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以玄武岩玻璃为基体,使用La元素模拟高水平放射性废物(HLW)中的核素U,采用熔融-热处理的方法制备掺La2O3玄武岩玻璃固化体,研究了不同La2O3含量的玻璃固化体的结构、热稳定性和抗浸出性能的变化。XRD和SEM分析表明,当La2O3含量增加到12%(质量分数)时,所得样品均表现为玻璃相。Raman分析表明,随着La2O3的加入,玻璃网络中多元环和四元环的Si-O-Si键断裂,Al3+反而会更多地参与网络连接,并且La2O3的加入有助于提高玻璃网络的聚合度。根据DSC分析可知,随着La2O3含量的增加,玻璃固化体的结构刚性提高,热稳定性总体来说有所增强。采用产品一致性试验法(Product consistency test, PCT)计算样品的归一化浸出率,结果表明所有样品都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La...  相似文献   

2.
ZrO2 (Y2O3) 增韧的氮化硅烧结体的性能及相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高温(1400℃) 超高压(4. 2GPa) 下制备Y2O3 部分稳定的ZrO2 增韧的氮化硅烧结体, 通过XRD 及机械性能测试等方法分析ZrO2 的相结构, 研究氮化硅烧结体的增韧机理。结果表明, 烧结体中加入少量的铝粉, 可提高t2ZrO2 的相变能力, 达到利用部分稳定的ZrO2 增韧氮化硅烧结体的目的。稳定剂Y2O3 在ZrO2 中含量小于2. 5mol% 时, t→m 相变量及断裂韧性随Y2O3 含量增加而逐渐提高, 韧性提高来源于相变增韧和微裂纹增韧; Y2O3含量大于2. 5mol% 时, t 相接近100% , 韧性主要来源于相变增韧, 增韧效果随Y2O3 含量增加而逐渐减弱。Y2O3 作为良好的烧结助剂, 促进氮化硅烧结体在超高压下致密化, 烧结体的硬度随Y2O3 含量增加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以超重力熔铸方法制备的Y2O3-Al2O3-SiO2玻璃的晶化行为, 并结合相图分析了热处理条件对晶化过程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 Y2O3-Al2O3-SiO2玻璃的晶化行为与热处理温度和SiO2含量密切相关。当热处理温度为1050℃时, 晶化后样品的相组成沿超重力场方向呈现出梯度分布, 自上而下分别为Al6Si2O13玻璃陶瓷、纯玻璃相、χ-Al2O3玻璃陶瓷。当退火温度为1100℃时, 析出晶相主要为Y3Al5O12及Y2Si2O7; 退火温度为1200℃时主要析出Y3Al5O12。因此, 以超重力熔铸法制备YAS玻璃结合后续热处理的工艺, 提供了一种快速制备YAS基微晶玻璃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La2O3-TiO2玻璃以其折射率高、光学性能优异,在透镜、光学窗口、光通信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受限于玻璃形成能力,人们难以制备出大尺寸La2O3-TiO2玻璃,这严重限制其应用。本研究通过引入网络形成体GeO2,有效提高了玻璃形成能力,从而可用常规方法制备大尺寸的GeO2-La2O3-TiO2(GLT)玻璃。差热分析表明,GLT玻璃具有较高的玻璃转变温度和抗析晶性能,玻璃转变温度Tg和ΔT(ΔT=Tc-onset–Tg)分别大于833和209℃。最大折射率为2.06,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的透过率可达78%。实验还研究了Ti含量对GLT玻璃结构、热学和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钛含量增加,玻璃的形成能力和热稳定性均减弱。摩尔体积Vm和氧离子极化率α  相似文献   

