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了大麦的营养价值及其抗营养因子成分,综述了大麦能值、粗蛋白质和氨基酸水平合理设置的重要性,以及酶制剂和饲料加工工艺参数等因素对大麦饲喂效果的影响。建议根据到货质量及时调整数据库,结合猪的生长阶段和大麦前处理措施添加足量非淀粉多糖酶及植酸酶,并通过细粉碎、压片、膨化、制粒等加工措施,使大麦的饲喂效果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2.
酶制剂在啤酒酿造中的应用已经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本文介绍了在啤酒酿造的不同的工艺阶段中所使用酶的量和添加方法,并说明了使用各种酶给啤酒酿造带来的效果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刘志伟  陈华杏  张晨 《食品科学》2010,31(5):215-218
利用外源酶制剂降解糙米中的抗营养因子植酸,以提高糙米营养价值。以植酸降解量为指标,考察pH值、温度、酶作用时间和加酶量对外源植酸酶作用的影响,并考察纤维素酶和果胶酶与植酸酶的协同作用效果。结果显示植酸酶作用的适宜条件为:酶用量0.4U/mL,作用温度50℃,pH5.2,浸泡时间4h;添加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能有效促进植酸酶的降解作用,大大提高植酸降解率。外源酶制剂能有效降解糙米中的植酸。  相似文献   

4.
非淀粉多糖的抗营养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谷的饲料中非淀粉多糖的分类、结构、理化性质及其抗营养作用与机制,提出了消除非淀粉多糖的抗营养作用及提高饲料利用率的几种可行办法,如添加酶制剂、水处理和添加抗生素等。  相似文献   

5.
非淀粉多糖在动物营养上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谷物饲料中非淀粉多糖的分类,结构,理化性质及其抗营养作用与机制,提出消除非淀粉多糖的抗营养作用,提高饲料利用率的几种可行办法,如添加酶制剂,水处理和添加抗生素等。  相似文献   

6.
概述酶制剂的谷物化学应用原理,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各种酶制剂添加量对面粉的粉质、拉伸指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多种酶制剂协同使用的效果,结合实际烘焙试验确定最终的添加配方。这种研究方法可以为企业相关人员科学合理地使用酶制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酶制剂对醪糟品质改良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糯米为原料,研究了单一酶制剂和多种酶制剂复合后对醪糟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单一酶制剂时,单一酶制剂最佳添加量分别为:糖化酶0.4 g/kg,α-淀粉酶为1.5 g/kg,酸性蛋白酶为0.8 g/kg,异淀粉酶为1.2 g/kg;在最佳单一酶制剂使用量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进一步研究出多种酶共同使用时的最佳配比:糖化酶添加量为0.3 g/kg、α-淀粉酶为1.0 g/kg、酸性蛋白酶添加量为0.6 g/kg、异淀粉酶添加量为0.6 g/kg。该配比下生产的醪糟质地均一、白色、有光泽,具有醪糟特有的醇香,风味复杂,口感柔和。  相似文献   

