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解通 《冷藏技术》2013,(2):58-60
本文通过对一例氨制冷系统中蒸发式冷凝器安装失误的原因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蒸发式冷凝器不宜与洗涤式油氨分离器简单配套使用,蒸发式冷凝器最好配套填料式油氨分离器。2、多台蒸发式冷凝器并联使用时,蒸发式冷凝器出液口与落液集管应有一定高度差。  相似文献   

2.
为延长碱性镍钨合金电镀液的使用周期,在定时定量补加其他组分的前提下,采用氢氧化钠部分替代氨水补加来调节镀液pH值,与氨水补加方式进行比较,考察了2种补加方式下镀液的使用周期、试片硬度和耐盐水腐蚀性能。结果显示:前者可以使镀液的使用周期延长约1倍。对2组试片的失重量、维氏硬度和镀速进行配对T检验,耐盐水腐蚀性能基本不变(P=0.549,0.050,无显著差异),镀层硬度略有提高,镀速降低(P=0,0.050,有显著差异),具有生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电缆传输爆炸坐封用火药作为动力源,管理和使用成本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该文内所研制的电缆式桥塞液压坐封工具动力系统利用直流有刷电机通过磁力耦合器拖动油泵输出高压油液,驱动坐封机构实现桥塞的坐封和丢手,具有作业速度快、便于操作、成本低和安全可靠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黄冬宁 《计量技术》2006,(11):67-68
论述了焦炉上升管的工艺状况,对影响焦炉上升管压力自动调节的各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技术改进,保证了焦炉上升管压力自动调节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5.
《制冷》2016,(1)
介绍了布管、换热管支撑板、挡液板、均液板等满液式蒸发器的具体结构的设计统一化、标准化的方法,论述了制冷装置用满液式蒸发器结构设计的标准化,为满液式蒸发器的标准化设计,为提高设计、生产效率提供了合理、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周洋  伏文  高广清  李艳超 《材料保护》2021,54(9):163-167
针对近几年锅炉再热器管路频繁爆管事故,对某台亚临界300 MW机组的锅炉墙式再热器15CrMoG爆管进行了宏观形貌观察、化学成分分析、SEM形貌观察、拉伸性能试验、金相组织分析、SEM形貌观察,并对爆口进行了能谱分析.结果 表明:墙式再热器15CrMoG管因停运时有冷凝水在弯头处排放不干净,在有氧状态下造成溶解氧电化学腐蚀,导致墙式再热器管腐蚀穿孔,从而造成爆管.同时建议停用时采用联氨水+氨水法或充氮法保护,停机过程中严格按照运行规程要求执行;采用合适的停炉保护方法;加强水汽品质控制,增加蒸汽中阴离子的检测项目.  相似文献   

7.
填料作为溶液除湿器的重要部件,其传质特性直接关系到整个溶液除湿空调系统性能的好坏。本文搭建了逆流填料型溶液除湿实验台,以Li Cl溶液为除湿溶液,对高比表面积波纹纤维规整填料(650 m2/m3)进行了除湿实验研究。以气液界面的水蒸气分压差为传质驱动力,获得了新的传质系数实验关联式和除湿效率实验关联式。并对该填料的除湿效果与文献中的不同填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填料具有最高的单位体积传质系数,且填料的单位体积传质系数随着填料比表面积的增加而增大。传质系数实验关联式计算值与实验值相对偏差在±20%以内,除湿效率实验关联式计算值与实验值相对偏差在±15%以内。新的传质关联式可以比较精确的计算除湿器的传质性能。  相似文献   

8.
程金明 《制冷》1993,(1):23-26
汽体吸收器是吸收式制冷机和吸收式热泵的关键部件,其性能对整机影响很大。汽体吸收过程是一复杂的传热传质过程。本文通过对光管及不同螺距的螺纹管管外降膜氨水吸收过程的实验研究,发现螺纹管对氟水吸收过程具有明显的强化作用,其传质系数较之相近吸收操作条件下的光管管外降膜氨水吸收的传质系数高2至3倍。这主要是外螺纹管不但使汽液接触面积增大,而且由于外螺纹的扰动作用,使液膜内不同温度、浓度区域的液体得以充分混合。  相似文献   

9.
热浸55%Al-Zn-1.6%Si合金镀层在氨水中的腐蚀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静态浸泡试验、交流阻抗测定和金相显微分析 ,研究了常温下热浸 5 5 %Al Zn 1 .6%Si合金镀层在氨水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 5 5 %Al Zn 1 .6%Si合金镀层耐氨水腐蚀。  相似文献   