5.
为更好地实现口腔修复体的美学修复效果,采用掺杂不同含量Fe2O3(0.01wt%~0.09wt%)和Al2O3(0.1wt%)的3 mol% Y2O3稳定的ZrO2(3Y-TZP)粉体为原料,经过铺粉、压制、烧结等工艺制得色度渐变的多层陶瓷结构Al2O3-Fe2O3/3Y-TZP梯度复合陶瓷。对该梯度复合陶瓷的色度分布、烧结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检测,同时研究了Fe2O3和Al2O3的掺杂对3Y-TZP陶瓷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得的Al2O3-Fe2O3/3Y-TZP梯度复合陶瓷色度由红黄向白色沿成分变化方向呈梯度变化,与天然牙齿色度分布规律一致;力学性能呈梯度变化并从无色端到有色端逐渐降低,但仍满足牙科使用需求(≥ 800 MPa);在无色瓷层中掺杂微量Al2O3(0.1wt%)可以改善Al2O3-Fe2O3/3Y-TZP梯度复合陶瓷的烧结性能,避免在预烧结过程中发生开裂。微量Fe2O3和Al2O3的掺杂会促进其在烧结过程中的致密化及晶粒长大;微量Fe2O3(0.01wt%)和Al2O3(0.1wt%)的掺杂有助于提高3Y-TZP陶瓷的挠曲强度,然而随着Fe2O3掺杂量的继续增多(≤ 0.09wt%)挠曲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6.
颜建辉  康蓉  唐幸  汪异  邱敬文 《复合材料学报》2021,38(11):3747-3756
多相Mo-12Si-8.5B合金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高温结构材料,为了同时提高Mo-12Si-8.5B合金的强度和韧性,提出了采用纳米ZrO2(Y2O3)强韧化具有双峰晶粒度分布Mo-12Si-8.5B复合材料的方法。首先采用溶胶-凝胶和高温氢还原法制备了纳米Mo-ZrO2(Y2O3)复合粉末,然后以纳米Mo-ZrO2(Y2O3)粉末和微米Mo粉末为原材料,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技术制备了具有双峰晶粒度分布的Mo-12Si-8.5B-ZrO2(Y2O3)复合材料。结果表明,随着ZrO2(Y2O3)含量的增加,制备的Mo-ZrO2(Y2O3)纳米粉末的粒度和烧结体相对致密度均逐渐减小,ZrO2(Y2O3)含量小于2.5wt%时,烧结体的相对致密度均大于98.1%。当ZrO2(Y2O3)含量为1.5wt%和2.5wt%时,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硬度(9.76~9.98 GPa),抗弯强度(672~678 MPa)和断裂韧性(12.68~12.82 MPa·m1/2)。Mo-12Si-8.5B-ZrO2(Y2O3)复合材料中Mo晶粒细化、粗细Mo晶粒的晶界强化和纳米ZrO2(Y2O3)颗粒第二相强化是提高硬度和抗弯强度主要原因;复合材料中粗晶粒Mo和纳米ZrO2(Y2O3)有助于断裂韧性的提高,材料的增韧机制主要是裂纹偏转和裂纹桥接。   相似文献   

7.
B2O3-Al2O3-SiO2系微晶玻璃析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法对B2O3-Al2O3-SiO2系统微晶玻璃的析晶动力学参数进行了测定,研究了该系统微晶玻璃的析晶动力学。结果表明:随着B2O3/SiO2比的降低,该系统玻璃的析晶活化能E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当B2O3/SiO2比为11:5时,析晶活化能最小,Emin=375.4kJ/mol,晶化指数n则先减小后增大,但均〉4,表明该系统玻璃可整体析晶。  相似文献   

8.
纳米双金属氧化物作为除氟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以六水合硝酸铈和六水合硝酸镧为原料,聚丙烯腈(PAN)为模板,通过静电纺丝技术与煅烧相结合制备La2O3-CeO2纳米纤维,利用TEM、SEM-EDS、BET、FTIR和XRD对La2O3-CeO2纳米纤维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探究了La2O3-CeO2纳米纤维对氟离子吸附性能,研究了pH、吸附质(F-)初始浓度、吸附时间、La2O3-CeO2纳米纤维投加量和共存阴离子等对除氟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La2O3-CeO2纳米纤维的比表面积为31.04 m2·g-1。pH为3时,La2O3-CeO2纳米纤维的...  相似文献   