8.
以猪背最长肌为原料提取盐溶蛋白,研究添加2%、4%、6%、8%、10%的豌豆蛋白对猪肉盐溶蛋白的SDS-PAGE、溶解度、表面疏水性、巯基、二硫键含量以及乳化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豌豆蛋白添加量的增加,盐溶蛋白中肌球蛋白重链、C-蛋白、α-肌动素、肌球蛋白轻链条带逐渐变窄且颜色变浅;盐溶蛋白中的肌动蛋白与豌豆球蛋白(vicilin 7S)亚基,盐溶蛋白中的肌钙蛋白T与豌豆蛋白中酸性多肽(legA),分子量相近,其条带逐渐变粗且颜色加深。与未添加豌豆蛋白的盐溶蛋白相比,当豌豆蛋白添加量为2%~6%时,盐溶蛋白的表面疏水性和乳化性显著上升(p<0.05),豌豆蛋白添加量为8%~10%时,差异不显著(p>0.05);随豌豆蛋白添加量的增加,浊度、二硫键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且二硫键在添加量为10%时最高,为2.196 mol/105 g;总巯基和自由巯基含量下降;溶解度则先升高后下降,在豌豆蛋白添加量为4%时达到最大值,为42.88%。可见,添加适量的豌豆蛋白对猪肉盐溶蛋白的理化性质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将豌豆蛋白粉作为营养强化剂加入小麦粉中以改善馒头的口感、风味,丰富馒头的种类,增加食用者对蛋白质的摄入。选取豌豆蛋白粉添加量、加水量、二次发酵时间和馒头坯揉制次数4个因素,设计单因素和L9(34)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豌豆蛋白粉添加量为6%、加水量为54%、二次发酵时间为45 min、馒头坯揉制次数为12次,得到豌豆蛋白粉馒头品质较好。将豌豆蛋白粉馒头与小麦粉馒头比较,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膳食纤维、赖氨酸的含量高于小麦馒头,添加豌豆蛋白粉明显改善了馒头品质,感官评分检验在5%水平下t=5.582,大于t9(5%)=2.262,两者存在显著差异,豌豆蛋白粉馒头感官性状、营养价值均优于小麦馒头。  相似文献   

10.
豌豆蛋白加工特性及在乳化香肠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白一凡  王辉  杨震  贡慧 《肉类研究》2014,(12):14-16
研究豌豆蛋白的持水性、持油性、凝胶性等特性,并与大豆分离蛋白进行对比,考察添加豌豆蛋白对乳化香肠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豌豆蛋白的加工性能不及大豆分离蛋白,但4%以下的添加量可以对乳化香肠的品质产生较好的影响。从营养角度和特色产品出发,豌豆蛋白仍可以应用于肉制品加工中。  相似文献   

11.
哲里木畜牧学院动物科学系的王红英对在两个不同阶段的生长肥育猪日粮中 ,分别添加不同比例的鲜啤酒糟进行了不同饲喂试验。结果表明 :在 30~ 6 0kg阶段肥育猪日粮中添加 2 5 %的鲜啤酒糟 ,可以获得最高的日增重和最佳经济效益 ;在 6 0~ 110kg阶段肥育猪日粮中添加 35 %的鲜啤酒糟可获得最高日重 ,添加40 %的鲜啤酒糟可获得最佳经济效益鲜啤酒糟在肥育猪日粮中适宜添加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为了拓宽豌豆蛋白的产品范围,满足食品营养多样化的需求,本文研制一种在传统面包中添加豌豆蛋白粉的新型面包。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辅以豌豆蛋白粉、大豆油、鸡蛋、奶粉、糖、盐、酵母与黄油等辅料,研制豌豆蛋白面包。以感官评价为指标,运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了豌豆蛋白面包的制作工艺条件,并对其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豌豆蛋白粉添加量8%,酵母添加量1.5%,糖添加量8%,发酵时间60 min。此条件下制得的面包的感官评分为82分,水分含量35.8%,酸度值3.23,比容3.35 mL/g,持水性98.2%,口感得分20分,香味得分17分。因此,优化的工艺条件合理、可行,豌豆蛋白面包具有较好品质特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在面粉中添加不同比例的豌豆蛋白质和豌豆粉,研究其对面粉粉质特性、馒头感官评价及馒头质构和老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豌豆蛋白质和豌豆粉均可提高面粉的蛋白质含量和营养价值,改善面粉的粉质特性。豌豆蛋白质的添加量在2%时制成的馒头感官评价得分最高,豌豆粉的添加量在5%对制成的馒头感官评价得分最高。豌豆蛋白和豌豆粉的添加可以延缓馒头的老化,延长馒头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在面粉中添加不同比例的豌豆蛋白质和豌豆粉,研究其对面粉粉质特性、馒头感官评价及馒头质构和老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豌豆蛋白质和豌豆粉均可提高面粉的蛋白质含量和营养价值,改善面粉的粉质特性。豌豆蛋白质的添加量在2%时制成的馒头感官评价得分最高,豌豆粉的添加量在5%对制成的馒头感官评价得分最高。豌豆蛋白和豌豆粉的添加可以延缓馒头的老化,延长馒头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15.
研究表明添加复合酶制剂可有效地消除杂粕中抗营养因子对动物生产的不利影响.根据我国杂粕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的国情和杂粕的营养特性,怎样安全有效地运用杂粕作为蛋白质饲料来源替代部分或全部豆粕广泛应用于畜牧业生产,对杂粕的营养特点、杂粕资源在饲料工业中广泛应用的限制性因素、杂粕型酶制剂的作用机理、杂粕型复合酶制剂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及杂粕型复合酶制剂的应用前景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酶制剂对面包品质的影响,开发出面包用复配型酶制剂。实验结果表明,酶制剂单一使用时,α-淀粉酶添加量是0.04 g/100 g,木聚糖酶为0.08 g/100 g,脂肪酶为0.04 g/100 g,谷氨酰胺转氨酶(TG酶)为0.12 g/100 g。复配酶制剂在小麦粉中的添加量是α-淀粉酶0.02 g/100 g、木聚糖酶0.02 g/100 g、脂肪酶0.01 g/100 g、TG酶0.03 g/100 g。通过在复配酶制剂中添加淀粉和蔗糖,配制成使用量为2‰的面包用复配型酶制剂,该复配型酶制剂能使面包评价总分提高30分以上。  相似文献   