10.
凝汽器铜管氨腐蚀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影响凝汽器铜管氨腐蚀的因素与规律,以确定防止凝汽器氨腐蚀的途径.将HAl77-2A铜管管样在10种氨浓度、两种溶解氧浓度的溶液中浸泡45d,测定溶液的溶解氧变化情况,用失重法、原子吸收法测定铜管管样腐蚀速率;在6种温度、两种溶解氧、4种氨浓度条件下研究温度对铜管腐蚀速率的影响.氨液浓度小于800mg/L时,铜管氨腐蚀轻微,氨液浓度为800~1000mg/L时铜管腐蚀速率明显增大,且随氨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开口状态下铜管腐蚀速率比闭口时大,温度升高时同一氨液浓度下铜管腐蚀速率增大.凝汽器铜管氨腐蚀主要影响因素是溶解氧与氨液浓度,氨液浓度超过800mg/L后,腐蚀速率随氨浓度、氧含量、温度的增加而增大;用失重法与原子吸收法测定铜管腐蚀速率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采用化学分析、力学性能测定和金相检验对氨水槽泄漏失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槽体泄漏系应力腐蚀引裂纹所致,严重的冶金缺陷和组织不良是引起槽体腐蚀开裂的主要因素,而焊接应力的存在和废氨水溶液的腐蚀则加速了裂纹的扩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以酒石酸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乙醇为共溶剂,在氨水存在的条件下合成SiO2纳米管的方法和结果。讨论了氨水浓度对SiO2纳米管的形态和生长的影响。实验发现,氨水浓度对SiO2纳米管的形态及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随着氨水浓度的减小,产物中SiO2纳米管的数量和长径比都增加。并首次讨论了氨水浓度和酒石酸对SiO2纳米管形成过程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3.
锅炉水冷壁管高温腐蚀和磨损是目前火力发电厂普遍存在的难题它形成机理复杂,解决难度大,针对乌海热电厂#1、#2炉火嘴区域采用表面防护式即超音速电弧喷涂方法解决水冷壁管高温腐蚀和磨损。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宏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等手段对氨水槽泄漏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较高焊接应力和氨水的共同作用下产生应力腐蚀是造成氨水槽泄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前,对石油工业中常用的J55套管膨胀前后的CO2腐蚀规律研究不多。模拟油气田开采环境,采用经典失重法研究了J55套管的平均腐蚀速率及其电化学行为,分析了温度、CO2分压、Cl-浓度等因素对膨胀前后J55套管腐蚀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J55套管的平均腐蚀速率基本都随着采出液温度、CO2和Cl-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当温度为90℃,CO2分压为2.0 MPa,Cl-浓度为42.83 g/L时,J55套管膨胀后的平均腐蚀速率最大达到4.183 9 mm/a,高于膨胀前的3.700 4 mm/a;膨胀前后J55套管的腐蚀产物均为FeCO3,其阻抗谱中出现了2个时间常数,膨胀后J55套管的腐蚀电流密度增加,腐蚀速率更快。  相似文献   

16.
某公司生产的油冷却器换热管在投入使用9~12个月后发生腐蚀泄漏现象。采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管道腐蚀泄漏的原因。结果表明:油冷却器换热管介质中的氯离子和硫离子在管内壁积垢中沉积并富集在管壁基体前沿,导致内壁产生大量点腐蚀,点腐蚀位置与未腐蚀位置形成大阴极小阳极腐蚀电池,增大了腐蚀速率,在管内介质的冲刷作用下,点腐蚀坑进一步扩大,最终导致管道泄漏。  相似文献   

17.
液固两相流条件下的金属冲刷腐蚀严重影响油气田安全生产。综述了在液固两相流条件下金属材料冲刷腐蚀的研究现状,列举了液固两相流对金属冲刷腐蚀的研究方法,探讨了液固两相流对金属冲刷腐蚀的机理,并对其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针对小型化行波管对高压电源的特殊应用要求,提出了两级式Boost-半桥谐振倍压高压变换器结构.高压变换器第二级半桥电路利用变压器漏感和开关管寄生电容进行谐振,实现了主开关管的软开关.通过对前级Boost电路进行设计以及后级半桥电路稳态工作原理分析,给出了系统的控制方案,并对后级半桥变换器的软开关实现条件及其与死区时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与分析.仿真结果和实验波形验证了后级半桥变换器具有良好的软开关特性,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实验数据表明两级式高压电源变换器具有较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铜铝翅片管式换热器和微通道换热器进行腐蚀研究,对比分析腐蚀对换热器形貌、传热和空气流通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1 250 h腐蚀试验后,翅片管式换热器主体完好,但边板处的翅片腐蚀严重并出现脱落,而微通道换热器局部区域的翅片脱离扁管,出现翅片粉化现象;腐蚀引起换热器的传热性能下降,720 h时这2种换热器的换热量衰减程度接近,1 250 h时微通道换热器的换热量衰减程度明显大于翅片管式换热器;腐蚀引起换热器的空气流通阻力增大,微通道换热器的风阻增幅明显高于翅片管式换热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中性盐雾试验以及电化学分析技术研究了铜铝/镍石墨封严涂层的腐蚀行为和腐蚀机制,中性盐雾腐蚀后铜铝/镍石墨显示出明显的腐蚀迹象,表面形成大量的腐蚀产物。通过对涂层的宏观形貌、显微组织、结合强度等性能进行测试分析,掌握了铜铝/镍石墨封严涂层盐雾腐蚀后的性能衰变特征。利用高速刮擦试验机模拟高压压气机叶片与封严涂层的刮擦行为,研究了喷涂态以及腐蚀态的铜铝/镍石墨封严涂层与高温合金模拟叶片试件的磨损行为。结果表明:在高速刮削条件下,喷涂态以及腐蚀态的铜铝/镍石墨封严涂层与高温合金叶片的磨损机制为涂层剥落和叶片氧化磨损机制。高温合金叶片与腐蚀态的铜铝/镍石墨封严涂层对磨后,涂层表面状态恶化,涂层更容易剥落,叶片磨损情况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