9.
采用无压烧结工艺制备了Y2O3体积含量梯度变化的W-Y2O3复合材料, 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物相和组织, 并通过对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测试和断口形貌的观察, 探讨了W-Y2O3复合材料的断裂机理。采用有限元模拟W-Y2O3梯度材料制备过程中的应力场, 分析了W-Y2O3梯度材料各梯度层成分含量和结构设计的可行性, 并成功制备了W-Y2O3梯度材料。结果表明: W-Y2O3复合材料中, 随着Y2O3含量的逐渐增加, 材料的力学性能逐渐降低, 该现象是组成相的固有强度、气孔率和晶粒尺寸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该成分分布和梯度结构的设计可制备界面结合良好且内部无热裂纹缺陷的W-Y2O3梯度材料。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分相玻璃以其独特的结构以及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引起了广泛关注。本研究结合气动雾化加料和机械搅拌,采用熔融冷却法制备了纳米SiO2-Na2O高硅玻璃颗粒增强的P2O5-Al2O3玻璃。通过改变复合持续时间,研究了玻璃的结构与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异相复合玻璃的杨氏模量高于P2O5-Al2O3玻璃,并且随着复合持续时间由10s增大到8min,玻璃的杨氏模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复合持续时间为6min时,杨氏模量达到最大值80.7GPa。相比于P2O5-Al2O3玻璃,杨氏模量提高了18%。引入SiO2-Na2O高硅玻璃颗粒不仅能够在基体玻璃中形成第二相,而且会改变P2O5-Al  相似文献   

11.
采用化学共沉淀煅烧法制备不同La2O3掺杂量的La2O3-Y2O3-ZrO2(YSZ)复合陶瓷粉末,研究该复合陶瓷粉末的高温相稳定性、抗烧结性及热物理性能,并与传统应用的YSZ陶瓷粉末进行对比,以探讨La2O3-YSZ作为热障涂层材料应用的可能性。采用XRD分析陶瓷粉末的晶体结构和物相组成,研究La2O3掺杂量对YSZ高温相稳定性的影响。采用SEM观察陶瓷烧结体的微观形貌,研究La2O3掺杂对YSZ抗烧结性的影响。采用激光脉冲法测定热扩散率,通过计算得到材料的热导率。结果表明:YSZ和不同La2O3掺杂量的La2O3-YSZ均由单一的非平衡四方相ZrO2(t′-ZrO2)组成。经1 400℃热处理100h后,YSZ中t′-ZrO2完全转变为立方相ZrO2(c-ZrO2)和单斜相ZrO2(m-ZrO2),在0.4mol%~1.4mol%La2O3掺杂范围内,La2O3-YSZ的相稳定性均优于YSZ,其中1.0mol%La2O3掺杂的YSZ(1.0mol%La2O3-YSZ)经热处理后无m-ZrO2生成,表现出良好的高温相稳定性。此外,1.0mol%La2O3-YSZ较YSZ具有较高的抗烧结性和较低的热导率。在室温至700℃范围内,1.0mol%La2O3-YSZ的热导率为1.90~2.17 W/(m·K),明显低于YSZ的热导率(2.13~2.33 W/(m·K))。  相似文献   

12.
以CaO-B2O3-SiO2(CBS)玻璃粉体和Al2O3陶瓷粉体为原料,通过在CBS与Al2O3的质量比固定为50:50的玻璃-陶瓷复合材料中添加适量的Bi2O3作为烧结助熔剂,探讨了Bi2O3助熔剂对CBS/Al2O3复合材料的烧结性能、介电性能、抗弯强度和热膨胀系数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Bi2O3助熔剂能通过降低CBS玻璃的转变温度和黏度促进CBS/Al2O3复合材料的致密化进程,于880 ℃下烧结即能获得结构较致密、气孔较少的CBS/Al2O3复合材料.然而,过量添加Bi2O3将使玻璃的黏度过低,从而恶化CBS/Al2O3复合材料的烧结性能、介电性能及抗弯强度.当Bi2O3的添加量为CBS/Al2O3复合材料的1.5wt%时,于880 ℃下烧结即能获得最为致密的CBS/Al2O3复合材料,密度为2.82 g·cm-3,这一材料具有良好的介电性能(介电常数为7.21,介电损耗为1.06×10-3),抗弯强度为190.34 MPa,0~300 ℃的热膨胀系数为3.52×10-6 K-1.  相似文献   

