平衡电力供应缺口,实现对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优化管理。在智能电网的基本框架下,借鉴已进行电力工业市场化改革的发达国家的电力需求侧管理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可行性及相应措施。综合考虑社会、电力用户、电网公司、发电厂各方的利益,建立了合理的需求侧管理成本效益分析模型。引导电力用户优化用电方式,提高有限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满足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通过一个具体的算例,证明了需求侧管理可以有效地减少电力和电量的消耗,节电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8.
范伟 《电测与仪表》2024,61(3):124-131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分布式电源的推广,电网需求侧能效管理工作将逐步由集中式优化调度计算转向分布式计算。物联网技术和区块链技术的进步将为实现能效管理系统的分布式系统提供技术基础。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智能电表和微电网的多用户分布式能效管理系统,并通过提出的非合作博弈论模型对家用电设备进行调度计算,成功实现了降低用户家庭电费支出和整个社区微电网能耗总成本的目标。用户可在家庭的分布式能源、社区微电网以及公用电网三种中择优选择购电,并在博弈中优化自己的日常家电使用策略,使得市场所有用户都可将能源消耗成本降至最低,实现纳什平衡。在此基础上,该模型运用区块链技术为参与者之间提供可靠的、安全的、私密的通信媒介,实现用户家电设备的智能监控并通过智能合约对用电量进行计费。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总成本和各用户能耗成本。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用电负荷的增长和输电走廊的日趋紧张,需求侧管理已成为减小或延缓电源和电网投资的重要手段。首先通过持续负荷曲线分析了需求侧管理对高峰负荷功率的影响,提出了在输电网扩展规划中对需求侧管理的建模方法,然后提出了考虑需求侧管理和投资成本约束的输电网扩展规划数学模型。该模型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采用优化软件求解。通过算例分析了需求侧管理对电网规划方案的影响,验证了采用需求侧管理对降低输电网扩展规划投资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高受电比例城市电网中电源严重缺额,电网故障和失负荷风险极高,而用户负荷和系统风险关系密切。需求侧管理(demand side management,DSM)采取分时电价等方式来指引用户调整用电习惯,实现削峰填谷。研究了DSM对城市电网风险的影响,通过能效负荷优化和可中断负荷调度建立了需求侧综合管理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及指标体系,采用蒙特卡洛法对元件状态抽样,进而计算风险评估指标。结合某典型高受电比例城市电网实际进行风险评估,将考虑DSM风险指标与传统风险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DSM手段可以有效降低城市电网的失负荷风险,明显提升城市电网运行的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