17.
目的:减少酸奶凝固时间,改善酸奶质构。方法:以全脂乳粉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不同量(0,0.50%,0.75%,1.00%,1.25%,1.50%)豌豆肽,制备豌豆肽酸奶,并测定酸奶的凝固时间、滴定酸度及质构特性。结果:酸奶的凝固时间在豌豆肽添加量≤1.25%时显著减少,当豌豆肽添加量为1%时效果最明显,凝固时间可缩短32 min。酸奶酸度在豌豆肽添加量为0.5%~1.5%时显著提高。当豌豆肽添加量≤1%时,酸奶的弹性和咀嚼度显著下降,内聚性、胶着度、回复性显著上升,硬度无显著变化,酸奶的质构得到改善。结论:在酸奶发酵基质中添加适量豌豆肽可显著缩短酸奶发酵周期,改善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18.
将不同比例的豌豆纤维粉添加到面粉中,探索了豌豆纤维对酥性饼干面团质构、饼干质构及饼干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豌豆纤维粉添加量低于25%时,随着添加比例的增加,面团的硬度逐渐增加,而粘着性和延伸度则逐渐降低,但拉伸阻力和拉伸比例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酥性饼干中硬度、酥脆性、咀嚼性和粘着性的绝对值随纤维添加比例的增加均呈降低趋势。与对照(豌豆纤维添加量0%)相比,豌豆纤维粉添加量为15%时,饼干的硬度、酥脆性、粘着性、咀嚼性分别为1794.84g、740.719g、-93.48g·sec和1505.26g,且饼干的感官评价得分最高,为72.5分。  相似文献   

19.
王志坚 《酿酒科技》2007,(6):134-136
糖化麦汁制备时,如果麦芽质量差、酶活力低或辅料比例高时,需添加一些酶制剂以弥补酶活力不足,确保糖化顺利进行。对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酶制剂、酶制剂使用量及对啤酒酿造的影响、如何制取营养丰富且组分合理的麦芽汁等问题,作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20.
以豌豆蛋白为原料,基于因子分析的综合评分法及Box-Behnken响应面法探究海藻酸钠、L-半胱氨酸、复合磷酸盐添加量对组织化豌豆蛋白的配方优化.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可将组织化豌豆蛋白制品的15项评价指标分为质构因子、色泽因子、吸附因子、溶解性因子及感官因子等五个相互独立的公因子,根据各样本因子得分及因子权重计算出综合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