13.
La2O3-TiO2非晶氧化物是一种具有优异光学性能的材料, 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但其非晶形成能力较差, 通过无容器凝固制备的材料尺寸通常在10 mm以下。为了获得大尺寸La2O3-TiO2非晶氧化物材料, 本研究在La2O3-TiO2氧化物体系中加入少量SiO2。先通过气动悬浮技术制备非晶粉末, 然后用真空热压烧结的方式制备出了高致密度的大块La2O3-TiO2-SiO2材料, 并用XRD、SEM等技术手段进行表征。结果表明: SiO2可以提高La2O3-TiO2体系的非晶形成能力, 通过气动悬浮技术获得的原料粉末呈完全非晶态, 通过热压烧结方式获得的块体材料高度致密, 仅存在少量的气孔。烧结样品有微弱的晶化, 晶化是其无法完全致密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研究烧结曲线, 分析了La2O3-TiO2-SiO2非晶粉末的烧结机制。烧结的La2O3-TiO2-SiO2材料在可见光区域的折射率大于2.2, 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Ni基Y2W3O12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首先,采用二次焙烧法制备了负膨胀材料Y2W3O12;然后,将Y2W3O12与金属Ni进行混合,并在1 200℃、50 MPa的条件下热压烧结制得40vol%Y2W3O12/Ni复合材料;最后,对复合材料的成分及热膨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热压烧结过程中,由于Ni的还原性比W差,相对于对比试样40vol%Y2W3O12/Cr复合材料中发生的复杂化学反应,40vol%Y2W3O12/Ni复合材料的两相之间并未发生反应,使40vol%Y2W3O12/Ni复合材料保持了较低的热膨胀系数;经数次循环退火释放热应力及去除Y2W3O12相的结晶水后,40vol%Y2W3O12/Ni复合材料在170~800℃温度范围内的热膨胀系数趋于稳定,约为3.4×10-6 K-1,与理论设计值4.0×10-6 K-1相近。  相似文献   

15.
以AlN粉末为原料, 添加稀土氧化物(Sm2O3、Y2O3), 在氮气气氛下, 采用SPS烧结方法制备AlN陶瓷, 研究稀土氧化物的掺杂对AlN烧结试样相组成、微观结构和电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 Sm2O3、Y2O3与Al2O3反应生成的液相稀土金属铝酸盐会提高AlN陶瓷致密度, 且在晶界处形成导电通路降低了AlN陶瓷电阻率。随着Sm2O3掺杂量的增加, 晶界相逐渐由Sm4Al2O9过渡到SmAlO3, 且Sm4Al2O9对电阻率贡献最大。其中, 3wt% Sm2O3掺杂AlN陶瓷电阻率最低, 为   相似文献   

16.
本工作研究了Si3N4-ZrO2-La2O3三元系统的相关系, 采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物相组成。结果表明, 在1500 ℃/1 h/N2气氛条件下固相反应, 生成了ZrN和La4.67Si3O13、La5Si3NO12、La4Si2N2O7、LaSiNO2、La2Zr2O7等镧盐化合物的共存相。由于生成的氮化锆和硅酸镧等化合物不在Si3N4-ZrO2-La2O3三元系统内, 需引入SiO2测定SiO2-La2O3-ZrO2三元分系统相图, 进而扩大成Si3N4-ZrO2-La2O3-SiO2-ZrN五元系统, 本工作绘制并提出了此五元系统相图, 且提出了1570 ℃时SiO2-La2O3-ZrO2三元分系统实验相图。此外, 验证了La2O3在Si3N4-ZrO2-La2O3三元系统反应中促进Si3N4-ZrO2取代反应生成ZrN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The electric properties of (Sn, Ti)O2 doped with 1.00 mol% CoO, 0.05 mol% Nb2O5 and x mol% La2O3 (0.25≤x≤1.00) have been studied. Sn0.25Ti0.75Co0.01Nb0.005 doped with 0.50 mol% La2O3 has a nonlinearity coefficient of 6. An increase in the concentration of La2O3 raised its resistivity, thereby altering the electric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A thermal treatment in oxygen atmosphere increased the nonlinearity coefficient to a value of 9.  相似文献   

18.
以硝酸钇(Y(NO3)3)和氯化铪(HfCl4)为原料, 乙二胺四乙酸(EDTA)作为燃剂, 采用燃烧法制备了粒径为50nm左右的纯相铪酸钇粉体. 粉体经1200℃煅烧后高能球磨15h, 然后在200MPa条件下进行冷等静压成型, 素坯尺寸为20mm×2.5mm, 最后采用真空烧结(1850℃保温6h), 制备出可见光波段直线透过率为50%的铪酸钇透明陶瓷. 研究了真空烧结温度对样品透过率和显微结构的影响, 当烧结温度高于1850℃时, 温度对于透过率影响不是很明显; 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 样品的晶粒尺寸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